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武
聽說老家村上有個聾啞小伙,娶了個聾啞姑娘,小兩口相親相愛,甜蜜異常。一天下午,我饒有興趣地邀上村里懂得一點啞語的小王,陪我去看個究竟。
這是一棟低矮的平房,靠門口,一位身著花衫綠裙、腳穿紅涼鞋的青年婦女正踩著縫紉機,還有一位小伙子在屋角收拾麥子。他倆見來了客人,一個點頭搬凳,一個起立讓座;一個用手做了個“抹胡子”的動作,一個笑嘻嘻地走出了門。小王告訴我:她叫他外出找爸爸去。
嗬!他倆配合得還真默契哩!
來時,我就知道女的能寫一手好字,于是,我便在一張白紙上通過文字對她采訪起來。
她名叫戚蘭花,鄰鄉(xiāng)封村人,小時候特別聰明伶俐,小學(xué)三年級時因病變啞。兩年前,經(jīng)人介紹和多次接觸,她愛上了這位小伙子。確實,這是非常相配的一對,小戚今年23歲,高高的個子,甜甜的笑臉,嫵媚動人;男的今年27歲,魁梧的身材,誠實的面容,英俊精神,是個種田、養(yǎng)殖的好手。我在紙上寫道:你丈夫叫什么名字?她自豪地指了指墻上的一張張獎狀:喔,劉文木,細心的姑娘當(dāng)初可能更是看中了他勤勞奮發(fā)的一面。
這對異地聾啞人的戀愛是很熱烈的。小劉也曾上過小學(xué),識得一些字。他給小戚的“情書”寫得特別勤。去年春,小戚去徐州探親,親友想給她重新介紹個會說話的對象。還是個拿工資的。她直搖頭,搶過一張紙寫道:我和小劉實事求是。恰巧這天她收到小劉的來信,說很想念她。小戚當(dāng)即收拾行李趕到了小劉那里。去年秋,他倆結(jié)婚了。小戚的父母一心想多要些彩禮,可小戚堅決不許……
我和小戚正交流著,小劉帶他的父母回來了。一番客套過后,老人便笑呵呵地主動向我們夸贊起他們來。
“這一對啊,不曉得有多好!做菜,一個燒火,一個站鍋邊:吃飯,她給他端碗,他給她搛菜;下田,他倆也總是一前一后;抬個擔(dān)子,她把繩子往她這頭擺擺,他就盡量往自己那頭拉拉。有一次,文木給人家廠里打工,要下班時下了雨,蘭花雨傘一撐,騎車出門了。一會兒,一個踏車一個打傘,笑嘻嘻地回來了。還有一件怪事,蘭花一天縫紉未學(xué)過。只是買幾本書看看,再到裁縫家里串串門,現(xiàn)在也能單獨到鎮(zhèn)內(nèi)衣廠領(lǐng)些料子回家做衣服。蘭花主要是舍不得文木一人吃苦,幫丈夫挑些擔(dān)子,也可嘗嘗親手締造美好家園的甜蜜……”
不知是天氣熱,還是“看”我們在夸贊他倆,兩個人紅暈的臉龐都溢出了汗珠,小戚隨手拿一塊毛巾扔給小劉,小劉擦過汗,拿把扇子坐在小戚縫紉機旁,幫她扇起來。
那么。他們之間有沒有發(fā)生過矛盾呢?有!不過,他們都妥善解決了。談到這里,老劉向我們介紹了這么一件事:不久前的一天,小戚放在縫紉機盒子里的5元錢不見了,她懷疑是鄰居家的小孩拿的,便“哇哩哇啦”地與這戶人家吵起來。在旁的小劉攔住了小戚,小戚一見丈夫不支持自己,氣得要往娘家跑。小劉一把抱住小戚,將她抱回房間。兩口子“哇”了一會,又“格格”地笑了。以后在房里桌上看到一張紙上寫著:要抓住事實。小事莫糾纏,鄰居好,賽金寶……
這一對不能款款低語的青年,憑借著兩顆赤誠相愛的心,創(chuàng)建了這樣和諧幸福的家庭生活,怎不讓人嘖嘖稱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