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軍林
(東華理工大學海軍后備軍官學院,江西撫州 344000)
高校國防教育中加強大學生海權意識培養(yǎng)的策略研究
萬軍林
(東華理工大學海軍后備軍官學院,江西撫州 344000)
當前,我國海洋權益正受到嚴峻的挑戰(zhàn)。維護我國的海洋權益、保護和開發(fā)海洋資源對我國經(jīng)濟社會的和諧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隨著近年來發(fā)生的海洋權益爭端和海洋領土糾紛,我國國民的海權意識正在迅速覺醒。加強大學生海權意識培養(yǎng)已成為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相關的研究表明,高校國防教育應從海洋觀的培養(yǎng)、海洋經(jīng)濟意識的灌輸、憂患意識的強化、海洋國防觀的樹立等方面加強大學生海權意識的培養(yǎng)。
國防教育;海權意識;策略
21世紀是海洋的世紀,海洋是強國富民的寶庫。當前,在我國海域內(nèi),島嶼被侵占、海域被分割、資源被掠奪、通道受威脅,我國海洋權益正受到嚴峻的挑戰(zhàn)。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經(jīng)濟的持續(xù)發(fā)展,我國的海外貿(mào)易日益增長,國際貿(mào)易已成為中國經(jīng)濟發(fā)展的主要動力。這也決定了我國需要更多地依賴全球資源、全球市場、全球通道[1]。隨著近年來發(fā)生的海洋爭端,我國國民的海權意識正在迅速覺醒,加強大學生海權意識的培養(yǎng)已成為當前高校國防教育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海權不僅是由物質(zhì)因素構成,也是由觀念資源構成的[2]。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我國大學生的海權意識正逐漸走向成熟。
(一)海權意識正在覺醒。82%的受調(diào)查者認為海權就是中國依法享有的海洋利益,14.6%的受調(diào)查者認為海權是控制海洋的權力。99.5%的受調(diào)查者都認為海洋為中國發(fā)展提供了巨大空間,中國有必要提倡海權觀念。
(二)海洋知識和實際行動能力不足。10%的受調(diào)查者表示從未聽說過黃巖島;近75%的受調(diào)查者不知道黃巖島的正確位置,僅有15.6%的人知道黃巖島屬于中沙群島。海洋知識不足的現(xiàn)象在調(diào)查中較為明顯,如馬漢的《海權論》,幾乎沒有受調(diào)查者表示閱讀過或聽說過。
(三)海權意識的不足將威脅到我國海洋權益。62.8%的受調(diào)查者認為我國海洋權益的威脅主要來自外部,其中22.4%的受調(diào)查者認為威脅來自“擔心和遏制中國強大的勢力”,40.4%的受調(diào)查者認為威脅來自“與中國有海洋劃界爭議的國家”,37.2%的受調(diào)查者認為中國海洋權益面臨的最大威脅來自于自身的重視程度不夠。
(四)對當前海洋維護現(xiàn)狀不滿。高達96.4%的受調(diào)查者表示對中國海洋權益維護的現(xiàn)狀不滿,72.5%的受調(diào)查者主張“建立強大的海軍”以維護中國海洋權益,26.6%的受調(diào)查者認為“國家需要制定明確的海洋戰(zhàn)略”。也有極少數(shù)受調(diào)查者指出,應該“建立強大海軍打垮周邊侵權國家”。
通過對我國高校大學生的海權意識調(diào)查與分析,以及我國的海權狀況和經(jīng)濟發(fā)展模式的研究,表明我國海權意識已制約我國的發(fā)展。
(一)國防教育中以陸防為主的思維仍占主導地位。從地理環(huán)境上看我國處于半封閉的大陸環(huán)境,東、南有大海環(huán)抱,西、北有高山大漠阻隔。從歷史上看,我國來自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較多,而來自海上的威脅才從近代開始。新中國成立后也主要是防備陸地上的威脅。國防思想對海洋的價值、作用和相關利益的認識嚴重不足,重陸輕海的思想在我國國防教育中仍占主導地位。
(二)對于海洋的作用缺乏系統(tǒng)的認識。對海洋開放、溝通、交流的作用認識不足;我國具有管轄權的專屬經(jīng)濟區(qū)和大陸架的海洋國土地位認識不足;對于海上生命線地位和海洋航運通道的風險沒有認識;海防僅看作是保衛(wèi)領海和海岸線,沒有看到在經(jīng)濟海域和公海的防衛(wèi)需求等等。
(三)對于維護海洋權益的困難認識不夠充分。由于我國維護海洋權益的力量不足,導致我國應對海洋權益受威脅時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夠。這些問題的由來不僅僅只是歷史原因造成的,既有周邊新興國家的挑戰(zhàn)又有大國勢力的插手,形成了錯綜復雜的局面。
(四)沒有從國家發(fā)展的高度看待海洋權益?,F(xiàn)在,我國國家利益正由傳統(tǒng)的領土、領海、領空向海洋、太空和電磁空間拓展,安全領域也隨之延伸[3]。總結歷史,近代大國的崛起離不開海洋;縱觀世界,當代西方大國的戰(zhàn)略家早已從全球角度看待海洋問題。
我國國民的海權觀已嚴重制約我國海權的實現(xiàn)。要實現(xiàn)我國建設海洋強國這一戰(zhàn)略目標,就必須加強海權意識的培養(yǎng),特別是高校大學生的海權意識。高校國防教育在大學生海權意識的培養(yǎng)過程應發(fā)揮積極的作用,應從以下幾個途徑加強大學生海權意識的培養(yǎng):
(一)培養(yǎng)高校大學生正確的海洋國土觀。中國是個陸地大國,也是一個海洋大國。但在多數(shù)人的頭腦中,知道960萬平方千米的陸地面積,卻不知還有300萬平方千米的海洋面積。海洋國土問題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大事,在高校國防教育中要積極地宣傳。
(二)灌輸高校大學生的海洋經(jīng)濟價值意識。海洋占地球表面積的70.8%,蘊藏著比陸地更為豐富的資源。應屬我國管轄的300平方公里海域中,資源種類多、儲量大,是世界上資源最豐富的海域之一。但是,我國的海洋經(jīng)濟開發(fā)水平還很低,海洋生產(chǎn)總值僅占國內(nèi)生產(chǎn)總值的9.7%[4]。
(三)強化高校大學生的海洋憂患意識。憂患意識表現(xiàn)出的是社會主體的一種精神自覺,是對改造世界的一種強烈的責任感和能動性。通過國防教育使高校大學生清醒地看到當前我國海洋權益面臨的嚴峻挑戰(zhàn)和諸多危機,始終保持相當?shù)拿舾卸取?/p>
(四)樹立高校大學生的海洋國防觀念。海防是國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的第一道防線。一個沿海國家的現(xiàn)代國防,其海洋方向的前線在大陸海岸與島嶼海岸的領?;€以外200~350海里海域的廣闊空間的外沿上,這里才是國家防衛(wèi)的新前線。必要時我們的海防和國防還應走出國門,隨時維護國家管轄海域以外的利益[5]。
:
[1]張文木.中國海權[M].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09:30.
[2]石家鑄.海權與中國[M].上海: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08:66.
[3]新世紀新階段我軍歷史使命重要論述的價值和意義[N].解放軍報,2005-09-27(7).
[4]國家海洋局.2011年中國海洋經(jīng)濟統(tǒng)計公報[EB/OL].海洋局網(wǎng)站,2012-03-13.
[5]王傳友.海防安全論[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7:295-296.
On the Strategies of Enhancing the College Students'Consciousness of Sea Power in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WAN Jun-lin
(College of Naval Reserve Officers,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F(xiàn)uzhou 344000,China)
At present,China's maritime rights and interests are being seriously challenged.Safeguarding China's maritime rights and interests,protecting and developing marine resources is significant for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and society.As maritime rights disputes and marine territorial disputes occurred in recent years,our national consciousness of the sea power is awakening rapidly.Enhancing college students'consciousness of sea power has become an urgent problem to be solved.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enhance college students'consciousness of sea power by cultivating the ocean concept,instilling awareness of marine economy,strengthening the consciousness of hardship and establishing the concept of marine national defense.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consciousness of the sea power;strategy
G641
A
1001-7836(2012)12-0018-02
10.3969/j.issn.1001-7836.2012.12.007
2012-11-15
江西省社會科學規(guī)劃學科共建項目(09JY203)
萬軍林(1975-),男,江西臨川人,講師,碩士,從事國防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