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虹
關于游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潘 虹
如何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關鍵。使用英語游戲,可以優(yōu)化課堂教學,幫助學生輕松容易接受教學內容,學生由于親身的參與,感情的投入與思維的活動,其心理素質得到更多的訓練與提高。
小學英語;游戲教學;原則分類
所謂游戲教學法,就是在課堂中,盡可能地將枯燥的語言知識轉變?yōu)閷W生樂于接受的、生動有趣的游戲形式,為學生創(chuàng)造出豐富的語言交際情景,使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游戲更是得到廣泛的運用。小學英語教學游戲有著特有的基本性質,它首先應該是游戲,然后應該是教學游戲,之后才應該是外語語言游戲。
小學英語課堂不是游戲活動的堆砌,應具有明確的目的性。教師在設計課堂游戲活動時首先心中要裝著小學英語教學的大目標,即培養(yǎng)興趣、形成良好語音語調,形成一定的以聽說能力為主的語言運用能力;然后教師要把每節(jié)課當作總體目標的分解目標,思考要落實什么,培養(yǎng)什么,怎么落實和培養(yǎng)。所以每一項教學活動都應該是從“為何而做”到“如何做”的思考結果。
開展游戲是為了學習和鞏固所學知識、活躍課堂氣氛,但在游戲中應注意學生智力的開發(fā)和能力的培養(yǎng)。我們可以設計一些富有創(chuàng)造性和挑戰(zhàn)性的游戲。如在幻燈機上顯示幾個抽象的圖形讓學生猜,學生有的把圓形猜成一個球、一個蘋果、一座鐘等;有的把方形猜成一本書、一張照片、一扇窗子等。學生可以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運用所學的詞語來表達。這樣的游戲學生最喜歡玩,而且可以常玩常新。
要求教師能不斷設計新游戲,不斷翻新游戲的做法。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多開發(fā)設計符合學生特點和學習需要的游戲,即便是同一項活動教師也可以根據年級不同,內容不同,通過不同側面進行深層次挖掘,使活動隨年級升高和內容加深,對學生有不同的能力要求和培養(yǎng)。
靈活性就是指在教學中要注意適時、適度開展游戲活動,在游戲中要注意課堂氣氛和課堂節(jié)奏的調整和把握,要靈活處理教材內容與游戲之間的關系,要靈活處理和適當調整教學模式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
課堂上教師的語言、眼神、動作都可以起到對學生的評價作用,教師的評價應該具有激勵性、客觀性和引導性(富于啟發(fā)和引導)。課堂教學評價形式應力求和教學內容緊密結合,使評價成為教學活動的有機部分。
(一)按教學游戲的發(fā)展功能分為:記憶游戲,如“叫鄰居”的字母游戲(教師出示字母卡片如A、C,學生呼叫 B、D),又如“Memory Test”(學生比賽記憶同一堆物品的名稱、數量、大小、顏色等);語言游戲如 “單詞接龍”、擴展句子等,運動游戲如“Buddy-Buddy Relation”、“Head and shoulder”等;還有推想游戲、想象游戲、運算游戲等。
(二)按游戲的形式分為:表演游戲,如扮演某一職業(yè)角色,表演對話和課本劇、作小記者等;競賽游戲,如全班進行的個人競賽 “I SPY”(I spy something with the beginning letter/What's it? ),又如“Pass a message”等;藝術游戲,主要指用音樂、美術知識幫助學習英語,如看曲填詞、聽話繪圖(或拼圖)等。
(三)按游戲的組織方式分為:班級合作游戲,如一個人說出一個單詞,后一個人說出詞組,隨著參與人的增多,單詞或句子有最初的一個逐步增加數量,就像滾雪球那樣,越到后面,參與者要表達的內容就越多;小組合作游戲,如小組集體設計、表演對話、課本劇,小組單位進行拼單詞、串講故事比賽等;個體單獨游戲,全班同學圍繞共同的游戲主題開展游戲活動,不發(fā)生合作關系,角色相同,位置對等。
(四)按交際功能分類分為:問候類、介紹類、道歉類、喜愛類、問路類、請求類等等。
(五)按游戲的內容分為:知識性游戲、技能性游戲和智力性游戲。其中知識性游戲包括字母游戲、單詞游戲、語法游戲等;技能性游戲包括聽說技能游戲、讀寫技能游戲等。
(一)連鎖反應。一個讓學生單獨操練句型的方法。 如老師問一名學生:“What’s the time?”學生回答后再以同樣的問題問旁邊的同學,可以縱排,橫排,斜排依次傳下去,也可以隨意點人回答。這樣反復操練不同的句型,既可使所有的學生都集中注意力,熟悉所學句型的用法,又可以聽出學生對語音的掌握情況。
(二)包中猜物。教師在課前準備一書包,在書包中放一樣東西,然后問學生:”what’s in the bag?”,學生一起回答:“It’s…”。該游戲可以變化為其他多種形式,如:把一東西在學生面前一閃即過,然后問:”What can you see in my hand?”
(三)腦筋急轉彎:教完家庭成員類單詞后,猜這樣的謎語;“My uncle has a brother,but he is not my uncle.Who is he?”學生抓耳撓腮,思考了很久,就是猜不出謎底。這時,教師稍稍提示一下,他們略加思考后就猜出了“My father”。這個活動,有效地誘發(fā)和引導學生分析、聯(lián)系、推理等思維能力,同時讓學生試著理解整個句子意思,有助于培養(yǎng)他們聽說英語的能力。
(四)找找看。在教完五官單詞后,讓學生找自己的五官如;“Touch your nose.Touch your head”.學生根據老師的口令用手去摸自己的五官。通過游戲的生動性和競爭性,激發(fā)了兒童的學習興趣,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充分發(fā)揮了兒童的主觀能動性、創(chuàng)造性和積極性。
(五)釣魚游戲。老師制作有磁鐵的魚竿,并用一些回形針夾著單詞卡片。單詞卡片放在地上,學生自己釣單詞,釣到的單詞,要讀給其他同學聽。或者老師把單詞放在不同的位置,老師讀一個單詞,學生去釣單詞。
(六)鈴鼓游戲。老師把單詞卡片分發(fā)給學生,手持鈴鼓,并拍起節(jié)奏。鈴鼓按節(jié)奏響起,學生就互相傳遞單詞卡片。鈴鼓一停,得到單詞卡片的學生就要站起來,讀出卡片單詞?;蛘呃蠋熥x出某個單詞,對應單詞的學生就站起來,還可以把我們的孩子平時玩的游戲進行改編或自己創(chuàng)造。
實踐證明,使用英語游戲,可以優(yōu)化課堂教學,幫助學生輕松容易接受教學內容,激勵學生不斷處于較佳的學習狀態(tài)之中,使他們樂學、善學、會學,學而忘我,樂此不疲,愛上英語。
[1]徐國平.小學英語課堂游戲100例[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
[2]賀杰.小學英語課堂游戲集中營[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11.
潘虹(1968-),女,江西安義人,奉新縣馮川第二小學教師,中教一級,研究方向為小學英語教學。
G712
A
1001-7518(2012)17-0058-02
責任編輯 何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