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召潔
本研究選取自2010年10月~2011年10月來我院治療的180例老年高血壓患者,分析高血壓病的臨床特點,和不同降壓藥物的治療效果,先報道如下。
全組老年高血壓病患者180人,男110例,女70例,平均年齡(71.45±4.6)歲,高血壓病程(14.98±3.2)年。按照不同的高血壓特點將患者分為兩組,觀察組96例,男60例,女36例,平均年齡(72.08±4.8)歲,高血壓病程(15.15±4.5)年;對照組84例,男50例,女34例,平均年齡(71.46±4.2)歲,高血壓病程(14.73±4.7)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患者每日晨服海捷亞(氫氯噻嗪12.5mg,氯沙坦50mg)一片,且停止應用其他降壓藥物;同期對照組服用辛伐他汀類藥物進行治療。觀察周期為4周,并分別于1、2、4周門診隨訪,測量并記錄患者血壓、心率情況,同時詢問其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情況,并做血、尿常規(guī)。應當注意的是,兩組患者隨訪前2~4h禁止吸煙和服用含咖啡因的飲料。
顯效:收縮壓(SBP)下降≥40mmHg或舒張壓(DBP)下降≥20mmHg或恢復正常;有效:收縮壓下降≥20mmHg或舒張壓下降10~20mmHg;無效:未達到上述標準。
本次研究數(shù)據(jù)分析采用SPSS 13.0,計量資料結果采用平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組間差異采用配對t檢驗進行分析,P<0.05時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全組180例患者中1級高血壓(SBP:140~159mmHg或DBP:90~99mmHg)25例;2級高血壓(SBP:160~179mmHg或DBP:100~109mmHg)52例;3級高血壓(SBP≥180mmHg或DBP≥110mmHg)32例;單純收縮期高血壓(SBP≥140,DBP<90mmHg)71例。臨床表現(xiàn)為頭痛、頭暈、失眠、耳鳴癥狀者最多,有68例,占37.8%;癥見胸悶、心慌、心前區(qū)隱痛者32例,占17.8%;表現(xiàn)為左心室肥厚者29例,占16.1%;癥見心尖區(qū)II級以上收縮期雜音者28例,占15.5%;肢體麻木者13例,占7.2%;偏癱者10例,占5.6%。
兩組患者在應用不同的治療藥物進行1周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SBP、DBP以及平均動脈壓(MAP)降低幅度大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第2周時,觀察組患者高血壓狀態(tài)進一步改善,兩組差異明顯;第4周時,觀察組患者的血壓降低幅度顯著大于對照組(P<0.01)。三次隨訪兩組患者的心率(HR)差異不明顯,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高血壓病能夠引起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致死致殘率高[1-2]。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最新的統(tǒng)計,全球高血壓患者約6億人。而我國高血壓患者已經(jīng)達到1.7億人,其中老年人占到絕大多數(shù)。隨著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加劇,這一數(shù)字正在不斷地攀升。
老年高血壓病臨床特點復雜,藥物降壓效果不明顯[3]。本研究所選用的海捷亞,對于降低老年人過高的血壓具有良好臨床療效,不僅降壓效果快,其降壓幅度也優(yōu)于辛伐他汀類藥物(P<0.05)。
綜上所述,對于老年高血壓患者的治療,應在充分了解其特點和癥狀表現(xiàn)的基礎上給予合適的降壓藥物,緩解其高血壓狀態(tài),提高生活質(zhì)量。
[1]黃自,平鄭剛,王靜,等.老年高血壓臨床特征及治療對策[J].華夏醫(yī)學,2010,23(3):237-240.
[2]王琴.老年高血壓住院患者的臨床綜合護理體會[J].當代醫(yī)學,2011,17(22):121-122.
[3]衛(wèi)小紅.老年高血壓病的臨床治療分析[J].工作探討,2010,7(20):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