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馬來西亞的華文文學發(fā)表園地與出版

      2012-04-09 18:57許通元
      書香兩岸 2012年3期
      關(guān)鍵詞:馬華文學獎叢書

      馬華新文學的誕生和發(fā)展

      1919年,新加坡《叻報》等提倡白話文后,馬華新文學最早的政論和雜感散文順勢誕生。1925年,新加坡《新國民日報》創(chuàng)設以白話文作品的“南風”副刊后,舊文學的副刊逐漸沒落。

      1932~1936年,丘士珍于《民國日報》連載了代表作《峇峇與娘惹》,林參天則出版了馬華第一部長篇小說《濃煙》,曝露教育界的陰暗面。1934年丘士珍以廢名提倡“馬來亞地方文藝”后,一直到1936年,“馬來亞的新文學”概念形成,逐漸替代南洋概念。

      1937~1941年,馬華文藝運動急激上升,文藝出版物十分活躍,再加上中國南來作家,如鐵抗、丘士珍、林參天、段枝陽等的作品,還有郁達夫、胡愈之等中國著名作家抵達新馬辦報出刊;新馬的文學新秀,如林晨等在創(chuàng)作上熱情呼應著抗日衛(wèi)馬而寫下大量的抗戰(zhàn)小說,將馬華新文學推向了首個高潮。

      1949~1953年,英國殖民政府頒布緊急狀態(tài)對付馬來亞左翼分子,管制民間結(jié)社與出版活動,拘捕及遣送不少僑民文學作者出境,馬華文藝獨特性在沒阻力之下迅速發(fā)展。當時創(chuàng)作小說最成功的姚紫,出版了《秀子姑娘》、《馬場女神》等,暢銷一時。

      《蕉風》與馬華現(xiàn)代主義

      1955年,馬來西亞最悠久的文學期刊《蕉風》在新加坡誕生。隔年,《學生周報》在新加坡創(chuàng)刊,正式區(qū)別于香港版。1957年2月,姚拓南來擔任《學生周報》主編,同時也編輯《蕉風》,成為上個世紀馬華文壇、藝壇與教育界中舉足輕重的角色。其《美麗的童年》等皆是40多冊蕉風叢書中重要的著作。1959年,這兩份刊物遷移馬來亞八打靈再也。白垚擔任編輯后,《蕉風》陸續(xù)刊登歐美及臺灣現(xiàn)代主義作品,主張“馬來亞化”,開啟了馬華現(xiàn)代主義之路,影響了文藝青年團體如海天、銀星等。同時也造就了如今馬華文學作家中重要的宋子衡、雨川、洪泉、溫祥英、沙禽、黃遠雄、方昂、沙河、梅淑貞等。 1965年新馬分家,但馬華文學仍然聯(lián)系長堤兩岸關(guān)系,如陳瑞獻在新加坡協(xié)助編輯《蕉風》,在蕉風出版社出版翻譯詩集等。

      1967年,溫瑞安與同學黃昏星等創(chuàng)辦綠洲社,后來與溫任平社長發(fā)展成天狼星詩社,借助活動羅致了方娥真、許友彬、張樹林、謝川成等,共成立了十個分社,出版《大馬詩選》、《大馬新銳詩選》等數(shù)十冊影響深遠的書籍。吉隆坡則有張景云、沙禽等倡立人間詩社、出版飄貝零、黃學海等人編的“人間叢刊”及叢書。80年代中期《學報》???,編輯作家們另起爐灶,黃學海組織十方出版了“十方文庫”,而莊若則創(chuàng)辦《椰子屋》,自1986年至1999年共出版了46期,六、七字輩的年輕寫作人無不受影響。

      天狼星詩社式微后,在80年代中,某些成員走入馬大校園,開啟了與馬華大專校園文學結(jié)合的文學活動,如出版書籍等。當時來自馬大的林幸謙、何國忠、潘碧華、程可欣、林艾霖、禤素萊、孫彥莊、林若隱、林春美、劉育龍等出版有澤吟叢書《馬大散文集》等,如今大部分成為馬華作家中的中流砥柱。

      馬華文學獎與出版

      砂拉越的婆羅洲文化局在1962年首開先河舉辦四語征文比賽,而李永平在1966年以《婆羅洲之子》勇奪第三屆首獎并于1968年出書。此文化局累計的砂華文學出版品超越40冊。砂朥越星座詩社延續(xù)此精神,在70年代初舉辦現(xiàn)代詩創(chuàng)作比賽,甚至擴展成全州征詩比賽,出版獲獎作品集《星座紀念刊》2集。1980、90年代,此社更積極主辦了10屆星座詩社常年文學獎,并出版獲獎文集《星籟》等,對東馬的現(xiàn)代文學發(fā)展影響深遠。參與星座的著名作家包括默默(蔡明亮)、謝永就、梁放、藍波、林武聰、鞠藥如等,如今皆是重要的作家。

      在西馬,大馬華人文化協(xié)會在鄭良樹的建議下,于1978年創(chuàng)設“馬華文學獎”,設有各類型文學創(chuàng)作獎,可惜僅連辦三屆,但也帶動了其他文社如南馬文藝研究會舉辦青年文學獎等。1985年,祝家華、鄭云城等在理大創(chuàng)辦了大專文學獎,至今由各大?;I辦了共17屆,栽培了不少七、八字輩的文壇新秀。

      吳岸于1986年成立的砂拉越華文作家協(xié)會,至今除了出版50多冊的“犀鳥叢書”如吳岸、田思、梁放、夢羔子等重要文集,亦舉辦“東馬文學獎”征文比賽四屆、文學營等。1987年侯越英與詩巫文友創(chuàng)辦了詩巫中華文藝社,并創(chuàng)設“常年文學獎”,入選作品結(jié)集成《草葉集》7冊,代表作家有藍波、萬川、李笙、桑木等。

      馬華作協(xié)

      1978年,馬華作協(xié)于吉隆坡成立,在歷任會長原上草、方北方、云里風、戴小華及葉嘯的領(lǐng)導之下,除了促進國內(nèi)外文學團體的合作與發(fā)展,亦出版《寫作人》、《馬華作家》期刊及去年開始的《馬華文學》電子期刊;作協(xié)文庫、90年代馬華文學叢書、“東南亞華文文學大系·馬來西亞卷”10冊、與彩虹出版社合作出版“德麟文叢”40冊、《馬華文學大系》(1965~1996年)等。

      1989年,馬華作協(xié)聯(lián)合宗鄉(xiāng)親會館如雪蘭莪中華大會堂、大馬福聯(lián)會館等催生了兩年一度的馬華文學節(jié)(2012年將舉辦第12屆),相繼設立文學創(chuàng)作出版基金,與其他華社團體一同頒發(fā)的重要獎項包括馬華文學獎、馬來西亞優(yōu)秀青年作家獎、鄉(xiāng)青小說獎、客聯(lián)小說獎、嘉應散文獎、大專文學獎、南大微型小說獎等,屬于兩年一度的文學盛事。

      花蹤文學獎

      1990年,《星洲日報》在集團總編輯蕭依釗領(lǐng)導下,創(chuàng)辦了馬華最重要的花蹤文學獎。此獎以報章頭版與大篇幅版面、奧斯卡頒獎方式、巨額獎金為人所熟知,經(jīng)歷了十多年不斷增添參賽項目,如世界華文小說獎、新秀獎、兒童文學獎、世界華文文學獎等,讓旅臺作家潘雨桐、陳強華、林幸謙、陳大為、鐘怡雯等榮登花蹤推薦獎;青年作家如李天葆、莊若、呂育陶、游以飄、翁弦尉、林健文、黃靈燕、梁靖芬等繼續(xù)在文壇交出優(yōu)秀的作品?;ㄛ櫸膶W獎還創(chuàng)造了花蹤之星黎紫書,不僅在花蹤頻頻獲獎,亦在國外斬獲無數(shù)漂亮的成績、出版書籍,如今成為馬華最受矚目的作家?!缎侵奕請蟆方逯ㄛ?,亦出版了《花蹤文匯》10冊,去年還出版小說集《朗島唱本》、詩集《我曾朗誦你》等。

      舉足輕重的馬華文學出版社

      傅承得在80年代中期自臺北回國后,除了創(chuàng)作,在吉隆坡中華獨中栽培了周若鵬等,最重要的是創(chuàng)辦了大將出版社,陸續(xù)出版系列叢書,至今出版量達300多種,總印量逾560000冊。作者名單包括陳亞才、潘永強、祝家華、黃子、歐陽文風、丘光耀、謝愛萍、馮久玲、張木欽、潘友來、鐘天祥、溫任平、原上草、張弓、年紅、田思、何乃健、游川、小曼等。他與詩人游川、小曼等舉辦全國巡回的動地吟文藝活動等以及千余場閱讀與學習活動。去年《星洲日報》讀者票選的年度十大最受歡迎本地作家中,大將出版社的傅承得、唐米豌、林金城及許裕皆榜上有名。

      大將亦影響了如今馬華文學中逐漸崛起的有人出版社。有人由作家曾翎龍、楊嘉仁、周若濤等負責,在2003年創(chuàng)辦,至今網(wǎng)羅了馬華作家包括黎紫書、方路、邢詒旺、溫祥英、呂育陶、林金城、杜忠全、假牙、龔萬輝等,已出版了50多冊文學書籍。去年出版了天狼星成員李宗舜的《風依然狂烈》詩集、禤素萊《隨軍翻譯》散文集、再版假牙詩集手癢版《 我的青春小鳥》、張錦忠《馬來西亞華語語系文學》等,備受矚目,甚至有些登上暢銷書榜。

      馬華兒童及少年文學的趨勢發(fā)展

      1969年成立的南馬文藝研究會,在主席年紅帶動下,成員馬漢、高秀、夢平、梁志慶等積極參與推展兒童文學的創(chuàng)作與活動,使該會成為馬華兒童文學發(fā)展的重鎮(zhèn)。后來隨著愛薇、方理、艾斯、佩韋等兒童文學及散文作家的加入,陣容更見壯大。南文會曾主辦文藝營、全國華校兒童詩創(chuàng)作比賽、出版了《南文會少兒叢書》,年紅主編的《兒童報周刊》、《泰來少兒叢書》、《彩虹少兒叢書》、《世界華文少兒小叢書》、《嬰幼兒歌》等,在馬華兒童文學的發(fā)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隨著南文會逐漸式微,年紅將大多數(shù)書籍轉(zhuǎn)由彩虹出版社出版,再加上嘉陽及紅蜻蜓出版社的崛起,開啟了馬華文學兒童(少年)文學的康莊大道。彩虹出版社業(yè)務以教科書及參考書為主,但在90年代與馬來西亞華文作家協(xié)會合作,出版了《德麟文叢》等數(shù)十冊重要文集。無論如何,隨著劉育龍編輯轉(zhuǎn)投吉隆坡的出版社,與作協(xié)合作出版文學著作的數(shù)量相對減低,除了繼續(xù)出版一些年紅的兒童文學著作。

      近年越戰(zhàn)越勇的嘉陽出版社及紅蜻蜓出版有限公司,身份近似彩虹,以教學參考書等為主,但這幾年出版大量的兒童及少年叢書,包括少年長篇小說,在馬華文壇如異軍突起。紅蜻蜓掌舵人許友彬,集合小說家、散文家身份,于1999年創(chuàng)社后,出版幼兒讀本、華小讀本、繪圖小說等系列。許友彬在2006年更進一步推出自己的少年長篇小說《七天》及鄧秀茵的《純純的守護神》,每冊小說銷售奇跡地超越3萬冊,更進一步出版繪本,舉辦紅蜻蜓少年長篇小說比賽,網(wǎng)羅更多年輕小說作家,甚至在2009年開始,與青島出版集團合作,引進中國少兒小說。而嘉陽則由許育華社長帶領(lǐng),除了出版作家如云里風、何啟良、何國忠等文集,著重在與馬漢合作出版馬漢兒童文學系列、兒童雜志如《小作家》等,更簽約年輕作家如楊志成、石傳權(quán)、方肯等出版嘉陽少年小說,開拓年輕讀者市場,成為最受矚目的兒童文學出版社之一。

      馬華文學館

      除了出版,馬華文學中的史料收集也愈來愈受重視。早期由吳天才、馬崙、李錦宗等收藏家起步珍藏,至1998年馬華文學館正式成立,開啟了更有系統(tǒng)性的收集、保存及支援教學與研究所需的各種馬華文學資料,繼承、延續(xù)及發(fā)揚馬華文學。文學館珍藏的書籍,如今已達9400多種,19000多冊、期刊200多種,11000余冊、剪報及論文資料超過86000多筆等可供參考。專題作家展曾展出潘雨桐、商晚筠、姚拓、蔡明亮、韋暈、南馬文藝研究會、陳瑞獻的完整資料,吸引國內(nèi)外學者研究生收集資料及研究。2002年底,《蕉風》在文學館復刊,如今已出版了第504期,成為馬華文學與國內(nèi)外文學創(chuàng)作與學術(shù)界的最重要期刊及交流站。除此之外,文學館也出版了黃遠雄、辛金順詩集,陳政欣及商晚筠小說集《跳蚤》等。

      許通元

      現(xiàn)任南方學院圖書館副館長、馬華文學館主任、《蕉風》編委會主席、《蕉風》執(zhí)行編輯。著有小說集《雙鎮(zhèn)記》(2005)。2011年出版極短篇小說集《埋葬山蛭》及散文集《等待鸚鵡螺》。編著有《有志一同》(2007)等。

      猜你喜歡
      馬華文學獎叢書
      文學獎與文學史秩序建構(gòu)(評論)
      第二屆方志敏文學獎征稿啟事
      古代叢書與《叢書集成》
      防不勝防
      文學獎的“權(quán)威”
      《北京大學物理學叢書》書目
      《北京大學物理學叢書》書目
      《北京大學物理學叢書》書目
      本刊設立“金盾文學獎”啟事
      泽州县| 慈溪市| 宁陵县| 兴宁市| 阳高县| 平乐县| 阿勒泰市| 会同县| 武山县| 赤壁市| 紫金县| 瑞金市| 盐池县| 翼城县| 孝感市| 江安县| 体育| 栖霞市| 和田市| 昌宁县| 酒泉市| 宁夏| 府谷县| 安宁市| 车险| 锡林郭勒盟| 广饶县| 芦溪县| 石渠县| 耒阳市| 安多县| 新兴县| 扶风县| 太白县| 宣化县| 腾冲县| 乌恰县| 岢岚县| 安康市| 溆浦县| 武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