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紅霞,桑翠蘭
(1.安寧區(qū)人民醫(yī)院,甘肅 蘭州730070;2.蘭州市婦幼保健院,甘肅 蘭州730030)
子宮頸癌是最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之一,嚴重威脅婦女的生命,早期及癌前病變的發(fā)現比例呈現上升趨勢[1]。手術是早期宮頸癌的首選治療手段,手術方式多采用廣泛性子宮切除術及盆腔淋巴結清掃術,該手術方式是根治子宮頸癌,提高患者五年生存率,改善患者生活質量的有效方法之一。而該手術卻因疾病的性質及手術切除范圍廣,創(chuàng)傷大,手術時間長等特點,直接影響著患者的心理及生理舒適度。為滿足患者的舒適需求,提高手術成功率,有效地預防和降低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提高子宮頸癌根治術圍手術期患者的護理質量。自2009年9月起,我們將舒適護理模式與全程的、連續(xù)性的責任制優(yōu)質護理相結合,應用于子宮頸癌根治術圍手術期的護理中,取得了顯著效果?,F總結如下。
我科在2009年9月~2011年10月共收治子宮頸癌根治手術患者31例,年齡34~64歲,平均年齡43.5歲。
31例患者均以最佳身心狀態(tài)接受手術治療,手術過程順利,術后10天拔出尿管后,26例患者順利排尿,5例殘余尿大于100 ml,經處理后治愈3例,2例經重新留置尿管,繼續(xù)訓練3~4天后,拔出尿管恢復正常。無泌尿系感染及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均以良好穩(wěn)定心態(tài)接受后續(xù)治療。
(1)心理支持。由于廣泛性子宮切除術手術范圍廣,對患者而言,將經受疾病威脅、失去子宮和自我形象紊亂的三重打擊,故術前的心理疏導至關重要。①提供信息:責任護士因耐心與患者及家屬交談、溝通,傾聽她們對疾病的理解和內心感受,了解不同患者所處不同時期的心理特點,與患者及家屬一起尋找引起不良心理反應的原因,加以疏導。通過交流為其提供治療疾病的相關信息,使患者消除恐懼與焦慮,以良好的狀態(tài)接受手術治療。②行為干預:幫助患者學會行為控制技術,如:放松練習、分散注意法、深呼吸等,以減輕患者術前緊張與焦慮,有效地使患者身心得以放松。③社會支持:充分發(fā)揮社會資源的作用,安排家屬、朋友及時探視,引導他們安慰和鼓勵患者,增強其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介紹樂觀、開朗的患者與之認識,使患者感受到別人的支持和幫助,達到緩解心理壓力及榜樣的示范作用。
(2)術前指導。全面評估患者心理、生理、社會、文化等情況,掌握患者的基本資料,提供針對性的指導,要盡量將術前的檢查詳細告訴患者,完善各項常規(guī)檢查,提出護理問題,制定護理措施,做好術前護理。①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患者介紹手術名稱及麻醉方式,解釋術前準備的內容及各項準備工作所需要的時間,必要的檢查程序、可能出現的不適感覺及需要注意的事項。②教會患者起床三步法,讓患者與家屬明白,術后盡早下床活動可促進腸功能恢復,增進食欲,有效預防墜積性肺炎及下肢靜脈血栓等并發(fā)癥。③認真做好術前合并癥的處理,例如貧血、高血壓及糖尿病等合并癥的治療,調整患者的身心狀況。④認真進行預防術后并發(fā)癥的宣教指導工作,教會患者及家屬深呼吸、有效咳嗽、翻身、收縮和放松肌肉的運動,并要求患者在指導、練習后獨立重復完成,直至患者及家屬完全掌握,同時讓家屬協助、督促患者執(zhí)行。⑤指導患者進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低脂肪飲食,以改善患者體質,提高對手術的耐受力,積極糾正貧血,確保機體處于最佳的營養(yǎng)狀態(tài)。
(3)術前準備。①陰道準備:保持外陰清潔,術前3天用0.5%碘伏棉球擦洗陰道,2次/天,擦洗動作要輕柔,以免損傷子宮頸癌組織引起陰道大量出血。②胃腸道準備:術前2日無渣半流飲食,術前1日流質飲食,術前一日口服甘露250 ml+5%GS500 ml 或復方口服液清潔腸道,術前晚及術日晨行清潔灌腸,保證腸道呈清潔、空虛狀態(tài)。灌腸時要向病人交待灌腸的目的、注意事項及配合方法,選擇管腔細、質地柔軟、刺激性小的一次性導管,臀下墊軟枕,灌腸液加溫,注意灌腸液的流量、流速,動作要輕柔,在操作中關注病人的感受,多與患者交談,分散其注意力,以減輕不適。灌腸后指導患者深呼吸,使病人處于舒適狀態(tài)[2]。③皮膚準備:術前一天,進行備皮、全身皮膚清潔等準備。④術前1日,責任護士要認真監(jiān)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做好藥敏實驗、聯系血源、備血,了解患者的各項化驗、檢查結果,并與患者及時溝通,發(fā)現異常及時與主管醫(yī)生聯系。⑤休息與睡眠,為患者提供安靜、舒適、有助于患者獲得充分休息和睡眠的環(huán)境,為減輕患者的焦慮程度,在完成術前治療后,可給適量鎮(zhèn)靜劑。
(1)術日晨囑咐患者取下活動的義齒、發(fā)卡、首飾等貴重物品,交家屬保管,長發(fā)者梳成辮子,頭戴手術帽,穿好手術服,系腕帶。
(2)抽血備交互配合,用碘伏棉球擦洗陰道,宮頸及陰道隆部涂1%甲紫溶液,并用棉球拭干。
(3)建立靜脈通路,選擇18GY 型靜脈留置針穿刺置管,并妥善固定,術前30分鐘遵醫(yī)囑靜滴抗生素,給予術前用藥,緩解患者緊張情緒,減少唾液腺分泌,防止支氣管痙攣等因麻醉引起的副交感神經過度興奮。
(1)體位舒適護理:患者回病房后去枕平臥,頭偏向一側,保持呼吸道通暢,以免嘔吐物、分泌物嗆入氣管,術后協助患者翻身并給予按摩肢體及受壓部位,改善血液循環(huán)。每2h 翻身、咳嗽、做深呼吸一次,有助于改善循環(huán)和促進良好的呼吸功能。次晨可采取半臥位,有助于腹部肌肉松弛,降低腹部傷口張力,減輕疼痛;增加肺活量,減少肺不張。同時,也有利于腹腔引流,術后腹腔內血性液體、炎性滲出液以重力作用向直腸子宮陷凹引流,可避免對膈肌激惹,減少臟器刺激。責任護士要勤巡視患者,注意觀察患者的意識及肢體感覺的恢復情況;保持床單清潔、干燥、平整,協助患者維持正確的體位,鼓勵患者活動肢體,每15分鐘進行一次腿部運動,防止下肢靜脈血栓形成。術后第3天下床活動,以不氣短為宜,循序漸進。
(2)觀察生命體征:密切觀察患者的血壓、脈搏、呼吸等變化,控制輸液速度及輸液量,注意電解質平衡。
(3)導尿管及各種引流管的護理:①保持引流管、留置尿管通暢,避免阻塞、扭曲、打折和脫落,注意引流液、尿液的量、色、性質,并記錄。定時擠捏引流管,防止阻塞。下床活動時,引流袋、尿袋要低于恥骨聯合水平以下,以防逆流,嚴密觀察拔管后的病情變化。定時更換引流袋及負壓引流器。②宮頸癌患者行子宮廣泛切除加盆腔淋巴結清掃術,在進行膀胱、輸尿管剝離時,容易引起神經性膀胱麻痹[3],術后需長期留置導尿管10天左右,拔管前3天開始夾尿管,指導患者有尿意感時放尿,無尿意時3~4 h 放尿一次,連續(xù)3日,鍛煉膀胱功能,促進排尿功能的恢復,建立膀胱生理反射,第10天拔出導尿管,在患者有尿意的情況下拔除尿管,讓患者自行排尿,排尿后行B 超檢測膀胱殘余尿,若小于100 ml,說明膀胱功能已經逐漸恢復。31例患者中,5例殘余尿大于100 ml,經處理后治愈3例,2例需重新留置尿管,繼續(xù)訓練3~4天后,拔出尿管恢復正常。③注意陰道流血情況,密切觀察出血量及血液顏色,一旦發(fā)現出血為鮮紅色或伴有血凝塊,應及時報告醫(yī)生,并對癥處理。
(4)疼痛的護理:由于手術損傷,大多數患者在麻醉作用消失后,會感到手術切口疼痛,一般在術后24 h 內最為明顯。持續(xù)而劇烈的疼痛會使患者產生焦慮、不安、失眠、食欲不振,甚至保持被動體位,拒絕翻身、檢查和護理。因此,術后應用靜脈鎮(zhèn)痛泵止痛。同時,在患者麻醉清醒后,了解疼痛情況,告訴患者切口疼痛的必然性及緩解疼痛的方法。①妥善固定各種引流管,防止其移動所致切口牽拉痛。②指導患者在翻身、深呼吸或咳嗽時用手按壓切口部位,減少因切口張力增加或震動引起的疼痛。③指導患者用分散注意力的方法來減輕疼痛,如使用放松技術、轉移注意力等方法,以減輕心理負擔,提高疼痛閾值,使患者獲得較好的止痛效果。
(5)術后并發(fā)癥及康復鍛煉的護理:①預防泌尿系統(tǒng)感染:為減少感染率,每日更換尿袋,嚴格無菌操作,更換時注意尿袋要低于尿道口,嚴防尿液逆行感染。保持會陰清潔,每日用0.05%碘付棉球消毒會陰2次,并用氯霉素眼藥水滴尿道口,嚴防細菌從尿道口侵入。鼓勵患者每日多飲水,以增加尿量,沖洗尿路。②預防下肢靜脈血栓形成:術后六小時協助病人作伸伸手腳運動,每次15分鐘,每天2次,術后第一天離床站立及沿床沿活動,每次15分鐘,早、晚各一次。鼓勵病人盡早離床活動,有利于術后康復。③預防尿潴留:進行盆底肌肉的鍛煉,包括縮肛運動及排尿中斷訓練??s肛運動:指導患者在不收縮下肢及臀部肌肉的情況下自主收縮恥骨、尾骨周圍的肌肉(即會陰及肛門括約?。?,每次收縮維持6~10 s,做30~50次,共5分鐘,每天3~4次。排尿中斷訓練:每次排尿分幾段排盡,鍛煉膀胱內外括約肌、逼尿肌的收縮和協調能力。④淋巴囊腫的預防:盆腔積液引流不暢可形成腹膜后淋巴囊腫,近年來有報告發(fā)生率為2%~20%[4]?;颊吲枨灰鲿r間為3~4天,一般為封閉式腹膜后間隙負壓引流,應保持引流管通暢,及時傾倒引流液并記錄,注意觀察腹股溝的淋巴結有無腫大。
(1)飲食指導:合理攝入營養(yǎng)豐富、易消化的均衡飲食,忌食生冷、辛辣、油膩的食物,宜進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低脂、富含粗纖維的食物,多食新鮮蔬菜水果。多飲水,增加尿量;保持良好的排便習慣,避免用力排便,以免影響陰道傷口的愈合。
(2)用藥指導:術后繼續(xù)藥物治療者,因遵醫(yī)囑按時、按量服用。根據病理情況遵醫(yī)囑接受化療或放療,向患者講明后續(xù)治療的意義及重要性。
(3)隨訪指導:對出院患者說明認真隨訪的重要性,核實通訊地址,囑患者按時返院接受后續(xù)治療,如出現癥狀應及時隨訪,隨訪內容包括:血常規(guī)、盆腔B 超、宮頸TCT、胸部X線。
(4)康復指導:保持良好的心情,正確對待疾病,告知患者保持穩(wěn)定的情緒和愉快的心情,可使機體出現積極地應急能力,有利于疾病的康復。①術后指導患者進行腹部肌肉增強運動,可行仰臥起坐及仰臥抬腿法,按患者的實際情況量力而行,活動量從小到大,每日3~4次,每次5分鐘。加強因手術而影響的肌肉,以避免術后體弱使腹肌的力量減弱,腹壓變小,影響排尿。②術后2月內避免提舉重物,防止正在愈合的腹部肌肉用力。③避免久站久坐及劇烈活動,以免盆腔充血而影響盆腔組織的愈合。④未經醫(yī)師同意,避免陰道沖洗和性生活,若出現陰道流血、異常分泌物應及時就診。
子宮頸癌根治手術對于患者來說是一種嚴重的應激源,焦慮、恐懼甚至絕望的心理狀態(tài)易導致患者身體狀況發(fā)生變化,如血壓升高、失眠多夢、全身乏力、抵抗力下降等,可不同程度地影響手術效果和患者機體恢復。舒適護理是一種整體的、個體化的、有效的護理模式,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會方面達到或盡可能達到舒適狀態(tài)。開展圍手術期的舒適護理,有助于消除患者因術前的緊張情緒而引起的應激反應[2]。通過對31例子宮頸癌根治手術患者實施舒適護理模式與全過程的、連續(xù)性的責任制優(yōu)質護理相結合的圍手術期護理,明顯改善了患者的緊張、焦慮和恐懼情緒,使患者以最佳身心狀態(tài)接受手術治療,保證了患者在舒適的環(huán)境中獲得心理、生理的安全感和滿足感,保障了手術的順利進行,增加了患者對醫(yī)護人員的信任度和依從性,有效地預防和降低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完善了責任制優(yōu)質護理的內涵。
[1]鄭修霞.婦產科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
[2]桑翠蘭,謝秀英,孫藝洋,等.循證護理模式在婦科腹腔鏡手術患者圍手術期舒適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優(yōu)生優(yōu)育,2010,16(4):176-178.
[3]李愛華,郭軍紅,郭淑蘭.日本排尿障礙的護理進展[J].國外醫(yī)學護理學分冊,1999,18(2):51-53.
[4]劉熾明,連利娟.林巧稚婦科腫瘤學[M].3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