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剛
在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qū)漫長的冬季里,許多動物為了生存下去,必須在適應寒冷氣候的基礎上,錘煉一種找食的特殊本領。
白眼狐是生活在這一區(qū)域的食肉動物,當?shù)厝硕贾腊籽酆沂车膬纱筇攸c:一是小狐找食常常空手而歸;二是大狐找食常常費盡周折,但卻總能有所收獲。具體原因是什么,卻沒有人能回答上來。
據(jù)有關資料顯示,白眼狐的視力并不好,特別是風雪天的時候,它的視力范圍不會超過60米。那么,它到底是靠什么能力在這個地方生存下來的呢?
這還得從一個現(xiàn)象說起。在白眼狐生活的區(qū)域里,必有黃野狗出沒,白眼狐也總在黃野狗的周邊活動。有人便猜想,白眼狐的捕食肯定和黃野狗有關,并循著這個線索開始觀察研究,最終解開了白眼狐的找食之謎。
黃野狗是捕捉野兔的高手,喜歡在夜間出動。就在黃野狗出去不久,白眼狐也跟著出動了,它們紛紛沿著黃野狗的腳印,飛快地向前方奔去。不過,白眼狐的大狐和小狐是分開捕食的,而它們一個不變的經(jīng)驗,就是沿著黃野狗的腳印去找兔子。此時,小狐會快速地沿著腳印向前飛奔,不一會便跑到了兔子洞口,可這里的兔子早被黃野狗捉走了,因此它們只能空手而歸。而大狐也會沿著黃野狗的腳印出發(fā)并狂奔向前,但它們卻不像小狐那樣盲目,而是會觀察黃野狗腳印的變化。當發(fā)現(xiàn)在某一段區(qū)域黃野狗的腳印很亂時,大狐就不再繼續(xù)向前,它們或是向左,或是向右,折騰一段時間后,總能捉到兔子。原來,這里腳印凌亂,估計是黃野狗在這段區(qū)域內(nèi)捉捕不成功,讓兔子跑掉了。于是,大狐在中途的時候常會拐彎,并最終捉到兔子……
踩著別人的腳步前進,或許永遠都無法實現(xiàn)超越,可如果認真地借鑒前人的腳步并融入思考,或許我們在費盡周折后總會走到成功的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