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秀鴿,祁富燕,鄭隆舉
(蘭州城市學院,甘肅 蘭州 730070)
過盈配合聯(lián)接是利用零件的配合過盈來達到聯(lián)接的目的。過盈聯(lián)接常用于精密定位與傳遞載荷,過盈聯(lián)接具有這些功能的原因在于零件具有彈性及聯(lián)接具有裝配過盈。因為裝配過盈使配合面間產(chǎn)生壓力,所以工作時載荷就靠著相伴而產(chǎn)生的摩擦力來傳遞。載荷可以是軸向力、扭矩或兩者的組合,有時也可是以彎矩。
過盈配合聯(lián)接當用于可拆卸聯(lián)接時,關鍵是設計過盈量的控制。其裝配工藝,包括:
(1)機械壓入法:被包容件從軸向壓入。
(2)縮脹法:加熱包容件,裝配后在常溫下縮緊。
(3)脹緊法:將被包容件冷卻,裝配后在常溫下因膨脹而脹緊。
(4)油壓法:如圖1所示,將壓力油壓入包容件或被包容件,利用注壓擴徑,卸去油后抱緊。
圖1 利用油壓擴徑
過盈配合面應有足夠的配合長度,使軸件不致晃動,以保證其能可靠地工作。如圖2所示的結構,若配合直徑為d(mm),配合面部分的長度為L(mm),推薦L的最小值為Lmin=4d2/3。也可從圖3中給出過盈配合的最小長度。
圖2 過盈配合面
圖3 過盈配合的最小長度Lmin與直徑d的關系
當配合長度L較大(L>16d,d為配合直徑)時,應配合面應制成階梯形,以改善加工工藝與裝配工藝過程中的難度。
(1)要避免裝配中同時壓入兩個配合面。
當兩個過盈配合面是同時壓入或幾乎是同時壓入時,這樣的裝配是比較困難的,應設計成兩配合面能逐個壓入,如圖4所示的結構。使得第一個配合面壓入后,第二個配合面能夠看得見,以便于操作。即使沒有兩個過盈面,也應做到在一配合件到達配合位置時,其他表面與其配合表面不接觸。
(2)要避免在一根等直徑的軸上用過盈配合安裝多個零件。
因為它們的安裝、定位、拆卸都是較困難的,并且因配合距離很長,安裝、拆卸都易損傷配合面。因此多個過盈配合件應設計成如圖5所示的階梯式安裝結構或采用錐形緊固套聯(lián)接的方法。
(3)要避免使兩個同一直徑的孔做過盈配合。
在同一軸線上等徑軸壓入兩等徑孔時,當軸壓入第一個孔后,難免有些歪斜或表面損傷,再壓入第二個孔時就比較困難。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應設計成如圖6所示的結構,兩孔直徑應不同,并且不應同時壓入。
(4)錐面配合的錐度不宜過小。
當錐度很小時,為產(chǎn)生必要的壓緊力以消除加工誤差所產(chǎn)生的間隙,要在軸向移動較大距離。此外,在錐度小時,因具有大的自鎖力而易發(fā)生咬入現(xiàn)象,因此,鋁合金件不宜用錐面配合。
圖4 兩配合面逐次壓入
圖5 多個過盈件的配合設計
圖6 同一零件兩處過盈面的合理結構
配合面的表面粗糙度一般不大于Ra3.2 um。
應改善零件的受力情況,減輕零件配合面端的應力集中。為此,在結構設計上,可采用下列措施:
(1)使非配合表面部分的直徑小于配合表面部分的直徑,如圖7-(a)所示,并以較大圓弧過渡。通常取配合面直徑df與非配合面直徑d'之比df/d'≥1.05,圓弧半徑可取 r≥(0.1~0.2)df。
(2)在被包容件上加工出卸載槽,如圖7-(b)所示。在必要時,卸載槽應經(jīng)滾壓處理,以提高疲勞強度。
(3)在包容件的端面加工出卸載槽,如圖7-(c)所示或如圖7-(d)所示,減小包容件端部的厚度,其中前者的結構簡單,應用較廣。
圖7 減少應力集中的結構措施(a)使df/d≥1.05;(b)、(c)加工出卸載槽;(d)減小包容件端部厚度
(1)相配合的零件壓入端應具有合理的結構形狀,以使相配合的零件容易裝配。過盈配合零件開始裝入時不易很順利,因此,相配兩零件入口處都應做出倒角,或做出有引導作用的錐面,如圖8所示。
軸的倒角應準確同心,倒角為5°~10°。注意倒角45°是錯誤的,因為角度太大,將會刮削孔的表面。
圖8 過盈聯(lián)接零件壓入端的合理結構
(2)當包容件的孔不是通孔時,應使孔中的空氣在壓入軸銷時能夠排出。排氣方法如圖9所示,或在軸上開槽,或在軸上打軸向孔,還可在包容件上鉆孔。
圖9 盲孔中裝入過盈配合軸的排氣結構
(3)零件應有如圖10所示的有便于拆卸時加力的合理支承結構。
(4)在過盈配合與鍵同時運用時,鍵應先裝入鍵槽。若軸壓入一段后再插入鍵,很可能與鍵槽無法對準,又無法進行調整,致使鍵不能插入鍵槽。
(5)過盈配合件應有明確而合理的定位結構。過盈配合用壓入法或用溫差法裝配時,不易控制零件位置;裝配后,又不便調整,所以須有明確的定位結構,如采用軸肩、軸環(huán)、凸臺等定位結構。裝入零件靠在定位面上,即為安裝到位,如圖11所示的結構。
如不便做出軸肩、軸環(huán)、凸臺時,可用套筒、定位塊定位,甚至可以在安裝到位后,再把為安裝方便設置的臨時定位結構拆除。
應注意的是,錐面配合不能用軸肩定位,應采用圖12所示的結構,否則可能得不到預期的壓緊力。
圖10 應有拆卸支承面
圖11 過盈聯(lián)接應有定位結構
圖12 錐面配合的定位結構
(6)對于采用壓力油的方法拆卸過盈配合的結構,應通過軸或輪轂上的孔,將壓力達150~200 MPa的油壓入配合面,使得被聯(lián)接的軸與孔產(chǎn)生利于拆卸的彈性變形;潤滑油還有減摩作用,使被聯(lián)接件更易順利分離。
當過盈配合的兩個零件由不同的材料制造時,如果工作溫度較高,則由于材料的線膨脹系數(shù)不同,會使實際過盈量減小而產(chǎn)生松動。在設計時須考慮采取適當措施。
聯(lián)接的工作溫度與裝配時溫度相差過大時,也會影響到實際過盈量的大小,在規(guī)范過盈裝配時,應予以考慮。
過盈配合聯(lián)接的零件在高速旋轉的情況下,由于離心力的作用致使孔的直徑增大,而使過盈量減小,降低了過盈使命的可靠性,因此,在設計時必須考慮。
利用過盈熱壓配合而緊固的配合面上,不應加用銷或鍵,如果加用銷或鍵就會切斷環(huán)箍張緊面而使緊固力顯著降低,喪失過盈熱壓配合的作用。
例如,孔的橢圓度會降低聯(lián)接品質,用塞尺檢查直徑不能反映孔的橢圓度。因此,應測量出孔的平均直徑(dmax+dmin)/2,如果以這個值計算出過盈量,便可以得到可靠聯(lián)接。要注意軸的頸縮或錐度對圓柱摩擦聯(lián)接是十分有害的。
零件過盈配合的結構設計,直接影響到機構聯(lián)接處的裝配與拆卸,而結構的可拆性又被列入綠色設計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因此,應更加很好地掌握和應用。
[1]濮良貴.機械零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2.
[2]桂定一.機器精度分析與設計[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4.
[3]曾東建.汽車制造工藝學[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6.
[4]王鴻飛.機械設計基礎[M].山東:石油大學出版社,2001.
[5]凌武寶.可拆卸聯(lián)接設計與應用[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