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緬甸軍政府的轉型及其前景展望

      2012-04-02 03:52:50衛(wèi)
      東南亞研究 2012年4期
      關鍵詞:軍政府文官緬甸

      王 衛(wèi)

      (廈門大學公共事務學院 廈門361005)

      緬甸軍政府的轉型及其前景展望

      王 衛(wèi)

      (廈門大學公共事務學院 廈門361005)

      緬甸;軍政府;文官政府;轉型

      緬甸軍政府的轉型出于國內外壓力。轉型后的文官政府在政治體制上有民主化變革;在行政人事上實行文官主導、軍人公務員并存的體制;在中央與地方關系上擴大了民族自治權;在宗教治理上延續(xù)了對佛教的控制;保留了軍人的主導作用。緬甸文官政府政治前景不容樂觀,但其對民主制度的規(guī)定與對合法性的追求,也為民主政治的發(fā)展提供了契機。

      近年來,緬甸軍人政治的轉型與民主化進程吸引了全球的目光。2008年5月緬甸通過了新憲法;2011年3月,已經辭去軍職的原軍政府總理吳登盛當選為總統(tǒng);總統(tǒng)就職后軍政府隨即宣布解散,“和平與發(fā)展委員會”(簡稱“和發(fā)委”)正式向新政府移交權力,這標志著緬甸實現(xiàn)了從軍政府向民選文官政府的過渡,完成了所謂的“民主路線圖”。與軍政府相比,文官政府在多方面有著顯著的新特點,但對原政策也有一些延續(xù)。雖然緬甸文官政府前景并不容樂觀,但也為民主政治的發(fā)展提供了某些契機。

      一 轉型背景

      緬甸軍政府自1988年政變上臺后,廢除憲法與文官政府,這使其在國內和國際社會上的合法性程度都不高。為求得生存空間,軍政府不得不進行緩慢的民主化改革,并于2003年提出“民主路線圖”,以期向文官政府轉型。因此,緬甸軍政府的轉型是因為其面臨巨大的國內外壓力。

      (一)國內背景

      在經濟上,雖然緬甸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軍政府的經濟體制改革與對外開放政策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因經濟基礎差,市場體制不完善,加上軍政府的經濟壟斷和長期的國際制裁,改革開放的成效仍然不夠顯著,緬甸仍是世界上最不發(fā)展的國家之一。20世紀90年代中期后,緬甸更出現(xiàn)了國外直接投資大幅度減少、高貿易赤字和通貨膨脹高達兩數(shù)位的不利情況。據(jù)美國中央情報局的數(shù)據(jù),2011年緬甸人均GDP按購買力計算為1400美元(若按匯率計算則為795美元),在世界排名第203位;2007年,約32.7%的緬甸國民位于貧困線之下[1]。

      在社會生活上,軍政府時代的緬甸人民生活也相當艱苦。聯(lián)合國2011年人類發(fā)展報告表明,2011年緬甸人類發(fā)展指數(shù)為0.451,在187個國家中排名第149位,屬于“低人類發(fā)展水平”一類。全國約9.4%的人口為“嚴重貧困”;五歲以下兒童中,患有“生長遲滯”的占40.6%,“消瘦”的占29.6%,死亡率約為7.1%;每百萬人口中,約有290人死于自然災害的沖擊[2],這均遠高于其他國家。

      (二)國際背景

      自20世紀70年代民主化浪潮的第三波以來,緬甸軍政府越來越成為國際社會上的另類,加上其長期軟禁在國際社會聲望極高的民主派代表昂山素季,更倍受孤立。

      國際社會對緬甸軍政府采取了全面的制裁性措施。在經濟上,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緬甸進行了嚴厲的制裁,包括限制或禁止投資、貸款和援助,阻止國際組織向緬甸提供貸款或援助,進行貿易制裁等[3]。這使緬甸經濟形勢雪上加霜。在政治上,多數(shù)西方國家不承認軍政府,與其外交級別層次低,并多次呼吁其停止鎮(zhèn)壓反對派,釋放昂山素季,改善人權;聯(lián)合國等國際組織對緬甸的人權問題也普遍采取譴責態(tài)度。2006年,迫于國際壓力,緬甸不得不放棄東盟輪值主席國的地位。雖然以中國為首的國家,包括印度、東盟對緬甸軍政府采取較為務實的接觸性政策,但一直以來,期望緬甸軍政府向文官政府轉型,實現(xiàn)其“民主路線圖”,是國際社會的一致態(tài)度。

      二 轉型特點

      在這樣的背景下,緬甸的軍人政治出現(xiàn)了轉型。轉型后文官政府具有如下特點:

      (一)政治體制變革:一定程度的民主化

      1.議會與選舉制度的恢復

      在軍政府執(zhí)政時期,緬甸憲法被廢除,立法機構被解散,由軍人組成的中央與地方各級和發(fā)委成為國家的核心機構,所有法律都以軍政府的命令形式發(fā)布,因此并不存在議會和選舉制度。

      文官政府恢復了中央與地方的立法機構,并規(guī)定了普選原則。緬甸的最高立法機構為聯(lián)邦議會,實行兩院制,即人民院和民族院。憲法第74條規(guī)定,人民院由以鎮(zhèn)區(qū)和人口數(shù)量為基礎選舉的代表和國防軍總司令提名的軍隊代表共同組成;民族院由各省 (邦)以相同名額選舉產生的代表與國防軍總司令提名的軍隊代表共同組成[4]。其中,軍人代表占人民院的1/4,民族院的1/3。此外,緬甸憲法第391條規(guī)定了普選原則:“在選舉開始的當天年滿十八周歲,享有選舉權的公民和依法享有選舉權的個人都可以參加投票,非完全法律行為能力者除外?!笨梢?,雖然軍隊代表占據(jù)了相當比例,但仍有大量民選代表,以作為文官政府合法性的基礎,這體現(xiàn)了文官政府的基本特征。

      2.多黨民主制的進步

      1988年前緬甸僅有一個政黨即綱領黨,軍政府上臺后,曾在1990年大選前允許政黨注冊,結果有93個政黨參選。但因軍政府不承認選舉結果,對政黨進行了清理,使合法政黨銳減至10個左右。不過在2010年11月的大選中,獲準注冊參選的政黨又增至37個[5]。主要政黨有:反對黨全國民主聯(lián)盟 (民盟)、執(zhí)政黨聯(lián)邦鞏固與發(fā)展黨、民族團結黨、少數(shù)民族政黨如撣邦民主聯(lián)合會、克倫族聯(lián)盟、拉祜族發(fā)展黨等。軍政府雖允許多個政黨存在,但憲法從其長期打壓民盟的態(tài)度可以看出,這主要是為了增強軍政府的執(zhí)政合法性。

      雖然新憲法明確規(guī)定緬甸實行“多黨民主制”,但與軍政府類似,這仍是一種“紀律嚴明”的多黨制。這種“紀律”體現(xiàn)在:“(一)以聯(lián)邦不分裂、民族團結不破裂和主權穩(wěn)固為目標。(二)對國家知恩圖報?!?憲法第404條)雖然憲法第404條也規(guī)定了政黨依法享有組織活動與參加選舉的權利,但第407條又規(guī)定,如果被宣布為非法組織或與非法組織保持聯(lián)系的、接受國外援助的、出于政治目的而濫用宗教的政黨將會被取締。可見在制度層面,緬甸政黨制度的進步并不大。但在實際政治生活中,2010年大選前被軍政府強行解散的民盟又于2012年1月再次獲得合法性,其領導人昂山素季也被允許參加2012年4月的議會補選[6],這可以看作是向真正意義上的多黨制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二)行政與人事制度的變革:文官主導、軍人公務員并存

      1992年緬甸軍政府在中央與地方成立五級和發(fā)委領導國家政權,成員均為現(xiàn)役軍官,和發(fā)委主席還兼任國家元首和總理,統(tǒng)領內閣。在內閣的34個部中,90%的部長由現(xiàn)役或退役高級軍官擔任,并隸屬于軍政府。此外,現(xiàn)役和退役軍官常被臨時抽調或任命為各部、各局及國有經濟企業(yè)的執(zhí)行官和工作人員。政府機構中超過1/3的行政主管都是高級軍官,許多副主管也是如此,他們由內閣任命后經軍政府批準[7]。

      文官政府由文官主導,行政權歸總統(tǒng)??偨y(tǒng)既是國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腦,與兩名副總統(tǒng)、聯(lián)邦部長、聯(lián)邦總檢察長組成聯(lián)邦政府。總統(tǒng)由聯(lián)邦議會全體會議選舉產生,對議會負責;總統(tǒng)發(fā)布具有法律效力的命令應提交聯(lián)邦議會審議通過,否則為無效;議會可對總統(tǒng)進行彈劾。同時緬甸國家權力遵循分權制衡原則:“作為國家權力三大組成部分的立法權、行政權、司法權盡可能地分開行使,并相互制衡。”(憲法第11條)與軍政府類似,中央政府仍然下設34個部,但除國防部、內政部、邊境事務部三個部長為軍官外,其他都由文人擔任[8]。在事務官上,文官政府規(guī)定總統(tǒng)須成立專門的公務員管理機構——聯(lián)邦公務員任免委員會來管理,以選拔、培訓國家公務員及制定國家公務員條例。但憲法第291條又規(guī)定:“作為公務員的軍人因其工作特殊性,須依據(jù)軍隊相關法律實施管理。”將軍隊歸入公務員隊伍,但又不由公務員管理機構來管理,這明顯地留下了軍政府時代的烙印。

      (三)中央—地方關系的變革:民族自治權的擴大

      長期以來緬甸民族問題復雜,矛盾突出,存在大量民族地方反政府武裝。緬甸獨立后,雖然每屆政府上臺都口頭上主張尊重少數(shù)民族的文化與傳統(tǒng),但實際上往往實行中央集權,對少數(shù)民族的文化采取歧視與強制同化的措施,中央與地方關系緊張。

      獨立后的緬甸地方行政區(qū)劃據(jù)緬甸的民族分布特點,分為七省七邦,省之名稱與其首府相同,以緬族人居多;而七邦分別以七個少數(shù)民族來命名。地方政府分為邦或省、縣、鎮(zhèn)區(qū)、村組 (街區(qū))四級。在軍政府時期,地方成立各級和發(fā)委,隸屬于對軍政府負責的邦和省級地方政府,可見軍政府的中央集權很強大。但對民族地區(qū),軍政府給予了一定的自治權。軍政府對民族武裝在不放棄武力鎮(zhèn)壓的同時積極談判,恩威并施,效果顯著。至1999年底,已有17支反政府武裝與政府達成了和解,其中有12支武裝被定為在形式上直屬于中央的“特別行政區(qū)”,擁有較大的自治權,有自己獨立的行政機構和軍隊[9]。

      文官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民族自治權。首先,政府承認少數(shù)民族的文化傳統(tǒng)。憲法第354條規(guī)定,在避免破壞民族團結、不影響其他民族和其他宗教的前提下,少數(shù)民族擁有自由使用本民族的語言、文字、文化、宗教及習俗的權利。其次,對于民族武裝,憲法將其劃歸為邊防軍,在實際操作上則是盡量采取“收編”的方式來實現(xiàn)。目前,克欽新民主軍、果敢同盟軍等武裝已同意改編,但也有不少武裝拒絕收編[10]。再次,在行政區(qū)劃上,新憲法將國號定為“緬甸聯(lián)邦共和國”,國家按聯(lián)邦制組建。在沿襲原七省七邦區(qū)劃的基礎上,又增加了一個由總統(tǒng)直接管轄的聯(lián)邦直轄區(qū)——新首都內比都。新憲法明確規(guī)定了建立民族自治地方的條款,意圖將部分“特區(qū)”建立為5個自治縣、1個自治州,劃歸省邦管理。自治縣與縣平級,而“自治州”則是介于縣與省之間的新行政單位。更重要的是,憲法第17條規(guī)定“國家的行政權分別授予聯(lián)邦、各省和邦,依據(jù)本憲法的規(guī)定授予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權力?!边@明確了自治地方的自治權,因此少數(shù)民族獲得了更多關于地方治理的發(fā)言權。有數(shù)據(jù)表明,目前在7個邦的立法機構中,少數(shù)民族政黨在欽邦、克欽邦、若開邦和撣邦占有25%以上席位,這意味著他們可以申請召開特別立法會議或對地方官員提起彈劾[11]。

      但是這種自治權仍很有限,這個號稱“聯(lián)邦制”的國家卻并沒有在憲法中體現(xiàn)出多少聯(lián)邦制的分權特征,也沒有看到省與邦的本質區(qū)別。比如,在財政權上,憲法第254條規(guī)定省、邦政府按稅收項目征稅,上繳省、邦財政基金,并“依法使用省、邦財政基金”。在人事權上,憲法第261條又規(guī)定省邦行政長官由總統(tǒng)任命,并提交省邦議會通過;但同時也規(guī)定,“在不能舉證說明不符合省、邦行政長官條件的情況下,省、邦議會無權否決總統(tǒng)提名的人選。”而且,總統(tǒng)也可對省、邦機構進行改組。因此,有學者認為,盡管各省邦有其獨立的立法、司法、行政機構,但實際上地方的權力仍受到高度限制,而在聯(lián)邦層面上,少數(shù)民族仍然很難在與其聚居地區(qū)有關的問題上產生什么影響[12]。目前,民族武裝與中央政府的矛盾仍然存在,常會爆發(fā)一些小規(guī)模的軍事沖突??梢姡姑褡宓胤秸嬲@得自治權,使民族武裝全部被收編,實現(xiàn)和平,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四)宗教治理政策的延續(xù):防止佛教勢力對政治的介入

      緬甸絕大多數(shù)居民信仰小乘佛教,佛教僧侶社會地位高、影響大,加上僧侶長期積極參與政治,是一支舉足輕重的政治力量,宗教政策一直是政府工作的重點。在20世紀80年代末,因僧侶積極參加反對軍政府的民主運動,軍政府加強了對佛教和僧侶的控制;但鑒于佛教的特殊地位,軍政府又大力弘揚佛教,改善政府與僧侶的緊張關系。1990年,軍政府為限制僧侶干擾政治,頒布了《僧侶組織法》;1991年,軍政府內政部成立佛教傳播發(fā)展局,1992年升格為宗教部[13]。但是軍政府還常就重大問題征求僧侶的意見,政府重大活動必須有僧侶到場,甚至在必要時還邀請高僧調解與少數(shù)民族武裝的分歧。不難看出,軍政府對佛教及僧侶的壓制與推崇,都是為了獲取其執(zhí)政的合法性。

      文官政府并未對宗教治理政策做出明顯的改變。憲法第34條規(guī)定了宗教自由,但這“不能與社會治安、公民道德、公民健康以及與本憲法其他條款相沖突”。此外還明確了政教分離的原則 (如憲法第392條規(guī)定神職人員不得有被選舉權),也明確延續(xù)了對宗教的控制:“禁止出于政治目的濫用宗教,旨在挑起民族和宗教團體之間相互仇恨、敵對和分裂的圖謀或行為都將被視為違反憲法,可制定相關法律予以懲罰?!?(憲法第364條)更重要的是,憲法第360條規(guī)定:“雖然已賦予宗教信仰自由的權利,但是為了人民利益和改革需要,不禁止國家立法更改?!笨梢?,文官政府仍然嚴格防范佛教勢力對政治的介入。

      (五)仍然保持軍隊在文官政府中的關鍵地位

      緬甸長期受軍政府統(tǒng)治,軍人早已形成了一個特殊的利益集團,而此次轉型亦由軍政府主導,軍人自然會設法保證自己在政治上的優(yōu)勢地位。因此,雖然軍政府已經宣布交權,但憲法仍規(guī)定國防軍“享有獨立處理所有與軍隊有關事務的權力”(憲法第20條),并“始終堅持軍隊能參與和擔負對國家政治生活的領導” (憲法第6條)。可見,軍隊不僅有其獨立的利益,還試圖壟斷政治權力,在國家政治中發(fā)揮主導作用。

      1.軍隊在緊急情況下有接管民選政府的權力

      新憲法第20條規(guī)定,“保持聯(lián)邦不分裂、民族團結不破裂和主權穩(wěn)固是國防軍的主要任務?!币虼?,“如果發(fā)生以暴亂、使用武力等暴力方式奪取國家權力或做此種努力,導致聯(lián)邦分裂、民族團結破裂和國家主權喪失的緊急狀況時,國防軍總司令有權根據(jù)本憲法的規(guī)定接管和行使國家權力?!?憲法第40條)若軍隊接管權力,“不論憲法中做如何規(guī)定,除總統(tǒng)和副總統(tǒng)之外,依據(jù)憲法經有關議會同意任命的政府機構成員、自治地方管理機構及其成員須停止履行職責?!?憲法第418條)“授予國家權力的國防軍總司令可行使立法、行政及司法權?!?憲法第419條)而且“在宣布實施緊急狀態(tài)的期限內,國防軍總司令可在必要的地區(qū)限制或中止公民的一項或數(shù)項基本權利?!?憲法第420條)這就意味著一旦有軍方認為的“緊急情況”出現(xiàn),軍隊將會收回所有政治權力,終結文官政府,甚至限制公民權,回到軍政府的集權專制狀態(tài)。

      2.軍隊對立法權的控制

      如前所述,軍隊在中央與地方議會的兩院均有數(shù)量可觀的代表,聯(lián)邦議會人民院的1/4和民族院的1/3議會代表直接由國防軍總司令提名產生,而不經由選舉。具體而言,軍隊代表在人民院440席中占110席,而在民族院168席中占56席。在地方層面也是如此,憲法第14條規(guī)定:“國防軍總司令依據(jù)本憲法規(guī)定數(shù)量提名的軍人作為議員參加聯(lián)邦議會、省和邦議會?!边@種情況在世界上是罕見的。軍人議員與代表原政府利益的議會第一大黨——鞏固與發(fā)展黨勢力疊加,足以保證軍人對立法權的絕對控制,使其合法地主導緬甸政府。

      三 轉型的前景展望

      盡管緬甸文官政府已取代了軍政府,但是憲法仍賦予了軍人在政府中的決定性地位,而在現(xiàn)實中,所謂“文官政府”仍名不符實,其核心成員主要仍來自前軍人政權。軍方勢力除了控制議會外,對行政權影響也很大。不僅總統(tǒng)吳登盛是前軍官,而且在內閣34個部長中,雖只有3名現(xiàn)役軍官,但真正的文人部長僅4人,其他皆為前軍人[14]??梢姡娙吮厝粫谖磥碚沃欣^續(xù)扮演重要角色,甚至不能排除其終結文官政府的可能。因此,不少學者悲觀地認為緬甸文官政府政治前景不夠明朗,政治發(fā)展之路不會順暢。

      在許多西方觀察家看來,2010年大選是不自由、不公正的,它將許多反對黨排斥在外,并剝奪了許多少數(shù)民族的選舉權,在競選中對言論出版自由進行限制,民眾參選率也僅有30%,而非官方宣稱的76%[15]。選舉被軍人操控,其實質是將軍人的權力通過憲法和大選“漂白”。也有中國學者認為,緬甸憲法成了將軍們用來束縛民選政府的鐐銬,在這樣的制度安排下,選出來的總統(tǒng)及其政府只能在軍人的權力牢籠里,淪為他們的“傀儡”和“玩物”,是一種“畸形政治”[16]。甚至有學者悲觀地表示:鑒于新憲法賦予軍隊的合法壟斷地位,2010年的選舉實際上是一種倒退[17]。

      但不可否認,將公共權力移交給民選政府后,緬甸確實在發(fā)生變化,翻開了歷史新的一頁。為回歸國際社會,新政府也做出了更多行動,如釋放大量政治犯、允許昂山素季參選、簽署允許民眾和平示威的法令等,都收獲了正面評價。尤其是美國國務卿希拉里2011年12月訪緬,與吳登盛和昂山素季會談,支持緬甸社會改革,更是被國際社會視為標志性事件[18]。因此,在不明朗的前景中也會有些希望之光,它為民主化提供比以往更多的契機。

      首先,新憲法明確規(guī)定了民選總統(tǒng)、兩院制和競爭性多黨制等民主制度。盡管這在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但原則一旦確立,就會逐步形成對既得利益者的沖擊,最終可能使名義上的民主變得更真實。緬甸政府于2012年再次承認民盟為合法政黨,允許其參與議會補選,這必然會推動軍人勢力與文人勢力之間在國會的爭奪。這對削弱軍隊勢力、促進民主化進程是有積極意義的。

      其次,民選政府上臺后必然會設法增加其合法性,這就意味著它必然會廢除軍政府時代失敗的政策,力求更好的政績,否則就會面對更大壓力。盡管首任總統(tǒng)吳登盛是退休軍官,但畢竟已是“文人”,他會有興趣將軍隊排除在政治之外以保持他自己的權力,而且,他也會將更多的精力花在諸如教育、醫(yī)療、經濟發(fā)展等國內事務上[19]。事實也是如此。為發(fā)展經濟,新政府在內閣新設了工業(yè)發(fā)展部;為了進一步吸引外國投資,政府于2011年1月頒布了《經濟特區(qū)法》,并將與泰國公司合作,在土瓦地區(qū)建設第一個較大的經濟特區(qū)[20]。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對前景的樂觀展望是有條件的。軍方仍然存在合法接管政府或發(fā)起軍事政變的可能性,這是緬甸政治前景的最大變數(shù)。但若緬甸能維持較平穩(wěn)的政局和較快的經濟發(fā)展,緬甸的民主力量將會在國際社會的關注下緩慢成長,在不久的將來 (如再經歷兩、三屆政府后)就可逐步削弱軍方對政治的影響,降低軍事政變的可能性,實現(xiàn)較為公正的選舉,最終實現(xiàn)“民主路線圖”所期望的“現(xiàn)代化的、發(fā)展進步的、民主的國家”的目標。

      【注 釋】

      [1]以上數(shù)據(jù)參見美國中央情報局 (CIA)網(wǎng)站,https://www.cia.gov/library/publications/the-world-factbook/geos/bm.html,2012年2月20日。

      [2]以上數(shù)據(jù)來自聯(lián)合國《2011年人類發(fā)展報告》,http://www.un.org/zh/mdg/report2011/pdf/report2011.pdf,2011年11月8日。

      [3]李晨陽、祝湘輝:《西方國家對緬甸的制裁措施》,《國際資料信息》2010年第5期。

      [4]關于緬甸新憲法全文中譯版,可參見緬甸宣傳部印刷與書籍發(fā)行公司:《緬甸聯(lián)邦共和國憲法》,《南洋資料譯叢》2009年第1、2、3、4期,2010年第1期。下文中憲法引文均不再一一注明出處。

      [5]以上數(shù)據(jù)參見《緬甸政治》,中國駐緬大使館網(wǎng)站,http://mm.china-embassy.org/chn/ljmd/abad/t46916 7.htm,2012年2月20日。

      [6]《昂山素季參加本黨黨員議會補選競選活動》,新華網(wǎng),2012年1月30日,http://www.gx.xinhuanet.com/dm/2012-01/30/content_24607546.htm。

      [7]〈澳〉約翰·芬斯頓主編,張錫鎮(zhèn)等譯《東南亞政府與政治》,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203頁。

      [8]《緬甸新政府由34個部組成》,2011年2月10日,鳳凰網(wǎng),http://finance.ifeng.com/roll/20110210/3382416.shtml

      [9]李晨陽:《影響緬甸民主化進程的主要政治勢力》,《當代亞太》2006年第4期。

      [10]李晨陽:《緬甸:2010—2011年回顧與展望》,《東南亞縱橫》2011年第4期。

      [11]李晨陽: 《緬甸新政府的變與不變》, 《世界知識》2011年第9期。

      [12]Morten Pedersen,“The 2010 Elections and the Prospects for Change in Burma”,AIIA Policy Commertary:Democracy and Discontent:The 2010 Elections in Myanmar,The Australian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2010,p.19.

      [13]黃鶯:《緬甸民族宗教概況》,《國際資料信息》2003年第8期。

      [14]同[11]。

      [15]Sean Turnell,“Myanmar in 2010,Doors Open,Doors Close”,Asian Survey,Vol.51,No.1,2011,p.148.

      [16]李因才: 《緬甸民主“試水”:向專制告別?》,《廉政瞭望》2010年第23期。

      [17]王子昌:《進步還是倒退?——政治發(fā)展視野下的緬甸2010年選舉》,《東南亞研究》2011年第2期。

      [18]《希拉里稱美國將提供援助鼓勵緬甸改革》,南方日報網(wǎng),2011年12月2日,http://epaper.nfdaily.cn/html/2011-12/02/content_7033149.htm。

      [19]Morten Pedersen,“The 2010 Elections and the Prospects for Change in Burma”,AIIA Polity Comertary:Democracy and Discontent:The 2010 Elections in Myanmar,The Australian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2010,p.21.

      [20]同[11]。

      The Transition of Myanmar's Military Government and Its Prospects

      Wang Wei
      (School of Public Affairs,Xiamen University,Xiamen 361005,China)

      Myanmar;Military Government;Civilian Government;Transition

      The political transition of Myanmar based on the pressures at home and abroad it faced.There are some new features in the civilian government:the political system is more democratic;the government is led by the civil officials with the military official coexistence;the minorities obtain more autonomic powers;Buddhism is still prevented from involving in politics;military junta still reserves crucial political influence.The politics prospect in Myanmar looks gloomy,but the regulation of democratic constitution and the civilian government's pursuit of political legitimacy also provide some opportunities to develop democracy.

      D733.7

      A

      1008-6099(2012)04-0033-06

      2012-02-24

      王衛(wèi),廈門大學公共事務學院政治學理論專業(yè)2010級博士生。

      【責任編輯:吳宏娟】

      猜你喜歡
      軍政府文官緬甸
      緬甸記憶
      北極光(2018年5期)2018-11-19 02:24:02
      緬甸全國民主聯(lián)盟與軍政府關系演變及其原因探析
      山東青年(2018年6期)2018-11-06 05:50:56
      陜西華陰市唐宋素墓發(fā)掘簡報
      考古與文物(2018年3期)2018-09-05 09:55:10
      西方文官制度中職務常任原則的演進與嬗變
      法制博覽(2017年22期)2017-01-26 16:57:32
      美擔憂特朗普內閣成“軍政府”
      緬甸非常之旅
      華人時刊(2016年13期)2016-04-05 05:50:10
      泰國計劃8月成立新政府
      《WATER FESTIVAL-2》
      海峽影藝(2013年3期)2013-11-30 08:16:02
      北京政府時期文官任用制度的運作成效
      斗聯(lián)話諧音
      禹城市| 柯坪县| 谷城县| 清苑县| 高尔夫| 于都县| 浑源县| 山阳县| 岗巴县| 英山县| 荥阳市| 南召县| 济阳县| 石家庄市| 获嘉县| 依安县| 准格尔旗| 梁山县| 长岛县| 上犹县| 天等县| 海盐县| 仁化县| 张家港市| 麟游县| 潞城市| 固阳县| 远安县| 固镇县| 大竹县| 名山县| 邵阳市| 汝南县| 临夏市| 福建省| 五华县| 客服| 民丰县| 邢台县| 阳西县| 牙克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