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德里克后殖民主義意識形態(tài)批判理論探析

      2012-04-02 12:55:55朱彥振
      大慶師范學院學報 2012年2期
      關鍵詞:第三世界德里克后殖民

      朱彥振

      (南京政治學院 一系,江蘇 南京 210003)

      阿里夫·德里克(Arif Dirlik,1940—)是美國著名的“左”派歷史學家,是晚期馬克思主義的主要代表之一。其代表作主要有《革命與歷史: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的起源(1919—1937)》(1978)、《后殖民氛圍:全球資本主義時代的第三世界批評》(1997)、《后革命氛圍》(1999)、《跨國資本時代的后殖民批評》(2004)等。后殖民主義意識形態(tài)批判是德里克意識形態(tài)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主要從后殖民主義的概念內涵、后殖民主義的基本觀點和后殖民主義的本質等三個方面來加以論述。

      一、后殖民主義概念的內涵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后,亞、非、拉各洲殖民地通過斗爭相繼獲得了政治獨立,但其在經濟和社會發(fā)展中仍然遭到種種困難和挫折,因為帝國主義國家在世界經濟、政治和軍事格局中居于支配地位,主導著弱勢國家和地區(qū)的發(fā)展,甚至出現前殖民地國家再度殖民化的現象。在此情形下,怎樣理解當今世界上出現的后殖民主義思潮,就成為一個極為重要的理論和實踐問題。

      后殖民主義是一種興起于20世紀70年代末,并在20世紀80年代末90年初產生廣泛影響的西方社會思潮。根據其理論傾向的不同,后殖民主義可分為三個流派:一是以賽義德、斯皮瓦克和霍米·芭芭為主要代表的后結構主義流派;二是以莫漢蒂為主要代表的女性主義流派;三是以阿赫默德為主要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流派。那么,什么是后殖民主義呢?對此,學者們也是眾說紛紜。有的學者認為,今天通常所說的后殖民主義實際上包括了這樣兩個概念:后殖民理論思潮和后殖民地文學。有的學者則認為,后殖民有兩種含義:一是時間上的完結,從前的殖民控制已經結束;另一個含義是意義的取代,即殖民主義已經被取代,不復存在。有的學者則指出,所謂后殖民,可以在三重意義上把握:一是用以指稱曾經淪為殖民地而今已經獲得獨立的民族國家及其人民,如后殖民國家、后殖民知識分子;二是用以指稱對西方文化殖民的歷史事實及其后果的研究、反思和批判,如后殖民理論、后殖民批評;三是用以指稱殖民主義時代結束以后以來的全球政治、經濟和文化格局,如后殖民世界、后殖民時代。[1]51這正如德里克所說的:“現在我們所談論的后殖民所涉及的領域如此之廣,而且又顯得那樣的內在不一致,因而連那些賦予它以理論地位的學者們也無法解釋清楚這種理論究竟是何種模樣,于是他們對這個術語闡述完畢后就隨即對它敬而遠之?!盵2]19

      關于“后殖民主義”的概念內涵,德里克通過系統(tǒng)研究后提出了自己的獨特觀點。德里克認為,“后殖民”這一術語在不同用法中帶有多種含義,為了分析起見,需要對它們加以區(qū)分。德里克說:“在我看來,這個詞的三種用法格外顯著(和重要):(a)從字面意義上描述曾是殖民地的社會的狀況,這種用法中它具體有所指,比如‘后殖民社會’或‘后殖民知識分子’。不過,需要說明的是,這里所說的殖民地既包括以前歸屬于第三世界的那些地方,也包括像加拿大和澳大利亞這個通常與第一世界聯系在一起的移居者的殖民地。(b)描述殖民主義時期之后的全球狀況,這種用法中它的所指多少有些抽象而不那么具體,就其模糊性而言也與早期的一個術語,第三世界,不相上下,實際上它本來就是想要替代那個術語的。(c)描述論及上述狀況的一種話語,這種話語是通過由這些狀況產生的認識論和精神的方向來傳達的?!盵3]114從德里克的論述可知,人們對后殖民主義的用法主要有三種內涵:一是對前殖民地社會狀況的一種真實描繪,如后殖民社會或后殖民知識分子;二是對殖民主義時代以后的全球狀態(tài)的描述;三是一種關于上述全球狀態(tài)的描述的話語,而且這種話語的認識論和心理取向正是上述全球狀態(tài)的產物。德里克在對這些用法進行詳盡的討論后指出:“后殖民,與其說是對一種事物的描述,倒不如說是一種話語,這種話語試圖用那些將自己看成是后殖民知識分子的(或者漸漸將自己這樣看待的)知識分子的自我形象來建構世界;重申我最初的說法,他們是走入第一世界學術圈的第三世界的知識分子,他們對于后殖民性的關注看上去好似是表達了對自己身份感到的痛苦,實際上更多地表達了一種新找到的力量?!盵3]124由此可知,在德里克看來,所謂后殖民主義,就是指進入第一世界學術圈的第三世界的知識分子,基于歐洲殖民主義的歷史事實及由此產生的現實后果,以后殖民知識分子的自我形象來建構世界時所形成的一種話語。

      二、后殖民主義的基本觀點

      德里克認為,后殖民主義的基本主題就是:質疑殖民主義及其遺產,摧毀歐洲中心主義,取代民族主義和馬克思主義,闡明統(tǒng)治話語,迫使人們徹底地重新思考并重新塑造由殖民主義和西方統(tǒng)治創(chuàng)造并認可的知識形式和社會特性。在德里克看來,后殖民主義的基本觀點主要有六個方面:

      第一,否定一切主導敘述,特別是批判歐洲中心主義。后殖民主義認為,霸權的歐洲中心主義假設已深入這些主導敘述中,而這些主導敘述在從前一起被用來表述第三世界的歷史,為了清除那些假設,摒棄主導敘述就是必要的。對此,德里克總結說:“后殖民批評摒棄了所有的主導敘述,鑒于當今最強大的主導敘述是啟蒙時代之后歐洲建構歷史的產物,是歐洲中心主義的,后殖民批評便將對歐洲中心的批判作為自己的中心任務?!盵3]116

      第二,否定一切現代化敘事。德里克指出:“在這些要加以摒棄的主導敘述中,首當其沖的便是現代化敘事,無論是資產階級的表現形式還是馬克思主義的表現形式,都要摒棄。資產階級的現代化(‘發(fā)展主義’)代表的是‘殖民現代性……以經濟發(fā)展的形式’進行的革新和重新部署。馬克思主義盡管拒絕資產階級的現代化,但卻用生產方式的敘述構架探索過程,在這種敘述中后殖民歷史似乎是在資本主義之前的一個過渡(或者說是一個夭折了的過渡期),這樣馬克思主義就永久保留了資產階級現代化的目的論假設?!盵3]116德里克進一步補充說,后殖民主義摒棄生產方式的敘述并不意味著摒棄馬克思主義,因為后殖民批評承認馬克思主義給了它很大的啟發(fā)。

      第三,否定東方主義和民族主義。德里克說:“東方主義把殖民地建構為歐洲的他者,而這個他者被貶抑成沒有歷史的本質,因此不必贅言,東方主義也是必須摒棄的??墒沁@樣一來也必須摒棄民族主義,因為它在挑戰(zhàn)東方主義的同時,(通過肯定歷史中的民族本質)保留了東方主義的本質主義及其表現步驟?!盵3]116

      第四,否定一切“奠基性的”歷史寫作,并進而否定資本主義。根據普拉卡什的說法,奠基性的觀點認為:“歷史終究是奠基于某種同一性并通過這種同一性得以表現——個體,階級,或是結構——這種同一性是不能被深入分解成多樣成分的。”[3]117德里克認為,由于后殖民主義要拒斥一切空間上的同一化和時間上的目的論,這就要求摒棄一切“奠基性的”歷史寫作。同時,由對“奠基性的”史學的摒棄所引出的結論就是:“既然‘我們沒辦法用資本主義的發(fā)展來定位印度歷史,同時又去抗爭資本主義對當今世界的同一化’,那么就得把資本主義作為一種‘奠基性的范疇’加以摒棄?!盵3]117

      第五,倡導“后奠基性的歷史”,否定本質和結構,同時又肯定多樣性,摒棄對“第三世界主體”的任何固定,摒棄任何將第三世界看作一個范疇的做法,并進而否定資本主義的世界結構。對此觀點,德里克補充說:“作為‘奠基性范疇’的資本主義和結構被摒棄了,但上面的陳述中卻并未提到資本主義建構世界,不管世界內部的種種歷史如何多種多樣,如何參差不齊,資本主義建構的世界都是歷史的一個構成契機?!盵3]117

      第六,后殖民批評把注意力從“民族根源”轉移到了“主體位置”。德里克認為這一點很能代表當今全球關系中的后殖民立場,并具體產生了以下五方面的后果:“定位政治”要比通過固定范疇所表述的政治更為重要(在這里,固定范疇指的是民族,但顯然也是指像第三世界、階級,還有其他這樣的范疇);第一世界/第三世界的位置也許不是可以互換的,但不管怎樣卻具有流動性,這就隱含了一種必然性,在表述它們的關系時,即便不放棄二元對立,也要有所修正;在這些關系的形成過程中,地方交流起的作用要比全球結構更重要,這就意味著最好歷史地去理解這些關系,而不是結構地去理解“固定”的它們;后殖民主體具有“混雜性”或“中間性”的特點,而固定的范疇或二元對立概念是無法將這些特性完全包羅的;后殖民批評的焦點在于“后殖民”主體,甚至將主體之外的世界統(tǒng)統(tǒng)排除,因此,后殖民性所意味的全球狀況至多屬于“后殖民”主觀性和認識論的那個世界的外化。[3]118

      針對后殖民主義紛繁復雜的理論觀點,德里克從六個方面清晰地概括了后殖民主義的基本觀點,有助于我們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視角出發(fā),更好地認識和理解這一社會思潮,并把握其精神實質。

      三、后殖民主義的本質

      針對后殖民主義的本質,德里克深刻指出:“不論就其對過去所摒棄的東西而言,還是就其對現在所贊同的東西而言,那些‘后殖民批評’聲稱所擁有的主題都回應著某些關切和取向,這些關切和取向來源于一種新的世界形勢,而這種形勢在過去十年中也成為全球意識的一部分。這里我指的是新近形成的世界形勢,造成這種形勢的是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內部的轉化,是全球資本主義的出現,全球資本主義有不同的描述方式,如靈活生產,后期資本主義等等,它‘打亂’了早先全球關系的種種概念,尤其是那些被諸如殖民者/被殖民者,第一世界/第三世界,或‘西方和其他地區(qū)’之類的二元論涵蓋的關系,而在所有這些關系中全球政治組織的單位理所當然地是民族國家?!盵3]112在德里克看來,“后殖民批評家們”之所以受到尊崇,就是因為他們以及他們所代表的批評方向順應了全球資本主義這一新的世界形勢提出的概念需求。不過,他們也存在著嚴重的問題,即“論及后殖民主義的意識形態(tài)和它在當代資本主義語境中的關系,后殖民批評家們除了蜻蜓點水地偶爾一談,大部分都緘口不語,甚至否定資本主義在歷史中的‘奠基性’作用,借此掩蓋這種可能存在的關系加以考慮的必要性”[3]113。德里克認為,只有認真考慮后殖民主義觀念與當代資本主義語境的具體關系,才能真正把握其理論實質。對于后殖民主義的本質,德里克主要指出了以下兩點:

      第一,后殖民性觀念與全球化資本主義意識之間存在著對應關系。德里克說:“我認為在20世紀80年代,對于后殖民性觀念的文化批評漸漸熱門,而與之并駕齊驅的是漸漸興起的全球資本主義的意識?!盵3]113德里克進一步指出:“有必要強調一下,指出后殖民主義與全球資本主義之間存在聯系并不意味著全球資本主義是后殖民主義的‘原因’,或者后殖民主義僅僅是全球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tài)表述。恰恰相反,可以說,后殖民主義本身是正在形成中的全球資本主義的文化/意識形態(tài)組成要素;這不僅有助于我們理解后殖民主義何以產生,而且可以解釋它何以迅速風靡思想界。”[3]95在此基礎上,德里克說:“作為思想和文化現象的后殖民主義,若脫離了它產生時的物質環(huán)境,則不可理喻。畢竟,后殖民主義不是空中樓閣,它標示著一些知識分子態(tài)度上的變化,他們自覺改變了前輩知識分子認識世界的方式。”[3]95正如馬克思所說:“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凡是把理論引向神秘主義的神秘東西,都能在人的實踐中以及對這個實踐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決。”[4]501德里克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深入剖析了后殖民主義產生的社會實踐根源,使人們認清其理論實質。

      第二,后殖民性觀念滿足了資本主義世界經濟發(fā)展所產生的概念需求。德里克說:“‘后殖民批評’中的批評主題的感染力跟它們對概念需求的應和大大有關,這些概念需求是由全球關系的轉化提出的,而全球關系的轉化又是由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內部的變化引起的。”[3]113在此基礎上,德里克深刻指出:“描述來自第三世界的知識分子的后殖民與描述這種世界形勢的后殖民是有所不同的,有必要對它們加以區(qū)分。在后一種用法中,這個術語在政治意義上和方法論意義上都把某種形勢神秘化了,而這種形勢表現的不是對先前統(tǒng)治方式的消滅,而是對它們的更換重構?!盵3]113德里克主要關注是后一種用法,即描述全球化資本主義世界形勢的“后殖民主義”。對此德里克進行了深入的分析:“現代殖民主義最顯著的特征正是它與擴張中的資本主義秩序的關系,這一秩序滋養(yǎng)了殖民主義,并使它成為一種全球現象。由于同樣的原因,資本主義辯證法不可分割地糾纏于全球關系辯證法中(從民族間到民族到地方)以及現在與過去的關系中?!盵3]94-95而后殖民論將后殖民性延伸到過去,將自身產生的條件與造成過去對殖民主義不同反應的條件混淆了。而實際上,這一殖民的過去與“后殖民的現在”仍通過資本主義聯系在一起,并未發(fā)生實質性變化。德里克說:“問題在于澄清資本主義內部的變動,它如何使殖民主義從資本主義發(fā)展的前提變?yōu)檎系K,因而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fā)展要求把從前作為歐美資本主義的對象的殖民地居民整合為獨立主體。后殖民論拒絕回答這一問題(理由是這一問題使資本主義成為‘基礎’范疇),反而將后殖民性延伸至過去,仿佛現在與過去無甚區(qū)別,從而為資本目的論提供了文化與意識形態(tài)借口。”[3]95正是這個意義上,可以說,后殖民觀念與全球化資本主義是一種共謀關系。在德里克看來,“后殖民”在全球化資本主義霸權中的共謀作用在于,后殖民主義把注意力從當前社會、政治和文化的統(tǒng)治問題上轉移開,淡化了自己與本身產生條件即全球化資本主義的關系,雖然它表面看去支離破碎,但卻是全球關系的構成原理。

      綜合以上,我們可以說,后殖民主義表面上很具有批判性,本質上卻是全球化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tài)同謀。德里克總結性地說:“‘后殖民性’也很有吸引力,因為它偽飾了一些權力關系,這些關系給這個看上去沒頭沒緒的世界點出了頭緒,它還設計出對世界的一種理解方式,既能鞏固霸權,也能顛覆一切可能發(fā)生的反抗?!笾趁衽u家’盡心盡力地對意識形態(tài)霸權的舊形式進行了切中要害的批判,但對其在當代的形式至今卻沒說什么。實際上,他們一邊否定了結構,一邊又肯定了壓迫和解放問題中的地方要素,這樣一來,在表面的分解和流動中整體化結構繼續(xù)發(fā)揮作用的種種方式就被神秘化了。”[3]144在德里克看來,后殖民批評家是披著狼皮的羊,不管其對過去的批判如何激烈,對資本主義現實的緘默不語,客觀上成為全球資本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一個組成要素。

      [參考文獻]

      [1] 孫晶瑤.后殖民主義理論與文學批評[J].文教資料,2007(32).

      [2] 阿里夫·德里克.跨國資本主義時代的后殖民批評[M].王寧,等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3] 阿里夫·德里克.后革命氛圍[M]. 王寧,等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

      [4]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猜你喜歡
      第三世界德里克后殖民
      超越霸權中心主義——主權平等的第三世界歷史經驗
      全球化之下的少數族群——霍米·巴巴后殖民理論淺探
      Heroes and Villains (II)
      英語世界(2018年6期)2018-11-29 03:14:11
      德里克·懷特
      NBA特刊(2018年14期)2018-08-13 08:51:28
      后殖民解讀與性別研究的有機結合
      ——評《后殖民女性主義視閾中的馬琳·諾比斯·菲利普詩歌研究》
      德里克·羅斯招牌動作之偷天換日
      NBA特刊(2017年12期)2017-09-03 04:08:04
      黑暗月光下的非洲叢林——《大河灣》的后殖民生態(tài)解讀
      《女勇士》的后殖民女性主義研究
      文學教育(2016年18期)2016-02-28 02:34:31
      糟糕的作品
      激進反對派要香港仿效“第三世界”
      罗江县| 宝山区| 扬中市| 桐城市| 中西区| 泸水县| 望谟县| 绿春县| 老河口市| 静海县| 麻江县| 池州市| 凤翔县| 渝中区| 马尔康县| 台前县| 崇义县| 玛纳斯县| 怀远县| 安福县| 望城县| 昆山市| 济源市| 淅川县| 蕉岭县| 广汉市| 嘉祥县| 通海县| 赞皇县| 南昌市| 滕州市| 开化县| 绥滨县| 涟水县| 闵行区| 普格县| 拉萨市| 宿州市| 开原市| 辽源市| 彰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