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學習既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團體精神和競爭意識,又有助于發(fā)展學生組織、管理和交往的能力。在課堂教學改革的實踐中,我校在新的教學理論指導下,積極開展學生合作學習研究,對發(fā)揮學生的潛能,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起了促進作用。
一、優(yōu)化組合,建立合作方式
我們在聽課中常常發(fā)現(xiàn),教師對合作學習的方式指導較少,經(jīng)常只是一句“下面請大家按小組合作學習”,學生馬上組成若干小組,教室里頓時響起一片“嗡嗡”聲。其實學生并沒有學會怎樣合作。要使合作學習具有可行性、實效性,必須做到:
1.優(yōu)化組合成員。組建學習小組不一定按同桌之間或相鄰兩排學生之間自然組合,可以讓學生自愿編組,組員或多或少,把小組的組合權(quán)交給學生。同時,教師要視其具體情況,總體把握,做到優(yōu)化組合,強弱互補;在性格方面,剛?cè)嵯酀?;在性別方面,男女搭配。
2.輪流擔任組長。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的組長可由組員輪流擔任,教師按組長的職責對每個組員輪番培訓,使每個組員既學會領(lǐng)導別人、組織小集體,又學會接受別人的領(lǐng)導,在參與指導、管理學習的過程中鍛煉團隊的管理能力,協(xié)調(diào)方法和相容性格。
3.選擇就座的方式。可以根據(jù)小組合作的人數(shù)、合作的內(nèi)容、合作的需要讓學生自主選擇桌椅的擺放形式,可以是馬蹄形、丁字形、波浪形、“U”字形等,使學生感到“心靈自由”、“行為自由”、“思維自由”,營造合作學習的自然環(huán)境。
二、強化激勵,增強合作意識
學生對合作學習有無興趣,合作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有興趣,學生合作就主動,就會全神貫注,迎難而上;沒興趣,學生被動應(yīng)付,就會精神疲倦,知難而退。因此必須增強合作意識,激發(fā)合作興趣。
1.尊重主體,激發(fā)合作欲望。教師要相信學生,尊重學生,讓學生自己去感悟合作的樂趣。人教版第十冊《白楊》一文中有一段關(guān)于“爸爸、哥哥、妹妹”的人物對話,教者讓學生自由朗讀人物對話后,請一名學生朗讀這段對話,再讓學生自由組合成三人小組,并分角色朗讀(每組中最好是兩男一女),最后教師讓有代表性的小組在班上分角色朗讀了這部分對話。聽后,學生在評價時都認為小組合作分角色讀比一個人讀,更形象,更生動,語言更富有個性化。學生對此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每當遇到人物對話的段落,總是主動自由組合,分角色來讀。
2.巧設(shè)情境,創(chuàng)造成功機會。在小組合作學習時,教者要在行間巡視,對個別學生及時點撥,適時指導,特別是多給相對滯后的學生爭取成功機會,享受成功的快樂。如在教學《回鄉(xiāng)偶書》時,讓學生一邊看圖,一邊聽配音故事:“一天,詩人賀知章邊走邊看,來到自己的家鄉(xiāng)。五十多年過去了,他怎么也沒有想到家鄉(xiāng)的變化這么大……”聽完故事后,教師要求學生成為“畫中人”,進入角色,把《回鄉(xiāng)偶書》這首詩表演出來。學生通過剛才的耳濡目染,人人躍躍欲試,主動與他人合作表演,不少小組合作得很默契,表演得很精彩。
3.注重評價,引入激勵機制。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也有賴于外因的刺激。小組合作學習后,可讓組員相互評價他人在合作時的表現(xiàn)、成績等,讓學生正確地認識他人,也正確地認識自己,從而不斷地調(diào)整自己的合作行為。教師還可以組織全體學生根據(jù)小組每個組員的合作態(tài)度、合作能力、獲取知識程度進行有代表性地評價,堅持鼓勵、扶持為主,同時提出希望,增強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意識。
三、活化指導,培養(yǎng)合作能力
合作學習是以學生為主體,在相當程度上表現(xiàn)出學生的自主性、獨立性和創(chuàng)造性,但小學生的年齡特征決定了他們的合作需要教者進一步引導、調(diào)整,使他們想合作、會合作、真合作、合作好。
1.教師導向。在教授五年級《大漠升起蘑菇云》一課時,教者引導學生仔細體會課文中“歡呼雀躍”,“激動的淚花”等詞語所表達的自豪和激動的心情后,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現(xiàn)在,你就是參與研制的科技人員,在挺住了饑餓與嚴寒之后,在經(jīng)歷了無數(shù)個夜以繼日之后,在這激動人心的時刻,讓我們分組討論,再來感受這驚心動魄的瞬間!”話語一下子就把學生引導到對我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的背景、意義的研究上來。在討論中,有的小組還反復(fù)地朗讀課文,教師不斷地提示。教師主導了討論活動,由學生讀、說、演,真正把課堂交給了學生。
2.問題主導。我們在教授人教版第十冊《跳水》一文時,設(shè)計了這樣的問題讓學生合作交流:在危急關(guān)頭,船長逼孩子跳水,當時他是怎樣想的?如果你當時在場,有什么辦法救孩子嗎?學生分組討論時,暢所欲言,各抒己見,有的對對方觀點表示認同,有的持不同意見,發(fā)表了自己的見解。設(shè)計這樣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討論交流是真正意義上的小組合作學習,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合作能力。
3.示范引導。教師的言行對學生有無窮的感染力,因而,每一位教師要注重與領(lǐng)導、與同事、與學生的各方面合作,做學生的表率,使學生學有范例,做有榜樣。特別是教師要發(fā)揮與學生在課堂上的合作示范作用,要以合作者的身份出現(xiàn)在學生面前,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只有這樣,課堂才有活力,效率才會提高。
?。ㄘ熅庣妽梗?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