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岱亭,王連洲,閆繼鋒,紀清巨
(1.滄州市林業(yè)局,河北 滄州 061001;2鹽山縣農(nóng)林局,河北 鹽山 061300)
滄州市地處河北省東部,瀕臨渤海,土質(zhì)鹽堿。土壤類型為濱海鹽土或潮土,1m土體平均含鹽量在0.1%~0.4%之間,高者可達1%~2%。該區(qū)自然條件極差,綠化難度很大。近幾年來,滄州市針對鹽堿地造林樹種短缺的實際情況,先后從山東、新疆及省內(nèi)有關地市引進了抗鹽堿樹種30余個,并進行栽培試驗,通過觀察對比,有些樹種表現(xiàn)出了良好的抗鹽堿性能。
雜種無性系,(垂柳×白柳)×漳河旱柳。葉闊披針形,幼葉表面有毛。長枝葉長10.3cm,寬2.02cm,長/寬為5.1,短枝葉長7.5cm,寬1.6cm,長/寬為4.6,灰綠色。小枝淡綠色,稍下垂,分枝較粗,枝角較大,樹冠開闊,卵圓形,雌葇荑花序長1.5cm,寬0.5cm,長0.6cm,托葉3片,狹長,披針形。
速生,5a輪伐期材積生長量18.65m3/hm2/a。具廣泛的適應性,據(jù)觀察,在鹽山、海興等縣市的中度鹽堿地上,生長良好。扦插繁殖成活率高。
適宜用于紙漿林,具有易打漿,成紙性能好,細漿得率高等優(yōu)點。在廣大平原地區(qū)可以作為四旁綠化、用材林、防護林的首選樹種之一,也是鹽堿地綠化的重要樹種,具有良好的推廣價值。
中天楊是由中國林科院與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將1-磷酸甘露糖醇脫氫酶(mtl-D)基因?qū)氚死锴f楊,得到的轉(zhuǎn)基因植株,是世界上首個抗鹽堿、抗干旱的轉(zhuǎn)基因優(yōu)良楊樹(青楊派)新品種。
抗鹽堿,在濱海土壤含鹽量為0.4%~0.6%、內(nèi)陸土壤含鹽量為0.8%~1.2%,pH值9左右的鹽堿地生長良好;抗旱、耐寒。試驗表明,中天楊在土壤含鹽量0.4%以內(nèi)生長旺盛,在0.4%~0.6%可正常生長,年胸徑生長量2.6~2.8cm,年材積生長量達24~28.5m3/hm2。扦插成活率達96%以上。
可廣泛用于防護林、用材林、工業(yè)造紙林、“四旁”造林綠化等。
楊柳科,楊屬。母本為山海關楊,父本為小美23和白楊的混合花粉。樹干通直、圓滿,尖削度小。樹皮灰綠色,下部黑褐色,粗糙縱裂。短枝淺褐色,葉三角形,長寬近相等。
對病蟲害抗性較強,抗寒性強,具較強的抗旱性,有一定的耐鹽性能。在pH值8.9、含鹽量0.3%的沙地上能保持正常生長。其主干萌枝力弱,整枝效果好,容易培育無節(jié)良材。速生,在無灌溉條件的沙地,年平均生長量胸徑2.5cm左右,樹高1.5m左右。一般條件下,最大年胸徑生長量5.6cm,年均高生長2.8m。扦插繁殖。
材質(zhì)好,木材密度、纖維質(zhì)量及長度均達到優(yōu)質(zhì)闊葉木指標,可作為造紙原料??捎糜跔I建速生林、城鄉(xiāng)綠化及營造農(nóng)田、道路和河渠防護林。
由普通白榆通過優(yōu)選獲得的白榆優(yōu)良單株子代。榆科,榆屬。喬木,樹冠呈卵圓形或近圓形,一般在主干以上分杈較多,樹冠約占全樹的1/2~1/3。樹皮灰色或暗灰色,幼齡樹皮較平滑,老齡樹皮粗糙,開裂為長條狀縱裂。1a生枝灰色至黃褐色。葉互生,羽狀排列,橢圓狀卵形或橢圓披針形。花為兩性花,春季先葉開放?;ㄆ?月,果期4~6月。果實為翅果,倒卵形或近圓形。
喜光,耐寒,抗旱,適應性強,對土壤要求不嚴,耐瘠薄。耐鹽堿性較強,在含0.3%的氯化物鹽土和含0.35%蘇打鹽土,pH值9時尚能生長。深根性樹種,抗風。生長快,壽命長。速生白榆葉肥大,干形較好,寬冠,樹冠圓滿,實生苗造林后單株高生長1.8~2.0m/a,徑生長2.0~2.5cm/a,單株材積生長0.0196m3/a。利用種子繁殖。
白榆是當?shù)刂匾泥l(xiāng)土樹種之一。是廣大平原地區(qū)四旁綠化、用材林、防護林和鹽堿地造林的重要樹種。白榆抗有毒氣體,能適應城市環(huán)境,可作行道樹、庭蔭樹等。
胡頹子科,胡頹子屬。落葉灌木至小喬木。幼枝被銀白色鱗盾,老枝褐色,枝條稠密,具枝刺。葉互生,葉片披針形至狹披針形,兩面均背白色鱗盾?;ㄣy白,有時帶黃色。果長圓狀橢圓形,核果?;ㄆ?月,果期8~10月。其花香似桂,葉像柳,果如棗,多生于沙地,故有桂香柳、沙棗之稱。
喜光,耐寒,耐旱,耐水濕,抗鹽堿,抗瘠薄。其抗鹽性尤其對硫酸鹽的抗性強。在硫酸鹽鹽土上,全鹽量1.5%以下時尚能生長。在滄州濱海鹽堿地區(qū)其表現(xiàn)良好,在公路綠化和城市綠化中都發(fā)揮出其高抗鹽堿的優(yōu)勢。一般利用種子繁殖。
沙棗是四旁綠化和沙區(qū)營造防護林的重要樹種,被譽為沙荒、鹽堿地的“寶樹”。其具觀賞特色,抗性強,也可植于園林,綠化觀賞或作背景樹。
垂枝榆是白榆的變種。小枝細長,彎曲下垂,樹冠傘狀。栽培中有大葉和小葉兩種,大葉垂榆葉大、枝粗,葉片深綠色,葉面積是普通垂榆的3倍以上。
垂枝榆一般利用白榆做砧木,進行嫁接繁殖。嫁接苗表現(xiàn)基本與白榆相同。
垂枝榆以其漂亮的外形,已成為近幾年來園林綠化中一個優(yōu)美、奇特的觀賞樹種。其抗鹽堿能力強,在濱海鹽堿地區(qū)的城市綠化中極具推廣價值。
榆科,榆屬。落葉喬木,樹冠圓球形,主干粗壯直立,枝葉繁茂,樹形優(yōu)美。2~3a生枝常被蠟粉。
適應性強,喜光,抗寒、耐旱,抗風,耐鹽堿。很少結(jié)實,常以白榆作砧木進行無性繁殖。
樹冠圓球形,整齊美觀,既可用于庭院綠化,又可營造風景林或作行道樹。
幼樹樹皮綠色,光滑,樹干通直,每枚復葉有小葉5~7片,葉型較大,落葉比普通白蠟晚約20d。干直,生長快,嫁接苗當年生基徑達2cm以上,高度3m以上。定植7a,最大株胸徑18.4cm。
適于肥厚的土壤中生長,病蟲害少,抗污染,在含鹽0.4%以下鹽堿地也能正常生長。耐濕性可與柳樹媲美。
園蠟2號樹形美觀,生長快,已經(jīng)成為鹽堿地區(qū)園林綠化的主要樹種,也可用于通道綠化、營造用材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