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改背景下,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正逐漸從關注“教”轉(zhuǎn)向關注“學”,當前使用的教材也更加關注突出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多以“任務”的形式編排教材。這使得知識點的組織與呈現(xiàn)相對零散,系統(tǒng)性有所下降,如果完全按照教材編排順序進行授課,初中階段的學生很難有效構建合理的信息技術知識體系,信息技術課的學習效果將大打折扣,學生實際操作能力也會受到影響。因此,在實際教學中,在尊重教材的基礎上,可以通過改進傳統(tǒng)教學策略,即重組教材模塊,編寫配套教案,整合學習活動及安排可行任務,幫助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基礎上,突出其主體性,充分培養(yǎng)他們的信息素養(yǎng),提升整體學習能力。
重組教材模塊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
新教材的編寫在知識系統(tǒng)性的安排上有所欠缺。簡單照搬教材安排的順序,顯然不能夠讓學生有效構建系統(tǒng)的知識體系。但是,原有教材的科學性較強,也有較高的統(tǒng)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