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評價的目的在于弱化評價甄別與選拔的功能,通過評價強化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喚醒并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新欲望。由此可見,評價已不僅是對學生學習成果的一種評定,更是促進學生發(fā)展的一種重要方式。那么,如何實施有效的課堂評價呢?
一、評價應真誠熱情,體現(xiàn)激勵性
教師的評價性語言必須是發(fā)自內心的,對學生的贊美一定要真誠而親切?!案腥诵恼?,莫先乎情?!币虼?,教師的評價應注重情感投入,即用簡短、恰當?shù)拇朕o,熱情地給予學生褒獎。請看一位教師在教學《只揀兒童多處行》時的課堂評價。
師:冰心奶奶為什么“只揀兒童多處行”呢?
生1:因為兒童多的地方,往往是春光最美麗的地方。
師:說得真好!原來是“兒童多處春光美”呀!
生2:我覺得兒童很有發(fā)現(xiàn)的眼力?!拔依粋€忸怩的……”(讀第七自然段)用那個男孩的話來說,就是開得旺!我看出孩子有一雙發(fā)現(xiàn)的眼睛。
師:真聰明!孩子們有發(fā)現(xiàn)的眼睛,你也有發(fā)現(xiàn)的眼睛。還有更新的發(fā)現(xiàn)嗎?
生3:冰心奶奶非常喜歡兒童。第六自然段把春天寫得這樣飽滿,這樣爛漫,實際上也是暗示孩子也是這樣飽滿,這樣爛漫。
師:你真有一雙慧眼,把藏在文字背后的東西也讀出來了!
“說得真好!”“真聰明!”“你真有一雙慧眼,把藏在文字背后的東西也讀出來了!”這一句句話語就像蜜汁一樣流進學生的心田,化作前進的不竭源泉。及時對學生運用肯定性、激勵性的評價,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產生強大的內驅力。
二、評價須因人而異,注重針對性
1.注意縱向差異。評價應根據(jù)所評對象選擇合適的語言,高年級語言豐富優(yōu)美,而低年級語言則簡潔明確。有位教師多年站在高年級段語文講臺上,首次與低年級學生零距離接觸。該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出現(xiàn)“你的領悟力真強”“真看不出來,你平時深藏不露??!還有誰敢與他一決高下”等語句,學生聽后一片茫然。一年級學生認知水平低、詞匯量少、社會經驗淺,對教師所說的“領悟”“深藏不露”“一決高下”等詞根本無法理解,自然聽得一頭霧水。這樣霧里看花似的評價,幾乎沒有什么成效可言,而一句簡單的“你真棒”卻能讓學生感受到成功。因此,“因人施評”很重要。
2.關注橫向差別。著名教育評價專家斯塔佛爾姆強調:評價不在于證明,而在于改進。在教學中,我們更要關注個體,淡化學生的橫向比較,提倡學生自身的縱向比較,建構不定勢評價心理,讓每個學生都能獲得發(fā)展。如一次上課,我請學生讀課文,一個平時成績中下、寡言少語的男生舉手了,我驚喜莫名,立即點了他的名。這個男生可能由于緊張,讀得斷斷續(xù)續(xù),但比起以前他還是有進步的,于是我也請大家評一評??墒菍W生們對他的努力似乎并不買賬。后來,我發(fā)現(xiàn)這個男生這堂課一直低著頭。于是,在臨近下課時,我又一次叫到了他,請他再來讀讀課文。他的聲音依然很小,情感也不是那么充沛,但他沒有讀錯一個字。我用贊賞的目光看著他,微笑著說:“你真行!可以看出你聽得多么專心,讀得多么認真。如果你能把你的朗讀技巧通過你自信大膽的聲音表達出來,你就是我們班上的朗讀能手了?!笨吹剿麧q紅了臉興奮地坐下去的時候,我的心也充滿了歡欣。
三、評價應導向正確,彰顯人文性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不應把它們當做外在的附加任務?!闭n堂上,教師在采用激勵性的評價語言讓學生敢說、樂說的同時,更應關注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發(fā)展,采用導向性評價語言,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
如一位教師在執(zhí)教《船長》一文時,設計了這樣一個環(huán)節(jié):“如果你是站在瑪麗號上的一名乘客,看著哈爾威船長像一尊黑色雕像一般徐徐沉入大海時,你最想對他說什么?”大部分學生都表達了對哈爾威船長忠于職守、舍己為人高尚品質的崇敬之情,有一個男生卻“語出驚人”:“哈爾威船長,你太傻了,忠于職守固然可敬,但也犯不著賠上自己的性命啊!你為什么不先替自己找一條生路呢?少救一兩個人,沒人會怪你的?!贝搜砸怀?,全班嘩然。學生有的目瞪口呆,無法接受;有的連連點頭,表示認同;更多的學生則莫衷一是,只能將求助的目光投向教師。教師聽了這個學生的發(fā)言,竟以一句“你的見解很獨特,確實,這是人之常情”作評,讓人甚為惋惜。不只惋惜于對哈爾威船長形象的褻瀆,更扼腕于教師作為“傳道授業(yè)解惑者”的專業(yè)精神的迷失。其實,若能抓住這個思維的關節(jié)點引導學生進行討論甚至爭論,不用教師開口,學生們便可以幫他撥開思想的迷霧,獲得正確的認識。
四、評價要適而有度,具有可信性
課堂教學中,評價的目標是激發(fā)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使課堂散發(fā)出迷人的人文氣息,煥發(fā)出醉人的生命活力。但是,在課改實踐中,某些過分推崇鼓勵評價的極端化、形式化現(xiàn)象也應引起教師的警惕,因為如今的課堂,贊美之聲不絕于耳!時常能聽到“嗨、嗨、嗨,你真棒!”的贊揚,經常會傳來“啪、啪、啪”整齊劃一的掌聲,評價中本應有的批評絕跡了,中肯的意見難覓了。如果對學生解決了一些非常容易的任務而大加贊賞,或對他們錯誤的回答不進行正確的引導,必然使學生在此起彼伏的掌聲中,逐漸退去了應有的喜悅,丟失了是非準則,喪失了判斷能力,漸漸地迷失了自我。
總之,課堂評價的運用是一門藝術,它總是伴隨著教學的始終,貫穿整個課堂。成功的課堂評價,能催生出美好融洽的師生之情,點化出和諧理想的課堂氛圍,使師生在課堂上共同成長。
?。ㄘ熅庩悇ζ剑?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