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中洋
班主任是班集體的“靈魂”。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擔負著多種責任,扮演著多重角色,發(fā)揮著特殊的作用。但是在實際工作中,任何一位班主任都難以做到完美無缺,再優(yōu)秀的班主任在工作中也有可能出現(xiàn)失誤。班主任要想取得進步必須謙虛謹慎,能聽進批評之辭和正視自己的缺點。所缺之處,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育人效果和班集體的凝聚力。因此,班主任必須正視自己的短處,并努力去克服和彌補。那么,怎樣克服和彌補自己的短處呢?我認為要從以下幾方面作出努力。
一、自我剖析,知己之短
“人要有自知之明”。要想補己之短,先要知己之短。班主任要想正確地了解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可以從以下三條途徑進行尋找。
1.客觀對照。班主任應按照教師的“兩個規(guī)范”和“班主任工作職責”以及新形勢對班主任工作的要求,經常地對自己的工作加以對照檢查,通過對照,了解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工作能力、個性特征等方面的實際情況,找出自身的薄弱點,以便及時地加以改進。
2.勤于自省。養(yǎng)成良好的自省習慣,是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徑,也是班主任加強自身修養(yǎng)的一條基本原則。當一天或一階段工作結束后,班主任應對照工作職責和要求,及時總結,自覺地彌補和糾正工作中的不足和失誤。自己還應經?!胺词 ?,反省在各方面做得如何?哪些地方做得還不夠到位?經常這樣自我反省、自我評價、自我糾正,不僅能提升自身修養(yǎng)的自覺性,而且能增強自己糾正工作中存在問題的主動性,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品行高尚合格的班主任。
記得有一次上午課間操后我到班里上晨會課,發(fā)現(xiàn)班級里滿地都是紙屑,當時非常惱火,就想發(fā)火,但我克制住了,靜下來想一想,要求學生每天值日打掃衛(wèi)生,自己參與了嗎?于是我拿起苕把打掃起來,同學們看見了紛紛行動,不一會班級變干凈了。從那以后每周班級大掃除我都主動參與,班級的衛(wèi)生工作在全校也是數一數二的。
當然,要做到經常自省、自糾、不是易事,它必須建立在對班主任工作有高度的責任感的基礎之上,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要不怕失威信,不惜損顏面。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一個人能進行自省,面對自己的良心進行自白,這是精神生活的最高境界?!?/p>
3.重視反饋。俗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班主任工作千頭萬緒,在繁重的教學工作和班級管理工作中,難免有些疏忽或失誤,有時自己往往是認識不到的。因此班主任要沉下心來,虛心聽取學生意見和建議,了解班級各方面的動態(tài)。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對癥下藥。在學生面前要放下架子,古人都說“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在信息化社會的今天,教師在某些方面不如學生這實屬很正常的事情。所以在觀點及問題處理方式上,教師能勇于面對錯誤并及時調整自己,則更能贏得學生的信任和崇拜、增加班主任的人格魅力,提高班主任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增強班主任的號召力和班級里的威信,將更有利于班級事故的處理。
記得去年冬天的一個早晨,我沒有按時來到教室早輔導,遲到了五分鐘,當我進了教室轉了一圈后,發(fā)現(xiàn)我班的李亮同學才匆匆來到教室門口。見此情景,我便當作全班學生的面嚴肅地批評了他。此時,下面有兩個同學在嘀咕:“老師自己也遲到了?!北M管聲音很小,但還是被我清楚地聽到。當時,我真的有點惱火。事后我對這件事進行深刻的反省,認識到自己的不足。第二天晨會課上,我便就此事向全班同學作自我批評,表揚了那兩位敢于給老師“揭短”的同學。打那以后,遲到現(xiàn)象便在我班銷聲匿跡了。
二、自我完善,補己之短
知己之短的目的是補己之短。而要真正補己之短,必須把立足點放在刻苦學習和勇于實踐上。只有重視學習,勇于實踐,才能不斷提高知識水平和管理能力,不斷自我完善。
1.要以書本為師,認真學習理論。盡管班主任工作很繁瑣,但必須要堅持不懈地學習,本著“要知道什么,就學習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有目的、有計劃地學習,不斷地更新知識結構,不斷提高理論水平。不斷允吸《教育學》、《心理學》之甘露,吸取《人民教育》《班主任之友》等諸多報紙雜志中先進的教育理論、教育觀點和教育方法的營養(yǎng)。妥善處理好學習和工作的關系,并努力做到學以致用,學用結合。
2.要以他人為師,吸取先進經驗?!皬姴荒鼙榱?、智不能盡謀”。因此,班主任要有“互補”意識,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用人之長,補己之短。班主任之間要相互學習、借鑒,日常工作中,不管是誰在班級管理中有獨到之處、先明之舉,都要認真學習虛心討教。班主任只有在工作中不斷地學習,在總結經驗教訓的基礎上,不斷地提升素養(yǎng),才能適應工作的需要,提高工作的效率與質量。
3.要以實踐為師,努力探索規(guī)律。理論不能解決的疑難問題,可以通過實踐可以解決。班主任是教育實踐工作者,整天與學生打交道,具有豐富的教育實踐經驗。班主任自我完善的重要一環(huán)就是勇于實踐,堅持在實踐中磨煉、探索。只有這樣,才能暴露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以便更好地在實踐中加以完善和提高,不斷增強班級管理能力。
以前,我在班主任工作中認為最有效的教育手段就是嚴厲的批評。學生犯了錯誤,不容其分辯,便是劈頭蓋臉地批評一通,迫于我的“高壓政策”,很少有學生反抗,膽大的也不過在背后議論一下而已。從表面上看,班級比較穩(wěn)定,可在臨畢業(yè)前和畢業(yè)后就以種種形式發(fā)泄出他們久存心底的不滿和怨恨,這就成了我這個班主任的悲哀。我在后來的班主任工作中開始了新的追求和探索,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變嚴厲為激勵,懂得賞識和激勵每一位學生,在平凡和普通中捕捉搜尋每位學生閃光點,使其發(fā)揚長處,避其短處,在成功中品味、贊揚其優(yōu)點、優(yōu)勢,以促進個性特色形成;在失誤挫折之中尋找正確和有利的因素,增強自信,開發(fā)潛力,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深深體會到,班主任必須正視自己的不足,才能使自己成為一名有較高師德修養(yǎng),豐富的文化知識,善于實踐和勇于探索的實踐型和理論性相結合的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