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珊珊
急性胰腺炎是臨床常見的急腹癥之一,具有發(fā)病急、進展快、并發(fā)癥多、病死率高及治療棘手等特點[1]。嚴密觀察和護理、早期診斷及早期治療是降低急性胰腺炎病死率的關鍵措施,因此,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急診救治護理工作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2]。本研究采用回顧性分析方法對2009年10月-2011年10月在筆者所在醫(yī)院急診科搶救室治療的37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從入急診搶救室至各項生命體征平穩(wěn)后轉送期間的搶救方法及護理措施進行整理和分析,旨在為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臨床急診護理措施提供參考依據?,F將結果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9年10月-2011年10月在筆者所在醫(yī)院急診科搶救室治療的37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符合中華醫(yī)學會胰腺炎外科組2002年公布的急性胰腺炎診斷標準[3]。男性18例,女性19例;年齡36~68歲,平均年齡(49.16±12.89)歲。
1.2 急診護理方法
1.2.1 監(jiān)測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生命體征 監(jiān)測患者的血壓、心率、血氧飽和度及呼吸等生命體征,隨時掌握患者的病情變化情況,為搶救措施的實施提供參考依據。
1.2.2 觀察急性胰腺炎患者腹痛的進展情況 急性胰腺炎腹痛常在急性胰腺炎患者飽餐或飲酒后突然發(fā)作,出現持續(xù)性鈍痛、刀割樣痛、鉆痛或絞痛,故在對急性胰腺炎患者進行護理時,嚴密觀察急性胰腺炎患者腹痛的程度、部位及性質。疼痛劇烈時,因嗎啡可引起Oddi括約肌痙攣而加重胰腺損傷而忌用嗎啡,選用度冷丁止痛。若對疼痛判斷尚未明確,則不輕易使用止痛劑,以免掩蓋患者病情,不利于疾病的診斷。
1.2.3 觀察急性胰腺炎患者惡心、嘔吐情況 急性胰腺炎患者多數伴有惡心、嘔吐。頻繁、劇烈的嘔吐可導致患者出現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紊亂,故應給予禁食,并行胃腸減壓,以減少胰腺酶的分泌。此時,觀察患者胃液的顏色和量,并保持胃管的通暢和有效的負壓。如果患者出現大量咖啡色液體,及時報告醫(yī)生。必要時,護理人員盡早進行靜脈穿刺置管,監(jiān)測中心靜脈壓。根據患者患者的血壓、中心靜脈壓和尿量調整輸液的速度和量,以維持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為入院后的進一步治療創(chuàng)造條件。
1.2.4 低血容量休克 常見于出血壞死型胰腺炎,患者可突然出現煩躁不安,大理石樣皮膚,斑狀青紫,四肢發(fā)冷,脈搏快,血壓下降等血容量不足的表現。此時,護理人員應迅速建立靜脈通路,按醫(yī)囑給予藥物,盡快補充血容量。
1.2.5 密切觀察患者病情的變化 注意觀察患者生命體征、意識及瞳孔的變化。意識狀態(tài)是判斷治療效果的重要依據,隨時觀察患者血壓和尿量的變化情況,記錄24 h出入液體量,定時測體溫、呼吸、脈搏、血壓,嚴密觀察患者意識障礙的程度。
1.2.6 做好急性胰腺炎患者檢查與入院的護送 患者在急診室時,醫(yī)生為了早期診斷,常需要進行血、尿淀粉酶及生化的測定,必要時還要進行B超或CT檢查,護理人員應盡早給予急性胰腺炎患者抽血化驗,并協助取小便標本。在檢查和入院途中要給予舒適的體位,并保持各種管道的通暢,保證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安全轉送。
本研究所有患者全部收住院治療,內科治療17例,外科治療20例。內科治療中有2例患者出現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1例出現肺功能衰竭死亡,1例出現休克死亡。外科手術治療中,有4例為出血壞死型胰腺炎,手術后2例患者死亡。
加強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急診護理,為進一步的住院治療爭取了寶貴的時間,可減少患者發(fā)生各種并發(fā)癥,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有效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及提高其生活質量[4-5]。
[1]韋惠云.重癥急性胰腺炎的治療和護理若干進展[J].右江民族醫(yī)學院學報,2011,1(1):85-87.
[2]韓慶海.重癥急性胰腺炎的診斷與治療[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1,6(2):48-49.
[3]徐有富.重癥急性胰腺炎的非手術治療進展[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1,1(16):28-29.
[4]龐元龍,王細文.急性胰腺炎106例治療體會[J].激光雜志,2011,32(4):75-76.
[5]周志堅,張會娟,鐘波.急性胰腺炎47例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1,6(6):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