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振虎
美劇基于西方文明傳統(tǒng)的縝密性和邏輯性,往往在時空調度上能夠創(chuàng)造出更為豐富的變化和更具有懸疑性的解釋。而國內穿越劇自《尋秦記》開始,基本上鎖定了歷史穿越的傳統(tǒng)。
2011年是內地穿越劇大行其道的一年。從1月份的新版《古今大戰(zhàn)秦俑情》到創(chuàng)造了收視率奇跡的《宮鎖心玉》,再到續(xù)寫收視率新高的《女媧傳奇之靈珠》,隨后的《步步驚心》更是直接PK《宮》的地位和影響,《宮鎖珠簾》、《夢回唐朝》等新劇也在繼續(xù)瞄準穿越劇的類型。2012年央視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中,小品《十月懷胎》也將“穿越”作為了劇情的主線。
其實,穿越劇并非剛剛出現(xiàn)的新生事物。公認的國內第一部穿越劇是2001年的《尋秦記》,而1990年央視播出的美劇《時間隧道》可以看做是國內引進的第一部穿越劇。如果將穿越劇的中美PK放大到電影領域,那么1989年放映的《古今大戰(zhàn)秦俑情》,也不得不面對1984年放映的《終結者》的挑戰(zhàn)。
觀眾們對于中美穿越劇的比較總是傾向于對美劇的肯定和對國內劇情的批判。有網(wǎng)友這樣評價二者:“同樣是穿越劇,中國是往前穿,美國是往后穿,一個想不出歷史,一個想不出未來。” 這樣的評價雖然有些偏頗,但是也直指問題的關鍵:文化的差異帶來了創(chuàng)作上的不同。下面就來看看中美穿越劇的三大PK。
美式時光機PK中式九龍奪嫡
影視作品從根本上說是視覺表達的比拼,美劇更大的投入帶來了視覺表達上的優(yōu)越性。就像《龍門飛甲》的編劇所說的,我們的投資是3500萬美元,所以我們只能創(chuàng)造出大漠和客棧,《阿凡達》的投資是3億美元,所以他們可以創(chuàng)造出一個潘多拉星球。
然而,簡單的投資理論不能完全代表美劇在可視性上的優(yōu)越性,常有觀眾苛責國內影視作品缺乏想象力,而美劇中則充斥著令人眼花繚亂的高科技產(chǎn)品。從上世紀的《時光隧道》到時下熱播的《泰若星球》中的“時間裂縫”,以及電影《變形金剛3》中的太空橋,各式各樣的“時光機”既充滿了科學奇觀的味道,也使得影像的可視性得到了極大的張揚。觀眾在驚嘆于科技強大的同時,也更容易接受穿越的合理性。而這一切都與創(chuàng)作者對于工業(yè)文明以及支持它的近代科學的禮贊的態(tài)度密不可分。
反觀國內穿越劇,從《古今大戰(zhàn)秦俑情》的不死仙丹,到《大話西游》中的“月光寶盒”,《神話》中的“虎形吊墜+寶盒”,到《穿越時空的愛戀》中的“古代玉枕+13行星連線”,基本上是簡單的被車撞、被雷劈、掉進深淵或者一覺睡死這些沒技術含量的穿越方式,首先就奠定了整個劇情的非合理性。
這樣的穿越還使得時空的可視性大大降低,而美劇在選擇穿越時空的時候大都十分在意穿越帶來的視覺奇觀的表現(xiàn)力。最早期的《時光隧道》利用每一集的劇情將特洛伊戰(zhàn)爭、泰坦尼克號等大場面表現(xiàn)出來,《回到未來》、《終結者》則展示了未來世界的精彩,《泰若星球》則將《侏羅紀公園》的恐龍世界進行了一次更新版的升級。
國內的穿越劇自《尋秦記》開始,基本上鎖定了歷史穿越的傳統(tǒng),隨后的《宮》和《步步驚心》又將這一歷史傳統(tǒng)進一步縮小到了清朝,甚至更小范圍地落在雍正王朝的“九龍奪嫡”故事上。國內穿越劇視覺表達的模式化和單一化,從某種程度上可以看出,國內穿越劇創(chuàng)新能力不強,跟風、投機心理盛行。
國內穿越劇一覽:
◎ 《小龍人》(1992年,52集)
主演:陳嘉男 柳田 江以楨 陳晨
入選理由:國內穿越劇的萌芽
◎ 《尋秦記》(2001年,40集)
主演:古天樂 宣萱 江華
入選理由:開辟國內穿越劇先河
◎ 《穿越時空的愛戀》(2002年,28集)
主演:張庭 徐崢 萬弘杰
入選理由:國內最早的穿越劇之一
◎ 《我的武林男友》(2005年,31集)
主演:李威 陳好 張耀揚
入選理由:現(xiàn)代版《尋秦記》
◎ 《神話》(2010年,50集)
主演:白冰 胡歌 陳紫函
入選理由:創(chuàng)收視率新高
◎ 《宮鎖心玉》(2011年,35集)
主演:楊冪 馮紹峰 何晟銘 佟麗婭
入選理由:國內第一部清穿大戲
◎ 《步步驚心》(2011年,35集)
主演:劉詩詩 吳奇隆 鄭嘉穎 袁弘
入選理由:讓女人擁有選擇權
美劇時空重組PK中式死后重生
電視劇《宮》
電視劇《迷失》
穿越劇在劇情設置上,與一般影視作品最大的不同在于能夠更為自由地進行時空調度,同時通過對不同時空的錯位重組帶來劇情的懸疑和穿插。美劇基于西方文明傳統(tǒng)的縝密性和邏輯性,往往在時空調度上能夠創(chuàng)造出更為豐富的變化和更具有懸疑性的解釋。
比如,被奉為穿越劇“教科書”的《迷失》,所有人物都在自己的過去和今天之間不停穿越,多時空、多線索軸橫亙交錯。有網(wǎng)友這樣總結,《迷失》主角在昔日回憶和當天際遇間不斷穿行,邏輯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不好的看這種劇簡直是自虐。也正因為如此,劇情的懸念和敘事結構的復雜給觀眾帶來了極大的談資和期待。很多《迷失》的粉絲都認為,看這部電視劇,享受的不只是最終的大結局,還有共同經(jīng)歷的這個過程。
同時,美劇在穿越概念上像模像樣地引用相對論、洛倫茲坐標變換、鐘慢效應、平行世界等理論,也往往讓觀眾深信不疑,甚至封為科學,顯示了其編劇強大的駕馭能力?!睹允А分械摹棒斔骰蜱R象理論”因為與劇情的無縫對接,讓很多觀眾奉為經(jīng)典,實際上,這個理論據(jù)稱不過是某個《迷失》的愛好者杜撰的。
比較國內穿越劇,無論是早期的《尋秦記》,還是現(xiàn)在的《宮》、《步步驚心》,基本上就是一次穿越,單線為主,類似電影《瘋狂的石頭》那樣的多線索交織的時空穿越,在國內并不多見。
同時,國內穿越劇在連接歷史與現(xiàn)實之間的穿越邏輯時,往往顯得比較隨意,諸如“死后重生”、“一覺醒來”這樣的設計直接影響了觀眾對穿越劇創(chuàng)作嚴謹性的認可。而對歷史考據(jù)的不嚴謹、人物對白過于網(wǎng)絡化和現(xiàn)代化,以及不合時宜的“幽默感”,也讓觀眾感覺國內穿越劇的劇情過于荒謬。
美式英雄主義 PK中式勾心斗角
孤膽英雄獨闖奪命島是美國影視作品造就英雄的固定模式,這一模式顯然也直接影響著美國穿越劇的意識形態(tài)定位。無論是《回到未來》、《十二猴子》、《終結者》還是《泰若星球》,主角們大都在時空穿梭中忙于拯救地球?!督K結者》系列中,主人公的任務是為了拯救人類免于被“天網(wǎng)”毀滅;《時光隧道》中,主人公的介入是為了讓歷史沿著其正確的軌道發(fā)展。
在上世紀80年代至今的30部美國穿越影視劇中,僅有7部作品是為了追求浪漫愛情而穿越的。美劇對待穿越的態(tài)度更加務實,而不是把穿越當成一個可以玩弄的概念。
雖然美劇的模式化同樣嚴重,但其積極、現(xiàn)實的價值觀引導,往往能給觀眾一個“光明的尾巴”。美國心理學家湯姆特博士認為,西方人對于未來的態(tài)度普遍較為悲觀,“人們并不知道科學這趟列車最終將駛向哪里,他們更關心現(xiàn)代人如果可以進行時間旅行,到了未來是否能夠生存。這種對未來的恐慌催生了一大批科幻影視劇,其中的未來世界不是資源耗盡就是遭遇驚天浩劫,往往需要主人公拯救世界?!钡?,個人英雄主義的張揚,畢竟給了觀眾現(xiàn)實的安慰和對未來的肯定。
國內穿越劇的創(chuàng)作則多為喜劇或者冒險類浪漫主義題材。主人公無論男女,無論穿越古今,往往鬧劇不斷。接近無厘頭散漫的劇情造成了很多人的質疑。2011年春,在電視導演委員會年會上,廣電總局電視劇管理司司長李京盛在講話中明確指出:“現(xiàn)在的穿越劇新奇怪異的手法招之即來揮之即去,人物天馬行空,這樣對歷史的表現(xiàn)有些過于隨意,這種態(tài)度和傾向不足提倡?!?/p>
半年后,廣電總局在《關于2011年9月全國拍攝制作電視劇備案公示的通知》中,明確指出有關古裝劇播出的調控管理持續(xù)有效,由于古裝戲報備數(shù)量呈上升狀,所以各制作機構要審慎考慮市場風險,避免盲目投資拍攝。這樣明確的限制信號,是對目前國內穿越劇現(xiàn)狀的不滿。
2012年,《人民日報》也直接刊文批評了國內穿越劇在意識形態(tài)上的錯誤引導?!白鳛橐环N藝術手法,‘穿越’無可厚非。但是,我們要問,人們穿越到歷史里,看到了什么?遺憾的是,大多數(shù)‘穿越劇’看到的都是后宮里的秘史……女人不是爭權而是爭寵,花枝招展,爾虞我詐,一切都是為了‘權柄’,人性之扭曲可見一斑?!?/p>
國內穿越劇獲得高收視率和廣泛的觀眾評議,本身就是觀眾對于穿越劇的一種認可。但片面追求收視率,簡單追求轟動效應,一味迎合受眾的無厘頭思維,已經(jīng)讓穿越劇距離最初的想法越來越遠了。家長們也擔心,孩子們往往淡化了“穿越”的危險性,而把“死亡”當成了“穿越”的代名詞,或者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當成了神秘文化,熱衷于符咒、玄幻或者星相,這顯然也是影視劇在某些方面的不當影響。
電視劇《步步驚心》
電視劇《泰若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