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楠
(東北石油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黑龍江大慶163318)
回歸自然善待生命
——《野性的呼喚》與《狼圖騰》中人性的解讀①
周天楠
(東北石油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黑龍江大慶163318)
由于工業(yè)的快速發(fā)展,社會的變革,“人類中心思想”已在人們的頭腦中根深蒂固。對野生動物無情的屠殺,對大自然瘋狂的掠奪,使生態(tài)環(huán)境遭到了極大的破壞。杰克倫敦與姜戎雖不同國籍,不同時代,但相似的創(chuàng)作背景可以很好地詮釋兩位作家當(dāng)時的心境:對自然的崇敬,對人性丑陋的揭示與渴望人性的回歸。
《野性的呼喚》;《狼圖騰》;回歸;人性
《野性的呼喚》是20世紀(jì)初由美國作家杰克·倫敦創(chuàng)作的著名動物題材小說之翹楚。狼圖騰是中國當(dāng)代小說家姜戎的代表作,有評論說《狼圖騰》是世界上迄今為止唯一一部全面研究狼、描繪狼、以狼為敘事主體的
小說。[1](P1)
1897年夏,倫敦懷揣著一夜暴富的美夢,踏上了阿拉斯加淘金之旅。然而這趟旅程并非預(yù)期的那么美好,倫敦不僅沒有發(fā)家,還由于旅途艱辛患上了可怕的壞血病。最終他不得不放棄在克朗代克地區(qū)的探險。盡管黃金沒有淘到,倫敦卻得到了豐富的閱歷,這些閱歷使得他喜歡在自己的作品中展示原始動力以及他個人對自然的敬畏,也促成了他后來的傳世佳作。1967年,青年的姜戎正好趕上“文化大革命”,和眾多知識青年一起上山下鄉(xiāng),奔赴內(nèi)蒙古額侖草原插隊。在美麗的烏珠穆沁大草原,姜戎和當(dāng)?shù)啬撩褚黄鹕睢趧?。他喜歡草原的原始風(fēng)貌和生活,與共同勞作生活的牧民們打成一片,并從他們那里學(xué)到了不少東西。那里的生活超乎想象地艱難,人和野獸都舉步維艱。那里便是他的小說《狼圖騰》的故事發(fā)源地。[2](P76)
在現(xiàn)代社會中,隨著市場經(jīng)濟的發(fā)展,競爭變得越來越激烈,人們善良的品性一點點地在消失,以往人們所具備的美好品德正在慢慢地喪失。人們雖然自己已經(jīng)認(rèn)識到這一點,但是卻無法改變這個事實。[3](P22)
1.自私自利
《野性的呼喚》中,巴克起初在法官家過著逍遙的生活:和法官的兒子們一起扎進游泳池里,或者出去打獵;在清晨或黃昏,它也常以白馬王子的身份,伴護著法官的女兒散步;冬日的夜晚,伏臥在法官的腳邊,陪著法官看書。[4](P4)可惜好景不長,法官家的園丁因欠賭債,將巴克以100美元賣給了狗販子。在利益和金錢面前,自私的人類喪失了生態(tài)道德,動物和自然成了服務(wù)人類和被人類利用的對象。[5](P126)
陣陣入鄉(xiāng)隨俗推崇草原狼圖騰,對蒙古草原狼更是癡迷。但是他以所謂的“搞科研”為由,實為滿足自己的好奇心而掏狼窩養(yǎng)狼崽,間接造成其余六只珍稀蒙古小狼崽被拋向“騰格里”,不可謂不自私。而幸存的小狼雖蒙陣陣悉心照料,但失去親人孑然一身不說,還被剝奪了最為可貴的自由,生有何歡,死又有何懼!
2.兇狠殘暴
被賣后,巴克學(xué)會的第一條生存法則就是“大棒法則”。對于幾天幾夜滴水未進的巴克,一位紅衫人不是給予安撫,而是舉起大棒痛打“落水狗”。聰明的巴克最終不得不屈服在他的淫威之下。但我們知道,那是象征著統(tǒng)治者壓迫人民的“大棒”,殘忍的鎮(zhèn)壓只能換來更強烈的反抗。巴克后來成為令人聞風(fēng)喪膽的“狗魔”,不可不說是向殘忍的人類的報復(fù)。
黃黃是畢利格一家當(dāng)作珍貴的禮物送給陣陣的優(yōu)良品種的小狗,自小跟隨陣陣,結(jié)下深厚的友情。黃黃在陣陣的蒙古包里娶妻、生子,為陣陣鞍前馬后不辭辛勞。在最后陣陣被抽調(diào)到連部,黃黃毅然拋家舍業(yè)跟隨陣陣……就是這樣通人性的黃黃在回牧業(yè)隊探親時,卻被殘忍的人半路截殺,只為滿足貪吃的嘴。同樣的情形發(fā)生在勇猛的殺狼狗“二郎”身上,這條向往自由的狗在大草原上“神游”之時,被人一槍斃命,令狼聞風(fēng)喪膽的“二郎”豈能敵過人的槍,尤其是人的口!
3.貪婪愚昧
接連換了幾位主人后,巴克等來的新主人何其糟糕!被阿拉斯加有黃金的傳言吸引而來,卻又對北方荒原知之甚少,還剛愎自用。此三人真乃無知、貪婪的表率!他們的行李堆積如山,沒有什么是他們不需要,可以丟棄的。這滿載的,連勤勞的雪橇狗都不堪重負(fù)的雪橇何嘗不象征著他們的欲望。他們一意孤行,不聽別人的勸告在冰層解凍之時,強行上路。最終滿載著欲望的雪橇駛向了萬劫不復(fù)的冰河深淵。
包順貴在《狼圖騰》中是一個不折不扣討人嫌的角色。來到新草場,他像發(fā)現(xiàn)了大金礦,大聲高叫:真是塊風(fēng)水寶地,翡翠聚寶盆啊,真應(yīng)該先請軍區(qū)首長們開著小車來這兒玩幾天,打天鵝打野鴨子,再在草地上生火吃烤肉。[6](P178)嗚呼哀哉,一群“癩蛤蟆”要吃天鵝肉!可憐的天鵝夫妻雙雙命喪油鍋;草原上稀有的白芍藥花被他連根拔起,就為了搏軍區(qū)首長一笑;繁衍了數(shù)百年的獺子,也遭到了滅頂之災(zāi);不顧牧民勸阻,枉顧草原“大命”而讓自己村的農(nóng)耕人口進駐草原開地種田,只為眼前的蠅頭小利……天鵝的彎彎頸項,像一個鮮明的問號,默默地向天問、向地問、向人問、向世上萬物追問:人,究竟什么是你不想要的?
文學(xué)既是人學(xué),描寫動物是從另一種途徑,以別一樣的視角來表達關(guān)于人的觀念。相對于人類道德的缺失,兩位作家不約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狼,將其作為動物的代表,賦予它們?nèi)说那楦?、智慧與美德。
1.愛
《野性的呼喚》中巴克與桑頓之間的感情早已超出了友情的范疇,我們可以稱之為愛。桑頓先是挽救了巴克的生命,又對巴克朋友般地惺惺相惜,換來巴克對桑頓的視為知己者死。桑頓的指令它無條件服從,哪怕是跳崖;桑頓吹噓打賭,它拼盡全力支持;有人欺負(fù)桑頓,它挺身而出;桑頓落河遇險,它幾次三番跳入激流涌動的河水去救;桑頓遇害,它瘋狂地復(fù)仇……這是怎樣的一份情誼,不禁讓人感嘆唏噓。
《狼圖騰》中的母狼們堪稱偉大的母親!為避免外敵入侵,學(xué)會“狡狼三窟”;被敵人發(fā)現(xiàn)時不惜以身作餌、以命相搏,可謂愛子心切。可是殘忍的人類還是出于種種目的掏狼窩,弒其子。喪子之痛的母狼瘋狂了,循著人類的足跡把小狼崽的尸體從地里挖出來叼著亂轉(zhuǎn)。母愛無所寄托的母狼們向人類的復(fù)仇可謂慘烈,即使豁出性命也要與人類的蒙古馬群玉石俱焚。
2.自尊
巴克自尊心極強:當(dāng)出賣它的園丁把繩子套上它的脖子,它略為“矜持”地接受了;當(dāng)紅衣人向它掄起大棒,它蒙受奇恥大辱,暴跳如雷;當(dāng)它第一次踏上北方的雪地而好奇地舔雪被周圍的人嘲笑時,它感到非常不好意思……小狼雖狼在屋檐下,但偏偏不低頭。它從不吃“嗟來之食”,一切陣陣為它精心準(zhǔn)備的食物,在它看來全部都是它自己努力搶來的,無需搖頭擺尾感激涕零;小狼失去了自由,它被一根長一米半的鐵鏈拴住,成了一個小囚犯。但小狗憑什么可以趾高氣揚不被拴呢?小狼忍不住將進狼圈陪它玩的小狗咬疼咬哭咬跑,最后重又落得個孤家寡人;遷往新草場的途中,自尊的小狼寧可勒死,也不肯學(xué)小狗,被搬家的牛車牽上路。
3.智慧
初到荒野雪原時,巴克不知道怎樣保暖睡覺,直至“發(fā)現(xiàn)比利躺在雪底下,身體蜷縮成一團,像一個毛球似的”,“原來它們是用這種辦法的呀!”巴克欣喜若狂地“也給自己挖好一個洞,學(xué)比利緊緊蜷縮著身子”;[4](P17)當(dāng)雪花落在腳上結(jié)成堅硬的冰塊時,他會用牙齒把結(jié)在腳趾中間的冰塊咬掉??诳蕰r,要是剛好走到冰河,他就選擇冰層較薄的地方,然后用堅硬的前腳把冰敲開,順利喝到水。在報復(fù)陰險的斯匹次的過程中,他“對斯匹次切齒痛恨”,但他先使自己更強大,“靜靜地等待機會來臨”。
陣陣曾不止一次地請教畢利格老人,曾創(chuàng)造輝煌、橫掃歐亞的蒙古大軍的軍事才華從何而來?老人說:“打仗,狼比人聰明。我們蒙古人打獵,打圍,打仗都是跟狼學(xué)的。”隨即畢利格老人用一種原始但又先進的教學(xué)方式——實地觀看蒙古狼打圍黃羊,讓他心中的疑問漸漸化解:狼群按捺住暫時的饑餓和貪欲,耐心地等到了多年不遇的最佳戰(zhàn)機,輕而易舉地解除了黃羊的武裝。由此,陳陣領(lǐng)教了草原狼卓越的智慧、耐性、組織性和紀(jì)律性,并對草原狼和崇拜狼圖騰的草原民族肅然起敬。
巴克對內(nèi)心深處來自遠(yuǎn)方的神秘的呼喚與對桑頓的愛間痛苦徘徊,幾番夢醒欲追尋而去。但桑頓是它愛的寄托,無論它走多遠(yuǎn)還是會回到桑頓身邊。但當(dāng)桑頓遇害,巴克復(fù)仇之后,它已心無掛礙,沖破凡塵俗世,奔向心中的伊甸園——荒野。野性的呼喚其實就是自由的呼喚,即擺脫文明的枷鎖,返璞歸真,找回真實的自我,其實這也是倫敦自己內(nèi)心的呼喚,是一種精神上的宣泄,正如小說開篇的詩歌所云:“熱望本已在,蓬勃脫塵埃;沉沉長眠后,野性重歸來?!盵7](P87)
《狼圖騰》中俠客般的“二郎”特立獨行:本性中狼性多過狗性,做不好狗,也不為狼所容。在人們?yōu)E殺流浪狗時迫于無奈,放棄了向往的草原寄于陣陣籬下。但它始終喜歡在草原游蕩,目光迷離地向著草原發(fā)呆。對于它,以天為蓋,地為席,草原才是真正的家。而被陣陣視為“掌上明珠”的小狼亦有不自由,毋寧死的精神:它套著鐵圈呼呼猛跑為了每一寸向“主人”爭取來的領(lǐng)地而歡欣鼓舞;除非喊“開飯了”,否則誰也別想把它從草原上拉回家;為了認(rèn)祖歸宗學(xué)習(xí)狼嗥,無奈學(xué)藝不精,重歸草原不成還累了一身病最終吐血而亡……被制成“狼皮筒子”在風(fēng)中自由飛舞的小狼終將魂歸騰格里,成為草原的“狼圖騰”。
荒野情結(jié)與草原大命可以說是從感性和理性兩個方面要求人類對自然要有正確的認(rèn)識和態(tài)度。自然界“萬事萬物緊密相連,這表明生態(tài)圈是一個精細(xì)的網(wǎng)絡(luò),每一組成部分都與其它部分相連”[8](P496)。因此“荒野情結(jié)”與“草原大命”向人類敲響了警鐘。人類與其他生物要建立兄弟般的關(guān)系,才能使人類社會有更廣闊的生存發(fā)展空間,才能更好地維護我們美麗的家園。
[1]安波舜.編者鑒言——享用狼圖騰的精神盛宴[M]//狼圖騰.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04.
[2]劉寧寧.《野性的呼喚》與《狼圖騰》中的共性對比[J].雞西大學(xué)學(xué)報,2011,(1).
[3]劉穎慧.從《狼圖騰》到《藏獒》——談狼性與獒性之爭[D].東北師范大學(xué),2008.
[4]London Jack.The call of the Wild and White Fang[M].Beijing: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2009.
[5]何亞卿.敢問路在何方——從貝克到狼的嬗變看倫敦的生態(tài)哲學(xué)[J].長春工程學(xué)院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11,(1).
[6]姜戎.狼圖騰[M].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04.
[7]吳文南.野性的呼喚之存在主義解讀[J].綏化學(xué)院學(xué)報,2010,(4).
[8]Commoner Barry.“At War with the Planet.”Reading the Environment[M].WalkerMelissa.Ed.New Y ork:W.W.Norton&Company,1994.
Returning to Nature Respect for Life——Reflection about Humanity inThe Call of the WildandWolf Totem
ZHOU Tian-nan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Daqing 163318,China)
Due to the rapi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social changes,the thought of“human centre”has been deeply rooted in people’s minds.With wild animals killed and the nature depredated mercilessly,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badly damaged.In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different times,Jack London and Jiang Rong have the similar writing backgrounds,which interpret the thoughts and feelings of the author:respect for the nature,revealing the evil of the human nature and longing for the return of the humanity.
The Call of the Wild;Wolf Totem;regression;humanity
I106.4
A
1007-9882(2012)01-0104-02
2011-10-20
周天楠(1981-),女 ,黑龍江大慶人,碩士,東北石油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講師,研究方向為比較文學(xué)。
[責(zé)任編輯:張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