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脂抹粉”愛漂亮、喜歡化妝并不是我們現(xiàn)代人的專利,也不是女人的專利。古人非常注重自己的儀表,無論男女,在外出或會見賓客時,常常需要花很長的時間打扮自己。
女性的化妝,可追溯至距今2300多年前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抖Y記》記載那時的女子“以丹注面”,就是用紅顏色涂在臉上當胭脂?!对娊?jīng)》中也有“玉之瑣兮,充耳臻瑩,充耳瑗奐”的詩句——有人將美玉掛在耳朵上做裝飾。秦人用修眉毛、涂紅腮來化妝自己,《事物記源》中有“秦始皇宮中悉紅妝翠眉”的描寫。
漢朝時,女性化妝普遍化,一些“基礎(chǔ)性”的化妝品也隨之得到發(fā)展,《毛詩疏》中記載:“蘭,香草也,漢宮中種之可著粉中。”慢慢地,一些出身名門的大家閨秀、小姐仕女不再滿足一般的施脂粉,她們更喜歡在臉上“妝靨”,就是在兩頰或酒窩上畫新月樣或錢樣。從漢代起,我國女性就偏重修眉與描眉,漢代的張敞就以擅長為嬌妻畫眉而聞名遐邇,并留下了“畫眉張敞”的美名。
到了南北朝,在女性中開始盛行“落梅妝”。宋武帝的女兒壽陽公主在含章殿外的梅樹下休息,恰巧有一朵梅花落在額頭上,宮女們看到后都覺得美麗非凡,競相模仿,不久“落梅妝”便流行起來,直到宋代仍盛行不衰。
從唐代的仕女圖或美女圖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唐代以豐滿性感為美,這些美女們淡掃蛾眉、面龐豐潤、體態(tài)豐腴。名噪千古的“羞花”楊玉環(huán)喜歡畫黛眉,還喜歡用面膜美容。面膜用名貴的中草藥提煉而成,加入珍珠、白玉、人參等,配以上等藕粉調(diào)合使用。
“男女平等”也反映在古代化妝上。其實,中國古代的男子也流行美容化妝,只是化妝品少,化裝程序比較簡單而已。漢代男子就敷粉,漢惠帝的男侍們有“不敷粉不得上值”的規(guī)定。三國時魏國尚書何晏非常愛美,不化妝不出門,素有“敷粉何郎”的雅號。史書上記載他:“粉白不去手,行步顧影?!辈懿俚膬鹤硬苤惨彩菒勖乐?,粉不離面。一次,一個名叫邯鄲淳的人突然到訪,恰巧曹植剛洗完澡,為了敷粉,竟叫客人在大堂等了一個多時辰。
到了唐代,唐高宗把元萬頃、劉神等幾位文人招來編修《列女傳》、《臣軌》,同時又令他們幫助削減丞相的權(quán)力。唐高宗常常賞賜他們一些進貢的口脂、面脂、頭膏等,這里所說的口脂,就是唇膏。
對于古代男子化妝,不乏非議之論。北齊的顏之推,強烈抨擊化妝的貴族子弟,在《顏氏家訓(xùn)》中說:“梁朝全盛之時,貴族子弟,不學(xué)無術(shù)……無不熏衣剃面,敷粉施朱?!?br/> 到了武則天時代,對男子化妝的抨擊愈發(fā)強烈。此后,“油頭粉面”成為對男子化妝的貶稱。
?。ê凭]自《健康必讀》)
責編: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