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豬鏈球菌病的綜合診斷與防治

      2012-04-13 12:39:49何建忠
      四川農(nóng)業(yè)科技 2012年1期
      關鍵詞:豬鏈球菌肌肉注射青霉素

      □何建忠

      (通聯(lián):四川省南充職業(yè)技術學院種畜場 637000)

      豬鏈球菌病是由鏈球菌屬中多種菌群的致病性鏈球菌引起的以體溫升高、共濟失調、淋巴結腫大化膿、關節(jié)炎并伴有神經(jīng)癥狀等為主要特征的一種人畜共患的急性、熱性傳染病。豬鏈球菌在自然畜主的檢出率高達50%。豬只常在患感冒后繼發(fā),并且多與慢性、非典型豬瘟等其它高熱性疾病混合感染,單純的豬鏈球菌病是很少見的,這也是近年來豬群發(fā)生無名高熱后不易控制的原因之一。人接觸了病豬和病死豬(肉)后,可通過皮膚傷口等途徑被感染。人和豬感染發(fā)病的臨床癥狀相似:急性出血性敗血癥、心內膜炎、腦膜炎、關節(jié)炎、肺炎和中毒性休克綜合征。感病者的愈后不良,多發(fā)生失聰、腎損傷和勞動力喪失;豬只感病則是哺乳仔豬下痢和孕豬流產(chǎn)等。本病傳播快、死亡率高,對養(yǎng)豬業(yè)的威脅越來越大,因此,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一、豬鏈球菌病的發(fā)病情況與流行特點

      豬鏈球菌病呈世界性分布,目前已有5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報道有豬鏈球菌病。本病潛伏期1~3天或稍長,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生,大小豬均可感染,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均較高。以多雨的秋季和初冬季節(jié)發(fā)生率較高,但春、冬季發(fā)病重于夏、秋兩季。豬只越小、飼養(yǎng)密度越大,發(fā)病越急、越重以及死亡率越高;豬只越大,發(fā)病越慢,病程延長,死亡率隨之降低。

      鏈球菌廣泛分布于水、土壤、空氣、塵埃和動物與人的腸道、糞便、呼吸道、泌尿生殖道內,帶菌者和患病者均為此病的傳染源。一般可通過消化道、呼吸道及傷口感染。

      豬鏈球菌可分為1~34及1/2共35個血清型,引起豬和人發(fā)病的有1/2、2、7、8和9等血清型的豬鏈球菌,以2型豬鏈球菌為主。其病原有A、B、C、D、E、L、R和S多種菌群,對人類有致病性的鏈球菌主要有A群;對動物有致病性的主要有B、C、E3群。此菌抵抗力不強,對青霉素、金霉素、紅霉素、四環(huán)素和化學藥品磺胺類藥物以及對干燥、濕熱均很敏感,60℃溫度30分鐘即可殺死。臨床上以C群引起的敗血型鏈球菌病較為多見,且危害最大,同時也有C和D群引起的混合感染。其中急性病例以敗血癥和腦膜炎多見,慢性病例以關節(jié)炎、心內膜炎及組織化膿性等為主。

      二、臨床癥狀及剖檢變化

      1.急性敗血癥 本病主要由C、D及L群鏈球菌引起。常為爆發(fā)性流行,主要侵害成年豬。最急者突然死亡,緩者體溫升高達41~43℃,病豬出現(xiàn)震顫、厭食、便秘、發(fā)紺,耳、頸、腹下出現(xiàn)紫斑,眼結膜潮紅、流淚,常有漿液性鼻漏。有的病豬出現(xiàn)共濟失調、昏睡等神經(jīng)癥狀;個別病豬還出現(xiàn)多發(fā)性關節(jié)炎、跛行或不能站立;后期造成呼吸困難。常在1~3天內死亡,死前天然孔流出暗紅血液,病死率高達80%~90%。

      病豬剖檢以出血性敗血癥病變和將膜炎為主,血凝不良,皮膚有紫斑,粘膜、漿膜下出血。漿膜腔積液,含有纖維素。心包有淡黃色積液,少數(shù)可見輕度纖維素性心包炎,心內膜有出血斑點,病程稍長的可見輕度的纖維素性胸膜炎。腹腔有少量淡黃色積液,部分病例有輕度纖維素性腹膜炎。喉頭、氣管和腦垂體充血,前者常見大量泡沫。肺充血、腫脹。內分泌腺、腎上腺腫大、充血,部分病例的皮質出血。胰腺充血,漿膜與間質炎性水腫。甲狀腺水腫、充血或有出血。鼻粘膜紫紅色、全身淋巴管有不同程度的腫大,腎臟多為輕度腫大,胃、小腸粘膜、腦膜以及膀胱粘膜等這7項均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和出血。多數(shù)病例脾臟腫大,少數(shù)增大1~3倍,呈暗紅色或紫藍色,柔軟而易脆裂。

      2.腦膜腦炎型 主要由R、C群引起,以侵害仔豬為主。常因斷奶、去勢、轉群和氣候驟變等誘發(fā)。病初體溫升高達 40.5~42.5℃,厭食、便秘,有漿性或粘性鼻漏。病豬很快出現(xiàn)神經(jīng)癥狀。個別病豬出現(xiàn)多發(fā)性關節(jié)炎、關節(jié)腫大。最急性者幾小時或1~2天內死亡。病程達3~5天者,有部分小豬頭、頸、背等部位出現(xiàn)水腫。

      病豬剖檢腦膜充血、出血,嚴重者溢血,少數(shù)腦膜下充滿積液,腦切面可見白質和灰質有明顯的小點出血。其它與敗血型變化類似。

      3.亞急性和慢性 由上述兩型轉化而來,主要表現(xiàn)為化膿性淋巴結炎、膿腫、子宮炎并伴有流產(chǎn)、包皮炎、乳房炎、咽喉炎、皮炎、心內膜炎及關節(jié)炎等。本病呈散發(fā)或地方流行性,病程長,癥狀較緩和?;撔粤馨徒Y炎以頜下淋巴結化膿炎癥最為常見,咽、耳下、頸部等淋巴結有時也受侵害。受害的淋巴結發(fā)炎腫脹、硬固、熱痛,繼而影響豬只采食、咀嚼、吞咽甚至呼吸障礙。當化膿成熟、破潰時,全身癥狀也顯著好轉,長出肉芽組織,結疤愈合。病程3~5周,一般不引起死亡。關節(jié)炎及心內膜炎時,病豬體溫時高時低,精神、食欲時好時壞,一肢或多肢關節(jié)腫大;跛行或不能站立,消瘦、衰弱或突然惡化而死亡。心內膜炎時病豬剖檢心瓣增厚,表面粗糙,在瓣上有菜花樣贅生物,常見于二尖瓣或三尖瓣,有時還見于心房、心室和血管內。關節(jié)炎時病豬剖檢關節(jié)囊內外有黃色膠胨樣液體或纖維素性膿性物質。

      三、實驗室診斷

      僅根據(jù)豬鏈球菌病的發(fā)病情況,流行特點,臨床癥狀和剖檢變化只能作初步診斷,要確診還必須經(jīng)過實驗室診斷。

      1.藥敏試驗 用標準平皿紙片法或藥敏試紙片法做藥物敏感試驗,不同菌株的敏感不一,但大多數(shù)對頭孢V、氟哌酸、慶大霉素、氨芐青霉素、氯霉素、復方新諾明等高敏或中敏,對鏈霉素、土霉素低敏或耐藥。

      2.動物接種試驗 取肝、脾、淋巴結等病料,研碎后加10倍生理鹽水,經(jīng)離心,取上清液接種小白鼠,每只腹腔注射0.17ml,4天后陸續(xù)死亡。

      3.涂片鏡檢 取典型病例肝、脾、腦及淋巴結、關節(jié)液等涂片,革蘭氏染色鏡檢,可見形態(tài)一致、數(shù)量不等的革蘭氏陽性球菌,大多為單個或雙排列,少量呈短鏈狀排列,菌體周圍有莢膜。

      4.分離培養(yǎng) 在無菌操作下,將上述病料接種于普通瓊脂和血瓊脂上37℃培養(yǎng)24小時,可見普通瓊脂培養(yǎng)基中菌落生長不良;在血瓊脂培養(yǎng)基中可見有灰白色、圓形、隆起、露珠狀的小菌落,菌落周圍有3mm左右寬、界限分明的透明溶血環(huán),屬β型溶血。取培養(yǎng)物涂片,革蘭氏染色,可見多量單個、成雙或少量呈短鏈狀排列的革蘭氏陽性球菌,有莢膜。

      5.生化試驗 將上述菌落接種于糖發(fā)酵管,37℃培養(yǎng)24小時,該菌能發(fā)酵葡萄糖、蔗糖、水楊苷、乳糖、山梨醇和麥芽糖,產(chǎn)酸不產(chǎn)氣;不能發(fā)酵棉子糖、木糖,不產(chǎn)生H2S。不同菌株對果糖、蕈糖、菊糖的發(fā)酵和分解七葉苷、淀粉的能力不定。

      6.血清學鑒定 豬鏈球菌分為35個血清型,常用的血清學檢測方法有玻板凝集試驗、莢膜反應、毛細管沉淀或協(xié)同凝集試驗等。其中協(xié)同凝集試驗是應用最廣泛的檢測方法,將豬鏈球菌分型用抗血清與金黃色葡萄球菌A蛋白(SPA)相結合,再與待檢的臨床分離菌株作玻板凝集試驗,陽性反應出現(xiàn)特異的顆粒狀凝集物。莢膜反應試驗是取5~6小時豬鏈球菌的培養(yǎng)物(其表面含大量莢膜),與豬鏈球菌型特異抗血清混合,用相差顯微鏡觀察,并設置空白對照進行比較。運用莢膜反應試驗目前已鑒定出豬鏈球菌35個血清型(1~34及1/2型)。玻板凝集試驗亦用于SS2的檢測,該法的敏感性達88.7%,特異性達94.5%;莢膜多糖的免疫印跡亦用于SS2的鑒定,該法敏感、特異,但不適宜于大規(guī)模的篩選鑒定?,F(xiàn)有實驗室已開發(fā)出了檢測豬鏈球菌2型血清抗體的ELISA檢測試劑盒和間接血凝檢測試劑盒,已經(jīng)應用于臨床檢測,取得了較好的應用效果。

      四、預防

      1.加強飼養(yǎng)管理 堅持全進全出的飼養(yǎng)制度,注意保持營養(yǎng)的均衡,做好豬場環(huán)境清潔和衛(wèi)生消毒工作,保持豬舍干燥、通風,搞好豬舍保溫工作,盡量減少各種應激因素,適當降低豬群飼養(yǎng)密度,避免過度擁擠,增強豬群抵抗力,豬舍和欄架應避免有尖銳物,以防劃傷豬只皮膚而發(fā)生感染。

      2.藥物預防 可在豬飼料中加入阿莫西林、氨芐青霉素、諾氟沙星、環(huán)丙沙星、金霉素或四環(huán)素等,連喂1~2周以預防;也可在豬飼料中加入黃芪、黨參、白術、板藍根、金銀花等中藥制劑以提高豬的免疫力。

      3.免疫預防 免疫預防是控制傳染病的有效手段,研制能預防豬鏈球菌感染的疫苗是成功防制該病的關鍵。目前常用的菌苗有豬鏈球菌滅活苗和豬鏈球菌弱毒疫苗。一般使用豬敗血性鏈球菌弱毒疫苗進行免疫注射。種母豬產(chǎn)前14~21天肌肉注射2頭份/次;種公豬每年2次,每次2頭份;仔豬35~45日齡肌肉注射1.5頭份/次。注射14天后將產(chǎn)生免疫力。

      五、治療

      1.隔離處理 當本病爆發(fā)時,應立即隔離豬群,對病死豬進行無害化處理。豬舍及環(huán)境等用復合醛(1∶200倍稀釋)進行消毒。糞便應采取堆積發(fā)酵處理。

      2.治療 將病豬及時隔離并進行治療。

      (1)對關節(jié)炎型病豬用30%安乃近1kg體重0.2g,青霉素1kg體重8萬IU,鏈霉素1kg體重6萬IU,維生素B1kg體重10mg,地塞米松磷酸鈉15mg,每天肌肉注射2次。對關節(jié)炎幼豬可用頭孢噻呋或林可霉素按1kg體重10萬U加地塞米松2mg每天肌肉注射2次。

      (2)對淋巴結局部膿腫,可涂魚石脂軟膏,加快其成熟變軟。待膿腫成熟后,及時切開,排除膿汁,用3%雙氧水或0.1%高錳酸鉀液沖洗后,涂上碘酊,可配合肌肉注射青霉素等抗菌素藥物,短期內盡量避免用水沖洗,以防感染。

      (3)對敗血型及腦膜炎型應早期大劑量使用抗生素或磺胺類藥物治療,較敏感的藥物有青霉素、氨芐青霉素、鏈霉素和磺胺噻唑鈉等。阿莫西林或氨芐青霉素按1kg體重10mg每天肌肉注射2次,同時按1kg體重每天1次肌肉注射制菌磺注射液20mg;青霉素80~180萬IU,并配合鏈霉素混合肌肉注射,連用3天;復方磺胺-5-甲氧嘧啶5~20mg每天肌肉注射2次,連用3天。對發(fā)病嚴重,出現(xiàn)高熱癥狀的豬只可用較大劑量的頭孢噻呋或阿莫西林加氨基比林稀釋后按1kg體重10mg每天肌肉注射2次,連用3~5天。

      (4)中藥治療可用金銀花15g,麥門冬15g,連翹、蒲公英、紫花地丁、大黃、豆根、射干、甘草各10g。水煎取汁,候溫灌服,供體重30kg的豬只服用,每日1~2次,連服3~5天。

      猜你喜歡
      豬鏈球菌肌肉注射青霉素
      亞歷山大·弗萊明:青霉素,那是我偶然發(fā)現(xiàn)的
      豬鏈球菌病的分析、診斷和防治
      細菌為何能“吃”青霉素
      青霉素的發(fā)明者—萊明
      豬鏈球菌病的診治與預防
      豬鏈球菌病的發(fā)生及防治
      無痛肌肉注射新法
      基于坐位肌肉注射的關鍵問題探討
      豬鏈球菌病的診斷與治療
      肌肉注射給藥致臀部大出血1例
      九江县| 巴中市| 长汀县| 沧州市| 海口市| 武胜县| 龙川县| 饶阳县| 墨脱县| 金寨县| 太康县| 九龙坡区| 长汀县| 金阳县| 二连浩特市| 尼玛县| 太白县| 宝山区| 扶绥县| 台中市| 聊城市| 长葛市| 大港区| 邹平县| 永胜县| 龙口市| 麻江县| 铜山县| 霍城县| 会昌县| 崇信县| 运城市| 大渡口区| 蓝山县| 蕉岭县| 郯城县| 平潭县| 阳谷县| 铜山县| 时尚| 正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