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旭 敖義鵬
(陜西省城固縣畜牧獸醫(yī)工作站,城固 723200)
(1)有的豬場在進出口消毒工作中,重視大門的消毒而忽視了后門和生豬轉運通道的消毒,成為購豬者、運糞車自由出入的地方,是豬場防疫工作中消毒的盲區(qū)。
(2)重視場區(qū)的消毒,卻忽視養(yǎng)殖人員自身的消毒,認為養(yǎng)殖人員長期在養(yǎng)殖場封閉的環(huán)境下不會帶細菌,其實養(yǎng)殖人員是最有可能成為病原的攜帶者和傳播者。
(3)重視大消毒,忽略臨時、局部的小消毒。因為1個萬頭豬場,出現個別病死豬是難免的,當病死豬處理完畢后,應及時對受污染的圈舍進行緊急消毒和帶豬情況下的小范圍消毒,若不及時進行,一旦病原擴散就難以撲滅。
(4)忽視對空氣環(huán)境的消毒。因為規(guī)?;i場,養(yǎng)殖量大,為了保溫,將圈舍門窗緊閉,導致內部空氣污濁,極易使疫病通過空氣經呼吸道傳播。
人員進入養(yǎng)殖區(qū),首先用消毒液浸泡洗手,通過消毒通道,踩消毒墊,在紫外線燈下至少照射5 min后更換工作服后方可進入。
(1)防止外人隨意進出,減少外來污染,謝絕無關人員進入豬場。生產區(qū)的工作人員,必須經過淋浴、消毒、更衣(穿工作服)、換鞋后,方可進入豬場。
(2)飼養(yǎng)人員不準串舍和聚集,各車間用具不得外借和交叉使用,技術員進入不同豬舍時應進行認真消毒。
(3)豬場配種人員不準對外開展豬的配種工作;人工授精站的人員,不可進入養(yǎng)豬生產區(qū);本場獸醫(yī)不準到外診療疫病。
(4)車間用具經過消毒后才可進場。
(5)買豬人員、車輛一律不準進入生產區(qū)。
(1)經常清洗豬舍,保證清潔衛(wèi)生。食槽保持清潔,特別是在高溫、多雨季節(jié),更要及時清理發(fā)酵、霉變飼料。豬出欄或轉群后消毒前應徹底清掃豬舍內外的糞便,污物,疏通溝渠,進行空舍消毒,有條件的最好用福爾馬林或過氧乙酸熏蒸24 h。
(2)舍內的地面、走道、墻壁等處用水沖洗,欄柵,籠具進行洗刷。自然干燥后才能消毒。供選用的消毒劑過氧化物類消毒劑,含氯消毒劑,堿類消毒劑,酚類消毒劑以上消毒劑可交替或輪換作用,但不能同時或混合使用。消毒后需閑置凈化3 d以上才能上豬。
(3)發(fā)生傳染病時,必須有針對性選用適當的消毒藥物。消毒對象包括豬舍、工具、病豬經過的地面以及四周極易擴散污染的地方,消毒要全面徹底。
(1)注射器、針頭、手術刀、剪子、鑷子、耳號鉗、止血鉗等物品的消毒,在洗凈后,經消毒鍋內煮沸消毒30 min后方可使用。
(2)仔豬打耳號、剪牙、斷尾等外傷,以及其他豬群的外傷,都應該及時消毒,防止感染。用5%的碘酒棉球涂擦數遍,直到痊愈。
(3)公母豬配種前,應做好公豬下腹部、尿囊和母豬外陰部的清潔消毒。
(4)患期消毒:出現腹瀉等傳染性疾病時,對發(fā)病豬隔離、調圈,對該圈欄清掃、沖洗、藥物消毒、火焰消毒。水泥床面和水洗后易干燥的豬舍需要用水沖洗。出現呼吸道疾病和其他疾病時,清掃、通風、帶豬消毒。此時消毒藥濃度可比平時高l倍。殺滅蟲卵時,清掃沖洗地面,用3%火堿水溶液消毒,再火焰消毒。
(1)糞便可用生物熱消毒法(發(fā)酵池或堆糞法),豬糞堆積處應遠離豬舍,并定期消毒,可用生石灰噴灑消毒。污水可用沉淀法、過濾法或化學藥品處理,每升污水加2.5 g漂白粉。
(2)病死豬、死胎和胎衣的處理。嚴格處理病死豬、死胎、胎衣和廢棄物,用密閉袋包裝,經焚化或深埋處理。對病豬停留過的地方,清除糞便和污水、污物后,再用3%的氫氧化鈉溶液進行徹底消毒;糞便、污物經專用道運出豬舍。
(3)垃圾處理。生活垃圾放在指定的地點,定期焚燒或運輸到專門的垃圾處理場進行處理。經常清除垃圾、雜物和雜草,并搞好豬舍周圍的環(huán)境衛(wèi)生。
(1)消毒前先要清掃、浸泡,刷洗除去表面附著物,然后按規(guī)定配制消毒液進行消毒,選用低毒、性能好的消毒劑。在無疫情發(fā)生的情況下,每個月對全場周圍環(huán)境進行2次以上大消毒,定期消滅蚊蠅和鼠害,嚴格執(zhí)行停藥期的規(guī)定。
(2)舍內溫度、消毒時間、藥物濃度、噴灑量對消毒效果有影響。舍溫在10℃~30℃,溫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
(3)經常更換消毒藥,以免病原微生物產生抗藥性。
(4)禁用無生產廠家、無生產日期、無規(guī)格說明的“3無”消毒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