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盧昊 本報駐緬甸特約記者 湯先營
據日本共同社7日報道,西日本鐵路公司從6日開始向下關港運送一批已被淘汰的舊式柴油列車,這些列車已經確定轉讓給緬甸鐵道部,用于緬甸當地的客運運輸。對此日本輿論多予以積極評價,認為這將加強日緬關系,提升日本在緬甸的“存在感”。
報道說,目前列車正從西日本鐵路位于下關市東大和町的集裝箱基地被運往下關港,并被裝上集裝箱貨船,預計8日完成搬運,之后貨船將直抵緬甸。2004年時西日本鐵路公司曾向緬甸轉讓舊式列車,此次已是第二次。這次運送的舊式列車是1969年到1972年制造的“Kiha81系”,共計15輛,均裝有大功率柴油發(fā)電機,曾在大阪到鳥取的山陰本線上作為特快列車運行,直到去年1月才退出現役。西日本鐵路公司稱,去年公司討論是否將這些列車報廢時收到來自緬甸鐵道部的轉讓要求,于是決定低價轉賣給緬甸。
共同社說,有不少日本鐵路迷專程趕往下關,希望再看一眼熟悉的列車,他們對這些被淘汰的列車能在緬甸“煥發(fā)第二春”非常高興?!睹咳招侣劇?日說,日本輿論期待這些列車能夠成為“連接日本和緬甸的橋梁”,讓日緬經貿和外交關系能夠更為緊密。評論稱,日本向緬甸這樣的經濟落后國家出口列車是“變廢為寶”的典范,同時也是對于緬甸基礎設施的有力提攜,正在出現民主化征兆和與西方關系逐步改善的緬甸有望迎來經濟發(fā)展的機遇,在此過程中“日本理應發(fā)揮活躍的角色”。
據《環(huán)球時報》記者了解,緬甸的列車狀況總體處于比較落后的水平。機車車頭以內燃機車為主,使用年限很長,其中一部分是國外贈送的淘汰機車。緬甸就像一個機車博物館,許多在其他國家難覓蹤影的機車仍在這里運行。因為緬甸自己沒有機車或車廂的生產能力,只有兩家維修廠,現有機車多是從中國或印度購買的,中國也曾多次向緬甸捐贈車頭和車廂,而且捐贈后還負責培訓火車司機。緬甸鐵路與中國不同,不是標準軌,而是窄軌即俗稱的米軌。由于路基質量差,鋪設水平低,且缺乏維護,大大制約了列車的運行速度,基本上運行時速都在40公里以下,有些路段甚至更低。因軌道不平,列車破舊,火車十分顛簸,特別是城際之間的火車運行時前后搖晃,舒適度較差。因乘坐公交或長途大巴出行更方便,鐵路已不是緬甸人出行首選。緬甸鐵路票價較低,乘坐的多是貧民,經常將雞鴨帶上火車,而且車廂破舊,沒門沒窗。
近年來,緬甸鐵路部門大力發(fā)展鐵路運輸事業(yè),通車里程不斷增加,并且在尋求發(fā)展本國的機車制造能力。為解決資金不足問題,也嘗試引入社會資本改造仰光環(huán)城鐵路,隨著經濟水平提高,相信將來緬甸鐵路狀況會有日新月異的變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