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文洋
“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是深圳十大觀念之一。這個觀念過去對深圳人產生了巨大影響,也對整個中國產生了難以估量的深遠影響。
30年過去了,我們今天可否根據(jù)實際情況,對這一觀念作出一點修正呢?我想了幾個方案:一、時間就是效率,質量就是生命。二、時間就是財富,質量就是生命。三、時間不全是金錢,效率不等于玩命。
德國漢學家顧彬對中國記者說,德國當代作家如果寫小說的話,他們一天最多會寫一頁。中國的一位作家四十幾天就能寫出一部長篇小說,翻成德文800頁。如果是托馬斯·曼,這個長度他要寫3年。我想,當今中國社會通病的病因,主要是重速度、重數(shù)量、重金錢而不重質量,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觀念已經深入中國人的骨髓。在一切物質匱乏、人窮瘋了的時代,這個觀念有其合理性、進步性。搶時間、搶速度,就是搶金錢。今天,我們有了一定的物質基礎,應當在追求金錢和效率的同時,把追求質量提到日程上來了。沒有質量的效率,如同沙灘上蓋大樓,早晚要出事。
(摘自《北京晚報》)