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淺論賈誼的民本思想及其當代價值

      2012-04-12 05:02:13薛俊武
      關鍵詞:民本賈誼愛民

      薛俊武

      (陜西師范大學政治經(jīng)濟學院,陜西西安,710062)

      淺論賈誼的民本思想及其當代價值

      薛俊武

      (陜西師范大學政治經(jīng)濟學院,陜西西安,710062)

      西漢初期,諸侯爭霸,匈奴犯邊,民族矛盾上升。面對這樣的社會現(xiàn)實,賈誼總結秦亡的歷史教訓,繼承先秦的民本觀念,提出了“民為國本”、“愛民”、“良吏為民”、“慎刑賞”等民本思想,有利于西漢王朝的長治久安,在中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對當代中國的民主理論建設、新農村建設和黨的建設都有重要的借鑒和啟示。

      民為國本;良吏治民;民主建設;黨的建設

      民本思想在先秦時期已經(jīng)形成了一定的體系。在秦漢時期,民本思想的發(fā)展主要體現(xiàn)在其被進一步系統(tǒng)完善并轉化為實際操作。漢初文景時期,劉邦稱帝時的凋敝景象已有了較大改觀,將相乘牛車的尷尬現(xiàn)象已不復存在,社會開始步入“文景盛世”。但這個所謂的盛世絕不像歷代文人所吹捧的那樣美妙,晃錯就曾指出文帝“臨制天下,至今十有六年,民不益富,賊盜不衰”,就連文帝自己也承認“歲有不登,民有饑色”。賈誼正是透過這一盛世的表面加上對秦亡教訓的總結,提出了系統(tǒng)的民本思想,將傳統(tǒng)民本思想推向了新的高峰。

      賈誼(公元前200—前168年)河南洛陽人,是西漢初期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他總結秦亡教訓,清醒地認識到漢初社會存在的問題和危機,對民眾的力量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在當時休養(yǎng)生息背景下,賈誼提出了別具特色的民本思想,對漢初的民本思想進行了重要闡述,對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進行了繼承和發(fā)展。賈誼在《新書·大政上》中開宗明義地說:“聞之于政也,民無不為本也。”然后以本、命、功、力為視角,每個視角又分國、君、吏三個層次,對“民者萬世之本”思想作了全方位透視,并作了具體論證。第一,民在人口中占絕大多數(shù),力量最大?!懊裾?大族也,民不可不畏也”,“民者,多力而不可適也”,“與民為敵者,民必勝之”。第二,民是國家不可變易的基礎。他說:“王者有易政而無易國,有易吏而無易民?!?《新書·大政上》)。第三,民是物質財富的生產者?!耙环虿桓?或為之饑,一婦不織,或為之寒”(《新書·無蓄》),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民都是“國家之所樹而諸侯之本”。為了落實“民為萬世之本”這一“大政”,必須采取一系列措施。在政治上,除了“敬士愛民”、“約法省刑”之外,最根本的是要依“民意”選擇官吏,依“民利”評判官吏。在經(jīng)濟上,賈誼認為須“惠民”、“使民富且壽”,其根本前提是讓民吃飽穿暖?;诖?賈誼向文帝提出用貶低工商業(yè)而發(fā)展農業(yè)的“瑋術”來代替放任工商業(yè)發(fā)展而導致農民貧困的“瑰政”,“驅民而歸之農”。

      賈誼對中國民本思想的貢獻是巨大的,他最早提出“民本”這一命題,不僅作了多視角、多層面的論證,還提出了相應的措施,完成了對先秦民本思想的總結,對后世社會建設有著深遠的影響。

      一、賈誼的民本思想

      (一)民為國本

      君民關系是先秦以及漢初重點探討的一個關系,賈誼深入分析了民與君的關系,明確地提出了“民為邦本”,在《新書·大政上》中總結到,“聞之于政也,民無不為本也,國以為本,君以為本,吏以為本。故國以民為安危。君以民為威侮,吏以民為貴賤。此之謂民無不為本也?!?。賈誼認為民眾是國家的根本。對于戰(zhàn)爭的結果來說,得民心者勝,失民心則敗?!胺驊?zhàn)之勝也,民欲勝也,攻之得也,民欲得也。守之存也,異欲存也。……夫士民之志,不可不要也。嗚呼,戒之戒之里”,戰(zhàn)爭的結局,是勝是敗,或?;虻?全都有賴于民眾做出的決定,由民眾來決定戰(zhàn)爭的結果。對于民眾的態(tài)度來看,不可輕慢欺侮民眾:“自古至于今,與民為仇者,有遲有速,而民必勝之。”(《新書·大政上》)。賈誼總結出,國家的興亡福禍都取決于民心的向背,民眾在國家的政治、經(jīng)濟中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特別重視民眾的力量和作用。“故夫士民者,國家之所樹而諸侯之本也,不可輕也。輕本不祥,實為身殃。戒之哉,戒之哉,”(《新書·大政上》)。由此明確提出了民眾為諸侯之本,民眾是國家之根本,不可以輕視,告誡統(tǒng)治者要正確認識民眾的作用,從而運用正確的政策來對待民眾。

      (二)治民之策

      賈誼在秦亡教訓的警醒下,在漢初亟待解決的現(xiàn)實問題和與民休養(yǎng)生息的大背景下,提出了自己的對民之策。賈誼認為,文帝時期生產己大大恢復并有所發(fā)展,無為思想已經(jīng)不能為漢朝進一步發(fā)展提供新的強勁動力,政府必須從無為轉向有為,由不擾民走向愛民、富民、利民、教民。

      1.愛民

      賈誼通過一種特殊的方式明確了自己的愛民主張,在《新書·修政語下》中“周成王曰:‘敢問于道之要奈何?’粥子對曰:唯,疑。請以上世之政詔于君王。政曰:‘為人下者敬而肅,為人上者恭而仁,為人君者敬士愛民,以終其身。此道之要也。’”君王的為政之道,就在于“敬士愛民”對士民就得愛惜,“德莫高于博愛人”。對于能夠愛民的君王,就是有德的君王,自然也就是明君,而苦民者則是昏君,就會受到士民的憤恨。商紂王不行道,不愛民,“背道棄義,釋敬慎而行驕肆,則天下之人,其離之若崩,其背之也不約而若期”《新書·連語》,武王與紂王戰(zhàn)于牧野,士卒鼓之不進,皆陣前倒戈以向紂,紂死而左右不肯幫助,就連紂的尸體民眾也恨之入骨,民眾蹈其腹,蹂其腎,踐其肺,履其肝。周武王派人用帷幕將紂王尸體圍起來看守,民眾卻攀帷而入,拋擲其尸體,并投以石塊。從一個高貴的天子之位,卻落得如此下場,此為不愛民之后果。統(tǒng)治者只有愛民憂民樂民,民眾才會與其同憂樂,共患難,甘愿為統(tǒng)治者奉獻。

      2.利民

      漢初,統(tǒng)治者急需在經(jīng)濟上獲得發(fā)展,以穩(wěn)定政治,從而能夠長治久安。賈誼對孟子“制民產”的思想進行了發(fā)展,提出了自己的利民思想。賈誼在自己的著作中明確告誡統(tǒng)治者,要想長治久安,必須實行利民政策。如何對民眾有利,是統(tǒng)治者應該考慮的一個最重要的問題,統(tǒng)治者要有責任心,對待民眾應該設身處地著想,賈誼引帝堯的話說:“一民或饑,曰,此我饑之也;一民或寒,曰,此我寒之也;一民有罪,曰,此我陷之也?!?《新書·大政下》)。對民眾的饑寒,統(tǒng)治者應該考慮是不是因為自己的原因,以及如何來改變,同時,對民要有誠意,講忠信,“故欲求士必至,民必附,惟恭與敬,忠與信,古今易矣。”(《新書·大政下》)。只有堅守恭敬忠信,才能得到民眾的依附與信任。賈誼說:“德莫高于博愛人,政莫高于博利人。”即為政者要廣泛的施利于民,這是最好的治國方法;他還在《新書·修政語上》引大禹之言曰:“民無食也,則我弗能使也;功成而不利于民,我弗能勸也?!比绻习傩者B飯都吃不上,那么就不能役使他們;功業(yè)雖然成了,可是對人民不利,我們就不鼓勵他們去做。對于利民的政策,賈誼主張重農抑末,提出“今毆民而歸之于農,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轉而緣南畝,則民安性勸業(yè),而無縣愆之心,無茍得之志,行恭儉蓄積,而人樂其所矣,故曰苦民而民益樂也。”(《新書·瑰瑋》)。由政府實行一定的政策,來迫使從事技巧、工商這些在那時候認為是末的民眾歸本于農業(yè),從而改善農民的生活狀況。

      3.富民

      賈誼在《新書·修政語下》說:“寡人聞之,圣王在上位,使民富且壽云?!奔词ネ跤胸熑巫屗某济裆罡辉G医】甸L壽,這個要求是很具體實際的,怎樣才能富民呢,賈誼認為首先要重視農業(yè)生產,讓人民遠離工商末業(yè),這樣才能民富國安?!安桓嗍侈r人之食,是天下之所以困貧而不足也。故以末予民,民大貧;以本予民,民大富?!?《新書·瑰瑋》)。對于富民政策。賈誼首先明確提出要注重積貯。在《新書·憂民》篇中,賈誼提出:“王者之法:民三年耕而余一年之食,九年而余三年之食,三十歲而民有十年之蓄。故禹水九年,湯旱七年,甚也,野無青草而民無饑色,道無乞人。歲復之后,猶禁陳耕。古之為天下誠有具也。王者之法:國無九年之蓄,謂之不足;無六年之蓄,謂之急;無三年之蓄,曰國非國也?!眹业膶嵙τ匈囉诩Z食的貯存,尤其對于一些突發(fā)的危機,更要注重貯存糧食,對于一個國家,最起碼要儲存讓百姓夠用九年的糧食,才能算是一種充足。在《論積貯疏》中,他提到:“夫積貯者,天下之大命也。茍粟多而財有余,何為而不成?以攻則取,以守則固,以戰(zhàn)則勝。懷敵附遠,何招而不致?”糧食的儲存才能備戰(zhàn)、備荒,才能保障漢朝政權的長治久安。同時,政府應該禁止私鑄。在漢初,私人鑄錢會影響到經(jīng)濟的發(fā)展。西漢初期實行各地可以自由開礦鑄錢的政策許多人放棄農業(yè)生產采銅鑄錢。漢文帝曾經(jīng)“除盜鑄錢令,使民放鑄”敢摻雜鉛鐵或以其他方式偷工減料者處以黥罪。結果私自鑄錢者更是蜂擁而起,嚴重影響了漢朝政治上的穩(wěn)定和經(jīng)濟上的發(fā)展。賈誼認為,私鑄會導致“夫農事不為,而采銅日蕃,釋其耒耨,冶镕爐炭,奸錢日繁,正錢日亡,善人怵而為奸邪,愿民陷而之刑僇,黥罪繁積,吏民且日斗矣?!?《新書·鑄錢》)賈誼認為不能任民私鑄,政府應該對銅加以控制。朝廷收銅,則無法私鑄。這樣不僅可以制止偽錢,還可以增加從事農業(yè)生產的勞動力。所以,對民眾來說,必須堅持以農為本,堅持發(fā)展農業(yè)生產,才能達到倉稟實、衣食足。

      4.教民

      人民富裕了之后還要教之導之。賈誼在《新書·先醒》中以楚莊王為例說:“昔楚莊王即位,自靜三年,以講得失。乃退僻邪而進忠正,能者任事,而后在高位。內領國政治,而外施教百姓,富民恒一,路不拾遺,國無獄訟?!苯堂袷菒勖竦谋憩F(xiàn)之一,是民本思想的應有之義,如若不以民為本不去愛民,就會出現(xiàn)擾民、刑民、罰民的現(xiàn)象?!缎聲ご笳隆吩?“夫民者,諸侯之本也。教者,政之本也;道者,教之本也。有道,然后教也;有教,然后政治也;政治,然后民勸之;民勸之,然后國豐富也。故國豐且富,然后君樂也?!辟Z誼認為民眾是諸侯的根本,所以要教化人民推行政令,教化的根本就是讓民修道。也就是讓民修道了才可據(jù)之進行教化工作;有了教化工作,然后國事才能治理好;國家治理好了人民才可由此受到鼓勵而盡心竭力;人民盡心竭力了,國家才能富足;國家富足了,君主才能安樂。很明顯賈誼把教民看作過國富君樂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而教民出發(fā)點則是“夫民者,諸侯之本也”,也即民本思想。

      (三)良吏治民

      賈誼認為,君主為了更好的治民,更好的實現(xiàn)統(tǒng)治,還需要很好的發(fā)揮官吏的作用。對于國家政權來說,要想得到民眾的擁護,必須選用道德高尚的良吏。國家的統(tǒng)治主要通過君主選拔官吏來實現(xiàn)統(tǒng)治,而且要治理好民眾,官吏起到重要的作用。君主要懂得選拔賢吏的辦法,賈誼提出了自己獨特的選吏辦法,就是聽從民眾的意見?!懊魃线x吏焉。故士民譽之,則明上察之,見歸而舉之,故士民苦之,則明上察之,見非而去之。故王者取吏之妄,必使民唱,然后和之。故夫民者,吏之程也,察吏于民,然后隨之。夫民至卑也,使之取吏也,必取其愛焉”(《新書·大政下》)。以民眾對官吏的喜愛來作為選拔官吏的唯一途徑,對于官吏的大小,又做了具體的設置,從“十人之吏”直至“卿相”,都要由民眾的喜愛來選擇?!肮适藧壑袣w,則十人之吏也;百人愛之有歸,則百人之吏也;千人愛之有歸,則千人之吏也;萬人愛之有歸,則萬人之吏也。故萬人之吏,選卿相焉”(《新書·大政下》)。因此,不管是十人之吏還是萬人之吏都得以民眾的喜愛的人數(shù)來作為標準。同時,對于選拔上來的各級官吏,賈誼要求他們能夠守“臣道”,如“主耳忘身,國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茍就,害不茍去,唯義所在”,在此處仍然強調的是治民之策,并提出了如何判斷官吏的忠與不忠。他說:“吏以愛民為忠”,“以富樂民為功,以貧苦民為罪?!憋@然,為政的好壞,民心的獲得,官吏的所作所為具有重要作用。

      (四)慎刑賞

      對于治理國家,首先要“慎刑”,賈誼主張“虛囹圄而免刑戮,去收孥污穢之罪,使各反其鄉(xiāng)里”(《新書·過秦中》)。量刑要適度,不能搞嚴刑酷法。賈誼又認為,約法不等于不要法,而是應按等級制度“建法以習之”,只有法的健全,才能“法立而不犯”,社會秩序才能保持正常,即所謂:“人主法而境內軌矣,故其士民莫弗輔也”。對于疑賞從予。賈認為:“誅賞之慎焉,故與其殺不辜也,寧失于有罪也。故夫罪也者,疑則附之去已;夫功也者,疑則附之與已,則此毋有無罪而見誅,毋有有功而無賞者矣。……不反民之罪而重之,不滅民之功而棄之”(《新書·大政上》)。賈誼認為刑賞作為治理民眾的兩種手段,統(tǒng)治者須謹慎使用。在面對刑賞的問題,以賞為主,以罰為輔。治理民眾,最主要的要以仁愛得民,通過合理的刑賞政策,達到國家的長治久安。

      總之,賈誼的民本思想,不僅繼承了先秦傳統(tǒng)的民本思想,而且結合漢初的時勢,提出了自己的民本思想,從而讓民本思想獲得了更大的發(fā)展,對于西漢的政治穩(wěn)定和經(jīng)濟發(fā)展提供堅實的民眾基礎,同時鞏固了封建中央集權,對于后世民本思想的發(fā)展也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

      二、賈誼民本思想的當代價值

      (一)中國特色民主理論建設的歷史基礎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根植于深厚的中國優(yōu)秀政治文化傳統(tǒng)中,漢初是中國傳統(tǒng)民本發(fā)展的一個重要階段,賈誼提出了“民無不為本”的觀點,他認為,國家、君主、官吏的命運都掌握在民眾的手里,一切國家大事都必須得到民眾的支持才能成功。在西方,人民是否有權來為自己建立新的國家制度呢,馬克思做了肯定的回答:“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應該是絕對肯定的,因為國家制度如果不再真正表現(xiàn)人民的意志,那它就變成有名無實的東西了。”這其實也體現(xiàn)出了民眾在建設民主以及建設國家政治制度中的決定作用,正如毛澤東同志的群眾路線中強調的:“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中國特色的民主理論和實踐,一方面積極汲取了西方民主思想的精華,一方面又是對中國傳統(tǒng)民本思想的一種改造,把西方的政體民主移入到民本理論之中,讓中國的民本思想獲得了新生,中國共產黨人把西方民主理論與本土的民本思想精華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了中國社會主義的民主理論。因而,中國傳統(tǒng)的民本思想,尤其是漢初賈誼對民本思想的發(fā)展對于中國特色民主理論的建設有著重要的作用。

      (二)新農村建設

      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是社會歷史發(fā)展的源泉和動力,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賈誼認為“聞之于政也,民無不為本也。國以為本,君以為本,吏以為本,故國以民為安危,君以民為威侮,吏以民為貴賤,此之謂民無不為本也?!辟Z誼高度評價了人民群眾在歷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當代中國,三農問題依然是發(fā)展的一個急需解決的重大問題,要解決三農問題必須堅持以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發(fā)展現(xiàn)代化的新型農業(yè),培養(yǎng)新型的農民,這些都體現(xiàn)了農民在社會建設中的重大作用。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就是要使農民得到實惠,走向共同富裕,賈誼在《新書·大政上》篇中說:“寡人聞之:圣王在上位,使民富且壽云?!痹凇墩摲e貯疏》里,賈誼指出,“管子曰:‘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癫蛔愣芍握?自古及今,未之嘗聞。”只有廣大老百姓衣食有余,家給民足,天下才能安定,國家才能強盛。因此黨和政府應該想方設法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讓農民走上富裕之路。加大對農村的政策和資金扶持,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擴大農民享受教育的權利,提高廣大農民的生活質量,建設適合人居的環(huán)境和健全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縮小城鄉(xiāng)之間的差距,讓廣大農民享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帶來的成果。

      (三)黨的建設

      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是中國共產黨宗旨的根本體現(xiàn),黨的一切奮斗和工作都是為了造福人民,如何加強黨的執(zhí)政能力,從賈誼那里可以汲取許多有益的經(jīng)驗。加強黨的執(zhí)政能力,保持黨員的先進性關鍵在于對黨員干部的選拔和對黨員干部的培養(yǎng)。黨章中對于選拔干部提出了自己明確的原則“黨按照德才兼?zhèn)涞脑瓌t選拔干部,堅持任人唯賢,反對任人唯親。”那么如何判斷黨員干部的道德呢?賈誼認為“明上選吏焉,必使與民焉,”官員的選擇要尊重人民的意見,由民眾的喜愛來選拔官吏,也就是官吏能否上任,必須有民眾來決定,對于官吏職位不分級別,都應取自于民“愛之有歸者”。同時對于上級領導也提出了要求,“君以知賢為明,吏以愛民為忠”領導干部如果能夠選拔到賢明的官員那就是圣明之人,而且官吏還必須能夠愛民,這是官員忠與不忠的一個標準。對于黨員干部的培養(yǎng),黨章中提到了黨員必須具備的三大優(yōu)良作風,即“理論聯(lián)系實際密切聯(lián)系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睆娬{官員自身的培養(yǎng),賈誼認為官員應該“主耳忘身,國而忘家,公而忘私、利不茍就,害不茍去,唯義所在?!碧岢隽斯絿业挠^點,作為一名合格的政府官員,應該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做到愛民、富民。使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物質需求得到滿足,同時要堅持兩個文明都要抓。對于我們現(xiàn)實中的部分黨員干部注重數(shù)字政績、數(shù)字升官的觀點,賈誼的由民眾的喜愛來決定官員的級別確實有很好的借鑒作用,正如溫家寶總理提出的“看人民臉色、問計于民”,我們要用一種以民為本、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指標體系來衡量一個官員的政績。充分征求人民的意愿,充分發(fā)揚民主;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走群眾路線,充分聽取民意。

      總之,賈誼繼承并發(fā)展了先秦的民本思想,形成了自己的民本思想,對于漢初民本思想的發(fā)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在中國傳統(tǒng)的政治思想中,儒家傳統(tǒng)的民本思想已經(jīng)成為一種治國安邦的社會理想,對中國古代社會產生了深遠影響。當代中國,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jīng)濟、文化,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離不開以人為本這個核心,因而傳統(tǒng)的民本思想對我國當代建設仍然有著重要的借鑒作用。

      [1]王洲明,徐超.賈誼集校注[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

      [2](西漢)賈誼.賈誼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

      [3]于智榮.賈誼新書譯注[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3.

      [4]吳云,李春臺.賈誼集校注[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4.

      [5]王興國.賈誼評傳[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2.

      [6]馬軍.賈誼的民本思想[J].孔子研究,2005(1).

      [7]孫曉春.儒家民本思想發(fā)微[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5(5).

      [8]包美榮.增加農民收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J].北方經(jīng)濟,2006(12).

      [9]鄧彥芳.以黨建促新農村建設[J].黨建論壇,2006(12).

      D64

      A

      1004-941(2012)04-0117-04

      2012-06-20

      薛俊武(1978-),男,山西運城人,主要研究方向為先秦及漢唐哲學。

      責任編輯:畢 曼

      猜你喜歡
      民本賈誼愛民
      李愛民美術作品
      電影文學(2022年1期)2022-02-18 10:36:46
      “兩元保險”背后的民本思維——西安交大教授王立劍:風險管理再添一籌
      當代陜西(2021年18期)2021-11-27 09:01:18
      觸摸俄羅斯
      傳統(tǒng)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體現(xiàn)
      兜底治疫
      金秋(2020年24期)2020-04-30 00:15:28
      辯漢文帝不用賈誼
      漫畫
      讀書(2018年10期)2018-10-13 07:58:12
      歷代賞石文獻中所蘊含的民本思想
      寶藏(2017年10期)2018-01-03 01:53:49
      懷才不遇的賈誼
      手游| 田林县| 壶关县| 绥江县| 大化| 天峨县| 阳东县| 铁岭市| 依兰县| 土默特左旗| 沅陵县| 马鞍山市| 阿拉善盟| 陇川县| 阳新县| 长宁区| 象州县| 博湖县| 凤翔县| 濉溪县| 乌拉特中旗| 通河县| 绵阳市| 龙门县| 瓦房店市| 淮安市| 拜泉县| 抚远县| 南和县| 赞皇县| 河池市| 商都县| 循化| 当涂县| 六盘水市| 远安县| 盱眙县| 盐津县| 衡水市| 松潘县| 盐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