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華
(廣西警官高等專科學校,廣西 南寧 530023)
招錄培養(yǎng)體制改革背景下公安院校警械和武器使用教學改革的困境與對策
黃文華
(廣西警官高等??茖W校,廣西 南寧 530023)
在招錄培養(yǎng)體制改革背景下,公安院校對公安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進行了改革和調整,警械和武器使用課程在教學改革中因一些主客觀因素的制約,影響了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從教材、師資力量、教學模式、訓練環(huán)境條件等方面出發(fā),結合實戰(zhàn)經驗,對警械和武器使用教學改革的困境進行剖析,并提出對策和建議,以期為促進教學改革、提高警械和武器使用課程教學質量提供參考。
公安院校;警械和武器使用;教學改革
2009年10月,公安部出臺《關于加強和改進公安教育訓練工作的意見》,《意見》要求公安院校以公安民警招錄培養(yǎng)體制改革為契機,全面推進公安院校建設與發(fā)展,積極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以能力培養(yǎng)為核心、以服務實戰(zhàn)為宗旨,為基層公安機關培養(yǎng)輸送高素質的應用型、復合型人才[1]。公安院校教學按照既定的改革方向,突出抓好培養(yǎng)環(huán)節(jié)的改革,對公安專業(yè)的教學教育模式按“教、學、練、戰(zhàn)”一體化的公安職業(yè)人才培養(yǎng)模式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
射擊課程作為公安院校的一門特色學科,也適時地按照公安院校招錄培養(yǎng)體制改革人才培養(yǎng)方案要求,對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進行了改革和調整,射擊課程調整為警械和武器使用課程,課程內容由原來單純的射擊技能教學調整為一門綜合警械、武器使用及依法正確使用警械武器教學,教學內容涵蓋依法正確使用警械武器、驅逐性制服性警械使用、約束性警械使用、特種防暴槍的使用、警用器材使用、警用武器使用等方面。課程改革有利于警械武器教學訓練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警械和武器使用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相適應,有利于培養(yǎng)學員安全、合法、合理、有效地使用警械和武器的能力。警械和武器使用課程的改革適應了當前公安工作的需求,并取得了明顯效果,但同時也出現(xiàn)了一些急需解決的問題。
(一)教材建設未能及時跟進,沒有專門的依法使用警械武器的教材。人民警察依法使用武器,其授權法律具有多層次性,既有法律也有行政法規(guī)、部委規(guī)章和司法解釋,而現(xiàn)有的教材,無論是學歷教育還是在職干警培訓教材,關于警械武器使用的法律法規(guī)基本上都是照錄《條例》,內容簡單。尤其對于使用武器有可能涉及的刑事和民事等方面的問題并沒有展開,而由相關的課程來承擔這些內容的教學,學員對警械武器使用和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學習缺乏連續(xù)性,影響學員系統(tǒng)掌握。
(二)依法使用警械武器的教學難題。警械武器使用教學一般仍由原來的射擊教師負責,法律知識是普通射擊教師的薄弱環(huán)節(jié),而使用警械和武器往往會涉及到多個法律問題。如1997年四川某地發(fā)生的一起案件中,民警賀某在制止一起傷害案中遭到犯罪嫌疑人的襲擊,賀某掏槍自衛(wèi),并在追捕的過程中開槍造成嫌疑人一人死亡,一人傷殘。1999年賀某被法院一審判決犯故意傷害罪,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的經濟損失。二審法院改判有期徒刑15年,剝奪政治權利2年,維持一審法院刑事附帶民事判決[2]。從此案中可看出賀某開槍既涉及到是否違反《條例》使用武器的規(guī)定,又涉及到刑事追究和民事訴訟等,而當時情況下賀某是否存在過激使用武力也值得探討。射擊教師的知識結構一般都不可能既是武器使用專家,同時又是法學專家和心理學專家,教師個人很難盡覽使用警械武器的所有問題并跟學員講得透徹。
(三)教學內容和師資力量的局限性。堅持一切從實戰(zhàn)出發(fā)是訓練工作的生命線。教師安排訓練內容要堅持從實戰(zhàn)出發(fā),從實際工作出發(fā),從安全理念、法律規(guī)定、執(zhí)法規(guī)范出發(fā),實戰(zhàn)中什么管用就教什么,訓練動作就是實戰(zhàn)動作,課程規(guī)范就是執(zhí)法規(guī)范,真正做到為了實戰(zhàn)而訓練。要完成這一目標,教師必須有豐富的一線公安工作實戰(zhàn)經驗。然而,目前大部分公安院校警械和武器使用課程的師資隊伍基本上都是專職教師,因人事等方面的問題,絕大部分公安院校無法直接選拔調用一線具有豐富實戰(zhàn)經驗和教學能力的警官到學校任教,而且因為體制問題,教師也無法長期在公安一線參與辦案和調研,因此公安院校警械和武器使用課的教師隊伍普遍缺乏一線實戰(zhàn)經驗,對一線公安工作的實際需要缺乏了解,只能機械地照搬教材內容進行教學,容易造成教學內容與實際需要脫節(jié)。
(四)訓練條件不能滿足要求。大部分學校缺乏多功能的使用警械和武器實戰(zhàn)訓練所需的綜合訓練場館,尤其在武器使用教學上,很多學校靶場功能單一,設備落后,只能滿足基本的基礎射擊訓練和簡單的應用射擊訓練。一些學校雖然裝備有比較先進的多媒體射擊訓練系統(tǒng),但因設備規(guī)模不足以承擔大量的教學訓練任務,大都成為擺設和娛樂用途,在實際教學中并未得到真正的廣泛應用。
(五)訓練量不夠,課時量偏緊,子彈量不足。在公安院校招錄培養(yǎng)體制改革人才培養(yǎng)方案規(guī)定的60多個課時里,要完成依法正確使用警械武器、驅逐性制服性警械使用、約束性警械使用、特種防暴槍的使用、警用器材使用、警用武器使用等內容的教學,光完成教學任務都顯得倉促,更談不上熟練運用。而且實彈射擊訓練的子彈量偏少,相當多的院校都還是維持60-100發(fā)的實彈射擊用彈量,能保證100發(fā)以上實彈射擊用彈的學校很少,而發(fā)達國家和地區(qū)的警察學校射擊訓練人均用彈量要多得多。如加拿大安大略警察學院學員射擊訓練是1400發(fā)子彈[3],香港警察學院學員射擊訓練是600多發(fā)子彈。因此,目前的警械和武器教學學員只是掌握了最基本的警械和武器的使用方法,簡單說就是“會用”,但不“精通”。
(六)考核內容和考核方式的目的性和針對性不強。目前的考核方式,仍然是以射擊命中率考核為主,結合《條例》考核,考核內容關聯(lián)性不強,對學員警械和武器的掌握情況和依法使用警械武器的綜合能力缺乏合理有效檢驗。
人民警察代表國家行使權力,依法合理有效使用警械武器制止違法犯罪行為是法律賦予人民警察的權力與義務,也是每一位公安民警應具備的能力。公安部《關于加強和改進公安教育訓練工作的意見》把警械武器使用作為需要著重抓好的教育訓練內容;作為基礎性的公安院校警械和武器使用教學,擔負著培養(yǎng)學員依法使用警械武器能力的任務,其教學改革成果對《意見》的貫徹實施具有非凡意義。
(一)加強教材建設,盡快制定出完善的警察依法使用警械和武器的教材?!稐l例》規(guī)定了一個使用警械和武器的原則、8種使用驅逐性、制服性警械的情形、3種使用約束性警械的情形、15種可以使用武器的情形、2種不得使用武器的情形、2種停止使用武器的情形,對警察如何使用武器做出了規(guī)定。但在案件處理過程中,警察根本沒有時間和機會去一一核對條例來判明是否符合使用武器條件,只能依靠臨時判斷,而一旦使用武器,則有可能侵犯公民最基本的生命權,其后果就有可能涉及到其他法律方面問題。為避免身陷“開槍前是警察,開槍后是罪犯”的尷尬,很多警察甚至不敢用槍。如發(fā)生在2006年5月31日凌晨一列從大連開出的旅客列車上的傷害案中,乘警裴某某、邢某某在準備收繳兩名非法攜帶刀具上車的乘客的刀具時,遭到持刀乘客的襲擊,邢某某的腹部、左臂連刺兩刀、頭部中刀倒地。裴某某身上雖然有槍,但怕開槍傷及無辜群眾,也徒手撲向行兇歹徒,身中數(shù)刀時仍與歹徒英勇搏斗,聞訊趕來的乘警長張某某也被歹徒的同伙用啤酒瓶從背后連續(xù)猛擊頭部,也暈倒在地。裴某某最后在與持刀歹徒及其同伙的搏斗中又身中數(shù)刀,直至英勇犧牲[4]。從此案可看出一些民警對依法使用警械和武器的認識和把握的缺失,同時也折射出現(xiàn)行法律法規(guī)對警察使用武器的規(guī)定過于籠統(tǒng),缺乏操作性,導致實際工作中因警察執(zhí)法使用武器常被錯誤地追究刑事責任而放棄使用武器的權利,寧愿自己受到傷害也不愿因錯誤使用武器而受到法律追究。因此,應組織警械武器使用專家和法學專家,將相關的法律問題進行梳理,對警械武器使用中涉及的法律問題進行專題研究,制定完善的依法使用警械武器教材,為民警依法使用警械和武器提供知識保障。
(二)組建教學團隊,對教學資源進行有機整合。使用警械和武器所涉及的法律問題很多,需要具有一定法學理論水平、熟悉相關法律的專家學者才能理解透《條例》的規(guī)定,給學員講解《條例》才講得透徹。然而目前由于法律講授和警械武器使用訓練分開,學員往往是法律課上聽懂了,但在警械武器使用訓練中又聯(lián)系不起來。而警械和武器使用教員則因為法律功底不夠深厚,在進行警械武器使用訓練時能提供的法律法規(guī)指導有限,大都是把《條例》給學員讀一遍,好一點的結合點案例適當展開,因此容易造成法律法規(guī)學習與技能訓練的脫節(jié)。同時,警察在臨場使用警械武器處置案件的過程中,往往處在高度緊張的精神狀態(tài)下,極易造成過激使用武力,因此,警察的臨戰(zhàn)心理訓練已勢在必行。要改變這種各自為政的狀況,必須組成由射擊教員、法學教師和心理輔導員組成的教學團隊,進行有機整合,發(fā)揮團隊精神,共同研究和開展依法使用警械武器訓練,同時加強學員的心理素質訓練,使學員學會在對抗的情況下保持穩(wěn)定的心理狀態(tài),對情況作出正確評估,選擇適合的武力對抗等級,確保最終使用致命武器的合法性,提高學員臨場依法使用警械武器的能力。
(三)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教師是學員提高警械武器使用能力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教師的實戰(zhàn)經驗水平決定其教學水平。英國、美國、香港等地的警察學校教官隊伍都是從一線實戰(zhàn)單位中選拔出來的具有豐富實戰(zhàn)經驗和一定教學訓練能力的的優(yōu)秀警官,所以能把一線最新的實戰(zhàn)經驗和成果引進課堂,其教學訓練的專業(yè)性和針對性很強。公安院校應積極學習和借鑒美英及香港等地的做法,一方面要創(chuàng)造條件吸引有實戰(zhàn)經驗的警官到學校教學,另一方面要加強交流,把教師安排到公安一線參加辦案,增加一線的實戰(zhàn)經驗,并將實戰(zhàn)案例、重要信息及時轉化為教學內容。目前很多學校也在做這方面的努力,但做得還不夠,一些優(yōu)秀警官調進學校教學后就從此脫離了公安工作一線,知識容易老化;一些教師只是按要求完成至少半年的公安工作經歷,其他時間都遠離公安工作一線,實戰(zhàn)經驗不足。因此,應落實院校教師定期參加警務實戰(zhàn)和選聘專兼職教官制度,形成教學和公安一線交流的長效機制,積極鼓勵和創(chuàng)造條件讓教師經常到公安工作一線實踐鍛煉。同時完善教官隊伍的學術研究平臺,定期舉辦學術交流和研討,經常邀請一線具有豐富辦案經驗的警官做專題講座等,不斷提高教師隊伍的理論和實戰(zhàn)水平。
(四)改善訓練條件,加大警械武器使用教學經費投入。學校應加強多功能訓練場館的建設,以滿足武器使用訓練需要,同時加大戰(zhàn)術訓練設施的投入,引進先進的大型的能夠滿足大強度大密度訓練的多媒體互動射擊訓練系統(tǒng),充分利用多媒體互動射擊訓練系統(tǒng)能夠進行實景、情景互動、案情回放、模擬場景訓練的優(yōu)勢,為依法使用警械武器訓練提供條件,提高學員的射擊技能和依法使用警械和武器的能力。香港警察學院僅靶場就有5個,且有室內、室外,長距離、短距離,實彈、模擬之分,都具有一定規(guī)模,功能齊全,設施完備。國內公安院校也應迎頭趕上,完善各種訓練設施。
(五)提高訓練量。訓練量包括訓練時間和實彈射擊子彈使用量。警用武器是殺傷性致命性武器,國內外對警察使用武器都規(guī)定有使用原則,在國外普遍規(guī)定警察使用武器以“最小傷害”為原則,我國對警察使用武器是以“減少傷亡”為原則。要做到減少傷亡,警察在開槍時必須做到三個“準確”,即目標要準確,必須是打中犯罪嫌疑人,不能傷及無辜;部位要準確,要擊中犯罪嫌疑人的非要害部位;首發(fā)射擊要準確,以免開槍打不中以后造成犯罪嫌疑人更劇烈的反抗,狗急跳墻,傷害到其他無辜人員。要達到這個目的,沒有充足的訓練量是不可能做得到的。因此,培養(yǎng)方案應考慮適當增加警械和武器使用訓練課時,學校要提供訓練經費保障,為訓練提供充足的實彈射擊子彈量,保證訓練效果。
(六)改變現(xiàn)有的教學訓練模式,加強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結合實戰(zhàn),依法訓練。軍事武器訓練是以致命一擊為目的,在戰(zhàn)場上必須盡可能多地消滅敵人有生力量。因此,重視精度射擊、以“環(huán)數(shù)”確定技能高低標準的教學訓練模式,事實上已經脫離了公安工作實際。現(xiàn)代警察是依法執(zhí)行公務,使用警械和武器必須符合法律規(guī)定,而法律的目的是“及時有效地制止違法犯罪行為”,而不是以殺死犯罪嫌疑人和犯罪分子為目的,《條例》第四條明確規(guī)定:“人民警察使用警械武器,應當以制止違法犯罪行為,盡量減少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為原則?!币虼耍苍盒>岛臀淦魇褂糜柧毐仨毟淖冊械纳鋼艚虒W訓練模式,精度射擊訓練是必須的,但只是武器使用的基礎,依法合理有效使用武器能力才是目標。在確保學員熟悉法律條文和熟練使用警械武器的基礎上,重新設計課程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使警械武器使用訓練與臨戰(zhàn)實踐應用緊密結合,與適用警械和武器的法律法規(guī)緊密結合,與民警可能遇到的突發(fā)情形緊密結合,與民警的臨戰(zhàn)心理、應急反應緊密結合,突出“實景、實情、實兵”訓練,讓學員學習根據(jù)案情的變化選擇依法合理使用警械武器的時機,提高學員使用警械和武器的臨場應變能力。
(七)調整考核方式。合理的考核方式有助于調動學員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訓練效果。原來單一的追求高命中率的考核方式已不太適合,需重新設計依法使用警械武器的考核辦法,考核辦法應兼顧到射擊的命中率及依法使用警械武器的內容,全面綜合地考察學員依法使用警械武器的能力。美國警察使用槍支必須經過培訓和認證,培訓內容包括警察素質、實戰(zhàn)射擊訓練、警務技能、使用強制力的政策法規(guī)等,在培訓課程完成后,要在有認證武器指導官監(jiān)督的實戰(zhàn)測試中表現(xiàn)出勝任能力,才能得到警察局的授權攜帶或使用槍支,嚴格的培訓和認證工作確保了警察具備使用槍支所需的較高素質。[5]公安院??梢越梃b美國槍支使用的培訓和認證體制,制定出符合我國國情和自身實際的考試考核方式。
當前,公安教育和訓練工作進入了一個新的發(fā)展階段,執(zhí)法環(huán)境的變化對公安隊伍整體素質和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時也對公安教育訓練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獨具特色的警械和武器使用課程,應緊緊把握公安部要求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公安教育訓練工作的有利時機,及時對課程進行改革、調整和完善,為提高公安隊伍的整體素質和戰(zhàn)斗力做出貢獻。
[1]中共公安部委員會關于加強和改進公安教育訓練工作的意見[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c9c37f68af1ffc4ffe47acfb.html.
[2]歹徒襲警拒捕,民警賀勇追逃開槍被判有期徒刑15年[J].人民公安,2002,(14).
[3]王家明.加拿大安大略警察學院手槍實戰(zhàn)應用射擊課程設計給予的啟示[J].公安教育,2011,(5):73-77.
[4]李娜,張楚.從警察被打死也不敢開槍案引發(fā)的法律思考[J].北京人民警察學院學報,2008,(1).
[5]徐丹彤.美國警察槍支使用法律制度概要[J].上海公安高等??茖W校學報,2011,(2):93-96.
The Plight and Countermeasuresof Teaching Reform on theUseof Police Equipment and Weapons in Police Colleges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Enrollment and Training System Reform
HUANG Wen-hua
(Guangxi Police Academy,Nanning Guangxi 530023)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enrollment and training system reform,the police professional personnel training plan of public securit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undergone some reform and adjustment.While due to the restriction of som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factors,it is difficult to further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the course on the use of police weapons and arms.From the aspect of analyzing the textbook,faculty,model of teaching,training environmental condition and etc,combined with actual combat,this article does not only analyzes the difficulties of reforming police weapons and arms,but also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the teaching reform,with the aim of enhancing teaching quality of course on the use of police weapons and arms.
public securit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e use of police weapons and arms;teaching reform
D631.15
A
2095-1140(2012)05-0121-04
2012-08-25
黃文華(1971-),男,壯族,廣西田陽人,廣西警官高等??茖W校警體部射擊教研室主任,主要從事警體技能研究。
左小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