李利琴
新課標的實行經(jīng)過了多年的實踐,小學語文教學也逐漸在探索中實行課程教育的理念改革,作為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閱讀,正在靈活的、有效的進行改革,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采用多種形式,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
由于部分課文難以引起學生閱讀興趣,學生沒有強烈的閱讀欲望,當教師布置任務(wù)時,他們只是帶著“老師讓讀我便讀”的消極心態(tài)去應(yīng)付了事。帶著這種心態(tài)去閱讀,雖然閱讀者的嘴動了,眼也到了,但其心思卻完全沒放在這上面,其閱讀效率自然就低了。為此,教師要善于運用多種讀的形式激發(fā)學生讀的興趣,朗讀、默讀、誦讀穿插;自由讀、齊讀、個人讀、集體讀交替。此外,還可采用“聽讀、品讀、演讀、引讀、對比讀、分角色讀和配樂讀”等多種讀的形式,為體現(xiàn)文章中心思想服務(wù),為深刻理解課文表達的感情服務(wù)。
例如《窮人》這一課,桑娜抱回孩子后忐忑不安的心理活動描寫,我讓學生在感悟人物內(nèi)心世界的基礎(chǔ)上先進行個人感情讀,再進行比賽讀,學生一步步地深入感悟桑娜那種自責而又決斷的復(fù)雜心情。再如漁夫回來后,桑娜與漁夫的對話,讓男女生分角色朗讀,讀出了兩人不同的性格。
二、聚焦關(guān)鍵詞句,激發(fā)學生閱讀情感
教材中那些典范的作品,大都文質(zhì)兼美,其語言都是經(jīng)作者精雕細刻,是妙不可言的。教師要在學生反復(fù)閱讀的基礎(chǔ)上抓住那些重點的、精美的詞句作為語感培養(yǎng)點,指導(dǎo)學生進行揣摩、咀嚼、欣賞。只有揣摩比較才能深入體會詞語的情味,從而產(chǎn)生閱讀激情。
如教學《威尼斯的小艇》一文的第四段。我先讓學生各抒己見,匯報各自抓住哪些詞句來品悟,然后緊緊抓住“操縱自如”一詞做足文章。從說出詞語的本意“指控制或開動機械、儀器等,動作十分熟練,得心應(yīng)手”,到結(jié)合生活實際,說說“生活中,誰有過操縱自如的體會” ,再到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學生又抓住了“左拐右拐、作急轉(zhuǎn)彎、平穩(wěn)、飛一般”等詞語來品悟理解,一下子就體會到了本段的重點“船夫的駕駛技術(shù)特別好”。學生的閱讀情感被激發(fā)出來,課堂上就會迸射出更多的智慧火花。
三、施行讀悟結(jié)合,促進學生感悟人生
在閱讀教學中,應(yīng)將自讀、自悟貫穿于整個教學課堂中,為學生提供充分的閱讀空間,讓學生自由、充分地投入閱讀課堂教學中,以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和體驗,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促進學生感悟人生。
例如,進行《天游峰的掃路人》教學時,在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chǔ)上,我向?qū)W生提出質(zhì)疑:“天游峰掃路老人的生活究竟累不累、苦不苦?”一石激起千層浪,對此學生各有自己的想法和感悟,由此也引發(fā)了一場精彩的辯論:
有的學生說:“我覺得老人的工作很辛苦。你們有誰見過七十多歲的老人還干這么重的體力活嗎?我們身邊的老人六十歲就退休了,他們不是喝茶,就是逛公園,過著輕松而閑適的生活。與他們相比,這位老人的生活簡直太辛苦了!”
而有的學生說:“我覺得老人并不辛苦。雖然老人每天都要上山、下山掃一千八百多級的石階,但他可以掃一程,歇一程,還可以欣賞附近的秀麗風光,呼吸山中清新的空氣,而且還有花鳥做伴,因此我覺得這位老人簡直是生活在詩情畫意中?!?/p>
還有的學生說:“我也覺得天游峰掃路人生活并不辛苦。老人每天所做的工作,在別人看來可能是異常辛苦的,可對于他來說卻是充滿樂趣的。因為這是他所熱愛的事情,這就叫做苦中有樂!”
這時教師順勢引導(dǎo):再讀老人的話,你悟出了什么?學生一致認為,老人是一個樂觀、豁達的人,這就促進了學生對人生的理解感悟。
四、拓寬閱讀平臺,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葉圣陶老先生曾告誡過我們:“課堂教學無非是個閱讀范例,要想真正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能力,還需將閱讀課堂延伸到課外?!币虼耍胝嬲囵B(yǎng)學生自主閱讀能力,教師必須引導(dǎo)學生多讀課外讀物,如學了《草船借箭》,引導(dǎo)閱讀《三國演義》有關(guān)章節(jié);學了《少年閏土》,推出魯迅小說《故鄉(xiāng)》;學了《景陽岡》,推薦《水滸傳》;3月5日,讀《雷鋒的故事》;父親節(jié),看朱自清的《背影》……以此投身到廣闊的閱讀空間,不斷積累語言詞匯,開闊學生眼界。此外,每周布置學生做閱讀摘抄卡,積累誦讀好詞佳句;建立班級圖書角,讓學生互相交換課外書籍,增加閱讀量;定期舉辦讀書交流會,介紹自己的讀書心得,推薦好書等,都是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好辦法。
綜上所述,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不只是在一朝一夕中,而是在課堂教學的長期熏陶中,通過形式多樣的朗讀、對關(guān)鍵詞句的品析、對文本思想的感悟,結(jié)合課外閱讀的拓展與延伸,才能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同時,還要多提倡學生的自主性學習,要多讓學生進行自由的交流、討論,這樣才能夠真正的體現(xiàn)出葉圣陶先生所說的“自讀自悟”的佳境。
(責編 韋淑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