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陽
循證護理是在循證醫(yī)學影響下發(fā)展而來的一種護理理念,是護理人員在計劃其護理活動過程中,審慎、明確、明智地運用最佳科學證據,并使之與熟練的臨床知識和經驗相結合,參照患者的愿望,在某一特定領域作出符合患者要求的護理決策過程。靜脈抽血是臨床護理工作中常用的技術操作,為艾滋病(AIDS)患者靜脈抽血,由于AIDS在全世界是一種不能治愈的傳染病,經血液傳播尤為常見。由此給抽血護士帶來一定的壓力及挑戰(zhàn),既要給患者提供優(yōu)質護理服務又要確保護理安全。2008年3月~2010年10月,將循證護理運用于感染科門診抽血中,收到良好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對象為我院感染科門診抗病毒治療的AIDS患者,每月抽血復查肝、腎功能及血常規(guī),共13 881人次,其中男9301人次,女4580人次。年齡22~90歲。職業(yè)為工人、農民、干部、司機、經商、無業(yè)。
2.1 提出循證問題 在臨床護理工作中,成立循證小組,由護士長及三位高年資主管護師組成,提出抽血中需要解決的護理問題:患者心理特征與關懷,采血部位選擇,靜脈血管充盈不良,拔針后按壓法指導,防止標本溶血,職業(yè)防護。
2.2 循證支持 根據提出的問題,在萬方數據庫進行系統(tǒng)文獻查詢,查閱有關的護理文獻,以尋找來源于研究領域的實證。
2.2.1 患者心理特征與關懷 AIDS患者因疾病的折磨,特別是病重或治療不順利時,易產生悲觀、焦慮、恐懼、抑郁、孤獨、自卑心理,希望得到優(yōu)質護理服務[1]。有報道[2]人性化護理以尊重患者的生命價值、人格以及尊重個人隱私為核心,其目的就是為患者營造一個舒適的就醫(yī)環(huán)境。面對急劇增加的AIDS患者,歧視只能將本已不幸的生命逼向絕路,而關愛則能使絕望的心靈感受到陽光[3]。有報道[4]全程護理服務模式的內涵為護士在護理服務過程中以人為本,關愛生命與健康,將“以患者為中心”作為護理理念,思考“我能為患者做什么?”把人性化護理觸入護理的全過程。
2.2.2 采血部位選擇 首選肘正中靜脈、貴要靜脈,可避免因血量不夠或重新穿刺而影響標本質量。
2.2.3 靜脈血管充盈不良 某些患者因注射毒品造成靜脈受損,靜脈充盈不良,有報道[5]在被選靜脈穿刺點上方20 cm,10 cm處各扎1根止血帶,能明顯改善血管充盈度,提高靜脈穿刺成功率及抽血成功率。
2.2.4 抽血后按壓法指導 有報道[6]抽血后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指導患者正確的按壓法,護士用無菌棉簽按壓皮膚和靜脈兩個穿刺點后,再囑患者用拇指指腹壓住棉簽,能有效地預防穿刺部位淤血。對文化程度較低者,要耐心指導,年老體弱無人陪護無能力按壓者,護士協(xié)助按壓。此外有報道[7]血小板凝集時間為2~5 min,按壓時間應>5 min,如選擇粗大靜脈則將按壓時間延長到10 min,以保證達到止血作用。
2.2.5 防止標本溶血 有報道[8]止血帶捆扎時間不宜過長,連接負壓管后將試管向右傾斜45°。搖勻抗凝試管時動作要輕緩,以防標本溶血。
2.2.6 職業(yè)防護 艾滋病科護士心理狀態(tài)欠佳,尤以焦慮、抑郁、強迫為突出[9]。職業(yè)暴露原因:恐懼、精神緊張致操作失誤;沒有遵守安全操作規(guī)程。有研究表明[10],只需0.004 ml含有HIV的血液足使受傷者感染HIV,如果一個被血液污染的鋼針刺傷戴有一層乳膠手套或聚乙烯手套,醫(yī)務人員接觸的血量比未戴手套可能接觸的血量少50%以上。預防職業(yè)暴露措施,在護理隊伍中普及AIDS知識和防護技能,多次舉辦有關AIDS知識專題學習班,提高護士對HIV的心理承受能力及暴露時應急措施。護理人員加強自我防護,在工作中嚴格操作規(guī)程,防止醫(yī)源性感染。
2.3 制定護理計劃 對上述科研實證的有效性、實用性及優(yōu)點進行謹慎評審,將所獲得實證和臨床專業(yè)知識、經驗與患者需求相結合,制定出護理計劃。
2.3.1 樹立“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營造一個安靜、整潔、通風采光良好的抽血環(huán)境,從“要我服務”到“我要服務”轉變意識,尊重患者權益,保護其隱私。護士戴著口罩,微笑著向患者傳遞關愛、同情、友善之心,使用文明用語使其感受到濃重的人文關懷。
2.3.2 在采血過程中與患者談及感興趣的事,分散其注意力,并恰當運用非語言交流技巧緩解其緊張、恐懼心理。
2.3.3 靜脈穿刺見回血后放松止血帶,連接真空管后將試管向右傾斜45°,血液沿管壁緩慢流下。采血順序先采血清管,后采抗凝管。
2.3.4 拔針后指導患者按壓皮膚和靜脈兩個穿刺點止血,按壓時間5~10 min。
2.3.5 護士積極參加有關AIDS防控知識培訓學習班,調整心態(tài),面對現(xiàn)實提高適應能力,操作時戴聚乙烯及乳膠手套各1副??剖矣凶o理安全應急預案,護士掌握發(fā)生針刺傷應急處理措施及報告程序。
2.4 實施護理計劃,觀察護理效果 AIDS患者長期抗病毒治療,定期抽血復查體檢。護理工作重點為初次到抽血室抽血患者,多關心,多指導,多宣教,多溝通,多解答患者疑問。通過應用循證護理解決抽血中常見護理問題,使護理工作步入良性循環(huán),護患關系融洽,曾有患者善意提示,護士我血液里有毒請注意安全。靜脈抽血一次成功率98%,標本合格率100%,拔針后皮下淤血發(fā)生率2%,提高了護理工作質量。
循證護理是提高臨床護理工作質量的有效手段,循證護理的發(fā)展將是21世紀臨床工作發(fā)展的必然趨勢,通過循證護理指導臨床實踐,不斷培養(yǎng)護士的循證意識,學會獲取和篩選護理信息,并遵循科學依據和原則,不斷完善護理工作,為護理觀點提供良好的理論依據。
[1]覃 柳,廖燕農.董叢音.艾滋病630例心理問題分析與對策[J].齊魯護理雜志,2009,15(15):72.
[2]顧竹影.日本醫(yī)院人性化護理的現(xiàn)狀及啟示[J].中華護理雜志,2005,40(7):550.
[3]潘彩芳,許日波.全程護理關愛模式在艾滋病與肺結核雙重感染病人中的重要性[J].護理研究,2009,23(7):1922.
[4]許日波,潘彩芳,龍亞林,等.肺結核住院病人全程護理服務模式的建立與實施[J].護理研究,2007,21(36):3313.
[5]黃雪霞,呂 艷,韋衡秋,等.雙止血帶結扎法對肘前臂靜脈充盈不良患者手背靜脈抽血效果的研究[J].中外健康文摘,2010,7(15):99.
[6]冷音清,王爾麗,賀春霞.護理干預對靜脈采血后引起皮下出血的影響[J].河北北方學院學報(醫(yī)學版),2008,25(6):59.
[7]趙麗艷,孫佰珍,隋紅艷.真空采血常見問題的原因及應對措施[J].黑龍江醫(yī)學,2005,29(2):154.
[8]覃 柳,唐月璐.艾滋病科護士心理狀況分析及應對措施[J].齊魯護理雜志,2010,16(15):54.
[9]李淑蘭.婦產科護士職業(yè)危險因素及防護[J].護士進修雜志,2004,19(10):942.
[10]韋彩云,許萱荷,潘彩芳.臨床護士艾滋病病毒暴露預防及對策[J].醫(yī)學文選,2005,24(3):398 -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