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漢坡 孫衛(wèi)國 李海燕
山杏改接杏扁技術(shù)
曹漢坡 孫衛(wèi)國 李海燕
(豐寧滿族自治縣林業(yè)局)
杏樹是我省普遍栽培的樹種之一,具有適應性強,抗干旱、耐瘠薄、易管理、結(jié)果早等特點,但其經(jīng)濟效益遠不如大扁杏。將山杏改接成大扁,其經(jīng)濟價值可觀,具有長遠的經(jīng)濟效益。本文主要介紹的是山杏改接大扁杏技術(shù)。
品種的選擇 接穗的采集和處理 嫁接時期、方法和管理。
杏樹是我省普遍栽培的樹種之一,具有適應性強,抗干旱、耐瘠薄、易管理、結(jié)果早等特點。鮮食杏果實酸甜多汁,營養(yǎng)豐富,據(jù)分析每100克果肉中,含鈣26毫克,磷24毫克,鐵0.8毫克,還含有胡蘿卜素1.79毫克以及多種維生素,其中維生素C含量7.0毫克,作為維生素A源的胡蘿卜素含量是蘋果的22.4倍,居眾水果之冠;杏仁是高營養(yǎng)的滋補品,含蛋白質(zhì)23%-27%、粗脂肪50%-60%和糖類10%。又是重要的藥材和制作高級糕點的原料,每百克杏仁中含磷338毫克、鈣111毫克、鐵7毫克,還富含豐富的維生素。由于我國杏仁產(chǎn)量多,品質(zhì)好,在國際市場上很受歡迎。杏核皮是燒制活性炭的原料。
隨著山杏栽植面積不斷擴大,山杏樹齡的增長,其生態(tài)效益日益明顯,但經(jīng)濟效益遠不如大扁杏,因此,將山杏改接成大扁杏勢在必行,具有生態(tài)、社會、經(jīng)濟意義。
主產(chǎn)于河北蔚縣,由龍王帽實生苗中選出。是抗寒性較強的優(yōu)良品種。果實長圓形或近圓形,果面有紅暈。核殼薄。杏仁呈長圓形,凸鼓,單仁重0.68-0.77克。仁肉有香味,稍有余苦,杏核出仁率達43%。該品種速生豐產(chǎn),抗病力強;以中短枝和花束狀果枝結(jié)果為主,花期可耐短時間-6℃以下低溫,采前落果少,果枝易早衰,喜水肥。栽培上應注意適當縮剪,并注意肥水供應。
新選出的抗寒、自花結(jié)實新品種系,單核重3.3克,出仁率30%,單仁重0.83~0.9克,甜香略有余苦,能適應海拔1200米,年均溫4.1℃,無霜期110天的嚴酷條件,極豐產(chǎn),主產(chǎn)于河北省豐寧縣、圍場縣等,適于高寒海拔發(fā)展。
又稱荷包杏,主產(chǎn)于河北赤城、懷來、豐寧、灤平及北京市懷柔、密云等縣。果實扁圓形,果皮橙黃色,縫合線明顯,果肉較厚,橙黃色,肉質(zhì)較細,汁少,味酸,有微香,可生食或加工,一般7~9千克果出1千克核。核中大,卵圓形,每千克400~500粒,核殼土黃色,較厚,出仁率27%~30%。杏仁心臟形,,扁而薄,仁皮黃褐色,皮紋較深;仁肉味甜而脆,無苦味,單仁重0.71克,每千克約1400粒,含脂肪56%。該品種樹勢強鍵,產(chǎn)量中等屬仁肉兼用型,花期抗寒力較強,幼樹結(jié)果稍晚,種仁薄,價值低于龍王帽。
采集接穗的母樹,應選擇樹勢健壯、豐產(chǎn)、優(yōu)質(zhì)的壯年樹,同時在選種條時要注意以下4個方面:一是不能帶有病蟲害 ;二是必須是生長充實的1年生枝條,且枝條上芽體飽滿;三是不能有雹傷、碰傷等機械損傷;四是種條必須水分充足,不能失水。
結(jié)合春季修剪采集接穗,采集后每50或100根打成一捆,掛好標簽,注明品種、采集日期及采集地點,進行貯藏。一般選擇低溫(0℃左右最好)地窖貯藏接穗,先在地窖地面鋪一層10cm的濕沙,把種條按不同品種,豎直排放在窖中的濕沙中,再在窖中放置干濕溫度計,注意經(jīng)常觀察窖內(nèi)的溫度和濕度,以便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采取措施。
嫁接前把接穗從窖中取出,放在水中浸泡12小時,接前進行斷穗,剪成10-15厘米的段為1個接穗,每個接穗留2~3個飽滿芽。斷完穗后對接穗進行上口蘸蠟處理,將石蠟放在鐵鍋中熬,溶化注意不要明火易燃燒。輕輕沾上口,蠟溫過低,蠟膜過厚,易脫落,沾好臘的接穗,每50~100個捆成捆,立放水盆中上水保濕,并掛好標簽。
豐寧縣一般采取春季枝接,最佳時間是從砧木即將萌發(fā)即樹液流動開始,到砧木展葉前結(jié)束。根據(jù)實踐經(jīng)驗,對于蠟封處理的接穗,嫁接時間可以適當延長。
嫁接方法采用枝接法,主要有插皮接、劈接、腹接。生產(chǎn)上一般采用插皮接方法進行嫁接,成活率高。
插皮接:必須樹液充分流動即離皮,砧木粗在3厘米以上為好。嫁接前將山杏樹進行剪砧,將砧木距地面30~50厘米處鋸斷,一是為了免啃新梢,二是有樹干提早結(jié)果。并削平鋸口,選光滑的一面縱切一刀,深達木質(zhì)部,縱切口長2厘米,用薄竹簽貼木質(zhì)部輕輕插入縱切口,切忌損失形成層。選擇帶有2~4個飽滿芽的接穗,用利刀將接穗下端削成長3~5厘米的長削面,削面下端背面從外側(cè)削成三棱形,兩側(cè)各削去老皮露出形成層。拔出竹簽,將接穗下插入砧木接口內(nèi),并用塑料布進行綁縛。20多天檢查成活,接穗芽萌動者證明已經(jīng)成活。注意接后砧木要定期除萌。
劈接:劈接適用于多種果樹嫁接,但木質(zhì)部紋理不順的砧木效果不好。嫁接時先將砧木截去上部,用劈接刀在修整平滑的斷面中央垂直劈開深3厘米,將接穗下端削成兩面等長的平滑斜面,削面長3-5厘米,上端要有2-4個飽滿芽,頂芽留在外側(cè),最好能在削面或竹木簽子插入砧木劈口作支撐物,然后把削好的接穗插入劈口內(nèi),一定要將兩者形成層對齊,再將支撐物拔出,使接穗和砧木緊密吻合。
腹接: 腹接有斜切腹接,皮下腹接等,其操作大體相同,這里斜切腹接為例介紹。這種方法適用于較細的砧木,操作也比較簡便。接穗兩刀削成長面3厘米左右,上端留2~3個飽滿面芽,總長8~10厘米為宜。在砧木嫁接部位,用枝剪或切接刀斜向下切開,一般深達砧木直徑的三分之一左右,過深容易劈裂,過淺夾力太小,不利成活。切口推開后,要迅速將接穗插入,長削面朝里,短削面朝外,使接穗兩個削面與砧木兩個切面的形成層都對齊,然后自接口以上10厘米處剪砧,再用塑料布條綁縛。
除萌:一般嫁接后10天左右,砧木萌芽開始長出,即開始除萌。對長出的萌蘗需及時抹除,抹除萌蘗是為了保證樹體內(nèi)營養(yǎng)的充分利用,應隨時抹除樹干上的一切萌蘗,大約除萌3次以上。
綁扶:嫁接杏扁生長量較大,當新梢生長到25~30厘米時,為防止風折,須及時進行立支柱綁縛固定,把支柱緊綁在枝干上,然后將新梢用繩系在支柱上,支柱的長度1米左右。
摘心:疏除過密枝條、摘心,減少“頭”大招風現(xiàn)象,同時有利于花芽形成。適時摘心當新梢長到20~30厘米時,實施第一次摘心,以后每長到20~30厘米即可進行第二、三次摘心。
解綁:枝接一般在完成一個生長季后去除包扎的塑料條,防止塑料條勒入砧木內(nèi),形成“縊痕”,造成風折。
防止病蟲、鼠兔害:春季接穗萌芽后,常有金龜子、毛蟲類等害蟲危害葉片,要及時用藥防治。對鼠害采取樹干涂驅(qū)避劑,冬季為了防兔害可用5度硫合劑或石灰乳涂刷樹干,也可以收集家兔糞尿與粘土按2:1的比例混勻,再加入適量的水調(diào)成糊狀涂干。
施肥澆水:除早秋施基肥外,6月中旬、7月下旬要分別施速效化肥一次。若天氣干旱,應及時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