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檀》中“彼君子兮,不素餐(食、飧)兮”,胡適理解為:“……你看那《伐檀》的詩人對于那時的‘君子’,何等冷嘲熱罵……”①余冠英1955年編注《詩經(jīng)選》,也力主諷刺之說。今中學語文教參也沿用其說,譯作“那些大人先生們啊,可不是白吃飯啊”。而《古史辨》派學者如顧頡剛、劉大白、魏建功等皆力反其說。顧頡剛說:“這明明是一首罵君子不勞而食的詩。”②今人吳小如認為該句是反詰句式,并指出胡適之說有“拔高”之嫌。③筆者不揣冒昧,也認為胡適之說值得商榷。
從句式考察
“不素餐(食、飧)兮”句式可理解為反詰句。這種句式在《詩經(jīng)》中不乏其例。我們先看下面一組例子:
(1)《小雅·車攻》:“徒御不驚,大庖不盈?!泵珎鳎骸安惑@,驚也;不盈,盈也?!?br/> (2)《大雅·文王》:“有周不顯,帝命不時?!泵珎鳎骸安伙@,顯也;顯,光也。不時,時也;時,是也?!?br/> (3)《大雅·崧高》:“不顯申伯。”毛傳:“顯矣,申伯?!?br/> (4)《大雅·生民》:“以赫厥靈,上帝不寧,不康禋祀,居然生子?!泵珎鳎骸安粚?,寧也;不康,康也?!?br/> 毛傳以“驚”釋“不驚”;以“盈”釋“不盈”;以“時”釋“不時”;以“顯”釋“不顯”;以“寧”釋“不寧”;以“康”釋“不康”。鄭玄、孔穎達認為原詩是反詰句式,毛傳認為是反語正說。但他們在將“不……”作為一個表肯定意義的結構上是一致的。那么,我們是否也可以用“素”釋“不素”呢?請再看下面一組例子:
(5)《鄭風·揚之水》:“揚之水,不流束楚?!泵珎鳎骸凹P之水,可謂不能流漂束楚乎?”
(6)《曹風·候人》:“維鵜在梁,不濡其翼?!泵珎鳎骸谤Y在梁可謂不濡其翼乎?”
(7)《大雅·文王》:“凡周之事,不顯亦世?!泵珎鳎骸安皇里@德乎?”
(8)《周頌·執(zhí)競》:“不顯成康,上帝是皇?!泵珎鳎骸安伙@乎?其成大功而安之也?!?br/> 這組例子中,毛傳進一步指出“不……”是反詰句式,其反詰式的注釋顯得頗為貼切。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不……”句式中之“不”為副詞,本身具有表反問的功能。這種用法在其他文獻中也不乏用例:
(9)《論語·陽貨》:“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緇。”清劉淇《助字辨略》卷五:“不曰,猶曰豈不曰,省文也?!?br/> (10)《后漢書·朱穆傳》:“穆又著《絕交論》”唐李賢注:“又與劉伯宗絕交書及詩曰:‘昔我為豐令,足下不遭母憂乎?’”清劉淇《助字辨略》卷五:“一乎云者,反言其曾如此也。”
(11)《儒林外史》第三回:“你不看見城里張府上那些老爺,都是萬貫家私,一個個方面大耳?”
綜上,“不素餐(食、飧)兮”實為“可謂不素餐(食、飧)兮”。驗之于全詩,與其用反詰句式表達憤慨之情的風格無不相符;再驗之于整部《詩經(jīng)》,亦無不通。
從“兮”的用法考察
“兮”是《詩經(jīng)》中重要的語氣詞,共出現(xiàn)321次④?!督?jīng)傳釋詞》、《助字辨略》、《古書虛字集釋》、《詞詮》、《漢語大詞典》等對于其在句末起增強語氣,加強句子感情表達作用的看法是基本一致的。
《古漢語虛詞用法詞典》⑤則進一步指出,“兮”可用于疑問句末尾,助反詰語氣,可譯為“呢”、“嗎”。并附《楚辭》二例:
(12)定心廣志,余可畏懼兮?《九章·懷沙》
?。?3)當世豈無騏驥兮?誠莫之能善御?!毒呸q》
依此而論,“兮”在“彼君子兮,不素餐(食、飧)兮”結構中助反詰語氣,譯為“嗎”,當無多大問題。至于用于助諷刺語氣,則未見他例。
從全文感情線索考察
詩中有“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廛(億、囷)兮?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懸狟(特、鶉)兮?彼君子兮,不素餐(食、飧)兮!”同樣的句式三次重復使用,有兩大明顯特征:一是不斷使用反詰句。詩中以“胡”為標志的反詰句多次出現(xiàn),綜合起來表達一種強烈的感情:什么都沒做,你們憑什么收獲那么多呢?這是勞動者的憤怒控訴。二是采用了間隔反復的手法。通觀全詩,量詞“廛”、“億”、“囷”的實際意義并沒有多大差別;名詞“禾”、“特”、“鶉”實指各種收獲;動詞“餐”、“食”、“飧”的意義幾乎相同。但在間隔反復的手法下,這種看似雷同的感情一次次得到深化。三次“彼君子兮,不素餐(食、飧)兮”就是三次感情的爆發(fā),如同大海的波浪,一浪高過一浪,最終達到頂峰。換言之,三段詩中的感情不是并列的,而是層層上升的。這三句就是全詩三個順次遞升的感情頂峰??梢?,詩中憤怒控訴的感情是一貫到底,持續(xù)深化的。這種手法在稍后的楚辭(如《涉江》),甚至現(xiàn)代的詩歌(如《街燈》)中都還在廣泛運用。而教參譯法將感情陡然轉為諷刺,似乎與此理不合。
另外,《十三經(jīng)今注今譯》⑥將“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譯作“那些大人老爺們,不是白白吃閑糧”;將“彼君子兮,不素食兮”譯作“那些大人老爺們,不是白白吃干飯”;將“彼君子兮,不素飧兮”譯作“那些大人老爺們,不是白白吃熟飯”,均帶有明顯的反詰語氣,但語氣較為生硬,譯文稍顯繁瑣,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表達效果。
綜上,“彼君子兮,不素餐(食、飧)兮”實表反詰,應譯為:那些大人先生們啊,(難道)不是白吃飯嗎?運用到中學語文教學實踐中,這樣既能更加切合其實際,又能增強語言的表達效果。
注 釋:
?、佟吨袊軐W史大綱》上卷。
?、凇豆攀繁妗返谌齼韵戮?。
?、蹍切∪纾骸蹲x書叢札》,第13頁。
?、芏景玻骸对娊?jīng)詞典》,山東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285頁。
?、蓐兾鲙煼洞髮W詞典編寫組:《古漢語虛詞用法詞典》,陜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504頁。
?、蕖妒?jīng)今注今譯》,岳麓書社出版社,1994年版。
?。ㄎ奈錇橹貞c文理學院圖書館館員;劉小文為博士,重慶文理學院國際學院副教授)
編校:趙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