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有懷 佘青 王磊 李昭琦
(陜西省寶雞市中心醫(yī)院乳腺科,陜西寶雞 721008)
Mammotome微創(chuàng)旋切系統(tǒng)在國內諸多醫(yī)院廣泛開展,對它的手術適應證、禁忌證、手術操作技巧等等也做出了相對統(tǒng)一的規(guī)范。我院對Mammotome旋切除技術在適應證方面做了進一步探索,對包塊直徑均大于3 cm包塊,采取超聲引導下Mammotome旋切系統(tǒng)輔助治療乳暈內小切口手術。在超聲實時監(jiān)控下,Mammotome旋切系統(tǒng)輔助游離、部分切除及聯(lián)合乳暈內微創(chuàng)、隱蔽小切口手術后,乳腺包塊均采用該方法完全切除,患者在乳暈內留下1~1.5 cm暗淡切口疤痕,無大出血、無感染。1個月后復診乳房無變形,效果滿意,現(xiàn)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0年10月—2011年7月,我院乳腺科采用Mammotome旋切系統(tǒng)治療包塊3個徑線均大于3 cm的30例患者?;颊呔鶠榕?,年齡12~52歲,平均24.5歲。所有病例術前均行超聲檢查,診斷為單純乳腺纖維瘤者27例、葉狀腫瘤者3例。30例患者中,病灶直徑大于3 cm42個,其中單側25例,雙側6例,大于3 cm腫塊直徑中,最小直徑3.3 cm,最大直徑9.5 cm,平均4.85 cm。同時伴有良性結節(jié)12例,伴小葉增生21例。42處病灶均行Mammotome微創(chuàng)輔助旋切的同時在乳暈內切開1~1.5 cm的切口,平均乳暈內切口長度1.2 cm,乳暈內微創(chuàng)切口長度和瘤體最大徑比例由1/6~1/17,用0.5%~1%的利多卡因麻醉,用量200~400 mg,平均320 mg。Mammotome旋切刀數(shù)55~200刀次,平均74刀次,術中出血10~50 mL,平均30 mL,單一腫瘤最多出血22 mL。42個病灶置引流條36個,單一患者最多置引流條3條,15例患者無引流。手術持續(xù)時間25~50 min,平均32 min。單個腫瘤手術時間最多45 min。30例患者剩余瘤體均經(jīng)小切口完整取出。
1.2 儀器設備 Mammotome微創(chuàng)旋切系統(tǒng)(美國強生公司)它由真空抽吸泵、控制器及相關軟件組成。
1.3 手術方法 患者取仰臥位,以高頻超聲探頭探查,于病灶處標記定位,消毒、鋪巾、局部浸潤麻醉后,然后在超聲引導下Mammotome微創(chuàng)完成旋切刀穿刺、吸附、切割、抽吸等步驟,實時監(jiān)測手術全過程,切除均在瘤體深層,逐刀切割吸引,避開給瘤體供血的血管,穿刺切割在瘤體被分離前可多個角度旋切,盡量使瘤體切成多個碎塊,此時瘤體往往被切割成有聯(lián)系的幾個碎塊;也可直接將懸切刀從巨大的瘤體中間穿過四周懸切,遇有切取困難時可以退刀使刀槽后緣與瘤體邊緣相接觸,有利于吸附切除;當包塊活動度大,不易再被懸切時,在盡量靠近乳頭根部取一個1~1.5 cm的弧形切口,越隱蔽,將來瘢痕越不明顯。皮下用止血鉗分離到殘腔,鉗夾出碎塊組織,結合超聲探查,完全切除瘤體組織;殘腔置橡皮引流片0~3條,從乳暈或者從包塊表面或者從Mammotome穿刺口引出,皮內縫合乳暈切口,自粘繃帶加壓包扎24~36 h換藥觀察切口,視滲出情況拔出引流。
30例患者,42病灶均大于3 cm,最大直徑9.5 cm,平均4.85 cm。均經(jīng)過旋切、抽吸、乳暈內的切口小于1.5 cm均完整切除,切口無一例感染,殘腔無淤血,外觀效果滿意。
3.1 年輕女性特別是未婚女性良性乳腺腫瘤的發(fā)現(xiàn)率增多。超聲引導下Mammotome微創(chuàng)旋切割系統(tǒng)輔助治療乳腺腫塊手術是超聲和乳腺外科微創(chuàng)的完美結合,也是對乳腺疾病治療的一個好的想法[1-2]。
3.2 根據(jù)患者主訴,檢查包塊大小和鄰近關系,并常規(guī)行雙側乳腺超聲檢查,應用三維超聲顯示乳腺聲像圖,根據(jù)超聲顯像特點和臨床診斷了解包塊大小、血運來源、腫塊是否分葉、有無鈣化及異常。必要時術中快速冰凍減少Mammotome輔助手術對惡性腫瘤的反復刺激和擠壓。合理選擇Mammotome旋切手術的穿刺點,更好地決定進針路徑、角度、深度;并隨時在多譜勒顯示下避免切割到給瘤體供血的主要血管而出血。觀察病灶周圍及內部的血流分布,旋切刀所經(jīng)路徑應避開較大血管。引導Mammotome從包塊背面胸大肌表面多方位、多角度穿刺旋切,也可人從瘤體中間穿刺四周旋切,盡可能把包塊切成多個碎塊,有利于小切口取出[3]。
3.3 有報道Mammotome微創(chuàng)旋切系統(tǒng)對較大腫塊的完全切除率較低。本組采取腫塊最大測徑為9.5 cm,平均直徑4.85 cm,均切除完全。我們先行Mammotome輔助旋切,再行乳暈內小切口均完全切除,術中注意無菌操作、根據(jù)滲出情況置引流條、無一例出血或感染發(fā)生。而乳暈切口在創(chuàng)傷手術中可選擇乳暈邊緣、乳暈內及緊靠乳頭根部,本組均在乳暈內盡量靠近乳頭,這樣切口愈合后瘢痕暗淡。
3.4 Mammotome旋轉切割系統(tǒng)的進針角度?當探頭探查到腫瘤后,Mammotome微創(chuàng)旋轉切割刀只要在胸大肌表面,即在瘤體背面切割即可,也可從較大的瘤體中間進旋切刀,可多方位、多角度把腫瘤切成碎塊。但運動的旋切刀應始終處于聲像圖監(jiān)測中。對于距離皮膚較近的淺部病變及靠近胸大肌的深部病變,應根據(jù)聲像圖表現(xiàn)引導旋切刀調整到合適的進針角度,并在旋切過程中嚴密追蹤旋切刀的深度,及時指導及修正切割的方向和進程,以免穿破皮膚或損傷胸大?。?-3]。
3.5 如何避免術后出血?在得到充分的麻醉效果后,Mammotome輔助旋切較嚴重的并發(fā)癥是術中明顯大出血和巨大包塊所致麻醉不充分,術中疼痛。有報道術中結扎血管止血,故超聲圖象上顯示乳腺腫塊及其周圍血流豐富、瘤體較大、部位深。月經(jīng)期前后的患者,容易發(fā)生術中出血較多,應該注意。術中可經(jīng)Mammotome穿刺點或者瘤體表面,或者乳暈內置多個引流片。手術結束后,局部加壓壓迫2~4 h是防止血腫的最佳時間,術后24—36 h用自粘繃帶壓迫和術后3 d內減少乳房波動也可能避免術后出血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取得滿意麻醉效果的關鍵是將利多卡因稀釋到0.5%~1%在瘤體四周充分浸潤麻醉,必要時在瘤體表面和基底可以注射0.9%氯化鈉有利于瘤體分離。本組患者均無明顯疼痛。至于疼痛感覺輕微是因為瘤體內缺乏神經(jīng)纖維,因此旋切過程中不會有疼痛,本組30例患者麻醉滿意。
3.6 確定完整切除,減少術后復發(fā) Mammotome微創(chuàng)旋切系統(tǒng)切除乳暈內大于3 cm乳腺良性腫瘤應探查有無殘余腫瘤,同時用超聲可以探查創(chuàng)面內是否可見瘤體殘留。
[1] 龍泉伊,張海燕,馬步云.Mammotome微創(chuàng)旋切術治療乳腺良性腫瘤310例分析[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09,18(11):1168-1170.
[2] 孫建,孫太明,丁昂.超聲引導下麥默通技術乳腺腫塊切除術并發(fā)癥的防治[J].中國臨床醫(yī)學,2010,17(4):568-569.
[3] 續(xù)哲莉,邊學海.Mammotome微創(chuàng)旋切系統(tǒng)在乳腺外科中的應用(附132例分析)[J].中國微創(chuàng)外科雜志,2005,11(9):754-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