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舒華
水稻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常年播種面積和總產量均占糧食作物的首位。在全世界水稻產中,我國單產和總產都處于先進行列。水稻生產在國民經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培育壯秧
由于旱育苗床的培肥效果和控水效果,導致床土容量和含水量降低,空隙度增加,含氧量提高,對幼苗生長發(fā)育十分有利,稀播才能育成壯秧,壯秧返青快,分蘗早,為水稻高產打下基礎。
1.壯秧的標準
秧齡35-45d,葉齡4.5-5.0葉,苗高13-17cm,根數(shù)13-15條,百株地上千重4g以上,20%的秧苗帶1-2個分蘗,葉色綠中帶黃,根系盤結好,返青快。
2.育苗前的準備工作
(1)苗床地的選擇:選無污染,背風,向陽,水電源方便,地勢高,干燥,排水良好,無鹽堿,無雜草,土壤肥沃,地勢平坦,四周要有防風設施的環(huán)境條件。
(2)育苗面積及材料:育苗面積一般按1∶80-100,即育80-100m2的育苗面積,能插一公頃的水田面積。材料有塑料棚布,架棚木桿,竹皮子,秧盤(缽盤)每公頃400-500個,浸種靈,食鹽等。
(3)苗床土的配制:原則要求:床土疏松,肥沃(養(yǎng)分齊全),有團粒,滲透性良好,保水保肥能力強,偏酸性,無草籽和石塊等。
3.自配營養(yǎng)土
(1)配制調酸劑,山地腐殖土就不用調酸了。平原地區(qū),鹽堿地區(qū)的床土必需調酸,調酸使土床調到pH值4.5-5.5為標準。一般生產上的作法是先將篩好的馬糞或草炭進行酸化,用稀硫酸酸化,一般用42.5kg水加7.5mL濃硫酸,配制時把水稱好放入到缸內,后倒?jié)饬蛩?,倒入后攪拌一下,即?5%左右的稀硫酸,用塑料噴壺往馬糞上澆15kg左右的稀硫酸?;彀杈鶆蚝髳灠胩旒闯伤峄瘎?。經驗是鹽堿地區(qū)每公頃準備25kg濃硫酸,非鹽堿地區(qū)每公頃準備5-7kg濃硫酸。
(2)用酸化好的馬糞或草碳進行床土調酸并加入化學肥料。先作小樣試驗,先用4kg原土加0.5kg酸化馬糞,再稱4kg加1kg酸化馬糞,以此4kg原土再加1.5kg已酸化馬糞……作5份樣品,分別拌均勻,用試紙測其PH值,找到床土每4kg加多少酸化馬糞能達到pH4.5-5.5范圍。就按這個比例再調大量的床土。同時1000kg床土再加硫銨2.5kg,加二銨1.1kg,硫酸鉀1kg,硫酸鋅0.1kg即制成了營養(yǎng)床土。
4.種子處理
(1)每公頃用種量:一般缽盤育苗用種量25kg(發(fā)芽率在95%以上),一般旱育苗30-40kg。鹽堿地適當多些,非鹽堿地區(qū)適當少些,旱育稀植的也要少些。
(2)曬種:選晴天,在干燥平坦地上平鋪席子或水泥場攤開,厚度一寸,曬2-3d,白天曬晚間裝起來,在曬的時候經常翻動,目的是提高種子活性。
(3)選種:用鹽水最好。將鹽水配制1∶13比重(約501kg水加12kg鹽),用鮮雞蛋測試,雞蛋在鹽水液中露出水面5分硬幣大小即可。去掉秕谷,撈出稻谷洗2-3遍。
(4)催芽:催芽在28-32℃溫度條件下,芽整齊一致,有催芽器用催芽器最好,無催芽器的可在室內地上,火炕上或育苗大棚內催芽。具體操作,先把浸種好的種子撈出,放入40-50℃的溫水中預熱,待種子達到溫熱(28℃左右),立即撈山,裝到種子袋中,放置到室內墊好的地上(地上墊30cm稻草,鋪上席子);或者火炕上,也要墊好,種子袋上蓋上塑料布或麻袋、袋內插上溫度計,隨時看溫度,使溫度不低于28℃,也不高于32℃,同時保持種子濕度,每隔幾個小時上下翻倒一次,使種子溫度盡量上下、左右溫度、濕度保持一致。
二、播種
1.播種時期的確定,根據(jù)當?shù)禺斈甑臍鉁睾推贩N熟期確定適宜的播種日期。水稻發(fā)芽最低溫為10-12℃,因此當氣溫穩(wěn)定通過5-6℃時即可播種。
2.播種量 播種量多少直接影響到秧苗素質,只有稀播才能育壯秧。多年研究結果表明,旱育苗每平方米播量干籽150g(3兩),芽籽200g(4兩),機械播秧盤育苗的每盤100g(2兩)芽籽。缽盤育的每盤50g(1兩)芽籽。
3.播種方法
隔離層旱育苗播種:在澆透水置床上鋪打孔(孔距4×4cm,孔徑4mm)塑料地膜,接著鋪2.5-3cm厚的營養(yǎng)土,每平方米澆1500倍敵克松液,5-6kg,鹽堿地區(qū)可澆少量酸水(水的pH值4),然后用手工播種,播種要均勻,播后輕輕壓一下,使種子和床土緊貼在一起,再均勻覆土1cm,然后用苗床除草劑封閉。播后在上邊再平鋪地膜,以保持水分和溫度,以利于整齊出苗。
三、秧田管理
1.播種一出苗:這段時間主要是密封保溫,保證出苗所需的水分和溫度。棚內溫度控制在30℃左右,超過35℃時要通風降溫。缺水時要及時補水,一般底水未澆透,或置床滲水,出苗前芽干現(xiàn)象經常出現(xiàn),此期水分是重點,苗出齊后立即撤去地膜,以免燒苗。
2.出苗一1.5葉期:這個時期對低溫的抵抗能力強,注意床土不能過濕,否則影響根的生長,盡量少澆水,溫度控制在20-25℃,高溫晴天要通風降溫。
3.1.5葉一3葉期。1.5-2.5葉(離乳期前后)是立枯病和青枯病的易發(fā)生期,也是培育壯秧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對水分最不敏感,對低溫抗性強。
4.3葉一插秧:此期不僅秧苗需大量水分,而且隨著氣溫的升高,蒸發(fā)量也大,床土容易干燥,因此澆水要及時,充分,否則秧苗會干枯。這時外部氣溫已經很高,棚內溫度應控制在25℃以內要大通風,棚裙白天可以放下來,晚上外部在10℃以上時可不蓋棚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