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敬來,高雪
(廣州中醫(yī)藥大學附屬深圳醫(yī)院,廣東 深圳 518033)
肺炎性假瘤是一種原因不明的非腫瘤性良性病變[1],是由多種細胞、新生的毛細血管和纖維結締組織構成的炎性肉芽腫,發(fā)病率僅次于錯構瘤。其病因目前還未明確,缺乏特異性的臨床表現(xiàn)及影像學征象。我們根據(jù)近7年的臨床實踐認為,從病原學來看,該病經(jīng)常有厭氧菌感染存在。重用通竅祛痰,化瘀散結之品,在短期內可以使瘤體消散吸收,病體痊愈,現(xiàn)總結如下。
9例病人年齡41~65歲,男女之比為2∶1,均經(jīng)本院或外院肺穿刺活檢病理結果證實為肺炎性假瘤。
既往史及個人史:8例有口咽及鼻竇部炎癥,7例有吸煙史,且均為重度吸煙者。
臨床癥狀:夜間鼻塞、鼻鼾者6例,咳嗽、咳痰1例,痰中帶血1例,胸背部疼痛1例。9例病人均無明顯氣喘及上腹疼痛等其他癥狀。
體征:患側肺部叩診為濁音,呼吸音稍低,部分可聞及干、濕啰音。
實驗室檢查:白細胞計數(shù)正常8例,升高1例。
影像學檢查:胸部x線或胸部CT檢查發(fā)現(xiàn)肺外周單發(fā)腫塊,沒有明確的肺葉分布特征,腫塊直徑從1~5.5cm不等。腫塊形態(tài):圓形3例,類圓形4例,不規(guī)則形2例;腫塊輪廓:光整6例,鋸齒狀和不規(guī)整2例,模糊1例;腫塊密度:均勻7例,不均勻2例;腫塊病變部位:右肺中葉外段4例,右肺上葉后段2例,左肺后基底段2例,左上肺1例。
9例病人中醫(yī)藥治療前均經(jīng)抗感染治療2周以上,臨床癥狀不呈進行性加重,大多數(shù)患者復查胸部CT肺部腫塊大小、形態(tài)基本無變化。
9例病人均給以“黃連溫膽湯”為主方,辨證加減。基礎方:黃連6g,竹茹10g,枳實 10g,法半夏10g,陳皮10g,茯苓10g,甘草10g。辨證酌加:瓜蔞皮、貝母、葶藶子、海浮石、海蛤殼、桔梗、柴胡、麥門冬、天門冬、膽南星、炙穿山甲、生大黃、梔子、元胡、三棱、莪術等,每日1劑,水煎服,分2次服。
觀察治療前后咳嗽、咯痰,胸悶痛等臨床癥狀改善情況,肺部啰音、復查胸片或CT。
9例患者經(jīng)中醫(yī)藥辨證論治,平均治療時間29天,復查胸片和CT,肺部陰影完全消失。
肺炎性假瘤是一種由某些非特異性炎癥所致的肺部炎癥機化、修復而引起的局限性肺炎性增生性瘤樣病變,而不是真正腫瘤[2]。其病因目前還未明確,缺乏特異性的臨床表現(xiàn)及影像學征象,大體標本與腫瘤相似,顯微鏡下組織結構和細胞成份較復雜,易誤診為肺癌、結核瘤、肺錯構瘤等[3],最易誤診為肺癌[4-5],誤診為肺癌者占72.7%。西醫(yī)西藥抗感染治療,主要是抗厭氧菌感染[6]。肺炎性假瘤雖為良性病變,但西藥抗感染療效差,故多數(shù)醫(yī)生主張早日手術切除。手術治療原則是在盡可能保留正常肺組織的前提下切除病灶。術式以肺葉切除,楔形切除為主,盡量避免全肺切除。但術前確診困難及有少數(shù)病例發(fā)生惡變的報道[7]。
在下呼吸道感染中,厭氧菌感染比例占38.2%左右[8],患者具有口咽及鼻竇部炎癥,則厭氧菌感染的可能性更大。我們在診治9例肺炎性假瘤中發(fā)現(xiàn),該病與上氣道慢性炎癥密切相關,尤其是慢性鼻-鼻竇炎,是一個重要的潛在感染灶,引起的鼻后滴漏綜合征所致的膿性分泌物下行進入下氣道引起繼發(fā)感染。而慢性鼻-鼻竇炎中最常見的病原菌就是厭氧菌,但目前肺炎性假瘤的診治中,這種慢性內源性感染原還未引起廣泛的臨床重視。
多數(shù)患者由于長期濫用抗生素,造成菌群失調,使疾病潛隱,久之組織損傷不能修復,支氣管黏膜分泌功能紊亂,同時痰液的積聚又為細菌的生長創(chuàng)造了條件,故反復感染遷延不愈。其病機為宿痰內壅,日久化熱,痰熱膠結,灼金煉肺,肺失宣降。所以治療的關鍵在于祛除肺中之宿痰。我們以“黃連溫膽湯”為主方,辨證一方面從“痛則不通”、“痰瘀互結”入手,取“黃連溫膽湯”通竅祛除痰濕,宣肅肺氣通絡之效。溫膽湯以清化肺中之痰熱,使痰祛氣順,可酌加瓜蔞、貝母祛痰寬胸下氣,同時瓜蔞又兼通大便以瀉胸熱,加葶藶子開痰結、降肺氣,加海浮石、海蛤殼最能剔除膠結之痰,加枳實、桔梗一升一降,調暢氣機,加天門冬、麥門冬清熱化痰。辨證另一方面從“咯痰腥臭”等熱象入手,重用破瘀散結清熱之品,在短期內,使瘤體消散吸收,病體痊愈。以“黃連溫膽湯”辨證加減,集清、宣、通、降、養(yǎng)陰于一體,不溫不燥,破瘀散結,重在清肺祛痰,打破了厭氧環(huán)境,使厭氧菌無法繼續(xù)生存,炎癥吸收。
[1] 陳恒.肺炎性假瘤[J].臨床肺科雜志,2007,12(1):83-84.
[2] 譚治林.肺炎性假瘤的152例X線分析[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05,21(7):853-854.
[3] 黃學勝.肺炎性假瘤41例臨床表現(xiàn)[J].實用醫(yī)藥雜志,2007,24(1):52.
[4] 王德江,孫雪飛,李希波.49例肺部炎性假瘤誤診分析[J].中國綜合臨床,2003,19(2):190.
[5] 陳祥興,王建勛,薛羽.肺炎性假瘤23例臨床分析[J].全科醫(yī)師,2000,9(1):40.
[6] 王模榮,薛存寬,楊榮時.老年患者肺部厭氧菌感染的臨床分析[J].實用老年醫(yī)學,2003,17(1):46-47.
[7] 孟憲利,杜袁群,王曉玲,等.肺炎性假瘤癌變1例[J].中華胸心血管外科雜志,1996,12(6):376.
[8] 范迎勝,張彩平.下呼吸道厭氧菌感染83例臨床研究分析[J].醫(yī)師進修雜志(內科版),2004,27(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