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民
[摘要] 闡述了夏玉米施肥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如肥料配比不合理、施肥方法不科學等,提出了應對措施如配方施法、改進施肥方法等,以供參考。
[關鍵詞] 夏玉米;施肥;肥料配比;施肥方法
柘城縣位于河南省東部,年種植夏玉米5萬hm2左右。隨著各種惠農政策的落實和配套技術的推廣,夏玉米單產和總產穩(wěn)步提高,曾多次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筆者根據多年的生產實踐和經驗,系統(tǒng)總結出了我縣夏玉米施肥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應對措施。
一、夏玉米施肥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肥料配比不合理
俗話說:“玉米是個大肚漢,能吃又能干”,實踐也充分證明,要使玉米獲得高產,充足的水肥供應是關鍵。但部分群眾在施肥過程中,只重視氮肥的施用,而輕視有機肥、磷鉀肥和微量元素的施用,習慣上每畝施入碳磷酸氫銨100kg或尿素40-50kg,而磷鉀肥及微肥很少施入。這樣不僅造成了氮素流失與浪費,而且由于配比不合理,造成土壤保肥能力差,造成玉米植株抗倒性弱,千粒重低,很大程度地限制了玉米產量的提高。
2.施肥方法不科學
為了能及時外出務工或減輕勞動強度,農民群眾的施肥方法日益粗放,由原來的分次施肥為 “一炮轟”、施“夢肥”,由原來的化肥深施為表面撒施,這樣不僅降低了肥料利用率,而且制約了玉米產量的提高。
3.新型肥料成本高,普及慢
為了適應農業(yè)發(fā)展的需求,經過農業(yè)專家和大型肥料生產企業(yè)的協(xié)手合作,近幾年研制生產出一些具有復合、長效、生態(tài)等特點的新型肥料,施用這些肥料可以達到省工、省力、高效、節(jié)能的目的,但這些肥料目前市場銷售價格較普通肥料每100kg高出幾十元,群眾不易接受,推廣普及速度慢。
二、應對措施
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建議在以后的生產實踐和技術服務過程中,應注意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1.增施有機肥,培肥土壤
由于夏播作物搶時間早播種是增產的關鍵,夏玉米生產多采用貼茬搶種的方法。有機肥的施入,要在冬小麥施肥整地時增加有機肥施入量,每畝施入優(yōu)質農家肥3000kg左右,或采取秸稈還田的方式,以增加土壤有機質,改良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肥力。土壤有機質含量的提高,為玉米根系生長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還可以提高保水保肥能力,對化學肥料利用率的提高有明顯作用。
2.氮磷鉀配合施用,補施微肥
根據不同土壤供肥能力和產量目標,確定氮肥、磷肥、鉀肥的施用量。根據夏玉米生長發(fā)育特點,玉米在一生中吸收氮最多,鉀次之,磷最少。每生產100kg玉米子粒,需從土壤中吸收N 2.5kg,P2O5 1.2kg,K2O2.0kg,其比例為1:0.5:0.8。可根據目標產量確定施肥量,目標產量一般為前三年玉米平均單產再提高10%-15%。如目標產量為600kg/畝,玉米整個生育期所需N、P、K養(yǎng)分量分別為15kg、7.2kg和12kg??傂枰看_定之后,可根據當地土肥化驗部門提供的當地土壤養(yǎng)分含量計算出土壤養(yǎng)分供應量。土壤供肥量(kg/畝)=土壤養(yǎng)分測定值(mg/kg)×0.15(土壤養(yǎng)分換算系數)。由于土壤中的養(yǎng)分不能全部被玉米吸收利用,需要再乘上一個土壤養(yǎng)分校正系數。試驗結果表明,堿解氮養(yǎng)分校正系數在0.3-0.7之間,有效磷養(yǎng)分校正系數在0.4-0.5之間,速效鉀的校正系數在0.5-0.8之間。土壤養(yǎng)分供應量確定后,用總需肥量減去土壤供肥量,就是肥料施入量。在計算肥料施入量時,要按具體施入肥料品種乘以該肥料利用率,才是肥料實際施入量,一般氮素化肥利用率30%-35%,磷肥10%-20%,鉀肥40%-50%。玉米單產500-600kg地塊,一般每畝施N24kg,P2O57kg,K208kg左右。玉米田對微量元素鋅反應敏感,可在苗期追施鋅肥,每畝用1-1.5kg硫酸鋅,拌干細土10-15kg,在玉米苗期條施或穴施入土,也可選用濃度為0.2%的硫酸鋅在苗期至穗期噴施2-3次,每次間隔10-15d。
3.改進施肥方法
(1)改“一炮轟”為分次施用。根據玉米生育期的營養(yǎng)吸收規(guī)律,玉米的施肥原則是:輕施苗肥,重施拔節(jié)肥攻穗肥,巧施粒肥。根據我縣高產創(chuàng)建技術推廣實踐證明,在夏玉米播后25d施入總需N量的40%及P、K的全部,在播后45d施入總施氮量的60%,推廣效果較好。
如果采用三次追肥法,可分別在玉米播后25d、45d、60d進行。有句順口溜叫“一次施肥一尺高,二次施肥正齊腰,三次施肥吐毛毛”。形象地描述了玉米三次追肥時的生長特征。第一次在播后25d施肥,正值玉米拔節(jié)期,苗高33cm左右,此期追肥,能夠使中上部葉片增大,延長下部葉片的光合時期。這次追肥占總追氮肥量的20-30%及磷鉀肥全部,可追施玉米專用配方肥30-40kg/畝,也可以每畝追尿素15kg左右,磷酸二銨15kg左右,氯化鉀10kg左右,硫酸鋅2kg。在播后45d進行第二次追肥,此時株高120cm左右,與成人腰部齊高,此期是玉米生長最旺盛的時期,也是決定果穗大小,粒數多少的關鍵時期,需肥量在玉米一生中呈最大值。這次追肥應占總施氮肥量的50%-60%,每畝追施尿素25-30kg,或磷酸氫銨60-80kg。在播后60d左右進行第三次追肥,此時玉米開始抽絲,為保證籽粒供肥充足,防止后期脫肥,可每畝追施尿素7-10kg,大約占總施N量的10%-20%。另外,在玉米抽雄開花后,要進行根外追肥,一般每畝用0.5-1%磷酸二氫鉀溶液30-50kg莖葉噴灑,對提高粒重有明顯作用。
(2)改表面撒施為深施覆土。采用肥料深施技術,做到種、肥間隔,避免燒種子的幼根,影響出苗。種肥應施在種子側方5cm處,大喇叭口期追肥的方法可條施,也可穴施,施肥深度在10-15cm左右,施后及時覆土。
4.改善肥料品種結構,大力推廣新型肥料
生產中要逐步淘汰低濃度、易揮發(fā)的肥料,推廣玉米專用配方肥或有機與無機復合肥料。為達到節(jié)時、節(jié)肥、節(jié)能的目的,在以后要大力推廣包膜肥、控釋肥等新型肥料,同時建議科研部門及生產企業(yè)加大研發(fā)力度,降低生產成本,以迎合群眾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