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俄羅斯、美國、英國、法國、日本、韓國記者聯(lián)合報道 ●王會聰 柳直
“反普京游行的衰減速度比莫斯科的雪化得還快。”加拿大《渥太華公民報》這樣形容10日俄羅斯第五次抗議大選的和平示威。當天,為反對派領導人站臺的人群只有1萬人,和最高峰時的10萬人相去甚遠,而且反對派內部就是否繼續(xù)抗議已經(jīng)分歧嚴重?!懊绹簟备袊@說,游行當日萬事俱備,唯獨少了“精神”,就好像被普京獲勝的事實給扎破的皮球一樣“泄了氣”?!恫ㄊ款D環(huán)球報》稱,“莫斯科之冬已經(jīng)過去”,俄羅斯的“民主運動”似乎卻站在了十字路口。西方媒體開始懷疑,反普京大合唱能不能走下去,而對俄選舉公正性質疑最深的奧巴馬政府給普京打去“姍姍來遲的”祝賀電話,更讓他們覺得失掉“主心骨”。德國俄羅斯問題專家盧迪戈爾11日對《環(huán)球時報》表示,反普京也是一種選舉游戲,選舉結束,游戲也該結束了。11日,俄政府向反對派示好,釋放了前一天剛剛逮捕的抗議者。
抗議像被戳破的氣球“泄了氣”
“10日下午,莫斯科市中心的抗議普京示威活動似乎在正常進行:防暴警察封鎖住每一個通往抗議地點的入口,警用直升機在上空盤旋,示威群眾高喊‘沒有普京的俄羅斯,還有白色的氣球和絲帶。但這次活動顯然缺乏人數(shù)和激情?!薄堵迳即墪r報》對反普京游行的描述帶著幾分落寞?!懊绹簟币矡o奈地稱,俄羅斯的反對派可以說萬事俱備:明媚的陽光、公共示威許可證、莫斯科市中心娛樂區(qū)的有利地點,然而他們缺少參加活動的示威民眾。雖然1萬多人來到了集會地點,但這個數(shù)字不到大選前最后一次民主示威活動規(guī)模的1/5。法國電視二臺的報道稱,10日圣彼得堡的示威場面更冷清,參加者才200多人,而且沒有橫幅,沒有口號,大家只是默默地站著。
由于本月14日俄羅斯將正式公布大選結果,西方輿論都把此次示威活動看作俄“實驗性街頭抗議會否繼續(xù)”的關鍵。但“震動俄羅斯的奇跡”沒有出現(xiàn)。法國電視一臺稱,這還是第一次出現(xiàn)實際參加者遠低于申請數(shù)量的情況,而這種稀稀拉拉的場景,令反對派組織者“動員百萬人上街抗議普京”的豪言壯語變成“十足的虛張聲勢”。加拿大《渥太華公民報》稱,俄羅斯抗議普京當選的活動比俄羅斯首都街頭的春雪化得還快。反對派也許已最終明白,在5月7日梅普組合正式“車王易位”前,很難再組織起與“阿拉伯之春”相似的戲劇化場面和浩大聲勢。英國《獨立報》說,考慮到普京以64%得票率明顯優(yōu)勢獲勝,反對派的領袖們不得不承認普京勝選?!缎瞧谌仗┪钍繄蟆氛J為,這么少的人不認同選舉結果,很難繼續(xù)保持對普京的壓力。該報稱,普京將對反對者“分而治之”,節(jié)奏雖慢,但不會手軟。
日本《周刊新聞》11日評論稱,反普京的游行越來越“式微”,是因為得不到民眾支持,現(xiàn)在規(guī)模顯得更像是“節(jié)日派對”。俄羅斯在這場動蕩中最終走向了平靜,民眾也看到所有倡導反普京游行的“那些人”不是為把俄羅斯建設得更好,而是為了拉低總統(tǒng)的得票率,想讓俄羅斯發(fā)生“顏色革命”。日本時事通訊社稱,民眾看清了形勢,不愿意再被利用。德國《商報》說,俄羅斯反對派寄希望得到西方,特別是美國的支持。但隨著奧巴馬給普京打了祝賀電話,“反普京”運動也將隨之徹底失敗。
實際上,相對于人數(shù)的減少,更讓西方擔心的是反對派的斗志和內部越來越明顯的分裂趨勢。人們對參加這樣的集會已感到厭倦。一名女抗議者告訴BBC,“人們看不到結果,于是開始懷疑。最初我們曾相信過,現(xiàn)在漸漸偃旗息鼓?!倍砹_斯《消息報》11日題為“示威活動分裂”的文章稱,俄羅斯歷史學家斯瓦尼澤表示,“(抗議示威人群)不能總是在集會時來唱唱歌就回家。這不夠。他們有團結的一面,但其意識形態(tài)有天壤之別。唯一統(tǒng)一的是反對普京?!狈▏娨曇慌_稱,就算反對派組織者真能找來一百萬人上街聚在一起,可他們之間又有多少共同語言,又能談出什么來?
《洛杉磯時報》稱,最受歡迎的兩位領導人——“團結運動”黨領導人納姆特索夫和民權博客作家阿里克謝·納瓦林,并沒有向稀稀拉拉的人群講演。納瓦林只是站在離講壇不遠的人群里,而納姆特索夫已不知去向。法國《回聲報》稱,此次示威后也破天荒地沒指定下次示威時間。俄新網(wǎng)說,集會組織者之一雷日科夫稱,游行浪潮或許會演變?yōu)榇罱◣づ駹I地的抗議方式。而反對黨“亞博盧”黨主席米特羅欣則堅決不同意這種“安營扎寨”的方式,稱這是挑釁行為。
“反對派的莫斯科之冬似乎已行將結束?!泵绹恫ㄊ款D環(huán)球報》11日說,隨著抗議活動處于十字路口,有些參與者開始討論加入在選舉中名列第三的億萬富翁普羅霍羅夫發(fā)誓籌建的新黨。俄羅斯《商業(yè)咨詢日報》稱,如果反對派領導人不制訂積極的政治計劃,他們不可避免地將被人們拋棄。
不過,俄羅斯獨立政治評論員迪米特里·奧列什金對英國廣播公司表示,游行人數(shù)下降其實很正常,必須考慮別的行動方式,包括政黨重組,以便從抗議浪潮轉向制度化。俄羅斯反對派領袖之一亞夫林斯基稱,普京花15年的時間打造了俄羅斯現(xiàn)有體制,反對派并不是三五年就可將它推倒,路還很長。另一名反對派領導人亞辛將抗爭視為馬拉松賽,稱“有時要快跑但有時也要慢下來”。
奧巴馬的祝賀姍姍來遲
作為俄羅斯總統(tǒng)大選的最強烈批評者,美國對選舉結果一直沒有正面回應,這給反對普京的力量很大底氣。不過,9日美國的態(tài)度出現(xiàn)180度大轉彎。美俄兩國官方都證實,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9日在“空軍一號”上致電普京,祝賀普京贏得大選勝利。俄新社稱,這是自3月4日俄羅斯大選以來奧巴馬與普京的首次對話。
英國《每日郵報》分析說,奧巴馬給普京打電話反映出美國政府在對俄態(tài)度上的無奈,美國即便有眾多的不滿,也無法與俄羅斯撕破臉。不過美國對外界始終強調兩國關系并不打算“走得更近”,正如白宮另一位發(fā)言人喬什·厄尼斯特所說“奧巴馬總統(tǒng)只是簡單地打了一個電話,并不是像外界所說的那樣,有什么恭賀之意”。
“選舉后的5天很長,也很短”。奧地利《標準報》11日以“奧巴馬遲來的祝賀”為題稱,俄羅斯和美國的“冰河時代”關系隨著奧巴馬的祝賀漸漸解凍,但兩國關系還有待提高。德國《明星周刊》說,奧巴馬表示祝賀,這是他“現(xiàn)實外交”的延續(xù)。在國際社會大多對普京表示祝賀時,奧巴馬在很多國際問題上需要普京支持,不僅有敘利亞和伊朗,也有阿富汗等問題,還有裁軍條約等。法新社稱,奧巴馬的祝賀揭開了這兩人關系的序幕,而他們的關系有可能決定已經(jīng)“重啟”的美俄關系的命運。
美國《野獸日報》稱,奧巴馬的做法的確引起人們懷疑他有意怠慢其俄羅斯同行。包括英國首相卡梅倫在內的其他國家領導人也并未“祝賀”普京當選,例如,卡梅倫只是表示期待與俄羅斯領導人合作?!叭绻?月7日就職后才承認,這就看不出美國的誠心了”。日本研究俄羅斯問題的學者相武勝彥11日告訴《環(huán)球時報》,奧巴馬現(xiàn)在主動提前向普京祝賀,就是不想在普京正式就任總統(tǒng)后,對美國采取一系列的報復、清除影響等措施,因為普京拒絕出席美俄峰會已經(jīng)是一個征兆。同時,這還說明俄羅斯和中國在敘利亞問題上遏制住了美國積極推進的“阿拉伯之春”式的革命。
日本TBS電視臺11日稱,奧巴馬示好在某種意義上被解讀為“美國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煽動顏色革命的行動失敗”,這也使得之前對美國插手俄羅斯內政反感的俄羅斯民眾看到“勝利的結果”。很多俄羅斯民眾也將美國的態(tài)度視為“前倨后恭”。俄羅斯民眾內心很自豪,不管之前美國的無禮態(tài)度,還是現(xiàn)在的友好態(tài)度,俄羅斯都沒有變
莫斯科從來不相信眼淚
莫斯科內務總局11日向俄新社表示,警方釋放了所有10日在莫斯科集會之后被捕的人。內務總局稱,各警察分局在做完筆錄后釋放了所有被捕的抗議者,還對其中一部分人進行了說服教育。
相武勝彥表示,反普京游行對于俄羅斯來說,既是一件壞事,也是一件好事。壞的一面是,造成俄羅斯一段時期內的混亂,對俄羅斯國家政治、外交等是一種負面干擾;還有就是動搖了政府在俄羅斯國民心目中的形象,也讓民眾形成一種錯誤認識:只要有不滿就可以上街游行反政府。好的方面是,經(jīng)過這次動蕩,俄羅斯民眾最終選擇了普京。
不過,經(jīng)歷了此次抗議浪潮,第三度入主克里姆林宮的普京,未來執(zhí)政的道路也不會一帆風順。法新社稱,普京在其第三次總統(tǒng)任期所面臨的經(jīng)濟困境或許與其前兩次非常相似。但中產階級在抗議中所展示的力量使其任務顯得更為緊迫,且失敗的風險日益加大。經(jīng)濟學家們如今都在觀察街頭抗議能否迫使普京推行被他所“遺忘”的經(jīng)濟改革。
英國《經(jīng)濟學家》最新一期文章分析說,雖然外國政府承認普京的勝利,而普京本人也在得知當選后流淚感謝選民,并許下種種施政承諾,但“莫斯科從來都不相信眼淚”。和10年前相比,普京在民間的受歡迎程度已經(jīng)有明顯下降。俄羅斯最緊迫的問題還是經(jīng)濟。從蘇聯(lián)后期開始,俄羅斯經(jīng)濟成了典型的“石油國家”,經(jīng)濟結構嚴重依賴油氣產業(yè)。普京上任之后,盡管確立了擺脫“能源附庸”的產業(yè)振興計劃,然而10年過去了,俄羅斯依舊依賴石油和大型制造業(yè)的發(fā)展模式。對普京來說,剩下的時間也許只有6年,而不是原來預想的12年。千頭萬緒中,他必須在經(jīng)濟結構調整等帶有根本性意義的方面給俄羅斯帶來轉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