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立秋
四喜兒何許人也?古城名人唄。倒退三十多年,不像現(xiàn)在通訊這么發(fā)達,整個地球都縮成了一個村子似的。那個時候,人們要是確定一件事情的真?zhèn)芜€真要勞點神兒。方圓不足幾十公里的小小古城常常被一些神秘的小道消息籠罩著。時不時會出現(xiàn)一兩個各色的人物在若隱若現(xiàn)中挑斗起人們的好奇心。于是,呆板而平靜的古城人生活便泛起一串串漣漪。就像魚兒在攪動的水泡中才能得到充分的氧氣一樣,活得更加歡快。
四喜兒曾經(jīng)是攪得古城生活的那根棍子,他一出生就成了古城人關(guān)注的對象。原因有二,一是他下生就不會哭,二是整個滿月期間,他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天呀,這還了得,嬰兒來到人間的第一聲啼哭就像一位新兵蛋子來到部隊之后,要喊一聲某某前來報到一樣,那是必須的。特別是在古城,那講究就更多了,怎么的?即然來到咱這兒,又不愿打招呼,這是哪家規(guī)矩,討厭咱怎的?那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架式,明擺著是瞧不上咱古城嗎?于是乎,老人們把他的生辰八字寫好了,用紅紙包了一層又一層,偷偷地掛到北山一個懸崖的大樹枝上,很神密,很虔誠,很講究,卻很少有人知道是啥意思。
奶奶也很著急,幾次找醫(yī)生,問這是怎么回事?醫(yī)生也當回事兒了,為小家伙作了體檢,卻沒啥問題,也說不出個子丑寅卯來,急了,便大聲道,別人家的孩子哭找我,這孩子不哭也找我呀?
時間不長,小家伙好像不愿看大家為他爭吵,就哭不像哭地叫了兩聲,另一眼睛也睜大了。
這消息給古城人震驚太大了,就像當年日本人在廣島被迫接受美國人的“小男孩”一樣,有點讓古城人不知所措,人們在以各種相同或不同的版本將這小家伙的故事傳得越加離奇的時候,他突然間亮起清脆的童音咯咯地笑了。而且在過滿月這天,還清清楚楚地吐出了兩個字,回家。
這兩個字和笑聲,一下子定格在古城人的臉上,收盡古城人的耳朵中,刻在古城人的腦海里。在以后的若干年里,每每提起這件事兒的時候,就莫名其妙地興奮。他們操著古城人濃重的口吻道,日他娘的,真他媽神了!肯定不是一般孩子,你看那一雙眼睛,就是兩潭湖水,一個是城外的堰塞湖,一個是城內(nèi)的蓮花湖。那表情、那語氣似乎在告訴別人他和這個孩子有著千絲萬縷的關(guān)系。當然,對這樣的評論,也有反對意見。他們說,什么堰塞湖,什么蓮花湖,也不在一個緯度上啊,如果非要把兩潭湖水比做眼睛,上下差了十多公里,不是個斜眼嗎?不過,對小家伙的鼻子大家的看法卻驚人地一致。認為就是古城北面那座濃縮的角山。高高的,直直的,寬寬的。上面還有一條蜿蜒的曲線。如同趴在角山上的長城,很是威武俊俏。耳朵很大,張揚的向兩邊伸延著,仿佛要把天下之事完全收入耳中。福相,標準的福相!
四喜兒這個名字是他媽媽起的,老大叫大喜兒,老二叫二喜兒,以此類推,作為老四的他當然叫四喜兒。沒什么特別的寄托和寓意。有的鄰居說,叫四喜兒不好,和吃食四喜丸子似的,讓人吃在嘴里,裝在肚里很不舒服。有的鄰居堅決反對,認為叫四喜兒沒什么不好的:久旱逢甘雨,他鄉(xiāng)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這人生四大快事積于一身,這哪是一般人能夠承受得了的?幸兮,福兮,幸福兮。
四喜兒的媽媽咧開瓢一樣的大嘴笑了,在古城再也找不到第二個像她這樣的憨娘們兒了。相夫持家是她女人的本分。古城人都知道在她眼中丈夫永遠都是第一位的,對了,就是那位滿臉絡腮胡須,一下班就像老太爺一樣坐在東屋的八仙桌前。永遠一個人自斟獨飲的中年男人,除了一身木匠工的好本領(lǐng),掙著八級工的工資之外就沒有一樣數(shù)得上來的優(yōu)點了。他不讓四喜兒媽穿秋褲,短褲之類的內(nèi)衣。70年代,女人的褲子都是兩邊開衩的,所以,只要留一點心,無論春夏秋冬,四喜兒媽褲兜口上永遠都露著白生生的肉皮兒,如果有的女人多嘴,她就會不好意思告訴人家,都是為了方便孩子他爸。
第二位是他們家的雞呀、鴨呀、羊呀、豬呀等等家禽組成的動物大軍。每天都不能少于三次喂食兒。因為她要從這些家禽屁股后面摳出雞蛋鴨蛋,擠出鮮奶,過年時還能給大家拉拉饞,吃幾頓像樣的葷腥兒。
第三位才是孩子呢,四喜兒媽平時只管最小的那一位,其他的孩子她都放手了,好像她是個管理的天才,沒上過幾天學,卻把直線管理運用的非常得手。大喜兒負責二喜兒,二喜兒負責三喜兒,三喜兒負責四喜兒……吃喝拉撒,頭疼腦熱,曠課打架,惹是生非,一切的一切出現(xiàn)狀況都由你上面的哥哥負責。弟弟犯錯誤哥哥挨罰。
夜深人靜的古城,時常有人在他家的門口聽到各種家禽的大合唱。還有一位女人毫不掩飾的呻吟。
果然,在這種年復一年的呻吟聲之后。五喜兒六喜兒七喜兒八喜兒,一直到十喜兒先后在這個亂哄哄的家里誕生了。每個孩子相隔兩到三歲不等,這就能看出四喜兒媽方便丈夫的偉大成果了。三間房,孩子們占一間,中間是堂屋做廚房用。另外一間的八仙桌上永遠的擺著酒和菜,就像擺著兩邊開衩的四喜兒媽一樣供四喜兒爸享用。四喜兒爸在家時除了喝酒、睡覺、抽煙就是抹鼻涕。他抽煙剩下的煙屁股從來不放進煙灰缸里,而是隨便往吃過的飯碗里一扔或者在八仙桌上用手一捻,就完事。也許是有鼻炎,終日里拖著長長的像粉條一樣的東西,用手一抓就抹在墻上,久而久之,墻就從白到黃,又從黃到黑,演變成一幅高深莫測,誰也看不懂的壁畫。
四喜兒媽在四喜兒爸為半徑的人生中,像圓規(guī)一樣不停的轉(zhuǎn)來轉(zhuǎn)去。有一天,到一個工友家里,發(fā)現(xiàn)人家家里非常干凈,既沒有永不撤桌的酒和菜,又沒有亂扔的煙屁股,更看不見任意涂抹的壁畫。就覺得奇怪,回來她想了很多天也想不明白,她終于忍不住問四喜兒,看起來男人們不都是你爸爸那種德性?
四喜兒接受三喜兒的領(lǐng)導,無論正確與否,平時表現(xiàn)的都很服從,從來不與哥哥爭辯。燦爛的微笑永遠掛在臉上,在古城無論大人小孩凡是認識四喜兒的,沒有不喜歡他的,他們時常背地里搖著頭說,孩子有點可惜了。
四喜兒三歲時,五喜兒出生了,開始兩年四喜兒還小,媽媽并沒有難為他,等到六喜兒呱呱墜地的時候,四喜兒已經(jīng)上了小學,而且表現(xiàn)非常突出,門門功課在學校名列前茅,想象力也很好,在一次“未來世界”為主題的繪畫大賽中,四喜兒設計的機器人得了一等獎。那時候,剛剛恢復高考,好學生在學校里開始吃香了,在四喜兒上中學的頭一年被一個民辦學校給挖走了,條件是免除所有的學雜費,每年還給二千元的獎學金。四喜兒的媽樂得昏天昏地,笑聲把長城上面的黃土震掉了好幾塊。她只說兒子上大學沒問題了,祖墳上長了一顆像城門樓一樣高的青蒿子。接下來,她的笑聲連同那幾塊黃土還沒落在古城的青石板上,四喜兒的命運又急轉(zhuǎn)直下,媽媽讓四喜兒輟學了,什么原因呢?四喜兒的弟弟五喜兒得了一種叫小腦萎縮的怪病。吃喝拉撒不能自理。按照四喜兒媽媽制定的家庭負責制,伺候五喜兒的責任自然落在四喜兒的頭上。
老師找到四喜兒媽媽說,四喜兒是個好苗子,耽誤不得,四喜兒媽搖搖頭。校長出面告訴四喜兒媽,孩子將來有可能有大出息,四喜兒媽仍然搖搖頭。左右鄰居們都急了,他們指責四喜兒媽怎么會把大人的責任推給一個孩子呢,四喜兒媽仍然沉默不語。這時候,四喜兒卻笑著對大家說,這沒啥,我可以自學嘛。
月光如水,將四喜兒一雙明亮的眼睛洗得越發(fā)清澈。四喜兒蛻去滿臉稚嫩,慢慢的長成了大小伙子,他一邊無微不至的照顧著弟弟,一邊認真的自學著初中的課程,好心的老師給他保留了學籍,這樣一來,四喜兒可以參加每學期的考試。
轉(zhuǎn)眼間三年的時間過去了,五喜兒讓病魔奪去了年輕的生命,送走弟弟的第二天,四喜兒平靜的走進了中考的考場。這是奇跡??!四喜兒的媽媽這樣的贊嘆!古城的人們也是這樣由衷的贊嘆!四喜兒以全市第一名的成績考進了市一中。
古城在晚霞的映照下,顯得有些虛幻縹緲,遠處的城樓,近處的四合院,變得有些模糊,它們累了,像一位老人,勞作一天之后各自蹲在一邊兒,或打著盹兒,或默默的目視著前方?;貞浿蛱爝@座古城里人們的音容笑貌??粗裉煸S許多多陌生的面孔出現(xiàn)在古城的大街小巷,有些無奈,有些悲觀,它們甚至不愿意走進古城的黑夜。一代又一代的古城的人們敬畏著它們,維護著它們,養(yǎng)育著它們,它們才不會倒下。明天一睜眼,不知又有哪一位古城人永遠的消失在它的視線中。
中考成功的喜悅并沒有完全代替失去弟弟的悲傷,四喜兒像古城南海里的一條黃花魚在馬路上漫無邊際的游蕩。夕陽就是無邊的海水,撫慰著他,安撫著他。有一位小報的記者認出了四喜兒,非要讓他談談是如何刻苦學習的,四喜兒慢慢的擺了擺手,很有禮貌的拒絕了。這時候,四喜兒媽從后面追了上來,她已經(jīng)不再是那個穿著兩邊開衩褲子的中年婦人了,歲月偷偷的在她的兩鬢留上了斑斑的痕跡。大喜兒去年病逝了,二喜兒在海南發(fā)財連續(xù)幾年都沒有消息,三喜兒高中畢業(yè)就遠走他鄉(xiāng),臨走時發(fā)誓再也不回這個家,提起五喜兒更是讓人心酸,現(xiàn)在六喜兒七喜兒八喜兒九喜兒十喜兒還小,只有四喜兒既懂事又有出息,讓這位一貫不懂得疼愛兒子的母親心中也時常涌起異樣的波浪,她既自責又無奈,本來就不太滋潤的心田,被生活的苦水澆灌之后就變得死板而又麻木。工廠沒有大鍋飯以后,八級木匠工的丈夫那點收入和不斷增人添口越發(fā)捉襟見肘了。
每當四喜兒背著她獨行在古城的大街小巷,她都遠遠的跟在后面,她不敢直視兒子那雙明亮的眼睛,她怕這雙眼睛將她吞噬淹沒。有一次夜深人靜,她悄悄的走進了四喜兒的床前,輕輕的撫摸著四喜兒手上厚厚的老繭輕聲的問著自己,這是一個狀元學生的手嗎?她理了理花白的頭發(fā),拿起了指甲刀為四喜兒剪起了指甲,一下、兩下、三下、時間在剪刀下一分一秒的劃過,老花鏡后面滾出亮晶晶的東西。其實,四喜兒早就醒了,他不愿意睜開眼睛,他享受著長這么大以來從未有過的母愛。終于嗜酒如命的四喜兒爸爸得了中風癱在床,這一次沒有讓四喜兒輟學伺候爸爸,媽媽承擔妻子的責任。
古城歷史可追溯到一千多年前,但發(fā)展完善的頂峰時期是明朝,大小關(guān)樓一百多處,早年間各種廟宇有三百多座。除各路神靈和歷代守城的有功之臣的官廟家廟之外,還有狗豬牛羊雞之類的小神廟,數(shù)量之多,種類之全,在南北方均為少見,就連它的城墻上都建有一座頗有幾分寓意的樓宇叫魁星樓,里面供著明清兩朝共計七百多名出身本地的文武狀元。老人們講這是塊寶地兒,常常有將要參加高考的外地人到此燒香許愿。這天,四喜兒不知不覺遛彎到這里,人群中有不少人認識他,好家伙,一時間大家忘記了到這來的目的,紛紛向四喜兒圍攏過來。
你是不是常來這個地兒許愿?
你許愿時都說些啥?
你磕頭嗎?
你上香嗎?
你給哪一位上過香?
四喜兒做夢也沒見過這個陣式,他在混亂之中鉆出人群,跑出城外。那年四喜兒在市一中的期末考試中又拿了一個第一名,這還不算,他以自己為原型寫的一篇小說在國內(nèi)一家大型刊物上刊出,數(shù)學奧林匹克競賽也殺進省一級。有一天晚上,一位大嫂氣喘噓噓地跑來對四喜兒媽媽神秘地說,她昨天夜里看見一個少年在前面走,肩膀上竟然點著兩盞燈,一個肩頭一盞。說著那位大嫂在自己左右兩個肩頭比劃了一下。然后就問,你說這個少年是誰呀?
是誰呀?
你兒子四喜兒呀!
可能嗎?
怎么不可能?
我看得真真兒地。
四喜兒的人生到現(xiàn)在為止,別說是四喜兒,就連一喜兒都他媽貼不上邊兒,說這話的是四喜兒的一個鄰居,他是眼見著四喜兒苦熬苦巴地長這么大,為四喜兒的命運鳴不平呀,因為四喜兒的爸爸去逝了,家里惟一的經(jīng)濟來源斷了流,這可怎么辦呢?看著一個比一個更矮的弟弟們,聽著媽媽那無助的哭聲,四喜兒的心被掏空了。夜里四喜兒做了一個夢,夢中的大學教室,前面的每個臺階之間距離很遠,他邁得很費勁,蹲下身來仔細一看,四喜兒嚇了一跳,原來腳下的臺階是弟弟們的肩腰和腦袋。學校開學那天,四喜兒跑到古城的護城河外痛快地大叫一場,古城人都覺得奇怪,因為這幾聲叫喊之后,動物園里老虎也和著這聲音叫了老半天。
四喜兒送走了爸爸,放棄了學業(yè),來到古城的苗圃做了一名臨時工。當時,苗圃領(lǐng)導看四喜兒身小力薄,加上令人佩服的人品就讓他學開拖拉機。
還好,沒幾年,苗圃變成了園林局,四喜兒手中的拖拉機方向盤變成了汽車方向盤,這在那年代算是一個不錯的職業(yè)了,但是四喜兒絲毫不會忘記他曾經(jīng)為之奮斗過的理想,看著和他一起同過學的學生都在一夏天走進了不同的高等學府,還是在他的內(nèi)心掀起巨大波浪。但表面上四喜兒一臉平靜,只是話越來越少了,人越來越孤獨。有一天睡下之后,就開始發(fā)燒說胡話,舌頭驢打滾一樣不知說個啥,沒辦法,媽媽把見多識廣的一個姓董的老師請過來,給辨別一下。董老師和四喜兒嘮了幾句,對四喜兒媽媽說,邏輯上沒有問題,問題是口音有點變化,好像四川普通話。而且董老師還告訴四喜兒媽媽一個驚人的發(fā)現(xiàn),四喜兒長得越來越像一位去逝多年的老一輩革命家年輕時候的模樣。媽媽端詳一下也覺得有一些像,但卻沒放在心上,唉,長得好壞又能怎樣,只要孩子身體好好的,她就放心了。
大約就在四喜兒病好出院之后的一個晚上,四喜在古城的長城下看到一隊人馬在拍電影,很是好奇,就擠到里面看了一會兒,這一看不打緊,被一個人跟蹤到了家里,這人自稱是國內(nèi)著名大導演的助手,說他們導演看上了四喜兒,非讓他去見一下那位大導演,像許多中國的普通百姓一樣,四喜兒早就認識那個大導演,可這位大導演怎么會認識他呢?那位大導演很隨便地和四喜兒嘮了幾句,花白相間的胡須笑得直顫悠,真是形神兼?zhèn)?,連口音都能對上號了,將來小伙子可能成為中國最好的一名特型演員,好極了。那位大導演對助手耳語一會兒就走了,助手回頭告訴四喜兒在家好好準備,三個月后來接他,因為有一個大型歷史劇要拍。大導演請四喜兒演一位首長。
四喜兒媽聽到這個消息當然高興,剛好六喜兒上班掙錢了,二喜兒和三喜兒也和家里開始聯(lián)系了,捎了一些錢貼補家里,家里的生活條件也開始好轉(zhuǎn)了,也許是為了彌補作母親對兒子的虧欠,四喜兒媽就做出了一個重大的決定,讓四喜兒暫時休假在家,讓董老師專門為四喜做輔導,以便更好地迎接四喜兒人生又一重大轉(zhuǎn)變。
三個月很快就過去了,這天,那位大導演真的如約派他的助手請四喜兒加盟他們的歷史大片,只是見面沒說幾句話,那位大導演的助手臉就變了色,他找借口出去了很久又回來了,這一次后面跟著那位大導演,他又跟四喜兒說了幾句話,然后,默默地搖了搖頭道,很抱歉小伙子,以后有機會我再找你。四喜兒的媽媽愣頭愣腦地看著這一切,好似鉆進了云彩,追出去問大導演的助手,這是怎么回事?大導演的助手攤開兩手,不緊不慢地說,你們把他那口四川普通話整哪去了?
四喜兒張大嘴巴,也想說上幾句,話一出口,就變成了古城口味,對呀,這不就是三個月以來媽媽找董老師幫他下功夫的結(jié)果嗎?四喜兒怎么會忘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