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資》 記者 高 志
《中國農資》記者:馮總您好,首先祝賀澳佳肥業(yè)北京總部喬遷之喜。近期,北京和湖北兩個基地生產情況如何?市場發(fā)貨情況怎么樣?
馮廣祥:目前,澳佳肥料大部分是在由湖北基地生產,那里具有資源、交通運輸優(yōu)勢,肥料成本相對較低。近期湖北生產基地是滿負荷生產,日均發(fā)貨量都在1000噸左右,特別是正月十五以后,經銷商開始陸續(xù)要貨,近期主要集中發(fā)往東北。
《中國農資》記者:東北近期市場銷售怎么樣?經銷商備貨情況又如何?
馮廣祥:許多東北經銷商年前就已經把款打過來了,但不急于發(fā)貨,經銷商已經沒有淡儲旺銷的觀念。據了解,東北經銷商備貨量不足一半,特別是黑龍江地區(qū),最底層直接面對農民的經銷商,備貨數量很少,可能不到三成,大多還在觀望,現在的缺口比較大,經銷商根本不急著備貨,主要原因一是黑龍江春耕啟動在東北是最晚的地區(qū);二是經銷商擔心剩肥,每年遼寧、內蒙古、吉林的剩肥都會涌向黑龍江。
《中國農資》記者:那么“淡儲旺銷”經營模式改變的原因是什么?
馮廣祥:“淡儲旺銷”現象消失的主要原因一是是經銷商的心態(tài)在發(fā)生變化,更重要的是市場供大于求造成,產能過剩,經銷商根本不擔心貨源,特別是復合肥,即便是在用肥淡季不儲,旺季也不會出現沒有產品賣。
2010年可以說是“淡儲旺銷”心態(tài)轉變的分水嶺。記得2010年春天,受冰雪災害天氣影響,當時我在東北走市場,已經4月份了,但家家?guī)旆恳廊槐瑵M,市場根本不走貨,老百姓都在觀望,部分經銷商抵不住壓力,開始降價,為了銷售,大家就都降下來,甚至賠錢銷售,當時就像股市崩盤一樣,也就是從那一年開始,經銷商心態(tài)發(fā)生變化,淡儲旺銷格局被打破。
二是便利的交通運輸,四通八達的公路也是導致這種現象不可忽視的原因?,F在復合肥要求交貨快捷,過去鐵路運輸是個制約因素,現在如果鐵路不行,公路還可以,速度快、價格便宜。
《中國農資》記者:您又是如何看春季復合肥市場的?
馮廣祥:對于今年春季市場,我個人持謹慎樂觀的態(tài)度。現在市場的缺口是有的,這些缺口必然會對價格形成支撐,但是這個缺口能對價格起到多大的支撐,我覺得至少能保證價格不會跌,而且短期可能還會有小漲的過程,但波動不會大。同時,玉米、水稻、大豆,包括棉花等農產品價格都在上漲,也會對化肥價格提升起到支撐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