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25/0101/4QyFysDLvLe5kwJefjWDD5.webp)
![](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25/0101/GyFeFA2t8YquZtHHwqEjyQ.webp)
王成林生于1958年2月,邯鄲市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會員,自幼酷愛繪畫藝術,尤其熱衷民間工藝美術。他善于發(fā)明創(chuàng)造各種手工藝品,曾先后做過木工、畫匠等。
王成林家世代行醫(yī),父親是當年八路軍的老軍醫(yī)。由于二老年邁,成林只好跟隨父親學醫(yī),父親去世后繼承家傳,在行醫(yī)期間卻時刻難以割舍對繪畫藝術的追求。業(yè)余,成林時常嘗試各種繪畫形式,國畫、油畫、水粉畫、壁畫、民間吉祥圖案、門簾、鏡匾、印花包袱、碳精畫像等等,雖屬自娛自樂,但也樂在其中不能自拔。時間久了,成林逐漸在村子里有了一些名氣,時常有人上門求畫,為此他經常免費為村民書寫春聯(lián)、畫門簾和畫人物肖像等,受到街坊鄰居的交口稱贊。他有時也趕集趕廟會出售一些自己的作品,換點紙張和筆墨顏料等。長此以往,王成林從中得到莫大的樂趣,從中也磨練了繪畫技巧,延續(xù)了飽滿的創(chuàng)作激情。
王成林為人誠愚,忠實厚道,講義氣。繪畫學習期間,虛心求教,不辭辛勞,結交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文朋畫友,時常飲灑聚會、探討繪畫藝術。他身處著名的青蛙漫畫組的故鄉(xiāng),又是全國著名的農民漫畫之鄉(xiāng),繪畫氛圍濃厚,文化底蘊十足,青蛙漫畫組的成員也不斷為其鼓勁,互相切磋幫助,這種藝術氛圍的濡染,讓他受益匪淺。
近些年,心靈手巧的王成林對民間烙畫藝術“上了癮”。烙畫又名燙畫,古稱火筆畫,顧名思義就是利用烙鐵的熱度,以巧妙的表現(xiàn)手法和熟練的繪畫技巧將木板烙煳而呈現(xiàn)出深淺不同的褐色圖案,具有質樸、美觀的民間特色,很受廣大群眾歡迎。烙畫的品種也很豐富,山水、花鳥、人物、民間吉祥圖案、肖像、書法等等,匯各種畫派為一體,精妙無比、巧奪天工。它不僅僅只在木板、竹筒、家具、門窗等上燙烙,近年也發(fā)展到在宣紙、絲絹等不同材質上進行創(chuàng)作的一門獨特藝術。
作為愛好烙畫藝術的王成林“惹火上身”,一見鐘情,像著了魔似的,日日揣摩,夜夜探索,創(chuàng)作出一批又一批風景、人物作品,他拿著作品讓業(yè)界的朋友們提意見,找不足,然后再改進提高,反復制作,不厭其煩。
慢慢的,王成林已不再滿意那種單一的素描式烙畫。他經過閱讀有關書籍,網上查詢有關資料,認真研究烙畫的特性和藝術特點,經反復琢磨和無數(shù)次實驗,終于探索出適合自己特色的一種烙畫藝術形式——那就是結合自己多年擦人像的經驗,把擦像上色技法結合在烙畫藝術中,從而創(chuàng)造出一種烙畫擦色的獨特藝術手法,既有烙畫那種古樸、典雅、自然、流暢的特點,又融合了擦畫柔和、明快、韻味十足的藝術效果,從而創(chuàng)造出自己獨具特色的烙畫藝術風格。
經過探索,王成林已經能在宣紙、木板、膠合板、絲絹、葫蘆、家具等多種畫材上創(chuàng)作作品。山水、人物、花鳥、蟲魚、人像等不同內容全面開花,2008年奧運年,他以飽滿的熱情制作出一卷長達8.8米的福娃百圖,獻給奧組委,為奧運奉獻一份愛心。
到目前,王成林已創(chuàng)作出300多件精美的烙畫作品,有郎世寧的《百駿圖》,唐伯虎的《四美圖》《十二金釵》等藝術作品。有的已被收藏家高價收藏。
時下,王成林更是“藝”猶未盡,又以飽滿的熱情,潛心著手制作他醞釀已久的宏一幅烙畫長卷《清明上河圖》(全部),預計耗費3年時間。
相信這位“惹火上身”的民間藝人,一定能夠使烙畫這門藝術再度火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