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翔毅
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神經內科,江蘇蘇州 215000
腦卒中為我國的常見疾病,其發(fā)病率高,大部分患者都會發(fā)生吞咽障礙,目前治療方法為康復訓練、電刺激、針刺等[1]。近年來,筆者所在醫(yī)院采用吞咽神經肌肉電刺激儀配合針刺并結合心理護理治療卒中后吞咽障礙取得良好的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選擇筆者所在醫(yī)院2009 年4 月~2010 年4 月收治的腦卒中患者93 例,隨機分為3 組:對照組1: 31 例患者,男20 例,女11 例;年齡45~78 歲,平均(67.05.8)歲;病程≤2 周9 例,>2 周22 例;缺血性患者23 例,出血性患者8 例。對照組2:31 例患者,男19 例,女12 例;年齡42~80 歲,平均(66.05.2)歲;病程≤2 周7 例,>2 周24 例,缺血性患者21 例,出血性患者10 例。治療組:患者31 例,男22 例,女9 例;年齡46~80歲,平均(69.05.5)歲;病程≤2 周10 例,>2 周的21 例,缺血性患者22 例,出血性患者9 例。3 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
3 組患者均口服或鼻飼常規(guī)藥物,吞咽功能訓練進行治療。對照組1:采用吞咽神經和肌肉電刺激儀(YS1002C,上海寰熙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治療參數(shù)選擇:雙向波,波寬650 ms,950 Ω 電荷,波幅0~20 mA,連續(xù)收縮。每次治療35 min,每天1 次。電刺激治療可以吞咽功能訓練同時進行。對照組2:針刺治療,取廉泉、雙側風池、合谷、內關、雙側人迎?;颊卟捎米?,先刺廉泉,再刺風池,然后依次為合谷、內關、人迎。連接針刺治療儀,選擇疏密波,以患者可耐受量選擇刺激量,每次30 min,每天1 次。治療組:采用電針聯(lián)合治療,電刺激方法同對照組1,針刺方法同對照組2,3 組療程均為4 周[2]。
同時對3 組患者進行相應的心理護理干預。每次20 min,每周4 次,連續(xù)4 周。進行心理護理時首先要取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護患之間的關系。其次針對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對話溝通。由于患者負面的情緒,很多情況下,患者并不積極配合治療,導致治療的效果不明顯。因此在與患者的談話交流中,使得患者的身心可以得到放松,針對患者焦慮情況,可以進行適當?shù)拈_導,減輕其心理負擔,能積極配合治療[3-4]。再次可以適當開展患者與患者之間的交流,與一些患者經過治療后療效不顯著,也會產生抵觸治療的情緒,這種情況下醫(yī)護人員要更加關心患者,充分說明治療的作用,讓其相信堅持治療會取得良好的效果。
采用洼田吞咽實驗和VFSS 評定治療效果。洼田吞咽實驗:患者喝下30 mL 水,記錄喝水所需要的時間和嗆咳情況。一級(優(yōu)):能順利的1 次將水飲下;二級(良):分兩次將水飲下,并且不嗆咳的飲下;三級(中):能一次飲下但有嗆咳;四級(可):能兩次飲下但有嗆咳;五級(差):不能全部飲下頻繁嗆咳。
VFSS:采用胃腸機進行透視,了解患者吞咽不同狀態(tài)食物的情況。0 分:不能將口中食物送入咽喉,從嘴中流出;1 分:不能將食物順利送入咽喉,只能將食物流入咽喉;2 分:一次吞咽后不能將食物全部吞下,有食物剩余在口中;3 分:一次吞咽可將食物全部吞下,口中無殘留[5]。
采用SPSS12.0 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 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 組患者治療前洼田實驗結果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與治療前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且治療組優(yōu)于對照組1 和對照組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3組患者洼田實驗結果比較
與對照組1、2相比,治療組VFSS評分優(yōu)于前兩組(P<0.05)。見表2。
表2 3組患者治療前后VFSS評定比較評分
表2 3組患者治療前后VFSS評定比較評分
注:與治療前比較:①P <0.05,②P <0.01;與對照組1 比較,③P <0.05;與對照組2 比較,④P <0.05
組別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1 2.650.34 6.890.21①對照組2 2.630.61 6.450.87②③治療組 2.690.38 8.430.54②③④
患者在卒中后由于擔心自己成為家人的負累以及疾病帶來的各種不適應均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和負面的情緒。因此本研究對患者開展一定的心理輔導,耐心、細致地講解相關治療方法、步驟,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種問題,消除疑慮,緩解患者恐懼、緊張的心理,釋放負面情緒,使患者能夠積極配合治療,并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間接提高臨床效果[6]。
卒中后吞咽障礙患者常因吞咽障礙、嗆咳等因素導致營養(yǎng)不良,氣道阻塞,窒息嚴重者會導致死亡[7]。針刺療法在治療吞咽障礙中應用較多,此種療法已經得到肯定,而神經肌肉電刺激療法是近年新出現(xiàn)的治療方法,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經得到證實。吞咽神經肌肉電刺激儀治療原理:電刺激運動神經激活肌肉,增強口腔、咽喉的無力肌肉,恢復其運動控制的能力,電刺激可以使咽喉肌肉興奮,防止萎縮。針刺激廉泉、雙側風池、合谷、內關、雙側人迎等與吞咽相關的穴位,可以激活神經肌肉,通過神經刺激改變吞咽肌肉,刺激吞咽肌肉的恢復,改善吞咽能力。3 組患者治療前的洼田實驗和VFSS 評分無顯著性差異,經1 個療程的治療,3 組患者吞咽障礙均有改善,但治療組的洼田實驗評分和VFSS 評分改善優(yōu)于對照組1 和對照組2。研究結果顯示吞咽神經肌肉電刺激儀配合針刺及心理護理治療卒中后吞咽障礙患者效果顯著。
[1] 龔保柱,劉彬,王和清.針灸與吞咽訓練結合治療腦卒中后吞咽障礙66 例臨床觀察[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1,18(29): 119-120.
[2] 陸敏,孟玲.神經肌肉電刺激療法與電針治療腦卒中后吞咽障礙的療效對比研究 [J].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10,25(2):135-137.
[3] 趙月暉,張宏宇.急性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的早期康復訓練及護理[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0,17(18): 101-103.
[4] 王翠英.急性腦卒中患者吞咽障礙的康復治療及護理[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0,48(14): 86-87.
[5] 徐文玉,劉新.神經肌肉電刺激配合針刺治療卒中后吞咽障礙療效觀察[J].中國中醫(yī)急癥,2009,18(8):1225-1226.
[6] 武平,楊玲,梁繁榮,等.針刺聯(lián)合康復訓練治療腦卒中后吞咽障礙多中心隨機對照臨床觀察[J].中醫(yī)雜志,2011,52(1):45-46.
[7] 蔣文靜.腦卒中后吞咽障礙患者康復治療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1,8(4):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