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中,國際組織被作為地理課程教學內容之一,學生通過地理課可以學到有關國際組織方面的知識。初中地理國際組織教學安排在七、八年級分三次進行,將國際組織知識點全部教學內容與地理課其他教學內容作一對比,認真加以研究,可以發(fā)現(xiàn),教材編寫存在諸多問題,本文對此作些分析,并提出修訂建議。
一、國際組織內容在教材中的安排
1.國際組織在教材中的導出
地理學科,從地域上分為世界地理和中國地理;從內容上分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經濟地理。地理教科書是將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經濟地理,安排在世界地理和中國地理中來展現(xiàn)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地理(人教版,以下簡稱教材)為中學七、八年級學生所用,全套教材共十九章內容,除七年級上冊世界地理開篇四章內容是單一的世界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外,其余十五章內容每章都是將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經濟地理結合在一章內容中,因此,每章都有經濟地理的內容。七年級上冊最后一章內容為發(fā)展與合作,即國家間的發(fā)展與合作。在這一章最后一目國際合作內容中,教材導出了國際組織知識點內容,該內容與前面各章其他知識點所采用的課文形式一致,為敘述式課文、閱讀式課文、圖片式課文和活動式課文。
編者將國際組織在全套教材中作了三處安排。第一處安排在七年級上冊最后一章最后一目國際合作中,閱讀式課文表述“世界主要的國際組織”,敘述式課文表述“在國際合作中,國際組織發(fā)揮了重大作用”,“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國際組織是聯(lián)合國”,“其基本宗旨是……”“聯(lián)合國有六個主要機構,分別是……”第二處安排在七年級下冊關于歐盟的內容中,該內容教材編寫比較完善。第三處安排在八年級下冊最后一課時,圖片課文表述“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簽字儀式”。這三處安排的特點是第一處安排的內容較多,但教材具體描述過于簡單,第二處安排較適中,第三處只安排一幅圖片,對世貿組織具體內容,教材沒有描述,形成缺位。
2.國際組織在教材中內容的選擇
國際組織在世界上數(shù)量龐大,多達數(shù)萬個,而且遍及各個領域,該讓學生學習哪些呢?編者選擇了最具代表性,學生最熟悉,同時也與我國密切相關的國際組織作為學習內容,即世界重要的國際組織聯(lián)合國、歐盟和世界貿易組織。在世界重要的國際組織中,閱讀課文介紹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阿拉伯國家聯(lián)盟、非洲國家聯(lián)盟、石油輸出國組織、亞太經合組織等。在聯(lián)合國這一部分介紹了聯(lián)合國的宗旨、6個機構。在世貿組織這一部分,其內容最少,只有圖片式課文。上述內容在教材中表述過于簡單,也是本文關注的重點。在歐盟這一部分介紹得比較全面?!瘡膰H組織在全套教材中的分布來看,七年級上冊最后一個課時是學習國際組織的轉折點。
二、國際組織內容在編寫方面存在的缺陷
1.國際組織在教材中沒有基本概念表述,不符合教學原理
國際組織是國際法研究的范疇,國際法對國際組織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識進行綜合闡述。國際組織同時也是經濟地理的內容。地理學科出現(xiàn)國際組織內容時,應該讓學生了解其概念,而本教材中概念被省略了。教材是學生學習的依據(jù),本教材中,國際組織是在沒交代概念的情形下直接要求學生進入世界重要的國際組織學習的,在教學參考書中還要求學生用實例說出聯(lián)合國等國際組織在國際合作中的作用。這種安排令師生費解的是,沒有概念的支撐而學習國際組織,似乎成了空中樓閣。
2.國際組織內容兩處安排在最后一課時,容易被師生所忽視
一般教材處理的原則是將帶有難度的知識點安排在一冊書的中間部分,至少不安排在全書的最后一課時。這樣做的優(yōu)點是安排在教材中間部分,也是安排在學期中途,容易引起師生的關注。如果安排在最后一課時,往往從時間上是學期的末尾,很容易被師生忽視。本教材關于聯(lián)合國的知識點安排在七年級上冊最后一課時,關于世貿組織知識點安排在八年級下冊最后一課時,這種安排的不妥在于難點內容的授課無時間上回旋的余地。
3.國際組織在教材中信息量過少,不便于學生自主學習
教材改革的重點是編寫適宜學生自主學習的教材,教材有足夠的閱讀材料,才適宜學生自主學習,文字量不能太少,太少了學生讀不到多少信息。關于聯(lián)合國基本宗旨、6個主要機構及世貿組織等,都應該有足夠的文字量,才能利于學生通過自己閱讀,學到有用的地理知識。而本教材既安排讓學生學習國際組織知識,又不安排適當?shù)拈喿x量,有的在教材中是以一句話帶出或一幅圖展現(xiàn)。這樣的課文學生從中無法學到一系列國際組織方面的知識,教材的過于簡單與自主學習的思路是相矛盾的。
三、國際組織知識點教材修訂之建議
編者應編寫出適合學生需要的教材,還應在教材投入使用后調研教材的使用情況,及時地不遺余力地將教材修訂好,盡可能使教材盡善盡美。修訂教材是提高教材質量的一項措施。本教材從2001年到現(xiàn)在為止,年復一年重復使用,年年一個面孔,一直未修訂,教材修訂工作嚴重滯后。
1.國際組織的概念在教材中應有表述
國際組織知識點在教材中作了三處安排,但沒有一處表述其概念,不知編者對此出于何種考慮。關于不表述概念的弊端前文已述,它既不利于教師教,也不利于學生學。本文認為,國際組織概念在教材中應有一席之地。
2.國際組織的基礎知識應編進教材
國際組織的基礎知識除概念外,還包括國際組織的成立、國際組織的權利和義務等,我國加入聯(lián)合國和世貿組織的過程,也應納入國際組織的學習內容。如果將這些知識編進教材,教材會顯得更加完整,可讀性強,學生能學到對終身發(fā)展有用的地理知識。
3.國際組織可單獨編成一節(jié)內容
編者將國際組織在七年級上冊最后一課時國際發(fā)展與合作內容中導出,而本課時的一個教學重點是學習國家間的發(fā)展與合作。那么,導出國際組織后是否應該是第二個教學重點呢?本課時到底是讓學生重點學習國家間的合作,還是重點學習國際組織方面的知識,編者目的不明確。教材現(xiàn)在的安排不利于教師有針對性地選擇教學重點進行備課。如果國際組織在七年級最后一課時作為重點教學,因其知識點本身容量大,是否該考慮可以單獨編成一節(jié)或一目內容,以突出重點,免得同國際發(fā)展與合作發(fā)生沖突。
4.聯(lián)合國與世貿組織內容應有拓展
關于聯(lián)合國與世貿組織這兩個國際組織,其實有其豐富的內容,但在教材中只見樹不見林。如果將這兩個國際組織教學內容稍加拓展,可以提高學生學習國際組織的積極性和興趣,全面了解聯(lián)合國與世貿組織方面的知識。
5.編好參考書中國際組織的教學設計
教師備課往往通過參考書來挖掘對教材的理解,深刻領會教學目標和要求,從而進行教學安排。編者應給教師提供一本好的參考書,在參考書中可設計出國際組織的授課模式,以引起教師對國際組織教學的重視。這樣,不僅能減輕教師的備課負擔,還能切實對教師備課起指導作用。
四、結束語
課程改革目前處于更多地關注教師教學方面,而忽視了教材改革這一方面。教材改革應達到使教材適宜學生自主學習。從以上可以看出,國際組織這一知識點,在教材主要知識點編寫上有所欠缺,教材還顯得不夠成熟,亟待修訂,希望這個問題能夠引起編者的注意。
(責任編輯 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