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建新 林躍虹 陳妙珠
1.深圳市寶安區(qū)人民醫(yī)院藥學部,廣東深圳 518101;2.深圳市寶安區(qū)人民醫(yī)院社康科,廣東深圳 518101
左金丸不同配伍比例的臨床應用分析
倪建新1林躍虹1陳妙珠2
1.深圳市寶安區(qū)人民醫(yī)院藥學部,廣東深圳 518101;2.深圳市寶安區(qū)人民醫(yī)院社康科,廣東深圳 518101
目的探討左金丸不同配伍比例的臨床用途,為其臨床使用提供參考。 方法 分析左金丸不同配伍比例的臨床應用療效。 結(jié)果 對其配伍比例進行了調(diào)整,取得了良好的療效,擴大了其臨床用途。 結(jié)論 左金丸不同配伍比例可以治療多種疾病,具有良好的療效。
左金丸;配伍;臨床應用
左金丸出自朱丹溪的《丹溪心法·火六》,方由黃連、吳茱萸(6∶1)組成,又名“回令丸”“萸連丸”“茱連丸”等。此方雖然簡單,適用范圍卻很廣,是治療肝經(jīng)火旺、脅肋脹痛、嘈雜噯氣、嘔吐吞酸、口苦咽干、舌紅、脈弦數(shù)等癥的名方[1]。近年來,臨床醫(yī)生根據(jù)中醫(yī)辨證施治的原理,對左金丸中黃連、吳茱萸的配伍比例進行了適當調(diào)整,輔以其他藥物,治療脾胃功能性失調(diào)引起的胃炎、消化性潰瘍、腸道疾患、失眠、膽囊炎等多種疾病,擴大了左金丸的臨床應用范圍,并取得了良好的臨床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左金丸中黃連性苦味寒,清瀉肝胃之火,是方中君藥。吳茱萸,性辛熱,溫肝降逆,為佐藥。黃連配伍少量吳茱萸,可以使黃連瀉火而無苦寒敗胃之弊。兩藥一苦降一辛開,寒熱并用,主輔相成,疏泄肝胃逆氣,深得配伍要義[2]。其配伍之妙,《醫(yī)方集解》有言“肝實則作痛,心者肝之子,實則泄其子,故黃連瀉心火為君,使火不克金,金能制木,則肝平矣。吳茱萸辛熱,能入厥陰肝,行氣解郁,又能導熱下行,故以為反佐。一寒一熱,寒者正治,熱者從治?!?/p>
左金丸的傳統(tǒng)用法較為簡單,只用于“肝經(jīng)火旺”所致之癥?,F(xiàn)在臨床通過調(diào)整左金丸中黃連、吳茱萸的用量比例,輔以其他藥物,常用于治療多種與脾胃功能失調(diào)相關(guān)的疾病,如:胃炎、消化性潰瘍、嘔吐、便秘、痢疾等。黃連與吳茱萸配伍可以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同時配伍旋覆代赭湯,具有降逆止嘔的功能,也可以清脾胃郁熱[3]。臨證中按患者情況,若將黃連、吳茱萸比例設(shè)為3∶1,意在減緩黃連苦寒之性,可以治療肝火犯胃引起的較輕胃脘痛患者,可直襲其上炎之火,又不至苦寒敗胃;黃連、吳茱萸兩藥1∶1配比,則多用于治療肝火犯胃之胃脘疼痛,嘔逆而伴素體中焦虛寒、脾胃虛弱[4]。陸永才使用左金丸(6 g,2次/d)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以呋喃唑酮片(100 mg,3次/d)為對照組,治療2周,停藥4周后復查。結(jié)果顯示,治療組治愈率為64.7%,對照組為24.2%,左金丸療效明顯優(yōu)于呋喃唑酮,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毛黎明[5]使用加味左金丸(黃連4.5~6 g,吳茱萸1.5~6 g,制大黃10 g,丹參15 g)治療尿毒癥患者嘔吐也取得了較好的療效。對于頑固性便秘,使用加味左金丸(黃連3 g,吳茱萸5 g,枳實12 g,防風9 g)治療1個月后便秘消失,無復發(fā)。以川黃連10 g,吳茱萸3 g,條子芩15 g,廣木香10 g,花檳榔10 g,建神曲20 g煎服,治療痢疾有良效。對于肝胃郁熱所致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用左金丸合用四逆散取得的療效明顯高于嗎丁啉(P<0.05)[6]。
除了以上疾病,左金丸還被用于失眠癥等其他疾病的治療。對于西藥安眠藥治療無效的重癥不寐患者,以左金丸(6∶1)再配伍清肝解郁、鎮(zhèn)靜安神、清熱瀉火中藥(黃連12 g,吳茱萸2 g,柴胡、蒲公英、墨旱蓮、女貞子、五味子各 12 g,丹皮、黃芩各9 g,龍膽草6 g等)服藥10 d后,癥狀改善,睡眠正常[4]。有學者對左金丸(6∶1)比例療效病理研究發(fā)現(xiàn),該方中單體具有促進腫瘤細胞凋亡的作用,在治療大腸癌方面,改善癥狀,對提高患者生存質(zhì)量有一定療效[7]。何本鴻[8]使用左金丸(黃連、吳茱萸6∶1制成糖衣片)治療膽囊炎、膽結(jié)石,以苯丙醇膠丸為對照組,結(jié)果治療組和對照組有效率分別為90.6%、94.1%,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古來左金丸均用于“瀉肝火”,今人對其配伍比例進行了調(diào)整,取得了良好的療效,擴大了其臨床用途。本研究中的黃連、吳茱萸之所以能夠治療各種脾胃功能失調(diào)相關(guān)疾病及失眠癥、膽囊炎,關(guān)鍵在于因患者的個體差異而正確地辨證施治。所以,對于古方,應“師古而不泥古”,要根據(jù)患者的具體病情及體質(zhì)情況,靈活調(diào)整藥物的配伍比例,只有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臨床療效,擴大古方的應用范圍。
[1]鄧中甲.方劑學[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3:111.
[2]李盛青,劉明平.左金丸藥理與應用[J].時珍國醫(yī)國藥,2000,11(5):471.
[3]鄧秀娟,譚宇軍.旋覆代赭湯合左金丸加減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的療效觀察 [J].中醫(yī)藥導報,2011,17(5):25-26.
[4]李平,楚更五,張軍會.左金丸不同配伍比例的臨床應用[J].中醫(yī)藥臨床雜志,2007,19(4):341-342.
[5]毛黎明.左金丸加味治療尿毒癥嘔吐[J].浙江中醫(yī)學院學報,1996,20(4):27.
[6]球延,余鲴源.中藥治療肝胃郁熱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臨床研究[J].廣州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8,15(3):l73-175.
[7]常金榮,陳蔚文.左金丸及其主要單體對大腸癌端粒酶活性的影響[J].按摩與康復醫(yī)學雜志,2011,2(7):37-39.
[8]何本鴻.左金丸治療急性膽囊炎[J].湖北中醫(yī)雜志,2000,22(7):33.
R917
B
2095-0616(2012)03-134-01
2011-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