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喀琉斯是古希臘神話中一位近乎完美的英雄。據(jù)說他在出生后,被他的媽媽海洋女神抓住腳后跟倒拎著在冥河里浸過一遍,全身得以刀槍不入,而沒有浸到冥河之水的腳后跟就成了他身上唯一的弱點。在后來的特洛伊之戰(zhàn)中,所向無敵的阿喀琉斯終于被一支阿波羅之箭射中腳后跟,從而丟掉自己的性命。后來,人們就用“阿喀琉斯之踵”來形容令人致命的弱點。而對于籃球巨人姚明來說,他那脆弱的腳踝也成了著名的“姚明之踵”,讓他多次因傷倒在了賽場之上……
其實,不止是姚明等運動員易傷到腳踝,每個人的腳踝都是一個非常脆弱的部位,腳踝扭傷也是一種很常見的情況。許多人誤認為腳踝扭傷是小問題,傷后不聽取醫(yī)生的勸告,仍堅持行走、工作,殊不知這樣不僅會加重病情,延誤治療,遺留后遺癥。
有關數(shù)據(jù)顯示,30%~40%的腳踝扭傷因沒有得到及時和正規(guī)的治療而留下慢性疼痛等后遺癥,還有15%左右患者容易出現(xiàn)反復腳踝扭傷、腿軟、行走不適等癥狀,最終需要接受手術治療。
掌握處理原則
在發(fā)生腳踝扭傷時,應掌握以下處理原則:
☆ 先用彈性繃帶將腳踝固定,傷處外敷冰塊,然后再用繃帶固定冰袋和腳踝。固定幾分鐘(約3~5分鐘),若肌肉痙攣相對較輕,受傷部位腫脹不明顯,可取下繃帶,進行簡單的檢查。
☆ 如沒有在第一時間立即冰敷,扭傷嚴重者當日或第二天肯定會出現(xiàn)水腫,推薦中藥(如紅花)敷腳并配合口服消腫藥(如跌打丸、活血止痛散)的方式治療,同時需注意抬高傷腿。一般8小時后可拆下繃帶,用熱水燙腳后晾1小時左右再敷上中藥。
☆ 在未明顯消腫前,盡量不讓傷腳著地,有條件者應盡量保持傷腳抬高(一般高于心臟位置)。同時輔助以理療,如紅外烤燈,烤完以后馬上可以敷上中藥,這樣更利于藥效的吸收,有助散淤。
☆ 根據(jù)個人腳踝消腫情況,2~3周后可輔以拐杖觸地行走。如果腳踝沒有明顯浮腫,可以采用冷熱水交替療法(詳見后文)幫助恢復,直至可以不用拐杖單獨行走。
利用康復技巧
除了以上原則,在腳踝恢復階段,學習以下技巧,也會讓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冰敷用碎冰或冰水裝在塑膠袋里,敷在受傷部位,每隔4小時敷20分鐘。
抬高不需活動時,就把受傷的腳踝抬高,至少要高于腰部才有效。
壓迫用彈性繃帶包住受傷部位,不可太松或太緊,太松無效易脫落,太緊腳趾會腫麻,影響血液循環(huán)。
用拐杖用拐杖幫忙走路,扭傷的腳可完全不著地,或在不痛的范圍內略著地支撐體重,減輕受力,易于腳踝的恢復。但不可讓腳趾先著地,因為這樣容易發(fā)生扭傷,必須像正常走路一樣,讓腳跟部先著地,然后才整個腳掌著地。
水療使用冷熱交替式水療,先將扭傷部位浸在38~40℃的熱水中,在不痛的情況下活動4~6分鐘,之后立刻改浸在10~16℃的冷水中1~2分鐘,再回到熱水中活動。
如此冷熱交替各做5次。然后將扭傷部位抬高,活動5分鐘,再綁上彈性繃帶。每天做2~3次,約1~2周可完全消腫。
需要注意的是,第一次和最后一次腳踝都要泡在熱水中。在熱水中的時間都要比浸在冷水中的時間長。在熱水中時可在不痛的情況下活動腳踝。
活動腳在不痛的情況下,盡量讓腳踝朝多方向活動,如上下活動或左右活動,也可以練習在空中寫ABCD等字母。
對抗鍛煉用手給腳踝施加壓力,再鍛煉腳踝的對抗力量。
肌力訓練用腳踝的力量來對抗外加的橡皮圈的力量,這是一種訓練腳踝肌力的方法。
快走不痛不跛時,可加快走路的速度,但仍需腳后跟先著地。
跑步由慢跑開始,逐漸增加跑步的速度,最后可以短跑沖刺。
繞圈跑以20米的距離當作跑一個8字型的長度,做轉彎45度式繞圈跑。再以10米作為長度,做轉彎90度式的8字繞圈跑,速度均由慢到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