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洪勤
(浙江省臺州市農(nóng)業(yè)局經(jīng)濟作物總站臺州椒江318000)
4~ 6月份柑橘、楊梅、枇杷管理技術(shù)
高洪勤
(浙江省臺州市農(nóng)業(yè)局經(jīng)濟作物總站臺州椒江318000)
1.1 ?;ū9?/p>
1.1.1 控梢保果。初生樹或長勢較強的少花樹,在春梢旺發(fā)時期,疏去樹冠中上部、外圍的春梢,疏梢量可占新梢量的30%~50%;對樹冠內(nèi)部的過長新梢留 4~ 6片葉摘心。也可在春梢 4~ 5cm長時,樹冠噴布15%多效唑可濕性粉劑200倍液壓梢。對于本地早等因生長過旺不結(jié)果的橘樹或低產(chǎn)樹,可在開花后一周左右進行環(huán)割或環(huán)剝。
1.1.2 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和葉面肥保果。少花樹,在花謝 2/ 3時,噴布赤霉素(30~50)× 10-6或微補硼力(或速樂硼)2000倍等保果劑,根據(jù)坐果情況,隔10~15 d噴微補果力800倍,或 0.136%碧護可濕性粉劑15000倍或 1.8%復(fù)硝酸鈉水劑(愛多收)4000倍液等。
1.1.3 葉面肥保果。樹勢中庸偏弱的橘樹,從花蕾期開始到生理落果結(jié)束,隔 7~10 d,噴施葉面肥,可結(jié)合病蟲防治一起。可選用 0.3%尿素+ 0.2%磷酸二氫鉀混合液,或微補硼力(或速樂硼)2000倍,或微補果力800倍,或稀土肥、綠芬威等葉面肥。
1.2 疏花疏果
樹勢比較中庸的多花樹,采用疏花枝、搖花和疏果等措施控制結(jié)果量,調(diào)節(jié)大小年。在花蕾期疏去部分無葉花枝,并摘除部分春梢過長的送腦花;在盛花期和謝花后期各搖花一次,搖去畸形花、花瓣和授粉受精不良的幼果;第一次生理落果后、幼果大小分明時,疏除小果、病蟲果、畸形果、密生果;定果后,根據(jù)不同品種的葉果比要求進行適當疏除多余果實。宮川等早熟溫州蜜柑以中小果型品質(zhì)較佳,一般此期不采用疏花疏果,可在 9月前后疏去部分朝天果、大果,也可采用隔樹、隔枝輪換結(jié)果的方法調(diào)節(jié)大小年。
1.3 肥水管理
1.3.1 及時調(diào)節(jié)水分供給。此期是柑橘抽發(fā)春梢、開花結(jié)果的關(guān)鍵期,對水分需要量大,遇干旱時要及時灌水或澆水;當然春雨綿綿或梅雨季節(jié)時,低洼橘園易發(fā)生澇害,也必須及時疏通溝渠排水。
1.3.2 施肥。當年栽植的幼樹,每月地面施 1次稀薄人糞尿或尿素液,其它幼樹在春、夏梢抽發(fā) 1周前地面各施 1次速效薄肥,結(jié)合病蟲防治每隔15~20 d葉面追肥 1次,以氮肥為主,氮、磷、鉀(N:P2O5:K2O)之比為 1: 0.3: 0.5為宜。結(jié)果樹,以噴施葉面肥為主(見 1.1.3),早熟、特早熟溫州蜜柑等品種以及結(jié)果多而樹勢衰弱的樹,在第二次生理落果基本結(jié)束( 6月下旬)施入壯果肥,可選用有機無機復(fù)混肥(或多元復(fù)合肥)加鉀肥,施肥量約占全年30%左右。
1.4 病蟲防治
1.4.1 紅蜘蛛。此期是紅蜘蛛高發(fā)時期, 4月份采取挑治中心株,減少用藥;全園發(fā)生時,當紅蜘蛛達到 3~ 4頭/葉以上時,選用99%綠穎乳油200~250倍,或15%噠螨靈乳油2000~3000倍,或 1.8%蟲螨殺星乳油3000~4000倍,或110g/L來福祿5000~6000倍液等殺螨劑進行防治,并可在萌芽前采用73%克螨特2000~3000倍液清園防治紅蜘蛛。
1.4.2 花蕾蛆。上年發(fā)生較嚴重的橘園,在 4月上、中旬進行地面撒施 3%辛硫磷顆粒劑, 4月中、下旬樹冠噴灑80%敵敵畏乳油800~1000倍,或 2.5%功夫乳油1000~1500倍,或 2.5%天王星乳油1000~1500倍。
1.4.3 蚜蟲。當20%嫩梢發(fā)現(xiàn)有“無翅蚜”為害時,可用10%烯定蟲胺2000倍液、或25%吡蟲啉可濕性粉劑(允美)3000倍液、或70%吡蟲啉水分散粒劑(艾美樂)15000倍,或 3%啶蟲脒1500倍液等,可兼治木虱、粉虱和葉甲等害蟲。
1.4.4 木虱。 4月中旬至 7月中旬(第 1~ 3代若蟲盛發(fā)期),當20%葉片或果實發(fā)現(xiàn)若蟲為害時噴藥防治。藥劑可選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25%吡蟲啉可濕性粉劑(允美)3000倍液、48%毒死蜱乳油(樂斯本)1200倍液等藥劑交替使用。
1.4.5 蚧類害蟲。 5月幼蟲孵化期選用99%綠穎乳油200~250倍液、或48%樂斯本乳油800~1500倍液,或40%速蚧克乳油1000倍液,或25%銳蚧超微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40%殺撲磷乳油1000倍液防治??杉尤霘⒕鷦┘嬷魏邳c病、瘡痂病等,隔15 d左右輪換用藥。
1.4.6 瘡痂病、黑點病、炭疽病和黑斑病。芽長 2~ 3mm和花謝 2/ 3時選用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大生M-45或山德生)600倍液,80%必備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或75%百菌清800倍液,或30%王銅600倍液,或77%氫氧化銅800倍液防治,隔10~15 d輪換用藥防治一次。
2.1 花果管理
2.1.1 保果。樹勢強、花量少的樹,采用斷根、拉枝、環(huán)割等措施控制樹勢,抑制營養(yǎng)生長;花期、結(jié)果初期抽發(fā)的春梢及時留樁摘心(留 1~ 2葉);謝花后及時噴碩豐483(或蕓苔素)3000倍加微補花力1000倍加微補硼力2000倍,隔10 d左右再噴一次微補果力600倍液加微補花力1000倍液加微補硼力2000倍液, 4月上旬至 5月下旬隔10 d左右2~ 3次噴微補果力600倍液加微補蓋力800倍液,或稀土肥600~1200倍液加微補硼力2000倍液。果實硬核期結(jié)束,開始迅速膨大時(一般 5月中旬),根據(jù)當年結(jié)果量和樹勢,確定地面施肥的數(shù)量,肥料以速效鉀肥為主,如硫酸鉀,一般株施 0.5~ 1.0kg,或智利SQM可力富鉀 0.5kg,掛果少,樹勢強的可不施。同時葉面多次噴灑微補壯力700倍液,或磷酸二氫鉀加硼或鋅等營養(yǎng)液。
2.1.2 疏果。東魁楊梅一般在盛花后20 d (約 4月底 5月上旬)、謝花后30~35 d和果實發(fā)水前( 6月上旬)分 3次疏果,其它品種提前7~10 d。留果數(shù)根據(jù)品種和結(jié)果枝類型而定,一般大果形品種(如東魁楊梅),平均每個果枝留 2個左右,中果形品種(如早大梅、大炭梅),平均每個果枝留 2~ 3個,小果形品種(荸薺種、本地水梅等)留 4~ 6個。
2.2 采收
根據(jù)不同楊梅成熟時的特征確定采收期,一般一天一次或隔天一次,把充分成熟的楊梅采下來。采收時間宜在無雨的清晨或旁晚進行,做到輕采、輕放、小心運送。遠距離販銷的果品經(jīng)過預(yù)冷、分級、包裝、冷藏等冷鏈貯運,以保證質(zhì)量。
2.3 施肥
幼年樹每月施薄肥 1次,可每株施等量式復(fù)合肥 0.1~ 0.2kg,兌水施入或施后澆水。結(jié)果樹在采果后看樹施入采后肥,結(jié)果少、樹勢強的樹可以不施,或推遲施;樹勢弱的樹需立即施,肥料以有機肥為主,成年樹可株施餅肥 2~ 3kg加硫酸鉀 0.5~ 1.0kg、尿素 0.25~ 0.5kg,或者商品有機肥 2.5~5.0kg加復(fù)合肥 1kg。
2.4 病蟲防治
2.4.1 赤衣病。 4~ 5月在盛發(fā)期先用刷子刷去枝條上的病斑,再用82.6%氧化亞銅500倍液,或80%代森類可濕性粉劑(大生或品潤)600倍液,或波美 2°~ 3°石硫合劑,或 3%滅枯靈水劑500倍液,或 5%的硫酸亞鐵液,或3%的波爾多漿液,每隔20~30 d涂抹或噴藥一次,共 2~ 3次。
2.4.2 褐斑病。 5月上旬和采收后各噴 1次殺菌劑防治。藥劑有 1: 2:200波爾多液,或80%甲基托布津600~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80%必備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或30%禾益萬克水懸浮劑600倍液,或 5%美派安可濕性粉劑600倍液。
2.4.3 癌腫病。 5月份在癌瘤中的病菌傳出之前,用快刀刮除病斑,涂上殺菌劑加以防治及保護。藥劑有48%843康復(fù)劑原液,或80%402抗菌劑50倍,或20%猛克菌可濕性粉劑50倍,或30%禾益萬克水懸浮劑30倍。在采收后噴 1: 2:200波爾多液,或80%甲基托布津600~800倍液,或80%必備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防治。
2.4.4 肉蔥病。加強培育管理,培育中庸樹勢;謝花后至果實成熟前 1個月,噴施高美施600~800倍液 2~ 3次,補充微量元素;幼果綠豆大小時噴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加2.5%溴氰菊酯1500~2000倍液加 0.2%磷酸二氫鉀 1次; 4月下旬至 5月上旬噴施35× 10-6的赤霉素 1次。
2.4.5 果蠅。 5月中、下旬,地面噴灑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滅蠅胺2000倍液;果實采收初期開始,用 0.3%印楝素乳油300~500倍液隔10 d左右連噴 2次;或者在楊梅成熟期用香蕉、蜂蜜、食醋、敵百蟲按10: 6: 3:10的比例混配成毒餌進行誘殺。
2.4.6 卷葉蛾類。 5月中~ 6月中,采用黑光燈或糖醋液誘殺;利用寄生蜂寄生或螳螂、瓢蟲、草蛉、食蟲蝽等捕食幼蟲;幼蟲始害期可選用40%硫酸煙堿800~1000倍液,或0.5%藜蘆堿醇500~800倍液,或 1%苦參堿醇500~700倍液,或25%滅幼脲 3號乳油15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10%吡蟲啉1000倍液,或80%敵敵畏1500倍液,或 3%啶蟲脒乳油2000倍液加25%噻嗪酮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 2.5%多殺霉素1000倍液防治。
2.4.7 白蟻??刹捎脽艄庹T殺、堆草誘殺、拌土毒殺、拒避等方法防治。主要藥劑為48%毒死蜱乳油(樂斯本)1000倍液,或 2.5%天王星乳油600倍液,加 1%紅糖液。
楊梅采收前30 d內(nèi),嚴禁樹冠噴灑農(nóng)藥或激素。
3.1 疏果套袋
繼續(xù)做好疏果套袋工作。 4月上、中旬完成疏果工作,一般鮮銷的果實每穗留 1~ 3個果實,加工用果每果穗可留 3~ 5個果實。套袋前15 d和套袋前,樹冠全面噴 1~ 2次殺菌藥劑,大果型品種采用單果套袋,中果品種整穗套入。不同成熟期的果實,在套的袋上要有不同標志,以便成熟時分期分批采收,要求在 4月中、下旬完成套袋工作。殺菌劑可選用40%密霉胺懸浮劑(施加樂)1200倍液,或43%戊唑醇懸浮劑(好力克)5000倍液,或50%速克靈、美派安可濕性粉劑600倍液。
3.2 施肥
3.2.1 壯果肥。在 4月份幼果膨大期,對結(jié)果過多且樹勢較弱的樹,及時施 1次壯果肥,肥料以速效鉀肥為主,適當搭配磷肥,施肥量占全年的20%左右。同時,可葉面噴灑微補果力800倍液 1~ 2次,果實褪綠轉(zhuǎn)黃時噴微補蓋力800~1000倍液,提高果實品質(zhì)。
3.2.2 采果肥。采果前后一周內(nèi)施采果肥,施肥量占全年總施肥量的50%~60%,采用有機肥與無機肥結(jié)合,以氮為主,搭配磷、鉀。一般株施腐熟欄肥15~20kg或餅肥1.5~ 2.0kg,加適量的三元復(fù)合肥。
3.3 采收
根據(jù)不同用途在不同成熟期采摘。用于鮮食,應(yīng)在充分成熟即果實橙黃色時采收;用于長途運銷的枇杷,果實應(yīng)在八、九成熟即果頂?shù)墓まD(zhuǎn)黃時采收。采收時要選熟留青,輕拿果梗,帶袋采摘,輕采輕放。避免在雨天采收。摘去過長的果蒂,按果實的成熟度、大小進行分級、包裝;包裝可根據(jù)銷售要求采用紙盒、紙箱或竹籃等。運輸時要求輕裝、快運、輕卸,防潮防高溫。
3.4 修剪
果實采光后一周內(nèi)完成夏季修剪,以利及時抽發(fā)夏梢。采用大枝修剪方法,修剪量不超過總枝量的20%。鋸掉樹冠上部直立性枝序 1~ 2個,分年降低樹冠高度,促發(fā)內(nèi)膛抽發(fā)新梢;回縮修剪遠離主枝的衰弱結(jié)果枝,回縮的大枝應(yīng)留基部10~15cm并斜鋸,以促發(fā)新梢;剪去枯枝、叢生枝、病蟲枝和衰弱的結(jié)果枝;萌發(fā)的新梢要及時剪去弱枝、密生枝,使新梢分布均勻,發(fā)育正常;傷口涂保護劑并防止枝條日灼。
3.5 病蟲防治3.5.1葉斑病。春、夏梢展葉期,隔15 d左右各噴代森類(大生M-45、品潤)600~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達可寧)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50%異菌脲懸浮劑(撲海因)1200倍液,或40%密霉胺懸浮劑(施加樂)1200倍液等殺菌劑 2~ 3次。
3.5.2 炭疽病。在果實轉(zhuǎn)色前 1個月噴50%托布津500~600倍液 1~ 2次。 5月上中、旬噴殺菌劑保護果實(未套袋),藥劑有70%代森聯(lián)水分散粒劑(品潤)600~800倍液,或50%咪酰胺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43%安泰生可濕性粉劑600倍液。
3.5.3 枝干腐爛病。發(fā)現(xiàn)病斑及時刮除,清理刮下的樹皮,并在病斑處涂硫懸浮劑原液加401抗菌劑100倍液,或402抗菌劑50倍液加25%吡唑醚菌乳油(凱潤)200倍液。
3.5.4 黃毛蟲、角點毒蛾。 4月份是黃毛蟲第一代幼蟲發(fā)生期,應(yīng)做到有蟲必治,及早防治。集中捕殺集中為害的 1~ 2齡幼蟲或棲息在樹干上的成蟲;發(fā)現(xiàn)初孵幼蟲時,選用48%毒死蜱乳油(樂斯本)1000倍液,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勁彪)2000倍液,或52.25%氯氰·毒死蜱乳油(農(nóng)地樂)1200倍液,或 1%苦參堿500倍液,或25%滅幼脲 3號1200倍液等噴霧。
3.5.5 星天牛。在成蟲盛發(fā)期人工捕殺成蟲,刺殺卵和初孵幼蟲;藥劑可選用80%敵敵畏乳油10~50倍液涂抹產(chǎn)卵道,毒殺低齡幼蟲;也可用浸過80%敵敵畏乳油10~50倍的棉球塞入蟲孔或注入80%敵敵畏500~600倍液10ml左右,然后用濕泥封住洞口;涂白樹干,阻止成蟲產(chǎn)卵。
2010-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