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唐山
大國成長手冊
□ 文/唐山
《美國憑什么》
[美]龐忠甲 [加]陳思進 著
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
2012年4月版
這是一本深入淺出的書,又是一本含義深遠的書,它較全面地介紹了美國之所以成為大國的支撐力量。
在過去300年中,美國崛起是一件耐人尋味的重大事件。其中有天然的優(yōu)勢,比如資源豐富、地廣人稀、孤懸于海外,周邊沒有威脅力量的存在,沒有歷史負擔,得到歐洲工業(yè)文明直接滋養(yǎng)等等。
但也有天然的劣勢,畢竟它初期只是英國的殖民地,基本無軍事抗爭的實力,此外在相當時期,它只是個農業(yè)國,一旦脫離于歐洲,將難以維持。最麻煩的是,美國是個移民國家,不同族群有不同的傳統(tǒng),甚至語言都不一樣,很難整合成一體。如何讓民眾認同美利堅,放棄與歐洲之間的血緣認同呢?
華盛頓政府在初期非常艱難,因為各州基本獨立,沒有人向中央政府繳納稅收,只好靠印刷紙幣來維持行政。由于司法體系混亂,仇殺、私刑、暴民、種族歧視等任意蔓延,從根本上撕裂著這個新興國家,在沒有現(xiàn)實資源的前提下,只有把對未來的描畫當成資源。
于是,美國精神誕生了,即每個人通過努力,便可以改變自己的生活。畢竟,一美元在哪里都是一美元,猶太人可以用,西班牙人可以用,黑人也可以用。在當時的世界,許多國家都堅持市場先行,但別人沒有美國那樣的緊迫。別的國家有歷史和傳統(tǒng)來維系內部,美國只能建構這樣的力量,這就是為什么美國的制度設計充滿前瞻性,它承諾給人們更多的自由、更有力的保障。
事實上,美國歷史是有起伏的。在大蕭條時代,人們其實很難從政府那里得到救助,即使得到了,也要付出尊嚴的代價。在麥卡錫時代,公民的言論自由受到嚴重傷害,幾十萬人被監(jiān)聽,不少人還失去自由。
但每次起伏都給美國社會以充分教訓,結果反而成為其走向大國的經驗之一。錯誤不可怕,可怕的是錯誤不能顯露出來,不能及時被解決。美國社會得益于它開放的架構,固然會受到這樣或那樣的沖擊,但越沖擊,共識的基礎就越牢靠。
本書具體分析了美國的軍事、金融、文化、經營、平等、糾錯等方面的力量。雖有流于表面化之嫌,但不失為一張大國檢測報告,讓讀者從中有所參悟。
《強人治國——普京傳》
[英]安格斯·羅克斯伯勒著胡麗平 林華譯
中信出版社
2012年6月版 45.00元
這是對普京個人經歷及其執(zhí)政生涯的全面記錄。作者安格斯是英國著名新聞記者,曾在BBC任職 。2006年,他成為普京政府的新聞顧問,花了三年時間近距離觀察普京及其統(tǒng)治下的俄羅斯。
《貨幣、銀行信貸與經濟周期》
[奧地利]赫蘇斯·韋爾塔·德索托著 葛亞非等譯
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2012年6月版80.00元
作為奧地利學派的代表人物,德索托教授在本書中深入淺出地概述金融和銀行業(yè)發(fā)展史,介紹貨幣不規(guī)則存管合約的法理本質,經濟學界關于貨幣銀行的主要觀點及奧地利學派關于貨幣、銀行信貸系統(tǒng)的理論。
《一號人物》
唐達天著
群言出版社
2012年6月版 35.80元
升遷之路,九曲十八彎,每個彎都暗藏玄機。誰是一號人物?他們如何掌控全局、駕馭形勢?這是官場小說家唐達天的最新作品,集官場、懸疑、偵破于一體,也是“領導”三部曲的第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