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文字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成語更是中華文庫的瑰寶。蘇教版國標本教材十分重視成語這一文化瑰寶,在每一冊每個單元的練習中都安排了“熟記成語”這個訓練項目。下面我就結合自己的幾個教學實例來談談成語教學。
一、巧用謎語,樂學成語
謎語和成語是有密切聯(lián)系的,很多謎語的謎底就是成語。教學時,教師可從事先準備好的一個謎語入手,激活學生的情緒。如教學蘇教版國標本第六冊練習二的成語:有利可圖、有機可乘、有根有底、有始有終、有口難言、有恃無恐、有求必應、有志竟成。上課伊始,師:老師今天準備了一個謎語想讓大家猜一猜。生:什么謎語呀?師:航空公司開業(yè),打一成語。學生不解。師提示:是和乘飛機有關的。(接著師出示第二單元八個成語。)同學們,老師出的謎語,謎底就在這八個成語之中。生:謎底是“有機可乘”。師:你是怎么想出來的?生:因為航空公司開業(yè),就有飛機可以乘坐了。(學生豁然開朗,顯得特別興奮)師:對!祝賀你。(師和生握手)但老師要向你問一個問題:“有機可乘”的意思是有飛機可以乘坐嗎?生:不是的。師:那它的意思是什么呢?生:它的意思是,有機會可以利用。師:你說得很對!“有機可乘”的意思是有機會可以利用,有空子鉆。理解成語不能光看字面,要深入到成語的內部,從整體上去把握,還要聯(lián)系有關句子進行理解。(熟讀八個成語)師:現(xiàn)在我們來說說其余七個成語的意思。(學生互相補充,教師適當點撥,讓學生大致說出成語的意思,并熟讀成誦)師:請同學們編謎語,老師猜謎語,好不好?生:好。師:你們從其余七個成語中選擇一個(水平高的可以二個、三個)編謎語。老師來看看哪位同學設計的謎語最有意思。學生熱情高漲地編了起來。
贊科夫說: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這種教學法就會變得高度有效。編謎語的形式觸及了學生的情感,因而使學生產(chǎn)生極大的興趣,在興趣的支配下學生就能編出許多有趣的謎語,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又讓學生品嘗到了學習成語的樂趣。
二、利用插圖,理解成語
練習中呈現(xiàn)的成語一般都有與成語有關的插圖,這些插圖能幫助學生理解成語,教師要理解教材的編寫意圖,充分發(fā)揮教材的優(yōu)勢。例如,蘇教版第二冊練習六中的成語: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有備無患、防患未然。如果光憑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他們是很難理解這些成語的,在教學時,我結合旁邊的三幅圖:一幅是夏天螞蟻搬糧食,一幅是老人在晴天修房子,一幅是百姓預先筑堤壩,讓學生展開討論:圖上畫了誰在干什么?他們?yōu)槭裁催@樣做?如果不這樣做會有什么后果?通過討論,學生明白了,人要有長遠的打算,早作準備,這樣災難來臨時才能有備無患。
三、補充故事,加強滲透
大家都知道,很多成語來自故事。當學到這些成語時,我們可以補充完整的故事,來幫助學生理解。例如蘇教版第二冊練習3有四個成語:精衛(wèi)填海、愚公移山、百折不回、勇往直前?!熬l(wèi)填海、愚公移山”來自于兩個神話故事,課前我布置學生預先查找了這兩個神話故事,課堂上,再請班級里的“故事大王”聲情并茂地講故事,學生在興趣盎然中輕松理解了成語,同時也從愚公和精衛(wèi)身上體會到了遇到困難要百折不回,勇往直前的精神,他們還嘗到了預習課文帶來的甜頭,學習積極性也提高了,真是一舉多得!
四、聯(lián)系課文,輕松感悟
每個練習中的成語不但各自相關,而且和本單元的課文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那么教者應該注意這種聯(lián)系,使學生能夠靈活地運用所學的成語。例如,第三冊練習四中的成語: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學無止境、一往無前。這四個成語的教學,我并沒有在教學練習時才講解,而是安排在本單元的《小鷹學飛》這篇課文中教學?!缎→棇W飛》這篇課文敘述了小鷹在學飛行的過程中,老鷹不斷地向小鷹提出新的目標,從而使小鷹知道學習沒有止境、應該不斷進取的道理。那么在小結課文時,我問:學了課文,你們懂得了什么道理?學生七嘴八舌,這時,我適當總結,同時出示了以上四個成語,學生馬上就理解了四個成語的意思,這時我讓學生用這四個成語再說一說學了課文后的體會,學生自己體會出了不斷進取的道理。這樣,課文、成語,有機地結合在了一起。
五、激發(fā)興趣, 表演成語
對成語教學,我在備課時更多地挖掘教材中的“幽默因素”,在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充滿歡聲笑語的語文課上學到知識。如:心花怒放、捧腹大笑、哄堂大笑、前仰后合……這些成語都是表現(xiàn)人物神態(tài)和心情的。上課時,我先領著學生把成語讀正確,然后直接告訴他們:“這些成語都是表現(xiàn)人物神態(tài)和心情的,你們想把這些成語演出來嗎?”一石激起千層浪,稍作準備后,一個學生躍躍欲試,要表演“捧腹大笑”,他到位、夸張的表演逗得同學們“哄堂大笑”。我趁熱打鐵:“剛才課堂上的情景可用哪個成語來形容?”同學們異口同聲:“哄堂大笑?!边@樣教學,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又使他們在愉快的表演中增加了成語積累。
新課標指出:“語文課堂應當成為學生語文實踐活動的場所,要重視教師的指導,更要強調學生自主的、積極的、多樣的、充分的參與,使語文學習真正成為師生的一種生命活動。”成語教學似輕實重,似易實難,我愿意在課堂實踐中,和所有的同行們一起思考、開拓創(chuàng)新,讓成語教學開出奇葩。
?。ㄘ熅庣妽梗?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