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語文教材呼喚“葛郎瑪”

      2011-12-29 00:00:00邱洪瑞
      博覽群書 2011年5期


        1898年,晚清外交官、著名學者馬建忠著《馬氏文通》,由商務印書館出版,于是中國有了“第一部講語法的書”(呂叔湘語,見《馬氏文通》重印序,商務印書館1983年版,P1)。馬氏研習西學,尤精歐文,其書云:“余觀泰西,童子入學,循序而進,未及志學之年,而觀書為文無不明習?!倍袊倌辍澳芗皶r為文而以其余年講道明理以備他日之用者,蓋萬無一焉”(《馬氏文通》P13)。他敏銳地意識到,個中緣由,乃在于中國缺少對于“葛郎瑪”的教學?!案鹄涩敗笔窍ED語“文法”的音譯,馬建忠認為,西人學文事半功倍的秘密就在于“葛郎瑪”。如今,《文通》問世已歷110多年,普通中國人的語文能力又如何呢?
        
        文法亂象
        
        隨手翻開一份報紙,一篇題為《戀愛壓力侵襲女大學生》的報道赫然有如下小標題——“女兒不急,媽媽更急”。女兒既然“不”急,怎么就說媽媽“更”急了呢?看看正文,原來是女兒還沒著急,母親先急了。打開電視機,一部抗日戰(zhàn)爭題材的電視劇,演到日本鬼子終于要投降了,屏幕上打出了日軍司令官嘰里咕嚕的譯文:“向國民黨的軍隊受降,不要向共產黨的縣大隊受降?!闭媸遣粋惒活悾绻孪炔恢罋v史,你能鬧明白日軍到底是投降還是受降嗎?再看某超級暢銷書:
        袁崇煥去北京考進士了,不久之后,他就回來了。三年后,他又去了,不久之后,又回來了。三年后,他又去了,不久之后,又回來了。從二十三歲,一直考到三十五歲,考了四次,四次落榜。
        以上句式重復四遍,就是袁崇煥同學的考試成績。袁崇煥果真“從二十三歲,一直考到三十五歲,考了四次,四次落榜”嗎?看看這本書里的下文就可以明白:
        萬歷四十七年(1619),袁崇煥終于考上了進士,他的運氣很好?!鐭ㄊ侨f歷十二年(1584)生人。
        不難計算,1619減去1584剛好等于35,也就是說,袁崇煥35歲考進士是考中了的。這樣看來,“從二十三歲,一直考到三十五歲,考了四次,四次落榜”的說法就是不實的。結合明代鄉(xiāng)試每三年一次的慣例,此處明顯應該改為:“從二十三歲,一直考到三十二歲,考了四次,四次落榜?!被蛘撸骸皬亩龤q,一直考到三十五歲,考了五次,四次落榜?!?br/>  近日,筆者受命為某高校大一學生講授《大學語文》課,布置下作文,竟然極其難得收上來文從字順、語言清通的習作。這個且不必詳說,筆者發(fā)現(xiàn),就連大學生們使用的《大學語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教材本身,無論是其中的選文,還是編者加的導讀,均不乏文法差誤,有個別選文的語言問題還挺多挺嚴重,而這本教材的扉頁上還印著“本書榮獲第六屆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的字眼。請看以下摘錄和分析。
        首先是詞語的冗余現(xiàn)象:
        1、這《芙蓉女兒誄》里面,有的地方很奮激,有的地方非常的悲哀,然后寶玉自己朗誦來送別晴雯,然后這個時候黛玉就出來了……(P30)
        其中,“然后”、“這個時候”都表示時間,用一個就夠了。
        2、在(20世紀)60年代初期,那時候幼兒里頭,因為我的大孩子是那個時候出生的,那時候幼兒里整天在傳播一個童謠,這個童謠沒有任何人教授,但是所有的小孩都會,我呆會兒一說你們也都會,而那些被教授、被推廣的童謠,卻都忘了。(P30-31)
        其中,“那時候幼兒里頭,因為我的大孩子是那個時候出生的,那時候幼兒里……”不可以簡捷一點,寫成“那時候幼兒里(我的大孩子也在其中)……”嗎?
        3、我小時候看武俠小說看得入了迷了,我曾經積累多少天的早點的錢,我買了一本太極拳圖解,最后我發(fā)現(xiàn)按照書練太極拳太困難了……(P32)
        這是一篇主語相同的流水賬,作者不厭其煩地用了四個“我”。其實,后面三個“我”都沒必要用,可以刪去。
        4、文章大多數(shù)篇幅在談豬,臨末曲終奏雅,揭示出全篇其實一直蘊含著的令人警醒的提示……(P59)
        “曲終奏雅”本身即含有“臨末”的意思,還有必要用“臨末”修飾嗎?
        其次是句法的不通順:
        1、精神分析的治療有個很重要的一條,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P29)
        其中,“有個”即“有一個”,它后面怎能再跟“一條”?
        2、同時我也要忠告所有女生,如果你們接到一封情書,文理不通,語言無味,錯字連篇,這樣人的求愛根本不予置理。(P29)
        既是“忠告”,其內容必是未然之事,那么“不予置理”當說成“不要置理”或“不要予以置理”,文氣方通。
        3、很多人由于喜愛李商隱的詩,非常同情李商隱,認為李商隱仕途的挫折就是由于當時的牛李黨爭,由于唐朝政治的黑暗和腐敗造成的,我絲毫也不懷疑這個,但是我同時覺得李商隱這個人的心理的承受力是相當差的。(P29)
        其中,“李商隱仕途的挫折就是由于當時的牛李黨爭,由于唐朝政治的黑暗和腐敗造成的”是一個雜糅的句式,用了“由于”,就不必再說“造成的”;要用“造成的”,前面就不必用“由于”,但是可以用“由”字。
        4、黃鐘毀棄,瓦釜雷鳴,也同樣的頗不鮮見。(P49)
        很多學生用不對助詞“的”、“地”,這里連教科書上也用錯了,句中“頗不鮮見”作動詞短語使用,修飾它的應該是“同樣地”,而不是“同樣的”。如果使用助詞“的”、“地”不加區(qū)分,當初便無分別二者字形的必要。
        5、但我們讀完全文,卻能對秦腔有了極為真切、深刻的印象和認識。(P56)
        這里的“能”表示主觀的判斷,“了”表示客觀的動作完成,二者怎能同時使用?
        再次是語言表達的邏輯混亂:
        1、馬克思主義認為人和動物的根本區(qū)別是勞動,勞動創(chuàng)造了人。我相信馬克思主義經典,他們提出這樣的命題當然有他非??茖W的根據(jù)……反過來說語言對人的社會生活,包括對勞動,它所起的作用也是不能低估的。這種作用實在是太大,使你們覺得有沒有比較充分的語言,是人和動物的一個很鮮明的界限,也是一種文明發(fā)達不發(fā)達的一個非常鮮明的界限。我從理論上解決不了這個問題,但是這是我始終心里憋著的一句話,就是勞動創(chuàng)造了人。我敢不敢在這兒說,也是語言創(chuàng)造了人?我們能不能設想一個沒有語言的人類?我們能不能設想一個沒有文字的發(fā)達的文化?(P25)
        從上下文看,“我”解決不了的問題是語言對人類社會生活的關鍵作用,“心里憋著的一句話”應該是關于這個問題的??稍牡谋硎鰠s是“我從理論上解決不了這個問題,但是這是我始終心里憋著的一句話,就是勞動創(chuàng)造了人。”注意,這是一個完整的句子,那么讓人免不了產生誤解:憋著的一句話是“勞動創(chuàng)造了人”。而實際上,“勞動創(chuàng)造了人”是“我”在上文已經承認了的馬克思主義的命題。要解決這個因為表達失誤造成的邏輯混亂,應該把原文相應部分改為:“我從理論上解決不了這個問題,但這是我始終心里憋著的一句話,就是:不僅勞動創(chuàng)造了人,也是語言創(chuàng)造了人。我們能不能設想一個沒有語言的人類?我們能不能設想一個沒有文字的發(fā)達的文化?”
        2、上星期五晚我奉國王之命組織新內閣……國會與國民顯然希望這個內閣在最廣泛的基礎上組成,包括所有黨派在內。……我已經完成了這項任務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一個有五位成員的戰(zhàn)時內閣已經組成,隨著工黨、反對黨和自由黨的加入,代表了國家的統(tǒng)一。由于局勢嚴峻,時間極端緊迫,這項工作必須在一天之內完成。另外一部分重要職務是昨天確定的。今晚我還要向國王陛下提交一份補充任命名單。我希望在明天之內能完成主要的內閣大臣的任命。在平時,其他內閣大臣的任命需要稍長一點的時間,但是我相信,等到國會再次召開的時候,這項工作將已經完成,組閣工作將全部結束。(P352)
        這段話中“內閣”一詞共出現(xiàn)了五次,既然“一個有五位成員的戰(zhàn)時內閣已經組成”,怎么還說“希望在明天之內能完成主要的內閣大臣的任命”,“國會再次召開的時候,這項工作將已經完成,組閣工作將全部結束”呢?初讀至此百思不得其解,筆者便去查丘吉爾演說的英文原文,原來只有“戰(zhàn)時內閣已經組成”的“內閣”丘吉爾用了“cabinet(內閣)”一詞,其他幾處為“administration(政府)”或省略了的“administration”。(紹民、茂云選譯《為未競的事業(yè)奮戰(zhàn)到底——丘吉爾演說精選》的相應譯文中,“政府”、“內閣”區(qū)分得很清楚,中國青年出版社1996年版,P15)內閣是政府的核心,只有部分政府大臣才是內閣成員,首相是內閣之首,更是政府首腦,譯者不加區(qū)分地把cabinet和administration一律譯成“內閣”,而編入課本時竟未被加以修改。
        
        不可忽視文法
        
        追根溯源,上述種種文法亂象,實在與中小學階段語文教材的忽視文法密不可分。誠然,文法問題,對于職業(yè)寫手來說,是用不著多談的,對于優(yōu)秀的作家而言,更是不在話下,因為他們早已從活語言當中領悟了文法的奧秘。但是,對于普通大眾、普通學生而言,通過學習文法來增強語言交流的能力,還是非常必要的。欣賞影音節(jié)目,常常發(fā)現(xiàn)不少的歌手、球星、演員等名流在面對媒體采訪時,說出的話拖泥帶水、表達不清。凡此種種,都說明了學習文法的重要和100多年前馬建忠引進“葛郎瑪”的卓識。
        《馬氏文通》所揭示的尚為傳統(tǒng)的文言文語法規(guī)律。五四運動前后,新文化運動的狂飆席卷中國,有識之士開始探索漢語白話的文法,黎錦熙先生于1924年出版的《新著國語文法》代表了當時最高的研究水平,而這部書一度被用作中等學校教材,初版時被明確標明“中等學校用”。黎先生在該書“緒論”中說:“國語文法的用處,就在于用科學方法,指示我們許多的法則,我們按照這些法則,可以把國語說得很正確,把國語文作得很清通?!?;到1951年,這部書已經印行了22版,由此可以想見它受廣大讀者歡迎的程度。新中國成立后,為了糾正當時的書籍報刊使用語言的混亂現(xiàn)象,《人民日報》在1951年6月6日發(fā)表社論,號召人們“正確地使用祖國的語言,為語言的純潔和健康而斗爭”,并連載了呂叔湘、朱德熙兩先生的《語法修辭講話》,語法學習和語法教學因此受到了普遍的重視。為了編好一套中學漢語課本,由呂叔湘先生負責,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學漢語編輯室征集專家、教師進行研究、討論,歷時3年,于1956年編定了《暫擬漢語教學語法系統(tǒng)》o在1966年之前,根據(jù)這個語法系統(tǒng)編寫的中學漢語課本,對普及漢語語法知識起了不小的作用。
        1978年,教育部制訂了《全日制十年制學校中學語文教學大綱(試行草案)》,要求“語法、邏輯、修辭以及詞句篇章的有關知識,可以結合的內容要盡可能結合起來教學。要少用術語,緊密結合學生閱讀和寫作的實際,力求通過練習收到實效”。而實際上,盡管不再單獨開設漢語課,初中語文教材中文法知識所占的比重仍然較大,在各類考試中設置的文法理論性考題也較多,教師和學生都很重視,教師深入細致地講解,學生大量反復地練習。但是劍走偏鋒,教材講解語法的繁瑣和試卷上文法考題的艱深迂腐最終引發(fā)了人們的不滿,一些人甚至認為中國人每天講漢語,其語法規(guī)律自然而然就能體會出來,根本用不著專門學習,因而叫囂要“扭斷語法的脖子”。于是形格勢禁,近十幾年以來,語文進行了新課程改革,語法被逐步淡化處理,如人民教育出版社現(xiàn)行初中語文教材,語法知識僅在教材7年級下至9年級上各冊的附錄部分以表格形式作了列舉;再如北師大出版社現(xiàn)行語文教材,僅在7年級下冊和8年級上冊的附錄部分編有“語法基礎知識簡介”。相應地,現(xiàn)在的各類語文考試中也已經鮮有語法知識方面的考題,如2010年北京市中考語文試卷上,沒有任何直接涉及語法理論的題目。在這樣的形勢下,語法知識就真正地坐了冷板凳,倍受冷遇,教師樂得回避難講的語法理論,學生更無學習語法的觀念和興趣。如此,必然產生一些負而效應,學生在作文或其它語言交流活動中或啰嗦冗余、或文理不通的現(xiàn)象層出不窮。
        因為不重視文法,甚至語文教科書本身,在新添加的選文中,在編者加的導讀中,一些有著語言問題的句子也堂而皇之地出現(xiàn)了。上述《大學語文》如此,中小學語文教材亦如此。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學語文室、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室編著的小學《語文》(2002年版)第5冊《親人》:“我正在晾衣服,老奶奶高興地從屋里走出來,把拐棍立在一旁,雙手捧著我的頭,把熱乎乎的臉緊貼著我的臉,笑瞇瞇地說……”這一段寫老奶奶的一連串動作,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作者卻接連使用了表示靜態(tài)情景的“捧著”、“貼著”,與上下文語境不相協(xié)調。應當改作:“我正在晾衣服,老奶奶高興地從屋里走出來,把拐棍立在一旁,雙手捧起我的頭,把熱乎乎的臉緊緊貼在我的臉蛋兒上,笑瞇瞇地說……”再如蘇教版《語文》(2007年版)8年級下冊《名著推薦與閱讀》:“他與‘造反’本來毫不相干,可是他一出場不久就碰上一個大麻煩:妻子遭人調戲,林沖得知后立即奔赴現(xiàn)場,保護妻子,嚴懲流氓,可是得知這流氓乃是‘本管高衙內’,就‘先白手軟了’。”這句話涉嫌句式雜糅,“一出場”表示剛剛出場,“出場不久”則表示出場后情節(jié)已經稍有發(fā)展之時?!耙怀鰣霾痪谩彪s糅了兩種表示時間而又有不同涵義的句式,其所指反倒令人不知所云了。另外,從語境上看,“奔赴現(xiàn)場,保護妻子”是敘述實情,而“嚴懲流氓”只是并未實現(xiàn)的一時的想法,因此主客觀不宜混淆,可在“嚴懲流氓”之前加上“并想要”三字。語文課而不重語法知識,真可謂“怪現(xiàn)狀”。
        因語法難學而拋棄語法,無異于因噎廢食。語法研究者在忙于引進國外種種語言理論之余,在忙于曲高和寡的語言學專業(yè)領域的論爭之余,也應當學習馬建忠的憂國憂民,向民眾推薦和介紹以簡馭繁的“葛郎瑪”,學習黎錦熙的國語教學方法(比如他講句法的圖解法),以使學生、普通人更易于理解語法知識。當然,上世紀50年代那種把普及文法知識當作重大文化事業(yè)的政府決策,也值得今天的文教職能部門借鑒。
        
        (本文編輯:謝

      恩平市| 北海市| 琼海市| 荣昌县| 兴义市| 文登市| 雷山县| 清丰县| 灌南县| 隆林| 同江市| 会泽县| 内江市| 普陀区| 安丘市| 思南县| 宕昌县| 龙州县| 五寨县| 闵行区| 偏关县| 丰镇市| 绥江县| 河源市| 紫云| 张北县| 双流县| 舞钢市| 磴口县| 名山县| 闻喜县| 临湘市| 乌什县| 黑河市| 娱乐| 荆州市| 仲巴县| 临高县| 广灵县| 临夏县| 荔波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