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下土”和“下都”

      2012-04-01 14:33:57陳志向
      辭書研究 2012年4期
      關(guān)鍵詞:鼎銘鄭國銘文

      陳志向

      地下出土的文獻(xiàn)資料,為漢語史研究提供了豐富的材料。充分利用這批新材料,將有助于推動(dòng)漢語史研究的進(jìn)步。反之,如果僅從已有的漢語史研究成果對這批新材料進(jìn)行分析,而不考慮出土文獻(xiàn)資料的特殊性,有時(shí)也會(huì)有削足適履之嫌。本文所要討論的“下土”和“下都”,即是這樣的例子。

      “下土”,《漢語大詞典》有五個(gè)義項(xiàng):1.大地。2.四方;天下。3.指人間。4.偏遠(yuǎn)的地方。5.低洼之地。

      “下都”,《漢語大詞典》有兩個(gè)義項(xiàng):1.即陪都。于京都之外,擇地別建的另一都城。列朝所指不一。2.神話傳說中稱天帝在地上所住的都邑。

      但是《漢語大詞典》中的這些義項(xiàng),對于出土文獻(xiàn)中的“下土”和“下都”,卻并不適用。

      1966年出土于河南洛陽的哀成叔鼎[1]有這樣的一句話:“嘉寔惟哀成叔。哀成叔之鼎,永用禋祀;尸于下土,以事康公,勿或能怠。”

      1988年出土于湖北襄樊的鄭臧公之孫鼎和缶[2],缶銘較殘,鼎銘作:“余鄭臧公之孫……其選于下都曰:‘烏呼哀哉!烈叔烈夫人,萬世用之?!倍︺懙摹斑x于下都”,缶銘作“其獻(xiàn)下都”。

      對這幾件春秋晚期的鄭國銅器中出現(xiàn)的“下土”和“下都”,學(xué)者們有不同的解釋。先說“下土”。哀成叔鼎中的“尸于下土”,趙振華(1981:69)認(rèn)為是“在土底下腐朽”,馬承源則認(rèn)為是“主祭山川之神,就是指鄭國山川之祀”(1990:501)。“尸”原銘文作“死”,讀為“尸”,在金文中訓(xùn)為“主”是很常見的,趙先生解作“腐朽”不確。按馬先生的意見,“下土”即使指鄭國的土地山川。蔡運(yùn)章(1985:58)也有類似的意見:“‘下土’謂天下之義。這里當(dāng)指康公分封的國土或采邑?!?/p>

      “下土”,在先秦文獻(xiàn)中往往指的是與“上天”相對的天下的土地,如《詩·小雅·小明》“明明上天,照臨下土”、《詩·小雅·小旻》“旻天疾威,敷于下土”。馬、蔡等的釋法與傳世文獻(xiàn)相合,似乎是正確的。

      不過張政烺(1981:32)也指出了此說存在的一個(gè)問題:“尸于下土,按金文慣例理解就是執(zhí)掌天下,或主宰人間,這和哀成叔的身份極不相稱,何況這時(shí)哀成叔已死,早離開了人間啊。因此推測這里的下土,是另外一個(gè)含義,乃指兆域即地下宮室而言。”張先生并引《禮記·檀弓下》“夫子疾,莫養(yǎng)于下,請以殉葬”為證,指出:“哀成叔生事康公,死后也還可以主管康公冥府的事,故言尸于下土。其或殉葬而死,亦未可知?!?/p>

      由于“下土”一詞多見于古籍,并無“兆域”一類的意義,所以面對哀成叔鼎的孤證,張政烺很謹(jǐn)慎地使用了“推測”的字眼。鄭臧公之孫鼎和缶銘的“下都”一詞的出現(xiàn),為我們繼續(xù)討論這個(gè)問題提供了可能。

      鄭臧公之孫鼎和缶銘中的“下都”,黃錫全、李祖才(1991:857)認(rèn)為有兩種可能:“一是下對上而言,表示方位,如同上蔡、下蔡、上鄀、下鄀、上、下等,那么,‘下都’就是對‘上都’而言……‘下都’可能就是今之河南新鄭之‘鄭韓故城’相對于今之陜西華縣‘鄭縣故城(暫依舊說)而言的’。二是將‘下都’理解為洛陽的‘下都’?!唇窈幽下尻柵f城?!嵤挤庵腹驯局軈柾跎僮?,鄭與周有這種特殊關(guān)系,鄭君死后葬于‘下都’洛陽也是可能的?!?/p>

      眾所周知,燕有“下都”,晉也有所謂的“下國”,見于《左傳·僖公十年》“狐突適下國”,應(yīng)即與“下都”同義,孔穎達(dá)疏說:“……此曲沃,晉之舊國,故謂之為下國也?!睆倪@些諸侯國有“下都”或“下國”的情況來看,將鼎銘和缶銘中的“下都”理解為鄭或是周的一個(gè)都邑,似乎是可行的。但是鼎和缶都出土于湖北襄樊,與新鄭或洛陽都相去甚遠(yuǎn),此說顯然不可信。

      傳世文獻(xiàn)中“下都”也見于《山海經(jīng)·西山三經(jīng)》:“西南四百里,曰昆侖之丘,是實(shí)惟帝之下都?!惫弊⒃?“天帝都邑之在下者?!边@里的“下都”是指相對于“上天”的處于地上的都邑。這一用法與相對于上天的“下土”的用法接近。將“下都”理解為與“下土”一樣是使指鄭國的土地山川,似乎也可講通。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鄭臧公之孫鼎、缶和哀成叔鼎一樣,都出土于墓葬之中,器主也正是墓主。既然鄭臧公之孫鼎和缶是隨葬在墓中,制器者希望“烈叔烈夫人,萬世用之”,那么其銘文所說“選于下都”的“下都”與其說是相對于上天的人間,倒不如說是相對于人間的地下世界要更貼切。從這個(gè)角度來看,張政烺將哀成叔鼎的“下土”解釋為“兆域即地下宮室”,則可能過于拘謹(jǐn)了。

      李學(xué)勤(2010:167,169)在綜合這兩批出土資料時(shí)指出:“‘下都’謂地下之都,這是說器主父母逝世遷居地下,與燕下都之類人間都邑?zé)o關(guān)。……‘下土’和前述團(tuán)山M1器銘的‘下都’相同,以后世話說便是冥界。”可謂卓識。

      此外,1994年出土于山東海陽縣嘴子前春秋后期墓的一件鑒形銅盂,也可為李先生的說法做佐證。銅盂上有這樣的銘文:“囂所獻(xiàn),為下寢盂?!保?]這個(gè)囂所獻(xiàn)的寢盂,與鄭臧公之孫獻(xiàn)于下都的鼎和缶一樣,是為墓主在冥界生活所準(zhǔn)備的器物。這里的“下”,看來應(yīng)為李學(xué)勤所說的“遷居地下”之“下”。

      “下土”泛指地下,這比較容易理解。但是古人是否認(rèn)為地下有“都”呢?我們認(rèn)為也沒問題。傳世文獻(xiàn)中有“幽都”這個(gè)詞?!坝亩肌币娪凇渡袝虻洹?“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币员狈接内?,是以稱之。但是在《楚辭·招魂》之中,“幽都”就用來指稱地下世界:“魂兮歸來,君無下此幽都些?!蓖跻葑⒃?“幽都,地下后土所治也。地下幽冥,故稱幽都。”既然地下可稱為“幽都”,自然也可以稱為“下都”了。

      西漢初年有一種特殊的喪葬文書叫“告地策”,也可以為我們理解古人心目中的“地下之都”做一參考。“告地策”是某地的官吏為墓主向地下虛擬官吏“移籍”所造的文書,其中對地下虛擬官吏的稱呼有“地下丞”、“地下主”、“安都丞”等。(陳松長 2008:21—25)既然地下和人間一樣有管理的官吏,那么自然也是可以有都邑的。

      綜上所述,我們認(rèn)為在這幾件春秋晚期的鄭國青銅器中出現(xiàn)的“下土”應(yīng)指與地上人間相對的地下冥界,“下都”應(yīng)指與人間都邑相對的地下冥都。相關(guān)辭書可以補(bǔ)充這兩個(gè)義項(xiàng)。

      附 注

      [1]洛陽博物館.洛陽哀成叔墓清理簡報(bào).文物,1981(7):65—66.

      [2]襄樊市博物館.湖北襄陽團(tuán)山東周墓.考古,1991(9):783—784.

      [3]煙臺(tái)市文物管理委員會(huì),海陽縣博物館.山東海陽縣嘴子前春秋墓的發(fā)掘.考古,1996(9):7.

      1.蔡運(yùn)章.哀成叔鼎銘考釋.中原文物,1985(4).

      2.陳松長.告地策的行文格式與相關(guān)問題,湖南大學(xué)學(xué)報(bào),2008(3).

      3.黃錫全,李祖才.鄭臧公之孫鼎銘文考釋.考古,1991(9).

      4.李學(xué)勤.鄭人金文兩種對讀.∥通向文明之路.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10.

      5.馬承源.商周青銅器銘文選(第四冊).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6.張政烺.哀成叔鼎釋文.古文字研究,1981(5):32.

      7.趙振華.哀成叔鼎的銘文與年代.文物,1981(7).

      猜你喜歡
      鼎銘鄭國銘文
      做別人家的父母
      鼎銘錄遺
      寶藏(2022年12期)2022-03-02 01:52:48
      漢皎光鏡銘文釋考
      東方考古(2021年0期)2021-07-22 06:26:16
      莫余敢侮
      知縣披枷求雨感動(dòng)百姓
      文史博覽(2019年10期)2019-12-16 17:13:16
      君有遠(yuǎn)行鏡銘文釋解
      東方考古(2019年0期)2019-11-16 00:45:58
      鄭國明 立足傳統(tǒng) 再造傳統(tǒng)
      海峽姐妹(2019年6期)2019-06-26 00:52:48
      Bill McDermSouctctes s is no accident孟鼎銘:成功不是偶然
      中國信息化(2016年2期)2016-11-30 16:02:08
      夔膚簠銘文讀箋
      古代文明(2014年4期)2014-02-27 02:54:01
      放風(fēng)箏
      上思县| 凌云县| 翼城县| 石首市| 平和县| 榆社县| 丰台区| 大关县| 永吉县| 呼图壁县| 丰台区| 罗江县| 安福县| 北宁市| 千阳县| 蕲春县| 图木舒克市| 彝良县| 赣榆县| 黑龙江省| 揭阳市| 左权县| 靖边县| 普兰店市| 黔江区| 福建省| 调兵山市| 资兴市| 西安市| 永吉县| 黑山县| 洞头县| 临武县| 高唐县| 北海市| 炎陵县| 富平县| 乌鲁木齐市| 秦安县| 昆明市| 琼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