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純,周紅軒,張永良,費小東,朱利群,潘琴,鄭瑄,楊燕峰,陳菊香,石賢清
近50多年來,世界各國特別是工業(yè)發(fā)達國家,肺癌的發(fā)病率和病死率均迅速上升,給人們帶來巨大危害。肺癌的診斷是治療的前提,正確的治療方案和良好的治療效果依賴于肺癌的早期發(fā)現(xiàn)與治療。CT引導下肺穿刺活檢是一種微創(chuàng)的診斷方法,已被廣泛應用。而肺癌的治療強調(diào)兩個原則:個體化治療和多學科綜合治療。為了體現(xiàn)個體化治療原則,2010年12月至2012年2月,我們對65例肺占位患者行CT導向肺穿刺活檢術,并對部分標本行EGFR基因突變檢測,為肺癌的診斷及臨床藥物分子靶向治療提供依據(jù),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65例患者中男45例,女20例;年齡29~87歲,中位年齡65歲;左肺占位26例,右肺占位39例;影像學診斷均不能排除肺癌,穿刺前未接受任何治療。
1.2 檢測方法 采用東軟2800單排螺旋CT機引導,使用18G或20G Chiba針取材。常規(guī)肺穿刺活檢,標本量取材2份,分別收集,1份標本冷藏,待行
EGFR基因檢測,另1份標本經(jīng)4%甲醛固定后送常規(guī)病理學檢查。基因測序法檢測EGFR突變的所有檢測試劑均由南京源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檢測方法按說明書進行。
2.1 穿刺情況 65例中病理確診為肺癌52例,其中腺癌18例,鱗癌19例,小細胞肺癌5例,未分化癌5例,低分化癌2例,惡性腫瘤細胞無法分類3例;其他為炎癥組織3例,結核1例,正常9例。65例穿刺術后,7例見針道少許滲血,但無咯血發(fā)生;出現(xiàn)少量氣胸3例,均自行吸收,未特殊治療。
2.2 EGFR基因突變檢測情況 52例肺癌中26例行EGFR基因突變檢測,其中男性13例,女13例。病理結果:腺癌13例,鱗癌6例,未分化癌5例,小細胞肺癌1例,惡性腫瘤細胞無法分類1例。共檢測出EGFR基因突變10例,外顯子19突變6例,外顯子21突變4例;腺癌8例(8/13),鱗癌1例(1/6),未分化癌 1例(1/5);女 8例(8/13),男 2例(2/13)。
近年來隨著CT設備的普及與發(fā)展,病理學技術的提高及穿刺針的改進,使CT導向肺穿刺活檢術的病理診斷定性準確率大幅提高。其對肺組織損傷小,安全可靠,定位精確,準確率高,并發(fā)癥少,尤其對病變位于肺周圍區(qū),纖維支氣管鏡檢查不能到達的病灶有獨到價值。
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是一種受體型酪氨酸激酶,在許多腫瘤中過表達和(或)發(fā)生突變。EGFR通過信號轉(zhuǎn)導控制腫瘤生長,并與新生血管生成,腫瘤的侵襲和轉(zhuǎn)移等密切相關,這些特點使其成為有潛力的腫瘤靶向治療分子[1]。2004年美國哈佛醫(yī)學院的Lynch等[2]率先報道,肺癌的細胞中有EGFR酪氨酸激酶基因編碼區(qū)外顯子19缺失或外顯子21突變的患者,靶向藥物易瑞沙的有效率高達80%以上。Kimura等[3]的研究表明,EGFR突變分布與臨床上EGFR-TKI治療的優(yōu)勢人群相一致,主要見于女性,腺癌,非吸煙者及亞裔患者。本研究在獲得肺癌病理診斷的同時,應用穿刺活檢標本檢測EGFR基因突變,從而為進展期肺癌的分子靶向藥物治療篩選了優(yōu)勢人群。臨床上,EGFR基因突變檢測的標本來源絕大多數(shù)為手術標本,但有近75%的肺癌發(fā)現(xiàn)時已是Ⅲ~Ⅳ期,失去了手術機會,也就失去了EGFR基因突變檢測的機會[4],因而CT導向肺穿刺活檢標本檢測EGFR基因突變不失為一好方法。本組10例EGFR基因突變病例中腺癌8例,非吸煙女性8例,均為亞裔患者,與Kimura等的研究報道相似。
綜上所述,本組病例通過CT導向肺穿刺標本檢測不僅明確了肺癌診斷,也為不能手術肺癌患者的治療提供了新的選擇,符合個體化治療原則。而在我們基層醫(yī)院開展此項工作,更為患者提供了方便,節(jié)省了費用,不失為肺穿刺臨床應用新的價值體現(xiàn)。因在基層醫(yī)院存在的經(jīng)濟費用問題,本組病例檢測EGFR基因突變例數(shù)尚少,相信隨著職工及農(nóng)村醫(yī)保的完善,該項工作會有更多發(fā)展空間。
[1]Jorissen RN,Walker F,Pouliot N,et al.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cptor:mechanisms of activation and signaling[J].Exp Cell Res,2003,284(1):31-53.
[2]Lynch TJ,Bell DW,Sordella R,et al.Activating mutations in the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underlying responsiveness of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to gefitinib[J].N Engl J Med,2004,350(21):2129-2139.
[3]Kimura H,Kasahara K,Kawaishi M,et al.Detection of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mutations in serum as a predictor of the response to gefitinib in patients with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J].Clin Cancer Res,2006,12(13):3915-3921.
[4]張晉,莊一平,馮勇.CT引導肺穿刺對肺內(nèi)<3 cm病灶的活檢價值[J].中國腫瘤外科雜志,2009,1(6):345-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