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語文素養(yǎng)是要靠長期的大量的積累才能形成的,正如莊子所說:“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語文課程標準》對中年級段課外閱讀提出明確要求:“誦讀優(yōu)秀詩文,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領悟內(nèi)容。背誦優(yōu)秀詩文50篇。課外閱讀量不少于40萬字?!睂τ谧R字量還不算多的中年級段學生,該如何開展課外閱讀實踐活動呢?經(jīng)過近兩年的探索與實踐,筆者認為,小學中年級段課外閱讀的指導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挖掘書源,讓學生讀好書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一本好書可以影響人的一生?!墩Z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敝心昙壎螌W生認識水平不高,累計認識常用漢字2500個。我們要培養(yǎng)學生有讀書意識,產(chǎn)生閱讀需要,讓學生喜愛圖書,愛護圖書,享受閱讀樂趣,練習有聲讀和學習默讀。我將每學期學生的圖書分為三類:
A類是必讀目錄,是與本學期教學內(nèi)容密切相關的書籍和古詩。
?、僬n前搜集,提前閱讀。如:教學生字“鶯”前,讓學生搜集有關“鶯”的知識。學生們主動在《十萬個為什么》、《動物世界》等書上尋找相關資料,認真閱讀。有了課前的知識儲備,學生課上的交流就沒有了障礙。
②課后搜集,拓展閱讀。如學習古詩《江南春》后,采用“同題異文”(同一題材的詩詞),學習有關春天的古詩;采用“同人異文”(同一詩人的詩詞),學習有關杜牧的古詩,增加學生古詩文的閱讀量。
B類是推薦內(nèi)容,是與學生年齡特點相關的科學知識類、文學類書籍。如《十萬個為什么》、《宇宙探索》等。再如在清明節(jié)來臨之際,讓學生搜集有關革命烈士的故事,還向?qū)W生推薦《中國節(jié)》這本書。
C類是自選內(nèi)容,由學生根據(jù)各自需要,自主選讀一些優(yōu)秀作品。如《阿凡提的故事》等書。經(jīng)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女生喜歡看有故事情節(jié)的書,而男生喜歡看有關科學、體育等方面的書。
為了保證學生有書讀,我在實踐中嘗試這樣做:學生需要的書一部分可以在班級圖書角借到,一部分可以同學之間互相借閱,還有一部分可以從學校圖書室借到。另外我收藏的書有《親近母語》、《世界49大謎》等,都是學生借閱的范圍。
二、加強引導,讓學生多讀書
魯迅先生說過:“只看一個人的著作,結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優(yōu)點。必須如蜜蜂采蜜一樣,采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了,枯燥了?!薄墩Z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應該讓學生更多地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guī)律?!?br/> ?。ㄒ唬┞鋵嶉喿x時間。
1.晨誦。早讀時,進行有聲閱讀。學生們按座位輪流值日,值日生負責監(jiān)督閱讀情況。在早讀前,教師在黑板一側(cè)寫上一則關于讀書或?qū)W習的名言警句,上午課前5分鐘誦讀、背誦,而下午課前10分鐘給學生們講一個故事。
2.午讀。中午12:00~13:00進行無聲閱讀。給學生充分的讀書時間和讀書空間,在讀中整體感知內(nèi)容。可默讀兒童詩、千古傳誦的經(jīng)典范文(古詩文誦讀可與早讀結合)。
?。ǘ┲笇ч喿x方法。
?。保喿x程序。拿到一本書,要先看書名,再看內(nèi)容提要、目錄扉頁,然后逐頁閱讀。鼓勵學生邊讀邊想,并在疑難(或重點)的地方做上符號。閱讀全文后,思考不懂的問題,必要時可以做讀書筆記。
2.閱讀方法?!笆谥贼~,不如授之以漁”。閱讀方法很多,學生只有愛讀書,會讀書,在閱讀中汲取知識養(yǎng)分,才能提高自己閱讀的品位和趣味,才能真正使閱讀成為自己的樂事。通常采用的閱讀方法有:默讀法、朗讀法、查閱法、背誦法。
?。ㄈ┡囵B(yǎng)閱讀習慣。
語文教學的目的是“養(yǎng)成學語文的良好習慣”。葉圣陶說過:“要養(yǎng)成一種習慣,必須經(jīng)過反復歷練?!痹趯嵺`中,我以為這些習慣特別重要:隨時閱讀的習慣、邊讀邊思考的習慣、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
三、定期開展“讀書交流會”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讀書心得存在個體差異性。師與生、生與生實現(xiàn)多元互動,對書中的人物、事件、寫法進行點評,相互交流讀書心得,分享讀書成果,有利于改進閱讀方法。在實踐中,凡是介紹給學生看的書,我都認真讀一遍。這樣,在和學生們談論這些書時,才會有共同語言;當學生們質(zhì)疑問難時,我才能胸有成竹地給予解答。
讀書交流會的形式很多,有讀書心得交流會,還有講故事比賽、朗誦會、賽詩會等。如中秋節(jié)來臨時,事先搜集有關月亮的古詩,再在班級舉行”中秋賞月賽詩會”,誦讀關于月亮的古詩。在實踐中,我指導學生制作“課外閱讀成長卡”, 填寫“課外閱讀記錄卡”, 建立“課外閱讀成長記錄袋”。我定期向?qū)W生展示他們的課外閱讀成果,使每位學生心理上產(chǎn)生極大的滿足感、成就感。實踐證明,運用“課外閱讀成長記錄袋”,可以培養(yǎng)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課外閱讀的習慣,擴大知識面,提高閱讀水平。值得提醒的是在建立記錄袋時,要不斷地替換更新,有選擇地保存下自己認為最有價值的作品,刪去一些不再有意義的作品。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闭n外閱讀作為課內(nèi)閱讀的延續(xù)和補充,極大地開拓了學生的視野,豐富了學生的學識。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為學生搭建閱讀的平臺,為課外閱讀保駕護航,讓學生擴大閱讀視野,引領“登高望遠”;讓學生徜徉書海,共享“書香童年”。
?。ㄘ熅庣妽梗?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