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云
進入信息化時代后,有人說不必寫信了,打個電話,發(fā)條信息,簡單快捷。不錯,打電話、發(fā)信息比寫信便捷,但便捷的同時卻失去了書信表達的深沉、含蓄、蘊藉、詩意……所以,許多人依舊鐘情于這種最古老最原始的表達方式。那么,怎樣寫書信呢?
【技法揭秘】
一、把握格式。書信的格式一般包括稱呼、正文、祝頌語、 署名、日期幾個部分。稱呼是指寫信人對收信人的稱呼,如爸爸、媽媽等。稱呼要頂格寫,稱呼后面要寫冒號,以提起正文。正文是書信的主要部分。正文結束后,要寫祝頌語。祝愿什么,要根據寫信人與收信人的關系以及收信人的年齡、職業(yè)、身份、地位等具體情況決定。如給長輩寫信,祝頌語可以寫祝您身體健康等。祝頌語后面是署名和日期,要分別另起一行寫在右邊。
二、敘事清楚。信是寫給別人看的,敘事要清楚,切忌表達不清和啰嗦。清朝有位姓錢的秀才,寫文章不簡潔,人們管他叫“啰嗦先生”。一次,他進京趕考,考完后,準備回家,就給妻子寫了一封信。信中說:
我妻:前日啰嗦而今日不再啰嗦了。我打算下月動身乘船或者騎馬或者雇騾返家。不在初一,就在初二;不在初二,就在初三;不在初三,就在初四……我的那雙棉鞋,希望你取出來拍拍打打曬曬,因為上面有很多灰塵……
你看,本來一兩句話就能說清楚的事情,啰嗦了一大堆,反而給人以表達不清之感。
三、感情真摯。書信是人們溝通交流的方式,就像用筆與對方談話一樣。因此要感情真摯,不能虛情假意,矯揉造作。
【答疑解惑】
心里有許多話想說,但又不知道從何寫起,怎么辦?
答疑:首先,在動筆之前把想寫的事在頭腦中梳理一遍,再根據需要進行材料的取舍,安排順序,確定詳略。哪些先寫,哪些后寫,哪些是重點,哪些是非重點,排排隊,以便寫時條理清晰。
【佳作展示】
寫給“上帝”的一封信
萬安縣步行街小學作文教學研究中心曾麟皓
我最最親愛的上帝:
您好!
人們都說您什么都知道,可這次,我卻發(fā)現您“失職”了。
那天,我在樓下玩,看見好友萌萌騎著自行車在院子里遛彎兒,那瀟灑的動作、自得的神態(tài)令我心動不已。我立即跑回家,請求爸爸教我學騎自行車,爸爸欣然答應。
我推著自行車來到院子里,爸爸穩(wěn)住車子讓我上去,然后推著我慢慢前行。我得意地“騎”著自行車在院子里繞來繞去,那高興勁兒就甭提了。
不知什么時候,爸爸放開了手,騎到拐彎處我回頭的一剎那,才發(fā)現爸爸不在身后。我嚇壞了,大喊:“爸!爸……”這時,車子像受到驚嚇的馬,失去了控制,眼看就要和一塊石頭親密接觸,我趕緊調頭,又撞上了磚頭。我重重地摔在地上,膝蓋劃破了。我痛得哇哇大哭,無助地望著爸爸,希望他能過來把我扶起來。沒想到爸爸站在那里一動不動,還沖我傻笑。我肺都氣炸了,心想:“爸爸,你真狠!”我橫下一條心,從地上爬起來,丟下自行車就往回走。我發(fā)誓,以后再也不理爸爸了。
親愛的上帝,既然您什么都知道,為什么您不事先通知我爸爸會松開扶著自行車的手呢?那樣我就不會摔得那么慘了。
祝您工作順利,不要失職!
您的孩子:忽悠
2012年7月1日
【點評】
“給‘上帝的一封信”,題目就很吸引人。讀完信之后,才知道,原來爸爸教“我”學騎自行車,竟然趁“我”不注意,悄悄放開了手,害得“我”摔了一跤。而這個時候,爸爸竟然站在一邊當看客,真是氣死“我”也!小作者通過一件平凡的生活小事,借助書信的形式,希望上帝以后不要“失職”,充滿童真童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