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慶琪,吉 慶,譚廣興,吳 駿,蔣 霖,周寅翼
(1.江蘇建康職業(yè)學院,江蘇 南京 210029;2.南京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江蘇 南京 210014;3.無錫市中醫(yī)醫(yī)院,江蘇 無錫 214000;4.南京中醫(yī)藥大學,江蘇 南京 210046)
慢性盆腔疼痛綜合征(CPPS)是前列腺炎中最常見的類型,約占慢性前列腺炎的90%以上。病因復雜、機制不明,以致病程遷延,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西醫(yī)治療該病的原則是減輕或消除疼痛,盡可能的去除病因,但到目前為止缺乏理想的治療藥物。中醫(yī)藥在該病的治療上有獨到之處,筆者于2009年6月-2010年6月,采用前列腺炎Ⅰ號顆粒治療慢性盆腔疼痛綜合征60例,且與癃清片治療進行對照,取得了滿意療效,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所有觀察對象來源于江蘇省中醫(yī)院男科門診就診的CPPS患者。采用隨機、對照的方法,將納入觀察的患者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60例。治療組年齡21~48歲,平均36.6歲,病程3個月~6年,平均2.7年;對照組年齡20~45歲,平均35.9歲,病程3個月~7.5年,平均3.2年。2組患者在年齡、病程及病情嚴重程度等方面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選擇
1.2.1 納入標準 符合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NIH)1995年提出的CPPS診斷標準,且符合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1994頒布的《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1]中的精濁濕熱瘀滯證辨證標準;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癥狀指數(shù)(NIH-CPSI)中的癥狀評分≥10分;病史在3個月以上,且1個月內(nèi)未服用其他治療慢性前列腺炎的藥物。
1.2.2 排除標準 凡年齡在20歲以下和50歲以上者;細菌感染引起的前列腺急、慢性炎癥,合并前列腺腫瘤,性傳播疾病、泌尿系統(tǒng)、鄰近臟器相關疾病,以及心腦血管、肝腎、造血和內(nèi)分泌系統(tǒng)嚴重疾病,精神病等。
1.2.3 剔除標準 發(fā)生嚴重不良反應、并發(fā)證和特殊生理變化,不宜繼續(xù)接受試驗者,改換其他治療方法者;患者提出退出試驗者。
1.3 治療方法 治療組:前列腺炎Ⅰ號顆粒(主要成分:萆 、菟絲子、威靈仙、冬瓜子、皂角刺、白芷、臺烏藥、石菖蒲、茯苓、五味子、牡蠣、馬鞭草等,由江蘇省中醫(yī)院制劑室提供)沖服,每次1袋,每日3次,早、中、晚各1次,飯后30 min服用。對照組:癃清片(主要成分:金銀花、黃連、黃柏、白花蛇舌草、敗醬草、牡丹皮、赤芍、澤瀉、車前子、仙鶴草等,由天津中新藥業(yè)集團隆順癃制藥廠生產(chǎn))口服,每次3.6 g,每日3次,早、中、晚各1次,飯后30 min服用。2組均連續(xù)治療1個月。所有病例在治療期間停用其他治療慢性前列腺炎的藥物及抗生素。
1.4 觀察指標 NIH-CPSI總評分、NIH-CPSI疼痛癥狀評分。
2.1 治療前后2組NIH-CPSI總評分比較 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2組NIH-CPSI總評分比較(±s)
2.2 治療前后2組NIH-CPSI疼痛癥狀評分比較 見表2。
表2 治療前后2組NIH-CPSI疼痛癥狀評分比較(±s)
慢性盆腔疼痛綜合征即Ⅲ型前列腺炎,臨床以少腹、會陰、腰骶等部位的疼痛及排尿異常為特征,歸屬于祖國醫(yī)學“腰痛”“腹痛”“淋證”“癃證”等范疇。筆者認為,濕熱、瘀滯、腎虛是本病最為重要的病理因素?;颊咂剿仨撤矢屎衲仯站冕勆鷿駸?,或房事不潔,濕熱內(nèi)侵,濕熱之邪循足厥陰經(jīng)下注,壅遏血脈,血脈為之不通,“不通則痛”,故可見盆腔區(qū)域的疼痛;又濕熱瘀滯,阻礙氣機,三焦氣化不利,水道為之不通,故可見排尿異常;然若病程遷延日久,“久病及腎”,腎氣虧虛,無力推動氣血運行,則濕熱難以廓清,瘀滯難以疏通,從而又導致本病纏綿難愈。補腎化濕、通絡泄?jié)崾侵委煹年P鍵。因此,創(chuàng)制的前列腺炎Ⅰ號顆粒,方中以萆 、威靈仙、冬瓜子、白芷、石菖蒲、茯苓、馬鞭草等化濕泄?jié)幔渲型`仙、白芷、石菖蒲兼有通絡利竅、行氣止痛;菟絲子、五味子、牡蠣以補腎固精、寧心安神,此3味寓補于瀉,寓補于通。諸藥合用,標本兼顧,共奏補腎化濕、通絡泄?jié)嶂?,使?jié)駸岬们?,瘀滯可通。相關藥理研究提示,該顆粒劑組方中多數(shù)中藥具有促進炎癥吸收、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緩解平滑肌痙攣、調節(jié)局部免疫功能及提高前列腺液中鋅含量等作用。
本觀察結果顯示,前列腺炎Ⅰ號顆粒組治療后患者NIH-CPSI總評分顯著降低,與對照組比較(P<0.05),提示前列腺炎Ⅰ號顆粒對慢性盆腔疼痛綜合征療效可靠,尤其對改善疼痛癥狀療效尤為明顯。
[1]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